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金武 罗丛风 +3 位作者 孙玉强 翟伟韬 于晓雯 曾炳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AOLPHP(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采用尽量暴露范围小的切口,应用AOLPHP锁定钢板进行可靠的内固定,对伴有肱骨头松质骨压缩缺损的患者同期... [目的]探讨AOLPHP(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采用尽量暴露范围小的切口,应用AOLPHP锁定钢板进行可靠的内固定,对伴有肱骨头松质骨压缩缺损的患者同期进行植骨,对于伴有肩袖损伤的患者通过LPHP锁定钢板上定位孔利用胸骨缝线进行缝合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1d即逐步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病例肱骨大结节均无移位,1例患者肱骨小结节轻度移位,但终获愈合,肩关节功能优16例,良8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3%。[结论]对于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早期恢复其肱骨近端解剖学结构和生物力学功能,是恢复患肢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治疗 微创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肩关节功能锻炼 生物力学功能 锁定钢板 内固定方法 肱骨大结节 解剖学结构 钢板治疗 暴露范围 缝合固定 肩袖损伤 早期恢复 治疗方法 患肢功能 患者 松质骨
下载PDF
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勇平 廖燚 蒋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6231-6234,共4页
背景: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来源,成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鉴定成骨细胞的标志进行总结。方法:以"Osteoblast,cell culture,identific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背景: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来源,成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鉴定成骨细胞的标志进行总结。方法:以"Osteoblast,cell culture,identific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0),以"成骨细胞、细胞培养、鉴定"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2010),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和Meta分析后对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从许多动物的骨、骨膜、骨髓及骨外组织中成功培养了成骨细胞,经鉴定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特征及良好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为常用的体外实验模型,成为研究骨生理、病理及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研究成骨细胞生长代谢及骨组织工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基因枪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治疗陈旧性骨缺损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小萌 王翀 +2 位作者 宋兴华 詹玉林 李文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680-1686,共7页
背景:体内外研究都已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异位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哺乳动物骨骼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功能。目的:使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基因枪进行局部基因注射以治... 背景:体内外研究都已证实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的分化、诱导异位骨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控制哺乳动物骨骼不同形态特征形成的功能。目的:使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基因枪进行局部基因注射以治疗陈旧骨缺损。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陈旧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所截骨长度均分1.5 cm组、2.0 cm和2.5 cm组。各组又随机分为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组)和对照组(自然愈合组)。于转染后1,3,8,9周拍摄X射线平片,1,3,8和9周取骨折间软组织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Western blot检测,于1,3,8和9周时取标本大体观察,评价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大体标本观察发现治疗组骨痂生成量多于对照组。②治疗组转染后1,3,8,9周的Lane-Sandhu X射线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定量,各时间点治疗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应用基因枪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局部转移治疗陈旧骨缺损效果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细胞 陈旧性骨缺损 愈合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基因转染 基因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不同长度兔桡骨缺损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詹玉林 安智全 +7 位作者 孙鲁源 张长青 曾炳芳 许锋 侯国柱 李文举 朱小萌 宋兴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11-5517,共7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骨缺损的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目的:观察不同长度兔桡骨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麻醉下用线锯造成兔左前臂桡骨中段0.5和3.0cm的骨缺损... 背景:有研究表明在骨缺损的状态下,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目的:观察不同长度兔桡骨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麻醉下用线锯造成兔左前臂桡骨中段0.5和3.0cm的骨缺损。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检测显示,0.5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蛋白表达量在损伤后1,3,4周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且每组均较损伤即刻明显增加(P<0.05);3.0cm骨缺损组骨缺损部位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相对表达量在损伤后3周达到高峰(P<0.05),其峰值水平明显高于0.5cm骨缺损组(P<0.05),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对骨痂的生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损伤后3,4周,3.0cm骨缺损组的骨痂生成量较0.5cm骨缺损组明显减少(P<0.05)。证实,兔桡骨3.0cm的骨缺损部位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上调,但还不能使该长度的骨缺损自行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损伤基础实验 骨缺损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长度 骨愈合 桡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 被引量:7
