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表面CD36表达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奕萍 秦光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64-865,945,共3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6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及53例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36平均荧光强度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6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及53例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36平均荧光强度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并与5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平均荧光强度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伴血管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平均荧光强度与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8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高血糖产生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可能会促使CD36表达增加,进一步触发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病因学 CD36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家兔组织浸液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方淳来 李奕萍 +3 位作者 柯莉华 卢兴国 周璇 徐根波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 目的研究家兔脏器组织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气栓法致死家兔,取其脏器组织,以每克湿重组织加0.01 mol/L pH7.2的PBS 2 ml的比例用细胞匀浆器或研钵充分研碎,用血浆复钙时间(PRT)、抗凝血酶(AT)和肝素辅因子II(HCII)检测组织浸出液中的活性量.结果 PRT高促凝活性(<30 s)有髓上腺、脾、肾皮质、脑、胃、肺、心肌和横纹肌,显著高于相对低促凝活性(>30 s)的大肠、肝、肾髓质(P<0.01).AT为肝、肺、胃和脑组织,明显高于大肠、肾髓质、肾皮质、横纹肌、脾和心肌组织(P<0.05).HCII活性为肾髓质、脑、大肠和横纹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0.01).结论不同组织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解剖部位有着不同的促凝及其抑制物活性,对了解脏器组织的出凝血特点以及易于发生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组织 组织促凝活性 抗凝血酶活性 肝素辅因子Ⅱ
下载PDF
UF-1000i分析仪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文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UF-1000i尿液分析仪在尿路感染(VT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分析1016例尿液标本,主要提供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及真菌等数值,并与尿培养金标准数值进行对比。结果1016例标本中,细菌性尿路感染235例,其中大... 目的探讨UF-1000i尿液分析仪在尿路感染(VTI)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分析1016例尿液标本,主要提供白细胞、红细胞、细菌及真菌等数值,并与尿培养金标准数值进行对比。结果1016例标本中,细菌性尿路感染235例,其中大肠埃希菌63例,比例最高。真菌性尿路感染143例,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69例,比例最高。单用尿细菌值灵敏度为76.6%,特异性为89.9%,漏检最少;在尿细菌、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蛋白4个项目联合的情况下,灵敏度为19.6%,特异性为99.2%,误诊率最低。单用尿类酵母菌指标,灵敏度69.9%,特异度91.9%,漏检最少;当酵母菌联合尿白细胞、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误诊最少。结论UF-1000i尿液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联合尿干化学等项目,可在短时间内筛去许多阴性标本,可用于临床UTI的筛检和指导临床经验用药。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不能完全替代尿液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UF-1000i分析仪 尿培养 细菌 真菌 酵母菌
下载PDF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文华 王健 李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26-1928,共3页
目的分析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10月ICU所送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18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00株,占64.7%,以鲍氏不动杆菌... 目的分析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10月ICU所送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18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00株,占64.7%,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46株,占7.5%,以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为主;真菌172株,占27.8%,以白色假丝酵母为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常呈多药耐药。结论 ICU患者常呈多重感染,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多药耐药,定期对ICU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医师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临床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诸葛飞 李奕萍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604-605,共2页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分析 临床标本 革兰阴性杆菌 产AMPC酶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条件致病菌
原文传递
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健 方玲妹 李奕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了解常见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的384株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株病原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69株,占44.0... 目的了解常见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培养阳性的384株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株病原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69株,占44.0%;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占11.7%;真菌32株,占8.3%;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8.1%;肠球菌属30株,占7.8%;变形菌属24株,占6.3%,铜绿假单胞菌12株占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该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菌药
原文传递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调查与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章美英 王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79例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并对12种抗菌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79... 目的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79例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并对12种抗菌药物对支原体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79例NGU患者检出支原体共162株,阳性率为58.1%;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者115例(70.9%),人支原体(Mh)阳性者9例(5.6%),混合感染者38例(23.5%);年龄分布以20~35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最高,约53.7%;支原体敏感性较好的药物是米诺环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的是红霉素、司帕沙星。结论NGU患者的病原体主要是Uu,米诺环素、四环素町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重视NGU的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最大限度地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及转归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红琴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6期2511-2513,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情况,探讨在妊娠妇女中进行甲减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 869例妊娠女性甲减筛查情况,并比较甲减患者中未治疗组与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妊娠结局。结果:1869例妊娠女性甲减发...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发生情况,探讨在妊娠妇女中进行甲减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 869例妊娠女性甲减筛查情况,并比较甲减患者中未治疗组与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妊娠结局。结果:1869例妊娠女性甲减发生率10.33%;甲减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羊水过多以及流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甲减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甲减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贫血、羊水过多以及流产、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减的筛查对提高人口的素质及减少妊娠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健 王红琴 +2 位作者 郑文华 李奕萍 汪新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标本分离的19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ICU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该菌所致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送检标本分离的196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ICU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占55.1%;该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对所有检测的抗菌药物都表现了极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也很高,分别达60.7%和63.8%,表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四种血清标志物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奕萍 诸葛飞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342-344,共3页
肺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位居首位,近年来呈现增高趋势。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25%,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发生早,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0%。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疗效... 肺癌在我国肿瘤发病率中位居首位,近年来呈现增高趋势。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20%-25%,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发生早,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0%。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分型、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单一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检测中存在敏感度和特异度不足的缺点,我们通过对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polypep—tidespecificantigen,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的联合检测,探讨不同组合在SC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血清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测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诊治 临床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514-1514,共1页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了寻找一种高效、敏感、快速、简便的检测致病菌的方法,及早诊断和切断传染源,我们对78例BV患者的宫颈分泌物采取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为了寻找一种高效、敏感、快速、简便的检测致病菌的方法,及早诊断和切断传染源,我们对78例BV患者的宫颈分泌物采取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宫颈分泌物 培养结果 涂片镜检 阴道感染性疾病 病患 诊断价值 切断传染源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抗坏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爱军 李奕萍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631-633,共3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多滑膜、对称性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且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残疾。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多滑膜、对称性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且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残疾。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上最早用于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诊断价值 瓜氨酸 全身性免疫性疾病 抗体 临床表现 治疗不当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爱军 李奕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尿中微量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其中有肾脏损伤表现(OLN) 32例,无肾脏损伤临床表现(SLN)48例,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尿中微量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0例,其中有肾脏损伤表现(OLN) 32例,无肾脏损伤临床表现(SLN)48例,另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转铁蛋白(TRF)、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 OLN组α1-MG、β2-MG、TRF、MA以及IgG含量分别为(52.06±6.34) mg/L、(0.54±0.13) mg/L、(8.34±2.08) mg/L、(49.56±9.03) mg/L、(56.76±9.21) mg/L,均显著高于SLN组(t=7.745、6.802、8.650、5.228、13.091,均P<0.05)和对照组(t=18.171、12.604、15.311、16.475、24.593,均P<0.05);OLN组α1-MG、β2-MG、TRF、MA以及IgG的阳性率与SLN组和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9.250、11.218、10.024、9.853、10.062,均P<0.05).结论 尿中微量蛋白是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否有肾脏损伤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尿微量蛋白 狼疮肾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