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变性疾病与日间过度嗜睡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娟 刘蕊 +1 位作者 唐诗 杜怡峰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3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变性、凋亡而导致的疾病的总称。NDD常出现睡眠障碍,常见的有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而EDS也可以作为NDD发生的预测因子... 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是一类慢性进行性大脑和脊髓的细胞神经元变性、凋亡而导致的疾病的总称。NDD常出现睡眠障碍,常见的有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而EDS也可以作为NDD发生的预测因子,目前二者之间的机制尚不明。文中通过对NDD与ED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研究、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方向提供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日间过度嗜睡 帕金森病 路易体痴呆 多系统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海风藤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振华 冯建利 +3 位作者 杜怡峰 滕继军 姚博 闫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977-1980,共4页
目的观察海风藤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时相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分布,应用原位末... 目的观察海风藤提取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时相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TTC染色观察梗死灶的分布,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观察模型组、海风藤提取物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大脑中动脉栓塞90min再灌注6、24、72h时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蛋白、凋亡诱导因子(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时相表达。结果①脑I/R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均出现三者的表达,且表达有几乎一致的规律性。②缺血90min再灌注24、72h,海风藤组与其他两组比较,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阳性细胞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AIF、caspase-3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②海风藤提取物可以减少AIF、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对缺血性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CASPASE-3 海风藤提取物
下载PDF
针刺四神聪、百会对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振华 王世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67-6069,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四神聪、百会对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手针组、电针组、阳性药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采用弱碱性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的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 目的探究针刺四神聪、百会对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手针组、电针组、阳性药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采用弱碱性生理盐水配置成混悬液的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建立失眠模型,按45 mg/100 g的用量,1次/d,连续2 d,造模成功后,手针组大鼠固定,用规格为30号的1寸毫针针刺百会及四神聪穴,平补平泻,15 min行针1次,共留针30 min。电针组取相同穴位,给予电针刺激,电压为9 V,选择疏密波,以实验大鼠头部轻摆动为度,共30 min。连续7 d。阳性药组腹腔注射地西泮0.9 mg/kg,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实验措施,均连续7 d。干预结束后PCR法检测大鼠的钟基因表达,离子色谱仪检测下丘脑Glu、GABA水平,HE染色观察下丘脑形态学改变。结果治疗后,治疗各组大鼠的钟基因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手针组相比,电针组钟基因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1)治疗后,治疗各组大鼠的下丘脑Glu、GABA水平明显改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手针组相比,电针组的下丘脑Glu、GABA水平改善更为显著(P<0.05)。(2)对照组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丰富,各种细胞均清晰可见,且均匀分布,细胞结构完整,排列紧密;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细胞形变严重,大量细胞空泡,排列疏松,细胞界限模糊;治疗各组可见丘脑核团细胞大量恢复,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空泡明显减少,偶见萎缩细胞,其中电针组下丘脑细胞恢复更为显著。结论针刺四神聪、百会能够明显改善失眠大鼠脑组织钟基因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表达水平,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失眠 钟基因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海风藤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博 冯建利 +2 位作者 阎鹏 滕继军 杜怡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2h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海风藤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二甲基亚砜组和海风藤组缺血灶周神经细胞凋亡和线...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2h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海风藤提取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假手术组、模型组、二甲基亚砜组和海风藤组缺血灶周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72.7%±6.5%)和线粒体膜电位(0.117±0.011)比较,海风藤组神经细胞凋亡率(47.0%±3.8%)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0.182±0.023)明显升高(P<0.01);而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凋亡率(5.8%±1.8%)和线粒体膜电位(0.331±0.01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海风藤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神经细胞凋亡,并对线粒体膜电位有稳定作用,可以保护缺血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线粒体膜电位 海风藤提取物 脑缺血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许亮 陈春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AST10 mg/kg组、40 mg/kg组和100 mg/kg组。各AST组分别于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AST。应用线栓...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AST10 mg/kg组、40 mg/kg组和100 mg/kg组。各AST组分别于制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AST。应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大鼠IR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缺血灶中心区和半暗带区神经元凋亡数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及各AST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1);与IR组相比,AST40 mg/kg组和100 mg/kg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缺血半暗带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0.01);AST40 mg/kg组和100 mg/kg组梗死体积明显少于AST10 mg/kg组(均P〈0.01);AST40 mg/kg组缺血半暗带区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AST10 mg/kg组,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AST10 mg/kg组(均P〈0.05)。