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
1
作者 孟胜东 丁明胜 +2 位作者 解学关 戴琰琨 杨德坤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27-430,435,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LIF)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LLIF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将患者分为A组(SVA... 目的 探讨术前脊柱矢状位失衡对侧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LIF)术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LLIF的8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将患者分为A组(SVA≥50 mm)和B组(SVA<50 mm)。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放射学参数[T2~S1的冠状位Cobb角、SVA、腰椎前凸角(LL)、T5~T12的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PI-LL]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前,A组SVA、冠状位Cobb角(CR Cobb角)、PI-LL高于B组,LL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K、PI、PT、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年SVA和PI-LL高于B组,LL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ΔSVA、ΔLL、ΔPI-LL(Δ表示术后1年与术前的变化值)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腰痛、腿痛、腿麻木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TK、PI、PT、SS及ΔTK、ΔPI、ΔPT和Δ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IF手术对患者SVA的恢复效果有限,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疾病 侧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矢状位平衡 临床症状
下载PDF
特立帕肽预防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晓清 陈晓钢 +2 位作者 胡小吾 唐金山 王军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7,296,共4页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2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滑脱,随机分为3组:特立帕肽组(n=24,每日行皮下注射20μg teriparatide),双磷酸盐组(n=24,每日口服2.... 目的观察特立帕肽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72名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诊断为腰椎退行性滑脱,随机分为3组:特立帕肽组(n=24,每日行皮下注射20μg teriparatide),双磷酸盐组(n=24,每日口服2.5mg利塞膦酸risedronate),空白对照组(n=24)。所有患者均接受腰椎管减压及1个节段后外侧融合手术,术后12月运用摄片、CT、临床体检等方法判断椎弓根螺钉松动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2月随访时,特立帕肽组螺钉松动率:X线摄片为7%,CT为12%;利塞膦酸组分别为13%和25%;空白对照组为14%和25%。特立帕肽组椎弓根螺钉松动率明显低于利塞膦酸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而利塞膦酸组椎弓根螺钉松动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临床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立帕肽能够增强腰椎椎体松质骨及椎弓根皮质骨强度,降低螺钉松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帕肽 双磷酸盐 骨质疏松 腰椎滑脱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12例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晓清 唐金山 +2 位作者 张刚 白孚生 张少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铰链式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结合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卢则陈 高恩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3d行股四头肌等长锻炼,结合CPM机行下肢各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疗效优26例、良9例、差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3d行股四头肌等长锻炼,结合CPM机行下肢各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4个月,疗效优26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7.2%。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脱位。1例EvansⅢ型发生轻度髋内翻。结论采用DHS结合下肢CPM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高龄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持续性被动运动
下载PDF
香豆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晓钢 胡小吾 +3 位作者 周晓清 洪鑫 庄苏阳 吴小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776-779,共4页
目的研究香豆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香豆雌酚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36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香豆雌酚组,17β-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手术后14d,各组开始进行干预治疗。17β-雌二醇组按... 目的研究香豆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香豆雌酚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36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香豆雌酚组,17β-雌二醇组和假手术组,手术后14d,各组开始进行干预治疗。17β-雌二醇组按300μg/k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香豆雌酚组按60 mg/kg皮下注射,1次/d;去卵巢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日皮下注射与17β-雌二醇组和香豆雌酚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在干预治疗开始的第1~10周,每周测1次大鼠质量。第11周时测定尿钙、尿磷、尿肌酐和尿脱氧吡啶啉;计算大鼠子宫系数;测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血雌二醇浓度;测量大鼠右侧股骨密度。结果与去卵巢模型组相比,香豆雌酚组大鼠骨密度(g/cm2)明显升高(0.141±0.002和0.126±0.003,P<0.05),血碱性磷酸酶(1.26±0.15和2.42±0.70)、尿钙/尿肌酐(0.207±0.059和0.217±0.047)、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6.056±1.715和0.572±3.140)(P均<0.05)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雌二醇(7.13±4.11和3.41±1.98)升高;与17β-雌二醇组相比,香豆雌酚组子宫系数(g/kg)明显降低(1.056±0.715和4.133±1.121,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香豆雌酚具有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的作用,而其对子宫组织的副作用弱于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代谢 香豆雌酚 植物雌激素
下载PDF
唑来磷酸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全 赵加力 +4 位作者 张佳园 潘伟 王新宏 徐进 张少先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240-1241,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唑来磷酸对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磷酸治疗。记录住院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再骨折率、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及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研究组有1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恶心呕吐、乏力、低钙血症,未发生无法耐受的唑来磷酸不良反应。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12个月内再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能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再骨折的发生,但并不促进骨折愈合或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粗隆间骨折 唑来磷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跟骨钢板治疗有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刚 周晓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关节内跟骨骨折 钢板治疗 移位 内固定治疗 跟骨关节内 跟骨钢板 开放复位 骨折患者
下载PDF
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晓清 张刚 俞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65-65,67,共2页
关键词 胫骨近端 Hybrid外固定支架 高能量损伤
下载PDF
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则陈 王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根据AO分型及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结果对59例平均随访18月。根...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根据AO分型及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外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结果对59例平均随访18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25例,良24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3%。结论对不同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与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手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结合下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加力 周全 张少先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72-73,75,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内固定(MIPPO)技术下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PO技术及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23例,四部分骨折7例,其中骨质疏松8例。采用肩...