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川剧云演出的探索与思考——以四川省川剧院为例
1
作者 何京晶 《数字与缩微影像》 2021年第1期F0002-F0003,共2页
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川剧艺术云演出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对在云演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川剧艺术 云演出 探索与思考
下载PDF
戏曲院团的当代发展思考——以发展中的四川省川剧院为例
2
作者 陈淳 陈吉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76,共3页
作为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的国家一级院团,四川省川剧院对川剧发展和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尤其是川剧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戏曲发展环境,总结梳理了四川省川剧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作出的诸多... 作为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的国家一级院团,四川省川剧院对川剧发展和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尤其是川剧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戏曲发展环境,总结梳理了四川省川剧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作出的诸多努力,以期对院团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人才培养 剧目建设 市场拓展
原文传递
川剧海外商业演出的发展与趋势——以四川省川剧院海外商演为例
3
作者 白中华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6-59,共4页
在川剧持续不断的海外传播过程中,从计划到市场,从交流到合创,对外交流方式更趋多样,海外市场开拓更加顺畅,川剧人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本文拟以四川省川剧院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为例,回顾川剧海外传播交流的历程,分析川剧海外演出从... 在川剧持续不断的海外传播过程中,从计划到市场,从交流到合创,对外交流方式更趋多样,海外市场开拓更加顺畅,川剧人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本文拟以四川省川剧院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活动为例,回顾川剧海外传播交流的历程,分析川剧海外演出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分享川剧海外传播交流及商业演出市场拓展的趋势与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海外演出 商演 巡演 市场
原文传递
川剧“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以四川省川剧院2021年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为例
4
作者 邹依灵 《现代艺术》 2022年第7期114-115,共2页
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有流传下来的数以万计的优秀剧目,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有众多戏曲名家如熠熠星辰,光耀梨园。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川剧是我国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有流传下来的数以万计的优秀剧目,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有众多戏曲名家如熠熠星辰,光耀梨园。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川剧是我国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是四川最明显的文化符号与标识。川剧要繁荣,人才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史 表演艺术人才 巴蜀文化 地方戏曲剧种 川剧 文化符号 人才培养 戏曲传承发展
原文传递
陈智林:用川剧讲好四川故事
5
作者 陈智林(口述) 《巴蜀史志》编辑部(整理) 《巴蜀史志》 2022年第S01期160-162,共3页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陈智林15岁开始学习川剧,对于初学者来说,年龄越大就代表要吃的苦越多。但陈智林没有放弃,他从跑龙套开始做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寒来暑往,一刻也没有放松练习。除日复一日坚持练基本功外,他还认真钻研每一个角色...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陈智林15岁开始学习川剧,对于初学者来说,年龄越大就代表要吃的苦越多。但陈智林没有放弃,他从跑龙套开始做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寒来暑往,一刻也没有放松练习。除日复一日坚持练基本功外,他还认真钻研每一个角色,致力于用“情”演活每一个角色、用“心”演好每一场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智林 川剧 放松练习 基本功 角色 初学者
下载PDF
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而努力创造——有感于省川剧院打造品牌剧目
6
作者 李枝华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剧院 文化机构 剧目 上海国际艺术节 川剧 魏明伦 《巴山秀才》 戏剧观
下载PDF
乡音乡乐寄寓乡情乡愁——川剧《梦回东坡》以腔塑人、以曲通心
7
