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受体电位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1
作者 吴智鹏 张钰琴 +2 位作者 王明刚 张荣臻 毛德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3-747,共5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针对HCC的治疗策略仍然不足,凸显了探讨HCC发病和进展机制的重要性。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路是重要的非选择性阳...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攀升,针对HCC的治疗策略仍然不足,凸显了探讨HCC发病和进展机制的重要性。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路是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路,与炎性反应、感觉传导等方面密切相关。目前,多项研究表明,TRP通路也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诱导HCC的侵袭和迁移。然而,TRP通路在HCC中的整体潜在机制和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仍不清楚。因此,本文讨论了TRP通路在HCC中的异常表达,并就TRP通路参与肝脏慢性炎症-纤维化进展、HC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以及HCC干细胞生成等HCC形成与进展的关键生物事件进行综述,展望其在HCC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旨在更好地理解TRP通路在HCC中的意义,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的药物,并为未来临床治疗开拓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信号通路 肝细胞癌 表达特征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新生细胞生物学学习行为分析与授课策略探讨
2
作者 卢玉飞 李小翠 胡启平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619-623,共5页
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2023级部分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学习行为和心理问卷调查,以探讨大一新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便完善授课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 文章以广西医科大学2023级部分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学习行为和心理问卷调查,以探讨大一新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便完善授课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且学习态度端正,有一定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但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难学,存在对学习现状不满的焦虑心理,而且很多学生表现出学习动力和投入时间不足、缺乏学习计划、缺乏同伴互助学习的意识、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基于调查结果,教师开展了教学反思,提出了后续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应贯彻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并强化引导和鼓励的具体授课策略,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教学改革 学习行为 心理特征 成果导向教育 授课策略
下载PDF
富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7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
3
作者 唐文 张飞云 +5 位作者 韦彩妮 赵玉玲 刘耀鸿 黎东心 黄秒 胡启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97-707,共11页
目的:探讨富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7(SRSF7)表达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中HCC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分析SRSF7的表达水平、临床病理特征、功能和通路富集情况。再利用临床HCC样本、Huh7、Hep3B... 目的:探讨富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7(SRSF7)表达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TCGA数据库中HCC转录组数据和临床数据分析SRSF7的表达水平、临床病理特征、功能和通路富集情况。再利用临床HCC样本、Huh7、Hep3B细胞株进行验证;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过表达组(SRSF7OE组)和敲低组(SRSF7KD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TUNEL实验检测其增殖和凋亡能力;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SRSF7下游调控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显示,SRSF7在HCC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分级、分期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RSF7在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RSF7能促进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EMT进程;敲低SRSF7能抑制HC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CC细胞迁移侵袭和EMT进程(P<0.05)。结论:SRSF7在HCC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AK5、RTL1等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CC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促进EMT进程来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进而促进H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富丝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7 增殖 迁移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CT23通过调节H6PD表达影响磷酸戊糖途径调控肝细胞癌细胞凋亡
4
作者 杨哲 廖晓璐 +7 位作者 张若皓 卢玉飞 党德静 宁敬予 陈俊霏 肖贝贝 黄秒 胡启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6-523,共8页
目的:探讨癌-睾丸抗原23(CT23)参与磷酸戊糖途径(PPP)调控,促进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葡萄糖消耗检测、乳酸生成分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生成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分析和线粒... 目的:探讨癌-睾丸抗原23(CT23)参与磷酸戊糖途径(PPP)调控,促进肝细胞癌(HCC)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全转录组测序、葡萄糖消耗检测、乳酸生成分析、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生成检测、活性氧(ROS)生成分析和线粒体示踪等方法探讨CT23与PPP的关系;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敲低CT23的HCC细胞中已糖-6-磷酸脱氢酶(H6PD)表达量变化,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结果:CT23与PPP有关;与control组相比,shCT23组HCC细胞葡萄糖消耗减少,乳酸生成水平降低,NADPH生成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细胞凋亡增加,H6PD mRNA水平降低,H6PD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电镜下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并伴随线粒体损伤;与shCT23组相比,shCT23+H6PDOE组HCC细胞H6PD蛋白水平升高,葡萄糖消耗增多,乳酸生成水平升高,NADPH生成水平升高,细胞凋亡减少(均P<0.05)。结论:CT23通过H6PD增强PPP促进HCC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癌—睾丸抗原23 磷酸戊糖途径 己糖-6-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玉飞 胡启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其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完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研究以2019年9月—2020年11月本校2019级、2020级医学相关专业中的多个班级... 