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内固定(MIPPO)技术下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MIPPO技术及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8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23例,四部分骨折7例,其中骨质疏松8例。采用肩关节外侧经三角肌入路,6例因骨缺损行植骨术。结果:38例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0周。按Constant评分:优21例,良12例,优良率86.8%。结论:MIPPO技术下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金山 高恩建 +1 位作者 王军胜 胡小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0期2518-2520,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行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1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行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病例1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临床结果,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VAS评分、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恢复比及后凸角变化。结果 1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约16.3个月(6月-23月),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恢复有明显差异,后凸角度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及神经根并发症,有3例骨水泥渗漏,均为侧方渗漏,均无明显神经症状。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螺钉系统固定结合球囊扩张注入骨水泥加强前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即刻达到三柱的稳定,恢复脊柱力线及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钉棒系统 椎体成形术 胸腰段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晓清 高恩健 +1 位作者 卢则陈 张刚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年4月—2004年8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都成活,创面愈合满意,经3... 目的研究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年4月—2004年8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都成活,创面愈合满意,经3个月—2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肢体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无腔,修复肌肉缺损,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 皮瓣 移植
下载PDF
mTOR信号途径与骨肉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加力 周全 杨惠林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6期562-568,共7页
骨肉瘤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每年的发病率约为3/100万[1],男女发病率约为1.5∶l。30年前,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截肢术占了大多数,大部分患者死于确诊后1年以内[2]。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使患者的5年生... 骨肉瘤是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每年的发病率约为3/100万[1],男女发病率约为1.5∶l。30年前,骨肉瘤仅限于手术治疗,截肢术占了大多数,大部分患者死于确诊后1年以内[2]。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使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为提高[3],保肢术逐渐取代截肢术,但骨肉瘤仍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肿瘤。骨肉瘤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处于“瓶颈”状态,其复发率及转移率仍较高。近20年,尽管诸多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骨肉瘤生存率依然停滞不前[4]。近年来骨肉瘤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分子遗传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为探求骨肉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mTOR信号途径与骨肉瘤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信号途径 MTOR 细胞遗传学技术 骨恶性肿瘤 5年生存率 临床治疗效果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则陈 高恩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15-115,117,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重建钉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刚 周晓清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50-250,256,共2页
目的总结重建钉治疗老年人(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41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6~12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除1例死亡外,其余40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重建钉... 目的总结重建钉治疗老年人(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41例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经6~12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除1例死亡外,其余40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重建钉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重建钉 老年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血液保护管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吉庆 倪艳 王军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血液保护管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的血液保护管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就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FTS的血液保护管理,比较两组术后3 d血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7 d内输红细胞量、输血率。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7 d内输红细胞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无输血浆,对照组输血浆量(430. 75±89. 37) ml。结论基于FTS的血液保护管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降低贫血风险,避免术中失血及输血量增加,有利于患者早期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护 全髋关节置换术 输血 出血
下载PDF
加长Gamma钉治疗同侧股骨干、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晓清 张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2期1427-1427,共1页
关键词 GAMMA钉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经后外侧腓骨部分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18
作者 唐金山 高恩建 +1 位作者 胡小吾 王军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728-728,共1页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结合部分截除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侧平台,术中如遇腓骨头阻挡,将腓骨头部分截除,显露骨折部,并对骨折复位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结...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结合部分截除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显露胫骨后外侧平台,术中如遇腓骨头阻挡,将腓骨头部分截除,显露骨折部,并对骨折复位进行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21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6个月(8~18月),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总的功能评分24.6±3.1分,优为14例,良为5,中等为2例,优良率达到90.4%.结论直接的后外侧入路结合部分腓骨头截骨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外侧腓骨部分 截骨治疗 胫骨平台 后外侧骨折
下载PDF
血脂水平变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中的作用
19
作者 陈晓钢 胡小吾 +1 位作者 周晓清 吴小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165-166,共2页
腰痛多与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有关,尽管诊断方法和手术技巧不断改进,但人们对腰椎间盘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仍缺乏确切的认识。椎间盘的血供不足被认为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提出,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病因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王军胜 陈兴礼 +1 位作者 王栓科 胡小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388-4389,共2页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 cm标准骨缺损模型。左侧植入复合BMSCs的SIS(实验组);右侧植入单纯SIS(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 目的: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 cm标准骨缺损模型。左侧植入复合BMSCs的SIS(实验组);右侧植入单纯SIS(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摄双侧桡骨X线片,并截取骨缺损中段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动物术后饮食及日常活动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条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新生骨桥接骨缺损;对照组骨缺损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处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近。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SIS复合BMSCs在同种异体体内修复骨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小肠黏膜下层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