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忠亮 肖越勇 +6 位作者 张肖 张啸波 魏颖恬 何晓锋 张欣 孟亮亮 薛晓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6-760,共5页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治疗的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观察术后肿瘤疗效反应、患... 目的观察^(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治疗的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观察术后肿瘤疗效反应、患者生存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评价联合治疗疗效。结果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均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例发生中度不良反应,未见重度不良反应。术后随访8~49个月,术后1个月卡诺夫斯基绩效状态量表(KPS)评分显著提高(P=0.019);术后6个月5例肿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客观反应率为70.00%,局部控制率为90.00%;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0.5个月,总生存率45.00%。结论^(125)I粒子植入术联合BACE用于纵隔型肺癌和/或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纵隔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碘同位素 放射治疗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斌 王群锁 徐大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5年第1期9-12,16,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6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灶为肺癌14例、乳腺癌6例、肝癌4例、胃癌2例(共31个病灶)。采用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26例肾上腺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灶为肺癌14例、乳腺癌6例、肝癌4例、胃癌2例(共31个病灶)。采用22GChiba针穿刺,制备化学消融剂[无水乙醇(18ml)、聚桂醇(2ml)、碘化油(2ml)、洛铂(10mg)、表阿霉素(10mg)按9∶1∶1∶3∶3比例制成混悬液],术后1、3、6、12个月复查增强CT,评价肿瘤体积缩小及坏死情况,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 26例患者(31个病灶)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肿瘤均有进行性缩小,治疗前病灶最大径为(3.3±0.9)cm,治疗后12个月病灶最大径为(1.2±0.7)cm(t=9.391,P<0.05)。6例肿瘤治疗后12个月复查CT仅残留少许纤维影。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和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肾上腺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功能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盂亮亮 徐大伟 张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8-720,共3页
运动功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对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最常见。但无论患者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其运动功能都会不同程度的恢复,而这种自发性的功能恢复被归因于运动网络内的皮层功能重组,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运动网络主... 运动功能障碍是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对手运动功能的影响最常见。但无论患者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其运动功能都会不同程度的恢复,而这种自发性的功能恢复被归因于运动网络内的皮层功能重组,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运动网络主要包括双侧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ayes,M1)、运动前区皮层(premotor cortex,PMC)和辅助运动(supplementary motorayca,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机制 急性脑梗死 功能MRI 皮层功能重组 死后 康复治疗 运动皮层
原文传递
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弥散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孟亮亮 徐大伟 张敬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91-94,共4页
脑梗死是导致成人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运动功能障碍则是脑梗死引起的最常见后遗症[1]。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密切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故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经颅磁力刺激(tr... 脑梗死是导致成人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运动功能障碍则是脑梗死引起的最常见后遗症[1]。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密切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故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经颅磁力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2-3]。而弥散MRI相对前两者的优越性在于其能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脑梗死对皮层下白质纤维束的影响[4]。弥散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和体内物质转运的重要形式。水分子在脑组织中的弥散主要受半透膜、细胞内外和血管间隙微结构定向性存在的影响,导致水分子更多沿平行于障碍物的方向运动,这种弥散的方向性就是各向异性。脑组织中的水分子多是沿平行于白质纤维束的方向弥散,故白质有很高的各向异性,而当白质受损时会导致各项异性降低。目前已知的弥散MRI技术主要包括采用高斯弥散模型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5]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1]、采用非高斯弥散模型的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6-7]和q-空间成像(q-space imaging,QSI)[8]。DWI是早期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方法,且能准确定位梗死病灶的范围。DTI能获得较DWI更为精确的白质纤维束微结构信息,且基于DTI信息的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能直观显示纤维束的三维形态,特别是梗死区与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关系,对判断预后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更先进的DKI和QSI技术则充分考虑生物体不同组织弥散环境的异质性,认为脑组织中水弥散存在非高斯概率分布,可以提供更多的组织微结构信息。本文对各种弥散MRI技术在脑梗死运动功能恢复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探讨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机制 脑梗死 死后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白质纤维束 运动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