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南阳凹陷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佳 王华 罗家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3,193-194,共7页
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油气藏与层序地层体系域关系密切。南部陡坡带容易形成的油藏类型主要有低位和高位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油藏,水下扇砂体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湖侵域砂体超覆油藏;深凹区发育处于弯折带之下的低位和高位域... 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研究表明,油气藏与层序地层体系域关系密切。南部陡坡带容易形成的油藏类型主要有低位和高位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油藏,水下扇砂体形成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湖侵域砂体超覆油藏;深凹区发育处于弯折带之下的低位和高位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北部弯折带发育低位时期的砂岩透镜体油藏,断层–岩性油气藏及断背油气藏,高位体系域时期的断鼻、断层–岩性油气藏等,湖侵体系域中还可能存在地层超覆油气藏。结合南阳凹陷层序地层特点和各种类型油气藏分布规律,总结了南阳凹陷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藏成藏模式,将凹陷内的油气聚集带划分为3类:北部弯折带内低位扇油气聚集带;南部砂砾岩体油气聚集带;轴向三角洲油气聚集带。北部弯折带内的低位扇砂岩体油藏的特点有中—短距离运移成藏、中—小断裂和微裂隙作为疏导体系、向心状和垂向油气运移;南部砂砾岩油气聚集带内砂砾岩体垂向连通横向连续,油藏封堵条件差;三角洲砂体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油藏或断裂–透镜状砂体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凹陷 层序地层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隐蔽油气藏
下载PDF
泌阳凹陷西部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守志 李水福 +2 位作者 何生 刘国权 侯宇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泌阳凹陷西部井楼和古城地区原油均遭受了中等—严重的生物降解,很多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很难真实地反映它们的成因、成熟度等特征,也难以建立原油的分类方案。为此,采用GC-MS分析技术,对研究区11个原油样品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检测... 泌阳凹陷西部井楼和古城地区原油均遭受了中等—严重的生物降解,很多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很难真实地反映它们的成因、成熟度等特征,也难以建立原油的分类方案。为此,采用GC-MS分析技术,对研究区11个原油样品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检测,详细分析了其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利用芳烃的总体分布特征图、(C20+C21)-三芳甾烷/∑三芳甾烷与C20/(C20+C28R)-三芳甾烷关系图以及(C20+C21)-三芳甾烷/∑三芳甾烷将研究区原油分为2种类型,即"后峰型"(第1类原油)和"前峰型"(第2类原油),与饱和烃中抗生物降解能力较强的生标参数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关系图分类结果完全一致。根据三芳甾烷成熟度参数判识"后峰型"原油为低熟油、"前峰型"原油为成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三芳甾烷 成熟度 生物降解油 泌阳凹陷
下载PDF
福山凹陷美台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琴琴 黄传炎 +2 位作者 金思丁 刘恩涛 夏存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59,共9页
利用钻/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分析了福山凹陷西部美台断层的活动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美台断层在流沙港二期开始活动,在流沙港二期至一期,断层活动速率达到最高,此后活动性逐渐减小;在空... 利用钻/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在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分析了福山凹陷西部美台断层的活动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美台断层在流沙港二期开始活动,在流沙港二期至一期,断层活动速率达到最高,此后活动性逐渐减小;在空间上,活动强度大的部位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生迁移;同一时期断层的不同部位活动强度也具有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在美台断层中部断层活动性最强,而在断层两端活动性相对较弱。结合区域地层总沉降速率和沉积体系分析,初步探讨了断层对凹陷沉降与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速率 盆地沉降 美台断层 沉积相 福山凹陷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地层沉积演化及其对煤层气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克兵 严德天 +2 位作者 马凤芹 吕庆玲 蓝宝锋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4期22-29,6,共8页
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地层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和成煤环境分析,发现成煤模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多样性特点,其中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是区内主要成煤模式。煤相组成以干燥森林沼泽相和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其次是较深覆水森林沼泽相... 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地层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和成煤环境分析,发现成煤模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多样性特点,其中浅水三角洲成煤模式是区内主要成煤模式。煤相组成以干燥森林沼泽相和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其次是较深覆水森林沼泽相、较浅覆水森林沼泽相和低位沼泽(芦苇)相。认为沉积环境决定煤岩微相,控制了煤岩的生气能力。解决了困扰沁水盆地多年的3#煤层下部"软煤"成因问题,认为其主要是低位(芦苇)沼泽相演化形成。同时,尽管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对该区煤层气井生产状况分析表明:在沁水盆地南部,煤层上覆有效地层厚度是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最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石炭系一二叠系 煤层气 沉积 产能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地层层序及聚煤控制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克兵 严德天 +2 位作者 郭建东 黄金川 陈必武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3期24-27,51,共5页
在分析前人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岩心、露头、测井等资料,对沁水盆地南部区块的煤系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识别划分标志,建立了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层序地层格架。... 在分析前人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地震、岩心、露头、测井等资料,对沁水盆地南部区块的煤系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研究了层序和体系域识别划分标志,建立了沁水盆地南部煤系层序地层格架。对层序内含煤岩系的发育特点进行分析,主力煤层发育在海侵体系域中,研究区内海侵时期为有利的聚煤时期,聚煤作用主要受物源供给和沉积环境等因素的控制,泥炭堆积速率与较高的可容空间的增长速率相平衡及其维持时间是区域厚煤层形成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含煤岩系 山西-太原组 地层层序 聚煤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