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被引量:2
1
作者 邱晓雯 文涛 丁锦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0-836,共7页
注意偏向各成分间关系及发生时间进程尚存争议。本研究以情绪图片为刺激,采用类别判断任务,通过眼动技术探讨正常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1)向左的首次眼跳概率高于向右,而潜伏期短于向右,存在左侧偏向;(2)注意... 注意偏向各成分间关系及发生时间进程尚存争议。本研究以情绪图片为刺激,采用类别判断任务,通过眼动技术探讨正常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结果显示,(1)向左的首次眼跳概率高于向右,而潜伏期短于向右,存在左侧偏向;(2)注意回避发生在250ms以内,解除锁定困难发生在400ms之后;(3)注意偏向影响类别判断过程。结果表明,注意回避与左侧偏向在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形成早期存在相互作用,且比解除锁定困难更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性刺激 注意偏向 回避 解除锁定困难 左侧偏向
下载PDF
联结再认中双语者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贵雄 贾永萍 +2 位作者 王余娟 买合甫来提.坎吉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3,共10页
研究使用ERPs技术,考察了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实验要求被试完成维吾尔语(L1)和汉语(L2)两类"学习-测试"任务。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混合呈现的复合词和无关词,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区分"旧&qu... 研究使用ERPs技术,考察了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是否存在第二语言记忆优势效应。实验要求被试完成维吾尔语(L1)和汉语(L2)两类"学习-测试"任务。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学习混合呈现的复合词和无关词,测验阶段要求被试区分"旧"、"重组"或"新"词对。行为结果发现:(1)复合词中, L2的正确率高于L1, L2的反应时快于L1;无关词中, L2的正确率与L1无显著差异,但L2的反应时快于L1。(2)在L2和L1中,复合词的正确率均高于无关词,反应时均快于无关词。ERPs结果发现:(1)在高整合条件下, L2仅诱发了FN400效应, L1诱发了FN400效应和LPC效应;在低整合条件下, L2和L1都只诱发了LPC效应。(2)在时间进程上, L2和L1分别在650 ms和900 ms完成联结关系的提取。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整合条件下,双语者在联结再认中存在L2记忆优势。此外,实验结果也从双语角度证明了,整合编码能促进熟悉性在维吾尔语联结再认中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在于,为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习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认知神经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结再认 双语 整合编码 熟悉性 回想
下载PDF
自然阅读的脑成像研究及其与眼动技术结合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蔚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56-1663,共8页
以往的研究者主要采用单词系列呈现的实验范式对词、句子和篇章等材料进行阅读脑成像研究。针对近年来使用自然阅读范式的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进行分析,建议在该范式下使用脑-眼动同步记录的方式,并介绍了基于注视编码的fMRI数据分析... 以往的研究者主要采用单词系列呈现的实验范式对词、句子和篇章等材料进行阅读脑成像研究。针对近年来使用自然阅读范式的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进行分析,建议在该范式下使用脑-眼动同步记录的方式,并介绍了基于注视编码的fMRI数据分析原理。新的范式和技术提高了fMRI研究的生态效度,有利于对阅读中眼动加工的脑机制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的新趋势。未来需要在自然阅读fMRI实验中结合实验设计及其他技术以克服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探讨阅读和眼动脑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眼动 脑成像
下载PDF
字形判断过程中的整体与局部优先效应:来自反应时和眼动指标的证据 被引量:5
4
作者 常玉林 王丹烁 周蔚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0-1044,共5页
本文采用4(字形)x2(字号)的组内设计,对各条件的反应时、首次注视和总注视时间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汉字识别整体或局部优先的问题。无论字号大小,部件位置错误条件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部件内容错误。小号字在部件位置和内容错误条件的首次... 本文采用4(字形)x2(字号)的组内设计,对各条件的反应时、首次注视和总注视时间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汉字识别整体或局部优先的问题。无论字号大小,部件位置错误条件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部件内容错误。小号字在部件位置和内容错误条件的首次注视时间差异不显著。大号字在部件位置错误条件的首次注视时间显著长于部件内容错误。部件位置错误条件总注视时间均显著短于部件内容错误。以上结果暗示了汉字识别中整体和局部加工存在不同的时间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 注视时间 整体加工 局部加工
下载PDF
国内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8
5