作者 樊明君 《音乐世界》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一月一名剧,经典戏相会”是成都新声剧场2024“一月一名剧”项目。荣获四川文华大奖的川剧《梦回东坡》,由四川省川剧院新编,2024年从东坡故里眉山出发,沿着东坡足迹,开展“寻梦”之旅全国巡演。巡演足迹由北到南,从西向东,眉山、成... “一月一名剧,经典戏相会”是成都新声剧场2024“一月一名剧”项目。荣获四川文华大奖的川剧《梦回东坡》,由四川省川剧院新编,2024年从东坡故里眉山出发,沿着东坡足迹,开展“寻梦”之旅全国巡演。巡演足迹由北到南,从西向东,眉山、成都、北京、上海、徐州、杭州、嘉兴、黄冈、太仓、常州、渠县、乐山、内江、绵阳、青神15座城市,二十余场精彩演出,惠及现场观众万余人次,一路收获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华大奖 梦回 川剧 现场观众 眉山 东坡
下载PDF
练内功,谋发展,推动川剧走向全国
8
作者 唐健春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0,共2页
2011年9月17日.在四川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等领导的陪同下,与数百名观众一起观看了由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编剧、四川省川剧院演... 2011年9月17日.在四川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等领导的陪同下,与数百名观众一起观看了由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编剧、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优秀川剧《巴山秀才》。当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川剧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人大常委会主任 内功 《巴山秀才》 省委副书记 省委书记 考察工作
下载PDF
陈智林:川剧精品立身
9
作者 陈国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四川省川剧院 陈智林 精品 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艺术节 中国戏剧节 立身 《巴山秀才》
下载PDF
法即有训 文以永传——《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八问
10
作者 袁艺 陈智林 +2 位作者 谢竹峰 郭勇 杜建华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13,共4页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24年9月1...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2024年9月1日,《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实施,彰显出全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条例》有何特色?《条例》出台有何影响和意义?就此编发一组领导、专家、起草团队的问答,略作释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 永续发展 川剧 中华文明 永续传承 影响和意义
原文传递
对传统的理性跨越——川剧传统折子戏的继承和发展
11
作者 杨昌林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
川剧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历代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创新,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因而在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都形成了不同的的代表作和看家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前人留下的这些代表作、看家戏,经... 川剧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历代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创新,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因而在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都形成了不同的的代表作和看家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前人留下的这些代表作、看家戏,经过我们的理性思考.对历史上形成的这些经典和代表作进行梳理,作出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理性 折子戏 传统 代表作 改革创新 文化遗产 艺术家
下载PDF
我演川剧《跪门吃草》的点滴体会
12
作者 王炳福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川剧 特技表演 人物心态 秦国 身段 舞蹈
下载PDF
聊斋戏与鬼狐旦在川剧中的意义与价值探究
13
作者 王静 《西部广播电视》 2020年第22期141-142,169,共3页
川剧以其独有的表演程式、舞台表现、音乐特色将聊斋故事展现得丰满圆润,深刻又不会感觉沉闷枯燥,沉浸感十足,再加之戏中鬼狐旦复杂多变的技巧,让川剧独树一帜,风格独立突出。本文对聊斋戏与鬼狐旦在川剧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探究,以期对... 川剧以其独有的表演程式、舞台表现、音乐特色将聊斋故事展现得丰满圆润,深刻又不会感觉沉闷枯燥,沉浸感十足,再加之戏中鬼狐旦复杂多变的技巧,让川剧独树一帜,风格独立突出。本文对聊斋戏与鬼狐旦在川剧中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探究,以期对川剧的独特魅力与个性风格进行一定诠释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义精神 国家形象 《叶问4:完结篇》
下载PDF
关于川剧表演程式化的时代性审美浅析
14
作者 黄强 《爱情婚姻家庭》 2020年第8期1-2,共2页
东方戏曲乃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从故事中褒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一种艺术形式,<1、表演程式化是东方戏曲,亦是川剧独有的审美特质。>《荀子。致仕》篇曰:“程者,物之准也。”《商君书。定分》篇道:“王法令之吏有迁徙物故,辄使... 东方戏曲乃是一种以歌舞演故事,从故事中褒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一种艺术形式,<1、表演程式化是东方戏曲,亦是川剧独有的审美特质。>《荀子。致仕》篇曰:“程者,物之准也。”《商君书。定分》篇道:“王法令之吏有迁徙物故,辄使学读法令所谓,为之程式,使日数而知法令之所谓。”戏曲的歌舞性,音乐性极强,节奏感鲜明,用程式规范以后,表演就更为准确,也使其后来者便于学习,少走了弯路。所谓川剧表演程式,乃由生活中提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由无数川剧前辈在川剧舞台上,长期实践,提炼,加工整理出来的川剧表演规律。谓之川剧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式化 时代性 审美 活学活用 拓展边际 延伸舞台