结论 AST具有减轻脑IR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AST40 mg/kg对神经元保护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脑缺血再灌注 半暗带 凋亡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唐茜茜 崔元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0-694,共5页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历...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认为,神经细胞属于一种永久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因此,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造成大量神经元缺失时,因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致损伤后的功能难于恢复。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历来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神经元缺失 应用 临床治疗 神经细胞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华 王世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843-5847,共5页
背景: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目的:探索帕金森病大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中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代神经... 背景: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目的:探索帕金森病大鼠移植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中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诱导第3代神经干细胞。采用6-羟基多巴胺单侧法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和神经干细胞组,各7只。模型组大鼠在损毁侧纹状体内注入4 m L生理盐水,神经干细胞组大鼠在损毁侧纹状体内注射5μL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神经干细胞(1×109 L-1)。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组大鼠移植神经干细胞后酪氨酸羟化酶阳性区域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移植神经干细胞后7,14,28 d时Ptx3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14,28 d SHH m RNA显著高于模型组,而Nurrl m 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接近。结果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内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为治疗帕金森病带来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酪氨酸羟化酶 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丁基苯酞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拮抗β淀粉样蛋白致皮质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云霞 李甲龙 +1 位作者 王瑞霞 张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0-753,共4页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是否可以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_(1 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β_(1-42)干预组(干预组)、Aβ_(1-42)+丁基苯酞0.1μmol/L...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是否可以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_(1 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方法将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Aβ_(1-42)干预组(干预组)、Aβ_(1-42)+丁基苯酞0.1μmol/L组(A组)、Aβ_(1-42)+丁基苯酞1μmol/L组(B组)、Aβ_(1 42)+丁基苯酞10μmol/L组(C组)。Aβ_(1-42)作用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比率,Western blot定量检测总p38、p-p38、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双染显示,对照组神经元细胞体边缘光滑,突触长,细胞核完整;干预组细胞边缘塌陷,突触缩短,细胞核碎裂。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A、B、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p p38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o.05);与干预组比较,A、B、C组caspase 3蛋白表达及B、C组p p38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丁基苯酞可以通过p38蛋白磷酸化拮抗Aβ_(1-42)致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淀粉样Β蛋白 神经元 细胞凋亡 MAP激酶信号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偏头痛与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栋 陈春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406-409,共4页
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CAS)是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TACs)的典型症状,不是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但其在偏头痛患者中并非罕见。伴有CAS的偏头痛(MwCAS)可能是介于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之间的临床亚型,与其他不伴CAS的偏头痛患者(Mw⁃oCAS)相比... 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CAS)是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TACs)的典型症状,不是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但其在偏头痛患者中并非罕见。伴有CAS的偏头痛(MwCAS)可能是介于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之间的临床亚型,与其他不伴CAS的偏头痛患者(Mw⁃oCAS)相比,二者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MwCAS可能发生了更高水平的神经敏化。MwCAS与TACs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三叉自主神经反射和下丘脑参与了二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面部自主神经症状 神经敏化 三叉自主神经反射 下丘脑
下载PDF
Aβ_(1-42)对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王瑞霞 张镛 +3 位作者 蒋亮亮 付庆喜 刘振芳 李甲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探讨NGB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2μmol/L的Aβ1-42对原代培养细...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1-42)对原代培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探讨NGB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培养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并进行鉴定,用2μmol/L的Aβ1-42对原代培养细胞进行干预,RT-PCR及Western印迹观察干预后不同时间(分别为24、48、72h)细胞NG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24h后,NGB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P<0.05),48h后NGB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仍显著增高(P<0.05),而72h后,NG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β1-42作用胆碱能神经元不同的时间(24、48、72h),NGB在24、48h的表达均显著增高,而在72h变化不明显;NGB可能在AD早期阶段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基底前脑 胆碱能神经元 脑红蛋白
下载PDF