5
作者 常跃文 张长青 +4 位作者 张晔 郭尚春 杨星光 罗从风 曾炳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和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评估其作为骨支架材料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 目的:观察小肠黏膜下层和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评估其作为骨支架材料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10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β-磷酸三钙组、小肠黏膜下层组和空白组4组,于双侧桡骨骨干中段做20mm长的骨缺损,每组的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小肠黏膜下层,空白组不加任何添加物。分别在术后3,6,12、18周于植入处取材,并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和力学测试。结果:实验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和β-磷酸三钙组均表现良好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并由新生骨替代。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比β-磷酸三钙组6周时骨痂形成量多,而且18周时塑形也更为完全。小肠黏膜下层组仅在两端骨断端和缺损区尺骨边缘有少量的成骨,材料逐渐吸收变软。空白组在骨缺损区无明显成骨。新骨成骨面积定量分析显示小肠黏膜下层/β-磷酸三钙复合骨支架材料组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试验 支架(骨科) 骨代用品 小肠/解剖学和组织学 骨和骨组织/缺损
下载PDF
应用可吸收螺钉生物学特点指导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闻欣 夏荣刚 施慧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1-723,共3页
目的:由于材料强度的限制,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髌骨骨折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外固定,结合这一特点,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渐进性康复训练,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2004-06/2006-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5例,... 目的:由于材料强度的限制,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髌骨骨折术后通常需要进行外固定,结合这一特点,指导患者术后进行渐进性康复训练,观察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方法:2004-06/2006-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髌骨骨折患者35例,其中横型骨折27例,粉碎型骨折8例。均采用芬兰BIONX公司提供的BIOFIX(百优)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LLA)可吸收螺钉治疗,术后即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并进行渐进性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以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影像检查综合判断疗效,优为膝关节功能正常,良为膝关节功能接近正常,下蹲稍差。结果:35例均完成治疗和康复,术后随访≥12个月,平均2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疗效优29例,良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均为伤口周围红肿反应。结论: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骨折及适当术后康复可避免二次手术,并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生物学特点 髌骨骨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个体化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傅一山 陈正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较为安全、实用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随机取7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颈椎标本(C_1~T_2),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根据影像学测量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模拟颈椎后路手术过程,进行实际的个体化置... 目的:探索一种较为安全、实用的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方法:随机取7具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颈椎标本(C_1~T_2),保留完整的脊柱三柱结构及相关的韧带和椎旁肌,根据影像学测量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模拟颈椎后路手术过程,进行实际的个体化置钉,摄正位、侧位、45°斜位X线片、CT扫描,进行解剖学观察,评价置钉的成败。结果:置钉84枚,失败7枚,失败率为8.3%。结论:个体化经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比较安全和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幅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夏瑾玮 钟远 +2 位作者 张华 胡廷军 施慧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8年第3期160-163,16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分析日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_2DM)患者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8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分析日内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色对差(MODD);并用多普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将糖尿病者分为A组(IMT<0.8mm)和B组(IMT≥0.8mm),与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病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P<0.01);B组冠心病及脑血管病的百分比、糖尿病病程、收缩压、HbAlC、BMI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A组有增高(P<0.05或P<0.01);IMT与负2h血糖的相关性最强(r=0.88,P<0.01),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2)T_2DM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IMT增加(P<0.001);而CGMS显示的24hMBG、MAGE与IMT的相关性强(r=0.181,P<0.01)。(3)HbAlc与MBG呈正相关(r=0.82,P<0.01),而与MAGE、NGE及MODD均不相关。(4)研究还证明:CGMS观测值与血浆葡萄糖值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均呈正相关(r=0.93,r=0.95,P均<0.001)。结论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压、血糖、血脂、HbAlc及IMT有关,而且与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密切关联,相似的HbAlc水平其血糖漂移的程度可以不同,而血糖漂移幅度大的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 血糖
