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西走廊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博 张鸣春 《山西农经》 2024年第9期46-48,共3页
民族村寨是多元文化的综合呈现,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契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为例,探讨了... 民族村寨是多元文化的综合呈现,是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契机,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为例,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兴背景下河西走廊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特色村寨 保护与发展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下载PDF
区域之间的“接点”:界限逾越与空间重构——以河西走廊与东天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宗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2,共9页
历史上北方边疆地区的界限并没有阻断两边民众之间的交流,反而加速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其中的贸易是促进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边疆贸易城市,它们既是关卡也是榷场,充当了过渡地带区域之间的"接点"。明... 历史上北方边疆地区的界限并没有阻断两边民众之间的交流,反而加速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其中的贸易是促进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商业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边疆贸易城市,它们既是关卡也是榷场,充当了过渡地带区域之间的"接点"。明清以来河西走廊与东天山地区之间出现过长城、嘉峪关等人为设置的界限,然而族群流动还是超越了界限,改变了空间结构。这两个地区的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形成了商业贸易的城市集群,使东天山地区-河西走廊西段这一过渡地带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嘉峪关 城市集群 河西走廊 东天山地区
下载PDF
河西走廊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定量测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志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0-865,共6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定义了由资源能源约束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共同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市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水平,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1)2000-2015...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对象,定义了由资源能源约束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共同构成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城市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水平,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显示:(1)2000-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00-2005年上升趋势较为平缓;从2003年开始,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的上升有所加快,尤其是2007年以后,该指数年均增长率达到4.4%,表现出资源环境压力逐年上升,资源环境恶化的速度在加快。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预测,河西走廊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将于2026年变为压力"很大"。(2)2000-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的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和环境污染分指数变化趋势对比明显,其中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增速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5.9%,2012年计算的压力值已达到77.12,2013年突破80的分界点,进入压力"很大"的状态,而环境污染分指数变化不大,在28~33之间波动,压力状态为"小"。(3)从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数和环境污染分指数的数据点分布来看,所有数据点都分布在对角线的上方,说明工业污染并不是造成该地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最主要原因,河西走廊地区资源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源能源消耗。因此,未来该区域城镇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城镇化协同发展,走自然资源"低耗高效型",生态环境"低压强保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压力 压力指数法 河西走廊
下载PDF
基于离散系数协调度的河西走廊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志强 《北方经济》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离散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是一种状态,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必须依据河西走廊不同地区城镇... 在回顾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离散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对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是一种状态,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必须依据河西走廊不同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各城市发展的优势与特点,分别选取适合它们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 协调度评价 河西走廊
下载PDF
河西走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5
作者 张娟 白八斤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第7期32-36,共5页
在乡村社会由内到外的发展和探索尝试中,河西地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走出乡村振兴的“河西模式”。结合乡村人口结构特征,“讲好村庄故事、办好村庄活动”,让不同群体充分参与乡村公共活动,重建共同... 在乡村社会由内到外的发展和探索尝试中,河西地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走出乡村振兴的“河西模式”。结合乡村人口结构特征,“讲好村庄故事、办好村庄活动”,让不同群体充分参与乡村公共活动,重建共同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结合河西走廊生态资源环境特征,贯彻落实好“两山”理论,走绿色的多元经济发展之路,给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与时俱进,全面推动乡村生活的信息化,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宣传推介,引进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下载PDF
身体语言表达、族群记忆DNA与族际文化互惠——赛罕塔拉裕固族“赛马”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茂昌 祁进玉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80-87,共8页
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裕固族,在祁连山北麓赛罕塔拉举办的裕固族赛马已成为周边藏、蒙古、土、汉等民族参与的重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活动。草原上牧民人马合一的身体展演活动在呈现裕固族游牧生活特征和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也... 作为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裕固族,在祁连山北麓赛罕塔拉举办的裕固族赛马已成为周边藏、蒙古、土、汉等民族参与的重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活动。草原上牧民人马合一的身体展演活动在呈现裕固族游牧生活特征和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也为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平台,分享民族文化记忆,真正实现了族际之间文化互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语言表达 族群记忆 文化互惠 裕固族赛马
下载PDF
国家级非遗裕固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与创意开发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军林 《青藏高原论坛》 2022年第3期96-103,共8页
随着少数民族历史的变迁以及现代化,其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裕固族传统民歌失去了滋养它的宝贵土壤,传统民歌传承出现即将失传的现象。调查显示,年轻的裕固族民族歌手和非遗传承人日趋减少,对裕固族民歌... 随着少数民族历史的变迁以及现代化,其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裕固族传统民歌失去了滋养它的宝贵土壤,传统民歌传承出现即将失传的现象。调查显示,年轻的裕固族民族歌手和非遗传承人日趋减少,对裕固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结合实地考察,针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保护、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引出话题,通过研究裕固族民歌的创意开发,培养梯队传承人,引起广大民众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问题的广泛关注,以期实现裕固族传统民族歌高效且完整的传承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裕固族民歌 文化保护 传承 创意开发