作者 师保国 王芳 +1 位作者 刘霞 康义然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72,共5页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流动儿童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对其中103篇流动儿童心理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以往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未来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流动儿童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结果等方面对其中103篇流动儿童心理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以往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未来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路,转换视角,包括:(1)全面考虑流动儿童的参照群体;(2)关注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发展;(3)重视流动儿童的积极情绪体验与积极人格特质;(4)开展对流动儿童认知领域能力的研究;(5)增加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追踪研究;(6)尝试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干预训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心理 积极心理学 研究视角
原文传递
任务转换的多脑区作用机制:来自ERP的证据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天义 许远理 郭春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21-1133,共13页
采用"任务转换"实验范式,以数字、汉字的归类为任务,探究预知和未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的ERPs.实验中被试先后完成2个连续的任务,任务序列为重复(AA,BB,……)或转换(AB,BA,……).结果发现,在预知条件下,转换序列的先行任务数/... 采用"任务转换"实验范式,以数字、汉字的归类为任务,探究预知和未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的ERPs.实验中被试先后完成2个连续的任务,任务序列为重复(AA,BB,……)或转换(AB,BA,……).结果发现,在预知条件下,转换序列的先行任务数/词比重复序列的先行任务数/词、转换序列的后继任务数/词比重复序列的后继任务数/词都产生一个更为负走向的波,在中央区(CZ)差异波为D-N320.而未预知条件下,仅转换序列后继任务数/词比重复序列后继任务数/词产生一个更为负走向的波,中央区差异波为D-N320.对差异波溯源分析发现,内源性准备源于左侧颞区(Left BA20);外源性调节在预知条件下源于右侧顶区(Right BA19),而未预知条件下源于左侧额区(Left BA47)和右侧额区(Right BA10).结果表明,任务转换本质是认知冲突过程,对应的脑电成分为D-N320.在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先后单独由颞区和顶区负责,预知准备使得任务转换在低级皮层区完成,而未预知条件下任务转换在更广的高级皮层区完成,同时激活左侧额区和右侧额区,且外源性调节对应的脑区在预知条件和未预知条件下是分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转换 内源性准备 外源性调节 认知冲突 D-N320 ERPS
原文传递
编码和提取对项目+背景捆绑机制的影响
7
作者 肖鑫 丁锦红 郭春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7-528,共12页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对语义表征和颜色背景"捆绑"神经机制的影响.15名大学生被试参与实验,以汉字为刺激材料,采用学习-测验(背景回忆和背景再认任务)研究范式.数据处理采用事件相关的EEG时频分析...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情景记忆编码和提取对语义表征和颜色背景"捆绑"神经机制的影响.15名大学生被试参与实验,以汉字为刺激材料,采用学习-测验(背景回忆和背景再认任务)研究范式.数据处理采用事件相关的EEG时频分析、相干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ICA).结果表明,比较编码中项目+背景与项目条件,时频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集中于额区,时程为600~800ms;独立成分分析得到的额区成分说明,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ms;相干分析得到前额、右顶和左顶-枕区电极的三角形相干结构,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ms.比较提取过程的项目+背景与项目条件,时频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集中于中央顶区和顶枕区,发生在400ms;独立成分分析得到顶枕部脑区成分,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800ms;相干分析得到右半球前部和顶枕部脑区电极的相干成分,2个条件的差异发生在1400ms.研究结果证实,编码和提取对"捆绑"的影响不同,这种影响体现在不同脑区参与认知神经活动的程度不同.尤其证实了在提取过程中,顶枕部脑区活动是"捆绑"的特异性活动;额-顶枕部相干活动是情景记忆中"捆绑"过程普遍存在的大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提取 捆绑 项目 背景 额-顶枕部相干
原文传递
创新思维的动态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师保国 李乐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2,共4页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养的核心。对创新思维我们不仅可以做静态的结构分析,也可以做动态的过程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创新思维的生成是一种包含了信息提取、远距联想、心理组合等众多日常认知活动的过程,它与个体的创新意识、认知成分和...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养的核心。对创新思维我们不仅可以做静态的结构分析,也可以做动态的过程分析。基于生成-选择模型,创新思维的生成是一种包含了信息提取、远距联想、心理组合等众多日常认知活动的过程,它与个体的创新意识、认知成分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而创新思维的选择则是为达成目标而在生成的结果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想法的过程,它取决于创新者本人以及外界如何对创新产品进行评价。学校教育不仅应重视创造性作品的生成,还应重视对创造性作品的选择,据此,文章最后从如何帮助学生生成创意和选择创意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生成 选择 评价 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