细胞生物学是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其中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完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本研究以2019年9月—2020年11月本校2019级、2020级医学相关专业中的多个班级为教学对象,开展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优化后的教学模式强调师生互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以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概况起来,该模式就是加强互动与引导、加强讲解与示教,并辅以加分激励。课堂实施效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比较好,值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教学模式 互动 引导 讲解 示教 学习主动性 教育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卢玉飞 胡启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20期144-148,共5页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蕴含有比较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开展了如何将医学遗传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挖掘、提炼了这门课程所蕴含的部分思...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蕴含有比较丰富的课程思政素材。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笔者开展了如何将医学遗传学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挖掘、提炼了这门课程所蕴含的部分思政元素,使用了多个实例作为思政素材,以广西医科大学2019级学生中的多个班级为教学对象,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般地巧妙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母校情感培养、医者精神培养以及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培养这4个方面的课程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较好地培养了医学生的正确认知和专业精神,并塑造其优良品格,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让专业课程学习和思想教育形成了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遗传学 爱国主义 医者精神 价值引领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模块在《医学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分析——以细胞分化为例
7
作者 侯伟 胡启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探索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并利用五星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临床医学1班和临床医学2班)、临床药学专业2个班级(临床药学1班和临床药学2班)的201人为研究对象。将4个班级按专业分成2个组... 探索分析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并利用五星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临床医学1班和临床医学2班)、临床药学专业2个班级(临床药学1班和临床药学2班)的201人为研究对象。将4个班级按专业分成2个组,每个组设置对照班级和教改班级。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教改组借助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利用五星教学法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学结束后利用成绩分析法,分别比较2个组的对照班级和教改班级的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对1组和2组的期末总成绩分析,各组的教改班级的期末总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五星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通 五星教学法 医学细胞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及其相关临床、组织病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军杰 陈圆圆 +7 位作者 李智贤 曾健 袁志刚 张海添 廖新红 丁雪明 罗丹 王斯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采用PCR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广西地区235例乳腺癌患者(包括155例汉族及80例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采用PCR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广西地区235例乳腺癌患者(包括155例汉族及80例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235例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为8.5%(20/235);其中汉族与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分别为7.1%(11/155)、11.3%(9/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9,P=0.280)。②20例BRCA1突变乳腺癌中CerbB-2阴性表达率为65.0%,三阴性乳腺癌(TNBC)检出率为35.0%;而无BRCA1突变乳腺癌中CerbB-2阴性表达率为30.0%,TNBC检出率为14.8%,两组比较CerbB-2阴性表达率及TNBC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1,P=0.002;χ2=4.018,P=0.045)。结论:广西地区散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率相对较低,汉族与壮族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率无明显差异;BRCA1突变乳腺癌CerbB-2阴性表达率高,与三阴性乳腺癌关系密切,提示预后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基因 突变 病理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侯伟 魏红玉 +4 位作者 罗彦彦 许淑茹 陆俊佳 畅荣妮 舒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取出生5~7d左右的大鼠乳鼠的腹主动脉血管,用组织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及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和肝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 目的:研究大鼠乳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方法。方法:取出生5~7d左右的大鼠乳鼠的腹主动脉血管,用组织块法在含20%胎牛血清及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和肝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免疫荧光方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Tie2相关抗原的鉴定。结果:来自于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在改良的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能够保持增殖和传代的能力,且Tie2抗原鉴定呈阳性。结论:成功分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组织并且获得体外原代培养大鼠乳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较满意的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乳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TIE2
下载PDF