下载PDF
川剧帮腔研究文献综述及现代发展策略思考
15
作者 付贵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30期0119-0120,共2页
本文总结现有川剧帮腔相关学术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向,并结合分析结果和现代化发展视野,提出川剧帮腔现代发展策略的“三层开花”即传承教育层、艺术表现层、弘扬传播层,旨在更好的服务于川剧舞台,传播川剧艺术。
关键词 川剧 帮腔 传承与发展 策略
下载PDF
川剧《白蛇传》剧照
16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0-50,共1页
四川省川剧院演出的大型传统神话剧《白蛇传》(高腔),曾应邀赴德国、瑞士、荷兰、意大利、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近几年来,这个戏蜚声香港,饮誉西欧,倾倒东京,深受东西方人士的青睐。
关键词 《白蛇传》 神话剧
下载PDF
川剧传统盔帽现代化保护与设计思考
17
作者 邱粟杨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川剧传统盔帽式微于川剧舞台,对其现代化保护与设计进行思考,是时代命题,本文从建立新的保护与传承机制、保持地域特性、“互联网+”与工艺文化数据库建设四个方面对其现代化保护路径进行剖析,提出现代设计方法,旨在对... 随着时代的发展,川剧传统盔帽式微于川剧舞台,对其现代化保护与设计进行思考,是时代命题,本文从建立新的保护与传承机制、保持地域特性、“互联网+”与工艺文化数据库建设四个方面对其现代化保护路径进行剖析,提出现代设计方法,旨在对川剧文化进行更好的现代化保护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传统盔帽 保护 设计 数字化
下载PDF
川剧演员表演素质提高之策略探析
18
作者 凌泽勇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7期46-46,共1页
川剧,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种,也是四川省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内容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川剧被逐渐遗忘,亟需保护与继承。2006年6月,川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川剧,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一种,也是四川省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内容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川剧被逐渐遗忘,亟需保护与继承。2006年6月,川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对于川剧的表演者来说,其对川剧的表演素质直接关系到川剧的兴衰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及出生发扬,是川剧演员应努力的表演方向。本文就川剧的基本概况、川剧演员在表演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将其改进并发展川剧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从川剧演员的角度出发,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将川剧切实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演员表演 素质提高
下载PDF
脚踏实地传承 仰望星空思索——川剧鼓师李戈的梦想与初心
19
作者 樊明君 《音乐世界》 2020年第1期50-53,共4页
“吧嗒、吧嗒、吧嗒吧——”手腕翻飞、鼓签灵动,随着几颗音色清脆、节奏沉稳的川剧小鼓打击乐音符在上音歌剧院从资深川剧音乐人李戈手中跳跃而起,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禺》全球首演在上海滩正式奏响序曲。《梨园》是由上海音乐学... “吧嗒、吧嗒、吧嗒吧——”手腕翻飞、鼓签灵动,随着几颗音色清脆、节奏沉稳的川剧小鼓打击乐音符在上音歌剧院从资深川剧音乐人李戈手中跳跃而起,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梨禺》全球首演在上海滩正式奏响序曲。《梨园》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第五代作曲家代表之一贾达群创作的大型民族器乐协奏套曲,由知名指挥家叶聪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演奏,2019年12月14日晚在上音歌剧院首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民族乐团 上海音乐学院 民族器乐 贾达群 打击乐 川剧音乐 歌剧院 仰望星空
下载PDF
音乐剧民族化的实践——以音乐剧《少年江姐》为例
20
作者 樊明君 《音乐世界》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正如诗,并非来自书卷而来自心灵,酒并非来自酒瓶而来自五谷,音乐不是出自丝竹管弦而是出自音乐家的爱恨缠绵;戏剧,也并非来自剧场而来自人生,来自观察与思考,来自理想和信念。《少年江姐》以音乐剧这种外来艺术门类演绎本土红色题材内容... 正如诗,并非来自书卷而来自心灵,酒并非来自酒瓶而来自五谷,音乐不是出自丝竹管弦而是出自音乐家的爱恨缠绵;戏剧,也并非来自剧场而来自人生,来自观察与思考,来自理想和信念。《少年江姐》以音乐剧这种外来艺术门类演绎本土红色题材内容,用浅出的音乐剧语汇深入表达本土化的中国品格红色故事,探索民族音乐剧的创作与舞台演出路径。2023年11月6日晚,作为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展演暨第五届四川文华奖参评剧目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首演的《少年江姐》,演出现场呈现出来的饱满而热烈的剧场效果充分表明《少年江姐》成功进行了又一次音乐剧民族化舞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现场 舞台演出 舞台实践 音乐剧 文华奖 观察与思考 民族化 江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