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宝洁 汪春娟 +1 位作者 孙昊 郭守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04-410,共7页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征以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不同时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神经梅毒5例,包括4例脑(脊)膜梅毒、1例脑(脊)膜血管梅毒;晚期神经梅毒7例,均为麻痹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神经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脑脊液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均呈阳性,9例脑脊液RPR试验阳性。5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增加、4例蛋白定量升高;7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中1例脑脊液压力升高、7例白细胞计数增加、7例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细胞学均呈淋巴细胞反应且以小淋巴细胞为主。12例患者分别静脉滴注不同剂量青霉素或肌肉注射头孢曲松钠,8例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好转、4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明确诊断需依靠临床表现及梅毒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测,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血清学试验 脑脊髓液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对Aβ_(1~42)作用神经元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夏春凤 李艳菊 +3 位作者 朱瑾 杜怡峰 马国诏 张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1-404,共4页
目的研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 目的研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diazoxide)预处理对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2B(NR2B)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并进行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Aβ1~42干预组、二氮嗪预处理1h后Aβ1~42干预组(Aβ1~42+diazoxide)、单纯二氮嗪预处理组,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时间点(24 h、72 h)细胞NR2B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β1~42(2μmol/L)作用神经元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单纯Aβ1~42干预组和Aβ1~42+diazoxide组的NR2B亚基蛋白表达均无明显改变。Aβ1~42作用神经元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单纯Aβ1~42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单纯Aβ1~42干预组相比,Aβ1~42+diazoxide组NR2B亚基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β1~42作用原代培养神经元72 h,能够显著增加神经细胞NR2B亚基蛋白的表达量;同时,二氮嗪能拮抗Aβ1~42所引起的NR2B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提示二氮嗪可能通过NMDA受体通路影响Aβ1~42的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Aβ1~42 NMDA受体 NR2B亚基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霄 杜怡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目前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前移的趋势。甲状腺激素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发育及功能有着深刻影响。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甲亢患者中并非少见,甚至有些患者是以震颤等神经系统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患病人数多,目前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前移的趋势。甲状腺激素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发育及功能有着深刻影响。神经系统并发症在甲亢患者中并非少见,甚至有些患者是以震颤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就诊。甲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CNS并发症(运动障碍、皮质脊髓束的损害、癫痫、情绪和认知障碍、脑血管病、偏头痛及睡眠障碍)及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震颤、肌病、周围神经损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并发症 甲亢肌病 甲状腺毒性肌病 皮质脊髓束 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 脑血管病 神经肌肉系统 甲状腺毒症 亚临床甲亢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胡会婷 王敏忠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 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安慰剂,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MMSE评分及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MMSE评分及FIM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改善,同时也能改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Aβ1~42及二氮嗪预处理对神经细胞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朱瑾 夏春凤 +3 位作者 李艳菊 马国诏 段瑞生 朱梅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072-5075,共4页
目的探讨Aβ1~42及二氮嗪预干预对神经细胞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β1~42组(2μmol/L)、二氮嗪(50μmol/L)预处理1 h后Aβ1~42组、单独二氮嗪预处理组,各组又分为24... 目的探讨Aβ1~42及二氮嗪预干预对神经细胞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海马神经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β1~42组(2μmol/L)、二氮嗪(50μmol/L)预处理1 h后Aβ1~42组、单独二氮嗪预处理组,各组又分为24、72 h两个时间点,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干预后不同培养时间细胞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显示:Aβ1~42作用细胞72 h降低了Na+-K+-ATP酶β亚基荧光强度;而经二氮嗪预处理后Aβ1~42作用72 h,与单独Aβ1~42组相比较荧光强度有所增强。Western印迹显示:二氮嗪预处理神经细胞1 h协同Aβ1~42作用24 h后及单独二氮嗪组Na+-K+-ATP酶β亚基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单独Aβ1~42组(P<0.01)。Aβ1~42作用神经细胞72 h后,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二氮嗪预处理1h协同Aβ1~42共同作用于神经细胞72 h后,与单独Aβ1~42组相比较,增加了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 Aβ1~42作用72 h,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降低,二氮嗪预处理1 h协同Aβ1~42共同作用于神经细胞72 h,Na+-K+-ATP酶β亚基蛋白表达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1~42 神经细胞 二氮嗪 Na+-K+-ATP酶β亚基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病人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清华 崔元孝 +5 位作者 刘敬花 郑茂永 冯建利 潘宁 王晓红 张桂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10-2312,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病人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2例病人及70例健康对照者来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均于出现症状24h内入组。在确诊当时及第1、2、3、4、6、10天各留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I...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病人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72例病人及70例健康对照者来自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均于出现症状24h内入组。