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二尖瓣病变外科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卫洪超 顾承雄 +6 位作者 晏馥霞 赵举 黄金洪 霍承瑜 刘宗志 肖琳 牛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 回顾研究1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重症二尖瓣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合并症和外科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完成系统随访,分析影响手术预后... 目的 回顾研究1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重症二尖瓣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合并症和外科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完成系统随访,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长期生存153例,早期死亡7例,占全组病例的4.4%,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随访145例,随访率94.8%.与同期60岁以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比较,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88.19±0.17)%比(97.68±0.20)%].晚期死亡7例(0.12%例/月),主要的死因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有术前心、肺、肾功能.结论 老年重症二尖瓣病变患者合并症多,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二尖瓣置换术 高危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卫洪超 胡盛寿 +4 位作者 张浩 何庚戌 张红 赵红 唐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528-533,560,共7页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选择27只中国实验性小型猪,随机分成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5)。解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每隔1cm测定血流量,实验组选择同一流量点,对照组在LAD中下1/3处分别结扎。手术中...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方法选择27只中国实验性小型猪,随机分成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5)。解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每隔1cm测定血流量,实验组选择同一流量点,对照组在LAD中下1/3处分别结扎。手术中全程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1周、5周进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第5周后取出心脏标本,TTC染色,计算全心梗死体积等。结果中国小型猪主干血流量为(76.00±16.77)ml/min。实验组在LAD上流量为(25.06±2.50)ml/min点处结扎。死亡率实验组16.7%,对照组33.3%(P=0.15)。两组动物在冠脉结扎后均导致急性心肌梗死,5周后dp/dt、左心室内压(LVSBP&LVDBP)均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心肌梗死体积变异[(484.22±225.88)mm3比(2986.34±1937.13)mm3,P=0.0043]、左心室EF值及dp/dtmax的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点的血流量与梗死体积(r=0.752,P=0.003)及左心室EF值的减少(r=0.64190,P=0.0244)呈正相关。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梗死体积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扎LAD上流量相等的点,可建立心肌梗死体积和左心室EF值变异极小的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心脏功能 磁共振
下载PDF
肌桥所致心肌缺血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卫洪超 任晓庆 +4 位作者 叶赞凯 霍承瑜 刘宗志 牛磊 肖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286-290,320,共6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5.70%,远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是肌桥收缩时的挤压和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②对靶血管进行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桥患者较为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桥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左室重构研究
4
作者 卫洪超 胡盛寿 +4 位作者 张浩 何庚戌 张红 赵红 唐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8期607-620,639,共15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规律,进一步阐明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减退的机制,为心肌缺血损伤的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7只中国小型猪,体重为20kg,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及对照组(15只)。结扎LAD,建立标准化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规律,进一步阐明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减退的机制,为心肌缺血损伤的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7只中国小型猪,体重为20kg,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及对照组(15只)。结扎LAD,建立标准化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LAD结扎前、手术当天及术后5周后分别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取出心脏标本,将左心室分成17段,进行分段病理观察。结果死亡率:实验组为16.7%(2/12),对照组为33.3%(5/15)。实验组及对照组心肌梗死体积变异[(484.22±225.88)mm3比(2986.34±1937.13)mm3,P=0.0043]、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及dp/dtmaximum的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dp/dt:Max(1546.67±477.89)mmHg/s比(973.77±208.12)mmHg/s,P=0.004922;左心室内压:SBP(75.56±12.59)mmHg比(59.03±6.93)mmHg,P=0.000753,DBP(6.56±3.14)mmHg比(4.22±1.41)mmHg,P=0.03113,LAD结扎前与结扎后5周比较,差异显著。磁共振结果显示,LAD结扎前后,心脏收缩末期梗死区周围室间隔最大厚度[(5.32±1.10)mmIzL(7.5±0.78)mm,P=0.001]及心室侧壁心肌最大厚度[(5.57±1.05)mm比(7.93±1.62)mm,P=-0.001]差异显著。LAD结扎5周后,对左心室17段心肌的病理观察表明,全部17段心肌内均存在大小不等的梗死灶。结论局部心肌梗死可引发左心室全部17段心肌内出现梗死灶;非缺血性梗死的多米诺效应及第二左心室的形成、扩大与消失,是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磁共振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