下载PDF
Mizuho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9
作者 陆男吉 王赤宇 +5 位作者 施忠民 王建华 宋文奇 张经纬 眭述平 曾炳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Mizuho GAMMA钉 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观察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用可膨胀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小健 安智全 +1 位作者 谢孝兴 姜朝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3347-3351,共5页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7-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19~89岁,平均40.7岁。其中上段骨折13例,中段骨折24例,下段骨折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ASIF分型:A1型5例,A2型11例,A3型6例...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7-1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19~89岁,平均40.7岁。其中上段骨折13例,中段骨折24例,下段骨折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ASIF分型:A1型5例,A2型11例,A3型6例,B1型6例,B2型12例,B3型4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记录自切皮至缝皮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范围。术后摄标准X射线平片观察肩肘关节恢复情况。44例患者均成功采用顺行肱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86min。术中出血量30~200mL,平均70mL,除原发损伤导致的桡神经麻痹外全部患者均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发生。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41例愈合,骨不连3例,平均愈合时间15.8周。15例肩关节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肩关节功能按UCLA评分标准,优18例,良23例,可3例,优良率为93.2%。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均为优。无感染、医源性骨折、肢体短缩、断钉、脂肪栓塞综合征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提示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但顺行插钉易致肩关节疼痛,抗旋转性能欠佳,对于肱骨下段旋转不稳定的骨折宜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可膨胀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忠民 于晓雯 +2 位作者 陆男吉 张长青 曾炳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 )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2月 ,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4 8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72岁(6 5~ 87岁 ) ;按AO分类 :31 A2型...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 )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2月 ,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4 8例 ,患者平均年龄为 72岁(6 5~ 87岁 ) ;按AO分类 :31 A2型 37例 ,31 A3型 11例。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 2 8~ 70min ,平均 4 2min ;术中出血量为 5 0~ 2 0 0ml,平均 80ml;2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 ,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 4~ 12个月 ,平均 3.8个月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 3个月。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行走能力 ,12例 (2 5 .0 % )完全恢复至伤前评分 ,2 5例 (5 2 .1% )恢复至伤前的 90 %。结论 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治疗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欣 蒋垚 王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8期644-646,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特征。方法通过VICON步态分析仪对2005年3月~2006年4月期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2例患者术前、术后步态进行分析。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参数及关节屈曲角度在6个月以内明显改善,术后1...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步态特征。方法通过VICON步态分析仪对2005年3月~2006年4月期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2例患者术前、术后步态进行分析。结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态参数及关节屈曲角度在6个月以内明显改善,术后1年患者步态仍未达到正常人群的水准。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能够准确地描述患者真实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分析 人工膝关节 置换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时超 罗仲伟 +1 位作者 陈继平 仲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116-117,120,共3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矩形区域内的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1]。髋关节周围骨折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2]。本文比较DHS、LPFP、PFNA三种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矩形区域内的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1]。髋关节周围骨折疼痛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2]。本文比较DHS、LPFP、PFNA三种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5月—2014年5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4例。35例稳定性骨折采取DHS治疗,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66-8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金武 侯春林 +3 位作者 卢宁 王诗波 王永胜 曹银祥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27-229,共3页
