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地区以-2.0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4
1
作者 张智海 张智若 +1 位作者 刘忠厚 袁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对万方数据与清华CHKD数据库检索,国内已发表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文献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以-2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方法在两个数据库检索文献,以"骨质疏松"和"发病率"为主题词,带有各年龄... 目的通过对万方数据与清华CHKD数据库检索,国内已发表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文献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以-2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方法在两个数据库检索文献,以"骨质疏松"和"发病率"为主题词,带有各年龄段的男女样本量、测量部位、骨密度值、骨密度检测设备及型号、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等文献。摘录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为T值小于-2SD的文献。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我国骨质疏松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112篇全文文献,其中14篇文献符合要求,有9篇文献为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男性样本量为10011例,女性为12943例;40岁-49岁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7.75%±6.38%,男性为4.0%±2.90%,50岁-59岁年龄段,女性28.0%±15.72%,男性为15.73%±9.49%;60岁-69岁年龄段:女性为52.67%±10.76%。男性为30.55%±10.79%。70岁-79岁年龄段:女性为79.45%±9.53%。男性为43.46%±7.30%。80岁以上年龄段:女性为89.55%±1.04%。男性66.19%±17.56%。结论中国大陆地区男性在各年龄段发病率均低于同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并随年龄患病率逐渐增多,男性与女性的每10年骨质疏松症增长率分别约为15%和20%;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24.62%(约25%),约1.4亿患病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国大陆 发病率 诊断标准 -2SD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以-2.5SD为诊断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文献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58
2
作者 张智海 刘忠厚 +1 位作者 石少辉 李艳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发表骨密度流行病调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以-2.5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情况。方法以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以及万方数据为工具,以"骨质疏松"和"发病率"为主... 目的通过对国内发表骨密度流行病调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以-2.5SD为诊断标准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情况。方法以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以及万方数据为工具,以"骨质疏松"和"发病率"为主题词,检索带有各年龄段的男女样本量、测量部位、骨密度值、DEXA设备型号、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等文献。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为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诊断标准为T值低于-2.5SD。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我国骨质疏松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109篇全文文献,其中16篇文献符合要求,其中6篇文献为同一型号仪器测量骨密度。40岁-50岁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6.37%±2.39%,男性为4.11%±1.70%,50岁-60岁年龄段,女性21.75%±5.96%,男性为12.90%±6.35%;60岁-70岁年龄段:女性为46.38%±12.03%。男性为19.90%±8.31%。70岁-80岁年龄段:女性为64.32%±9.79%。男性为28.97%±7.63%。80岁-90岁年龄段:女性为76.74%±5.28%。男性39.78%±15.09%。结论中国大陆地区男性在各年龄段发病率均低于同年龄段女性发病率,比值接近于1∶2。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19.74%(约20%),约1.12亿患病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中国大陆 发病率
下载PDF
2014年骨质疏松领域进展回顾——美国骨矿盐研究学会(ASBMR)年会精粹(2014,休斯顿)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玉洁 朱志伟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9-394,共16页
随着全球研究者和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过程的认知逐步提高,骨质疏松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渐增多且研究方向逐渐清晰。首先,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类老年性疾病,因此骨质疏松与其他年龄相关的慢性病有密切联系,在抗衰老机制... 随着全球研究者和临床医师对骨质疏松症及骨代谢过程的认知逐步提高,骨质疏松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渐增多且研究方向逐渐清晰。首先,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类老年性疾病,因此骨质疏松与其他年龄相关的慢性病有密切联系,在抗衰老机制的研究中,可以包含骨质疏松病因与治疗机制的研究;其次,随着现代成像技术的研发、微创器械的开发和其他诊断技术的突破,骨质疏松诊断和骨质量评估从过去单一的平面影像学测量矿物质含量,逐渐过渡到对骨强度、骨微结构、骨材料特性等多维度鉴定,使研究者能更准确地评估骨组织损害程度和药物作用;最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日趋靶向化,新药研发从细胞活性水平深入至信号传导通路水平,以提高药物效能,而临床上从单一用药推进至序贯和联合用药,或两者组合的给药策略,以便患者获得最长的骨保护期,并减少长期使用单一药物的严重不良事件。本文笔者回顾了2014年骨质疏松领域的重大研究结果,重点关注以下3方面:(1)骨质疏松与其他慢性病之间的联系;(2)骨质疏松诊断和骨折风险评估;(3)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 骨关节炎 骨转换标志物 骨硬化素 PTH相关蛋白 甲状旁腺素 选择性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 非典型股骨骨折 下颌骨坏死 序贯治疗
下载PDF
FRAX评估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骨折风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常帅 张智海 +2 位作者 刘忠厚 董威 李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7-451,474,共6页
目的评价WHO发布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适用性,预测北京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亚组中老年人群的骨折风险,讨论既往骨折病史对于FRAX的影响。方法对3021例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分组性研究。输入相关资料及FRAX工... 目的评价WHO发布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适用性,预测北京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亚组中老年人群的骨折风险,讨论既往骨折病史对于FRAX的影响。方法对3021例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分组性研究。输入相关资料及FRAX工具中所包含的危险因素,计算未来10年内发生全身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风险概率,比较既往骨折病史人群对FRAX预测结果影响。结果北京地区女性中老年人群未来10年内骨折风险远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伴随年龄增大,未来10年内发生全身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风险概率不分性别均同步增高。有既往骨折病史的老年人群10年内再发骨折风险远高于无骨折史人群。结论利用FRAX工具可以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骨折风险做出有效评估,针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亚组的人群,联合髋部BMD值后获取的FRAX预测在既往骨折或未骨折患者中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FRAX评估工具在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FRAX 骨折风险
下载PDF
应用FRAX评估中老年男性人群骨折风险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梁俊刚 李宝 +4 位作者 张智海 刘忠厚 杨鸿兵 刘春山 张士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1-1425,1472,共6页
目的探讨分别按照不同地区及人群、不同骨密度测量方法计算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的多中心研究在评价男性中老年人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搜集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本文简称HK)、北京密云区中医医院(本文简称MY)、山东省... 目的探讨分别按照不同地区及人群、不同骨密度测量方法计算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的多中心研究在评价男性中老年人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搜集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本文简称HK)、北京密云区中医医院(本文简称MY)、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颈肩腰腿痛医院(本文简称SD)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的中老年人男性病例共7095例,输入相关资料,应用FRAX~中国模式计算各研究对象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概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根据上述研究资料得到的FRAX值。结果三个中心研究对象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及髋部骨折概率分别行两两Mann-Whitney U检验,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三个中心男性人群进行年龄分组,并进行两两对比,其中MY-SD对比组中50~59岁组及80~89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MY-HK,HK-SD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臂骨密度及髋部骨密度代入FRAX后均能较好的预测未来10年男性人群骨折的风险概率;即使是不同地区人群及应用不同检测设备得到的前臂骨密度值代入FRAX后仍能较好的预测未来10年男性人群的骨折风险概率,且差异在某些年龄组无显著性,FRAX~工具对男性中老年人骨折风险预测极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密度 中老年男性 多中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