下载PDF
族群边际与文化交集:论裕固族文化的多样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宗 《河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0-28,共9页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 族群边界是区分"自我"与"他者"的标志,而每当面对流动的文化时,族群的边界却会不时地消弭。历史上内陆亚洲地区族群之间的边界处于不时地变动之中,特别是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之间的边界。裕固族内部的东部裕固语族群和西部裕固语族群是民族的主体组成部分,两个族群之间的边界与认同形成了裕固族内部的"二元"与"一体"。同时,还有一些汉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进入裕固族文化体系内部,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交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边际 文化交集 文化多样性 裕固族
下载PDF
长城精神的历史学考察--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建强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长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筑奇观,孕育产生了以长城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为载体的长城精神。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形成了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 长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筑奇观,孕育产生了以长城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为载体的长城精神。长城修筑的历史过程与长城精神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形成了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开放包容、开拓进取,因地制宜、精益求精,自强不息、绵延不绝的长城精神。研究弘扬长城精神对鼓舞士气、凝聚智慧、振奋人心、汇聚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长城精神 修筑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裕固族剃头礼及其现代变迁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惠娟 李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71-78,共8页
剃头礼是裕固族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裕固族游牧生活的时间秩序表达,具有积累生产资料和交换、传承传统文化,团结凝聚族群以及增强族群认同的功能。随着现代化的侵袭,剃头礼的举行时间、仪式过程、仪式后续等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反映了民族... 剃头礼是裕固族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裕固族游牧生活的时间秩序表达,具有积累生产资料和交换、传承传统文化,团结凝聚族群以及增强族群认同的功能。随着现代化的侵袭,剃头礼的举行时间、仪式过程、仪式后续等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反映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链条断裂的趋势,是裕固族从传统的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转型中的文化调适,是民族国家体系中游牧社会对新的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人际网络的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剃头礼 裕固族 文化变迁
下载PDF
张掖市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志强 《当代经济》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张掖市作为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美,自古就有"金张掖"的美称。"金张掖"拥有着大量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十分火热的产业,必然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 张掖市作为河西走廊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优美,自古就有"金张掖"的美称。"金张掖"拥有着大量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作为十分火热的产业,必然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旅游资源更是由于其具有特有性、区域性、唯一性等特征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张掖市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与整合必将成为促进张掖市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重点环节。而现实情况下,人们对旅游资源重视程度还不够深入,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体制还不完善,使得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整合与开发的意义变得尤为重大,本文将运用相关的数据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研究,旨在找到发展旅游产业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旅游资源 整合开发 对策途径
下载PDF
裕固族鄂金尼部落名称考释
12
作者 安惠娟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18,共6页
保留至1958年的部落是裕固族内部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其中鄂金尼部落的名称与13世纪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密切相关,直接源于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撒里畏兀儿地区。"鄂金尼"在东部裕固语中为"君主的",作为部落名用于指称世... 保留至1958年的部落是裕固族内部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其中鄂金尼部落的名称与13世纪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密切相关,直接源于蒙古豳王家族统治撒里畏兀儿地区。"鄂金尼"在东部裕固语中为"君主的",作为部落名用于指称世袭头目源于蒙古黄金家族,具有统治合法性。清康熙年间裕固族世袭大头目被政府安置到祁连山以北梨园营管辖,遗留在祁连山以南留守故地的部落便承袭了这一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鄂金尼部落 历史渊源
下载PDF
论垄断损害赔偿对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影响
13
作者 郑阳 郎平 《市场周刊》 2018年第8期124-125,121,共3页
目前,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是打击卡特尔违法行为的重要调查工具,该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协调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核心在于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而垄断损害赔偿以个体权益保护为重点,目的是由垄断者承担受害者因垄断违法行为所遭受的... 目前,反垄断法中的宽恕制度是打击卡特尔违法行为的重要调查工具,该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协调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核心在于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而垄断损害赔偿以个体权益保护为重点,目的是由垄断者承担受害者因垄断违法行为所遭受的缺损。可见,宽恕制度与垄断损害赔偿是反垄断法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双轨机制"。然而,在实践中过重的垄断损害赔偿责任往往会使卡特尔参与者放弃向反垄断执法机构申请宽恕,这极大地影响了宽恕制度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恕制度 垄断损害赔偿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视域中西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文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30,共5页
西北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上仍然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民族宗教关系造成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社会建设滞后影响... 西北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上仍然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民族宗教关系造成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社会建设滞后影响发展系统的稳定、地区发展差距与利益保障协调机制非同步性的矛盾亟待解决等问题。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深入思考这些社会治理中的新问题,认为应通过引导西北民族地区群众合理表达利益需求、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政治资源,激发个体和群体的创新动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逐步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的健康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制度 西北民族地区 利益协调 发展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