背景:SD大鼠不同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作用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为临床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及建立实验性人工膀胱动物模型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两所大学的骨科,一... 背景:SD大鼠不同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作用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膀胱功能的选择性支配,为临床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功能重建及建立实验性人工膀胱动物模型提供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两所大学的骨科,一所大学医学院的生理学教研室。材料:2000-10/2002-06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雄性清洁级SD大鼠10只,体质量250~300g。干预: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左侧为实验侧,另一组右侧为实验侧。对10只脊髓损伤后的SD大鼠进行硬膜外S1~4神经根电刺激。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膀胱神经丛动作电位和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变化,同时通过膀胱内插入测压管并经压力换能器记录膀胱内压的变化。结果:S1~4神经均参与SD大鼠的膀胱神经功能支配,其中以S2神经最主要,S1,S3神经次之,S4神经的支配作用最小。结论:不同的骶神经根对膀胱平滑肌的支配效能不同,利用膀胱平滑肌的主要支配神经根进行人工电刺激排尿或通过神经吻合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对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膀胱 去神经支配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代谢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施慧鹏 夏瑾玮 +1 位作者 李晓林 章振林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代谢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正常尿蛋白组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例,临床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组20例)与正常同龄者(对照组40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并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代谢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正常尿蛋白组2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例,临床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组20例)与正常同龄者(对照组40例)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比例(65.7%)高于同龄对照组(32.5%);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糖尿病病程有关,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降低明显;临床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降低(P<0.05或P<0.01),微量白蛋白尿期的骨密度也呈下降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增高;血糖控制不良、体重指数偏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及肾脏功能不全是加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分期矫正治疗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 被引量:2
16
作者 鲍琨 张彦 +1 位作者 陈博昌 易新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介绍分期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的方法,并总结近3年来这方面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期矫正治疗(即先做股骨髁上截骨矫形,矫正股骨远端成角畸形,同时做股骨远端全骺板阻滞,待截骨完... 目的介绍分期矫正青少年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成角和短缩畸形的方法,并总结近3年来这方面的治疗结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分期矫正治疗(即先做股骨髁上截骨矫形,矫正股骨远端成角畸形,同时做股骨远端全骺板阻滞,待截骨完全愈合、双下肢不等长逾4em时再做股骨中段截骨延长)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12例患儿中,11例获满意随访。11例患儿截骨端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9个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无畸形复发。12例患儿中,5例完成一轮成角和短缩治疗周期,4例不需做延长治疗,3例未及做延长治疗。5例二期延长病例中,3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其外固定指数(EFI)平均为每厘米1.5个月;2例后期改换钢板内固定。2例发生针道感染。结论分期矫正成角和短缩作为股骨远端骨骺损伤所致畸形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及时矫正股骨下端成角畸形,有利于保护膝关节功能,缺点在于需反复多次手术。对于治疗初期成角畸形明显,而下肢短缩不足4cm的生长期患儿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骨骺 损伤 手术合并症
下载PDF
不同种类植入物置入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的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孝兴 安智全 姜朝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9491-9494,共4页
目的: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就髋臼横行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资料来源:由调查员进行检索。中文资料检索时间为1990/2009,英文资料检索时间为1980/2009。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科技... 目的: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就髋臼横行骨折不同内固定材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资料来源:由调查员进行检索。中文资料检索时间为1990/2009,英文资料检索时间为1980/2009。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acetabular/acetabulum,fracture,plate/plates,screw/screws,cable"。中文检索词为"髋臼,骨折,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张力带"。资料选择:纳入标准为髋臼横行骨折手术时机、内固定方法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和病例报道。排除重复及内容、数据不完整的文章。结局评价指标:纳入35篇文献,其中综述3篇,基础研究8篇,临床研究24篇。结果: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髋臼横行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其治疗的目标在于髋臼的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从而使早期活动成为可能。重建钢板具有强度大、韧性好、固定牢固、组织相容性好的特点,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内固定材料。但是,近几年国内外不少学者采用锁定钢板、可吸收螺钉、记忆合金骑缝钉、髋臼记忆内固定系统等内固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髋臼横行骨折的内固定材料类型较多,目前公认的内固定材料是重建钢板,在实际的手术操作当中,可以灵活的结合使用螺钉,达到更加有效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植入物