广西汉族早老症家系三例病例研究——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华裕 覃霞 +8 位作者 舒艳 张伟峰 李福记 舒伟 马军 胡启平 袁志刚 林有坤 方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19-3623,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汉族1个罕见早老症家系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该家系早老症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X线、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为7岁女孩,另2例患者... 目的分析广西汉族1个罕见早老症家系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该家系早老症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X线、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先证者为7岁女孩,另2例患者分别为先证者的妹妹(3岁)和弟弟(1岁)。先证者颈部正侧位片示颅盖骨与下颌骨比例不协调,下颌骨发育不全,锁骨消失,梨形胸。3例患者双手正侧位片检查均显示双手指指关节屈曲畸形,骨质疏松;年长的2例患者双手正侧位片提示骨龄发育迟缓,指骨远端骨质溶解明显。3例患者肺部CT平扫结果均未提示肺部纤维化表现,但先证者胸廓及肺脏均小于正常儿童,且胸壁脂肪厚度较正常儿童薄,颅脑MRI显示脑颅骨比例增大,垂体大小正常。结论早老症患者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包括骨质疏松症、小下颌、锁骨及指骨末端缺失变短、手指指关节畸形、梨形胸等,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过早 早老症 体层摄影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广西汉族早老症家系三例病例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福记 吴华裕 +10 位作者 韩焕钦 陈凤平 覃霞 吕宇 林有坤 舒艳 张伟峰 方玲 胡启平 袁志刚 舒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24-3627,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 目的探讨广西汉族1个早老症家系中3例儿童早老症(HGPS)患者线粒体DNA D-环区(D-loop区)突变是否呈现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例HGPS患者及其父母、8例正常老人(正常老人组)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结果正常老年人线粒体DNA D-loop区较Cambridge序列存在较多的突变位点,HGPS患者与正常老人组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单体型与其母亲一致;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发生新突变,也未检测到3例HGPS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存在差异。结论该家系3例HGPS患者在7岁前未发生线粒体DNA D-loop突变累积,且不同年龄患者均未见年龄相关的突变累积,推论线粒体DNA突变不是该家系HGPS患者加速衰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过早 早老症 DNA 线粒体 D-LOOP区 突变
下载PDF
MYH9相关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文君 罗晓成 +4 位作者 吴华裕 舒伟 张学 陈萍 袁志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10-813,共4页
目的:研究MYH9相关综合征(MYH9-RD)患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患者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细胞器形态结构特点。结果:患者具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中性... 目的:研究MYH9相关综合征(MYH9-RD)患者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患者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细胞器形态结构特点。结果:患者具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包涵体"三联征;各血小板所含的细胞器数量差异明显,多数血小板的微管系统、α颗粒和致密颗粒数量与血小板体积成比例增加。在所统计的血小板中,有约85%的线粒体肿胀明显,62%的开放管道数量增多,90%血小板有伪足伸出。巨大血小板中有被微管和内质网包围的特殊区域,形态与中性粒细胞包涵体类似。结论: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NMMHC-ⅡA)异常导致血小板细胞器分布不均、开放管道数量增加,可能是MYH9-RD患者血小板一直处于被激活状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H9相关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症 透射电子显微镜 巨大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包涵体
下载PDF
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RNA-Seq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兰玉 覃霞 +2 位作者 方玲 舒伟 林有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803-808,共6页
目的:分析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方法:将3例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作为病例组,1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RNA-seq技术对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全转录组测... 目的:分析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方法:将3例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作为病例组,1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应用RNA-seq技术对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35个,其中下调91个,上调44个。差异基因功能涉及DNA复制、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炎症等方面,其中MCM、GINS2、CDC45与DNA复制有关;IL-8、FOS、CXCR2等与炎症有关;TOP2A、ABCG1、KIF4A、KIF2C、KIF20A、KIF14、KIF11、KIF18B、KIFC1、KIF15等与细胞能量代谢有关;BUB1、AURKB、BUB1B、PKMYT1、MELK与蛋白激酶活性有关。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学行为调控、细胞组分形成及分子功能,集中表现在生物学过程部分行为的调控。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10条具有显著性差异的通路,其中细胞周期及细胞衰老通路明显富集。结论:调控细胞周期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改变可能参与LMNA基因R527C纯合突变早老症患儿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老症 RNA-SEQ R527C LMNA
下载PDF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研究
14
作者 孙临侠 罗桓 +6 位作者 吴华裕 钟艳华 吴巾 魏贞 刘承武 潘尚领 黄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群体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rs25531)的关系.方法:选取379例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和284例同地区60岁以上普通健康壮族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群体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rs25531)的关系.方法:选取379例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和284例同地区60岁以上普通健康壮族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①长寿组5-HTTLP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 55.67%、SL34.83%、LL 9.50%,等位基因S和L频率分别为73.09%和26.91%(LA =20.45%,LG=6.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3个等位基因(S,LA,LG)的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L分别和SS、SL存在统计学联系(P=0.001,OR=2.226,95%CI 1.374~3.608;P=0.039,OR=1.695,95%CI1.028~2.796).结论:5-HTTLPR多态在广西巴马地区的分布,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TLPR 基因多态性 长寿 广西巴马地区
下载PDF