在确诊当时及第1、2、3、4、6、10天各留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梗死体积为发病第7天CT测得。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为修正的Rankin等级评分。结果病例组入院时IL-6水平达到高峰(0.95±0.18)ng/L,至第3天又出现高峰(0.90±0.21)ng/L,各时点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其含量与脑梗死体积及Rankin等级评分有相关性。各观察时点TNF-α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结论IL-6能反映脑卒中时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并且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血清IL-6含量在发病早期升高,可以作为老年脑梗死早期敏感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脑梗死体积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预防难治性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维 陈兴旺 +3 位作者 陈春富 张君 郁飞宇 李继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及与氟桂利嗪联合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难治性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给予左乙拉西坦0.25 g每晚1次和联合组给予左乙拉西坦0.25 g+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治疗12周。记录治疗前4周(基线)、治...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及与氟桂利嗪联合预防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难治性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给予左乙拉西坦0.25 g每晚1次和联合组给予左乙拉西坦0.25 g+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治疗12周。记录治疗前4周(基线)、治疗后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计算总有效率。观察偏头痛残疾程度评分及不良事件。结果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单药组和联合组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头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头痛程度显著下降(P<0.001)。与单药组比较,治疗12周联合组头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01),头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01),头痛程度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单药组、联合组偏头痛残疾程度评分显著下降(P<0.001),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75.4%)高于单药组(50.0%)(P=0.010)。两组不良事件较少,患者能耐受。结论小剂量左乙拉西坦单药及联合氟桂利嗪预防难治性偏头痛安全有效,联合预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预防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霞 侯晓红 +3 位作者 崔新 李革芹 高雁飞 杨丽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97-100,共4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Upto Dat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国立指南网、中国医脉通指南、欧洲卒...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最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Upto Date、苏格兰院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美国国立指南网、中国医脉通指南、欧洲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卒中协会、澳洲卒中基金会、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成人脑卒中吞咽障碍识别的证据,包括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由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包括指南5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1篇,最终总结出筛查时机、筛查工具、筛查实践者、筛查后评估及筛查培训5个方面6条最佳证据。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识别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筛查提供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可根据证据进行临床护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识别 证据总结 最佳实践 指南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晚发型偏头痛与青年偏头痛临床特点的比较 被引量:25
19
作者 苏歆 陈春富 +1 位作者 张君 李继川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晚发型偏头痛和青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晚发型偏头痛患者(晚发型组)和40例青年偏头痛患者(青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晚发型组19例(47.5%)发病有明显诱因,青年组3例(7.5%)有明显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比较晚发型偏头痛和青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晚发型偏头痛患者(晚发型组)和40例青年偏头痛患者(青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晚发型组19例(47.5%)发病有明显诱因,青年组3例(7.5%)有明显诱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型组中先兆型偏头痛6例(15.0%),无先兆型33例(82.5%),偏瘫型1例(2.5%);青年组先兆型偏头痛15例(37.5%),无先兆型25例(62.5%)。晚发型组中先兆型比率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晚发型组单侧头痛及额部头痛的比率及头痛程度显著低于青年组,双侧头痛及全头痛的比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均P<0.05)。晚发型组伴面色苍白、厌食及口干的比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均P<0.05)。晚发型组头痛性质、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缓解因素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青年偏头痛相比,晚发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有诱因的比率高,出现先兆症状少,头痛程度轻,多为双侧及全头痛;易合并自主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晚发型偏头痛 青年偏头痛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有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继川 陈春富 +1 位作者 郁飞宇 张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有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调查22例MOH、98例非MOH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痛发作状况、用药史和药物戒断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偏头痛致残程度评估量表(MIDAS)评定患者的头...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有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调查22例MOH、98例非MOH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痛发作状况、用药史和药物戒断症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偏头痛致残程度评估量表(MIDAS)评定患者的头痛程度及其致残程度。结果 MOH组的年龄、病程及有偏头痛家族史的比率显著高于或长于非MOH组(均P<0.05);VAS评分及MIDAS评分均明显高于非MOH组(均P<0.001)。MOH组患者中过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最多(12例,54.5%),其他有吗啡、苯二氮艹卓类和中成药。结论 MOH的有关因素为年龄、病程及家族史,其头痛和致残程度明显重于无MOH患者。MOH患者过量服用的药物以非甾体抗炎药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头痛程度 偏头痛致残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