下载PDF
不同电刺激参数致颈神经椎孔外卡压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武 李琦 +5 位作者 芮碧宇 郭尚春 陈欣 田健 刘晓琳 范存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663-4667,共5页
背景:研究证实,电刺激可诱发局部肌肉痉挛,从而产生周围神经压迫的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发病的实际情况。目的: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 背景:研究证实,电刺激可诱发局部肌肉痉挛,从而产生周围神经压迫的过程,能较好地模拟临床患者发病的实际情况。目的:观察不同电刺激参数对大鼠肌肉收缩的影响,以及局部电刺激致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可能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9/2007-04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及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68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选择8只作为刺激参数的选择,其余60只分为实验组(n=40)、假手术组(n=10)、植入导线组(n=10),以大鼠右侧为实验侧,同时行自身对侧对照。方法:切开大鼠颈后正中表皮,显露脊神经后支皮支及其所支配的颈部后外侧肌群,使用低频脉冲发射器对上述肌肉进行电刺激,发射器的输出范围为:电压0~40V,频率1~111Hz,脉宽0~1000ms。观察局部及全身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同时记录局部肌电变化,确立建立周围神经卡压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显露大鼠右侧颈后、外侧肌群及颈神经后肢支配区域,将两个电极末端裸露导线部分固定于肌群中,电极缝合于肌肉上,实验组将设定合适刺激参数的电刺激器植入大鼠腹部皮下,电极导线经颈背部皮下隧道连接至颈部,假手术组不植入刺激器,植入导线组植入包有硅胶套管的电极导线。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2,3,4,5周观察动物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学改变。结果:动物局部及全身反应强度随电刺激脉宽的增加而增加,当脉宽固定时,动物的全身或局部表现随频率变化不明显。肌电幅值随脉宽增加显著上升,而当脉宽固定时,肌电幅值随频率增加,并无升高。结合电刺激时大鼠局部肌肉收缩强度与肌电图测定结果发现,肌电幅值与收缩强度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初步确定了建立动物模型的合适刺激参数为:50Hz、200μs、刺激间隔时间1/3s、20V。对大鼠电刺激2周后,神经电生理检测可发现失神经电位,此后变化程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步加重;组织学检测发现,局部中性细胞聚集,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增生,肌细胞萎缩,间隙增大,间质肉芽组织再生等神经卡压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其中肌纤维横断面经慢性电刺激后逐渐缩小,局部肌萎缩加重。结论:不同的刺激参数可影响肌肉的收缩状态与强度,在一定的刺激参数作用下,可诱发肌肉进行有效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肩痛 电刺激 刺激参数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
下载PDF
中置型GenesisⅡ人工膝关节置换近期疗效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垚 张先龙 +3 位作者 沈灏 王琦 陈旸 沈骏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1-323,i002,共4页
目的 报道应用GenesisⅡ假体进行全膝置换的近期疗效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2 0 0 3年 6~ 9月 ,采用GenesisⅡ骨水泥人工假体对 2 8例 32膝行膝关节置换术。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2 4膝、类风湿性关节炎 4膝、创伤性关节炎 3膝和痛风性关节... 目的 报道应用GenesisⅡ假体进行全膝置换的近期疗效及其技术特点。方法  2 0 0 3年 6~ 9月 ,采用GenesisⅡ骨水泥人工假体对 2 8例 32膝行膝关节置换术。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2 4膝、类风湿性关节炎 4膝、创伤性关节炎 3膝和痛风性关节炎 1膝。 17例 18膝应用CR假体 ;11例 14膝应用PS假体。 13例 15膝行髌骨表面置换术 ,其中 10膝采用嵌入式髌骨固定技术。结果 采用纽约特种外科膝关节评分 (HSS)法评估临床疗效 ,术前平均为 4 3分 ,术后 4周和 12周分别为 86和 92分 ;4周时优良 2 5膝 ,可 7膝 ;12周时优良 2 8膝 ,可4膝。术前平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 86° ,术后 4周和 12周分别为 115°和 12 0°。术后 2周内有轻度深静脉栓塞5例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早期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近期疗效显示 ,GenesisⅡ膝关节假体因股骨后髁的不对称设计 ,安置时仅需中立位截骨 ,无需外旋 ,可有效避免放置后旋转对线不良 ;滑车沟为解剖型 ,活动时髌股完全接触 ,术后膝前痛明显改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置型GenesisⅡ假体 人工膝关节置换 髌股关节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费志强 徐建广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44-146,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diseaseZspinalcordinjuryZ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0-01/2005-09有关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文献,检索词“acutediseaseZspinalcordinjuryZ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急性脊髓损伤治疗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18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44篇,其中39篇系重复同一研究,5篇为Meta分析。资料综合: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除外科手术干预、减少继发性损伤及理想的康复措施外,多种保护神经细胞和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抗凋亡、转基因、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使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主张在脊髓减压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针对病情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疗的理论基础。虽然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现在仍然只处于实验阶段,但必将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实现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相关性实验研究的成功到临床应用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脊髓损伤/外科学 脊髓损伤/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