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内在肌的血供与肌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1
作者 楼新法 梅劲 +1 位作者 杨大平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研究手内在肌的血供为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解剖并观测手内各动脉的起始部位,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2)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10具,解剖取下各... 目的:研究手内在肌的血供为肌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红色乳胶灌注的上肢标本20侧,解剖并观测手内各动脉的起始部位,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等。(2)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10具,解剖取下各手内在肌,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Image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处理,观测营养动脉在肌内的分布、分型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结果:18块手内在肌共有(58.0±5.9)支动脉供血,平均(3.0±1.0)支,平均外径及其供血区域的长度与宽度分别为:(0.8±0.2)mm,(2.2±0.4)cm,(1.0±0.2)cm。结论:(1)手内在肌的血运丰富,其起、止点处的血管网亦丰富,具备切取肌瓣或肌骨(膜)瓣的解剖学基础。(2)其中有9块肌肉的主供血动脉之管径较粗大且恒定,易于解剖与取瓣,可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解剖学 血管造影术 手内在肌 肌瓣
下载PDF
普奈洛尔在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与深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静 高永志 庞建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索其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作用于婴幼儿深部和浅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比较,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对提高血管瘤的药物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婴幼儿血管瘤患者40例,其中包括浅表血管瘤患儿20例(治疗组A)... 目的探索其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作用于婴幼儿深部和浅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比较,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对提高血管瘤的药物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婴幼儿血管瘤患者40例,其中包括浅表血管瘤患儿20例(治疗组A),深部血管瘤患儿20例(治疗组B)。口服普萘洛尔,剂量按1.0~1.5mg/kg体重(年龄≤2.5个月者1.0mg/kg>2.5个月者1.5mg/kg)早饭后0.5h(一般安排在上午8:30左右),按疗程服药,8周为一疗程。住院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及时监测血糖、肝功、肾功、甲状腺功能(FT3、FT4、sTSH)及心电图。所有患者均连续服用3~5个月。每周复诊,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拍照记录。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3~10个月,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普萘洛尔治疗深部血管瘤的效果优于治疗浅部血管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婴幼儿 浅部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 普奈洛尔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大平 方冬云 +1 位作者 郭铁芳 韩雪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小腿皮肤腓浅动脉与腓动脉穿支之间的吻合联系 ,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  10具新鲜尸体 2 0侧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 ,通过X线片显示小腿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的吻合。在此基础上应用了跨区供... 目的 观察小腿皮肤腓浅动脉与腓动脉穿支之间的吻合联系 ,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方法  10具新鲜尸体 2 0侧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 ,通过X线片显示小腿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的吻合。在此基础上应用了跨区供血的腓动脉穿支蒂逆行岛状皮瓣 2 6例。结果 解剖研究表明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腓浅动脉。在外踝后上方 4~ 7cm处腓动脉穿支与腓浅动脉或动脉网形成广泛吻合。以腓动脉穿支为蒂设计包含腓肠神经及其伴行的腓浅动脉和小隐静脉的返流岛状皮瓣 2 6例 ,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跨区供血的腓动脉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 ,为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 供血 小腿 临床应用 吻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皮肤 解剖研究 明胶 混合液
原文传递
穿支皮瓣的争论与当前共识 被引量:71
4
作者 张世民 王欣 +14 位作者 唐茂林 章伟文 梅劲 杨大平 章一新 王春梅 陈宏 黎晓华 徐永清 张春 顾立强 刘小林 汪华侨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共2页
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开创了皮瓣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的时代,也得到我国显微外科同行的认可与推广,有关穿支皮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11].为规范我国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与临床应用,促进与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 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开创了皮瓣小型化、精细化、薄型化、微创化的时代,也得到我国显微外科同行的认可与推广,有关穿支皮瓣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越来越多[1-11].为规范我国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与临床应用,促进与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在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指导下,由《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辑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 小型化 微创化 编辑部
原文传递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大平 徐学武 田晓丽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 ,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 ,1999... 目的 探索修复手指中节和末节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16例新鲜肢体血管灌注氧化铅—明胶混合液 ,通过X线片显示手背及指背皮肤内的血管结构和血管之间吻合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了两种不同的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 ,1999年以来共应用 14例 (以指动脉侧支为蒂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 8例和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 6例 )。结果 对指背及掌背皮肤进行解剖 ,结果表明指动脉背侧皮支与掌背动脉的指背支相互吻合形成皮下血管吻合支 ,是上述两种皮瓣的解剖基础。临床应用 14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色泽、厚度与质地与手部受区皮肤接近。结论 跨区供血的手部微型岛状皮瓣扩大了指背和掌背逆行岛状皮瓣的旋转弧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掌背动脉 指动脉
原文传递
利用同种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预构小口径血管的研究
6
作者 马辉 杨大平 +3 位作者 郝晨光 郭铁芳 韩雪峰 刘国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7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狗腹腔内预植同种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ACVM)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替代血管的力学性能,以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探讨利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小口径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狗腹腔内埋植长8~12cm用硅胶棒支... 目的通过观察狗腹腔内预植同种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ACVM)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替代血管的力学性能,以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探讨利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小口径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狗腹腔内埋植长8~12cm用硅胶棒支撑的已制备好的同种异体ACVM,3周后将硅胶棒周围形成的管状物作为血管替代物桥接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进行力学、组织学检查及与颈动脉、股静脉自体移植的对比分析。于移植术后6个月观测作为替代血管的通畅情况,组织学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血管替代物的力学性能弱于正常动脉而强于正常静脉。组织学观察:形成的管状物内腔有少量的间皮细胞黏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结构较完整;纤维网中充满成纤维细胞。6个月后内皮细胞在替代物内壁连续覆盖,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近。移植6个月后异体ACVM组血管全部通畅。结论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的血管替代物,力学性能符合血管移植、血运重建的需求。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血管替代物移植6个月后,管壁厚度及组织结构已接近正常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血管基质 移植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利用脱细胞基质预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辉 杨大平 +2 位作者 郝晨光 郭铁芳 刘国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在犬腹腔内预置脱细胞基质后形成结缔组织管,观察将其作为血管替代物的力学特征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方法在犬腹腔内埋置长8~12cm用硅胶棒支撑的制备好的脱细胞基质,3周后将硅胶棒周围形成的管状物作为血管替代... 目的在犬腹腔内预置脱细胞基质后形成结缔组织管,观察将其作为血管替代物的力学特征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方法在犬腹腔内埋置长8~12cm用硅胶棒支撑的制备好的脱细胞基质,3周后将硅胶棒周围形成的管状物作为血管替代物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同时对此管状物作力学、组织学检测及与颈动脉、股静脉的对比分析。在移植术后6个月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光镜、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替代物的组织结构。结果①血管替代物的力学性能弱于正常动脉而强于正常静脉。②组织学观察:形成的管状物内腔有少量的间皮细胞黏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结构较完整;纤维网中充满成纤维母细胞。6个月后内皮细胞在替代物内壁覆盖连续。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近。③移植6个月后脱细胞基质组血管全部通畅。结论①用脱细胞基质预构的血管替代物力学性能符合血管移植、血运重建的需要。②所形成的血管替代物移植6个月后组织相容性良好,替代物管壁厚度及组织结构已接近正常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基质 移植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