16q缺失调节miR-3145-5p/CYP2E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及患者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邱龙凤 卢玉飞 +2 位作者 吴圣明 木和·穆罕默德 胡启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目的:探讨人16号染色体长臂(16q)缺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miRNAs(DEmiRs)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及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HCC数据集中获取全转录组数据和拷贝数变异... 目的:探讨人16号染色体长臂(16q)缺失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miRNAs(DEmiRs)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及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HCC数据集中获取全转录组数据和拷贝数变异(CNV)数据,就16q缺失对数据集进行DEGs和DEmiRs筛选;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获取DEGs对患者生存影响图谱;通过miRWalk网站预测DEGs表达调节相关的miRNAs。构建miRNA mimic慢病毒载体转染Huh7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DEmiRs(miR-3145-5p)、DEGs(CYP2E1)的表达,分别采用CCK-8、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从数据集中筛选出与16q缺失相关的8个miRNAs和12个关键DEGs;根据miRWalk网站预测和分析结果,选择miR-3145-5p与CYP2E1进行后续实验验证。与NC-con294组比较,miR-3145-5p mimic组miR-3145-5p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升高,CYP2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强(均P<0.01),两组各周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和细胞迁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6q缺失可能通过上调miR-3145-5p靶向下调CYP2E1表达来促进H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进一步增加细胞的恶性表型,其将来可作为16q缺失亚型HCC的潜在治疗靶标,为HCC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q缺失 拷贝数变异 miR-3145-5p CYP2E1 肝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遗传病再发风险评估教学中的贝叶斯分析
16
作者 王弘 胡启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88-91,共4页
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评估中,贝叶斯分析早已成为业界通行的方法,然而贝叶斯分析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较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贝叶斯分析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已知信息,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在遗传... 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评估中,贝叶斯分析早已成为业界通行的方法,然而贝叶斯分析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相较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贝叶斯分析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已知信息,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在遗传病再发风险评估教学中,加强对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具备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的意识与方法,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文章从简单的例子引入贝叶斯分析表格,探讨教学中加强对贝叶斯分析方法的介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比较贝叶斯分析与仅根据孟德尔定律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建立充分利用系谱信息的意识;通过例子让学生掌握整合基因检测结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分析 再发风险 遗传咨询 遗传病 单基因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延迟显性 外显率
下载PDF
医学生电子邮件礼仪教育
17
作者 王弘 唐泽丽 胡启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6期137-138,共2页
电子邮件在正式交往中已被广泛应用,遵守电子邮件礼仪让沟通和交流更加高效,医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礼仪有助益其职业发展。本文调查研究发现,医学生在电子邮件礼仪方面所受教育不足,缺乏对电子邮件礼仪的了解及实践,期望得到电子邮件礼仪... 电子邮件在正式交往中已被广泛应用,遵守电子邮件礼仪让沟通和交流更加高效,医学生学习电子邮件礼仪有助益其职业发展。本文调查研究发现,医学生在电子邮件礼仪方面所受教育不足,缺乏对电子邮件礼仪的了解及实践,期望得到电子邮件礼仪方面的教育。因此,本文梳理了电子邮件礼仪,对医学生使用电子邮件给出自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电子邮件 礼仪 教育
下载PDF
小鼠载脂蛋白E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赖青鸟 畅荣妮 +6 位作者 袁广之 马军 杨益金 陆俊佳 侯伟 舒伟 袁志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方法:提取小鼠的肝、脑和心等17个组织的RNA,采用RTPCR的方法对apoE基因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apoE基因在肝组织表达最强,其次是脊髓和脑,肺、肾、心、脾、胸腺、小肠、... 目的:探讨小鼠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方法:提取小鼠的肝、脑和心等17个组织的RNA,采用RTPCR的方法对apoE基因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apoE基因在肝组织表达最强,其次是脊髓和脑,肺、肾、心、脾、胸腺、小肠、胃、膀胱、血液、肾上腺、子宫、胰腺和主动脉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在腹肌中几乎不表达。结论:小鼠的apoE基因组织表达谱与人的apoE基因组织表达谱有较高的一致性,与猪的相比差异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载脂蛋白E 组织表达谱
下载PDF
一个中国汉族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家系的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伟 林有坤 +8 位作者 华荣 罗彦彦 方玲 许淑茹 何娜 马军 胡启平 李晓龙 袁志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6,共6页
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家系的遗传方式,文章对一个中国汉族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Mucocutaneous venous malformations,VMCM)家系进行了临床诊断。家系中连续5代都有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1: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患者皮肤、... 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家系的遗传方式,文章对一个中国汉族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Mucocutaneous venous malformations,VMCM)家系进行了临床诊断。家系中连续5代都有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1: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患者皮肤、口腔粘膜、舌头以及四肢等处可见蓝紫色、突出皮面、质硬、压之不褪色的瘤体,组织病理学显示,静脉血管的管腔极不规则,部分管壁存在缺失,部分管壁明显增厚。患者无消化道出血史,无心脏和脑部异常,临床诊断为VMCM。为了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和单倍型分析,采集了家族中26人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并设计微卫星引物进行了连锁和单倍型分析。两点间连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D9S1121处有最大LOD值为Z=5.38(θ=0.00),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提示,致病基因定位于9号染色体短臂上D9S1121和D9S161之间约7 cM的范围内。文章首次报道了中国汉族VMCM家系,其致病基因定位定位于9p,与已报道的欧洲家系相同。用4个微卫星标记D9S1121、D9S 169、D9S161和D9S248确定了该家系致病基因的单倍型,为不同种族和人群VMCM疾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皮肤和粘膜多发静脉血管畸形(VMCM) 汉族 单倍型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线粒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季米娜 窦霄云 +3 位作者 谭建强 胡启平 方玲 袁志刚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729-731,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