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家族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巍 王朝霞 +3 位作者 李建红 刘冉 黄一宁 袁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 目的 报道一个以椎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CADASIL)家族 ,探讨其临床、影像学以及基因和病理特点。方法 先证者为中年女性 ,出现反复发作的头晕和智能减退。对其进行临床、电生理、影像学分析和腓肠神经病理检查 ,并调查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发病情况。家族中连续 3代有 7例发病 ,两性均累及 ,发病年龄在 40~ 50岁之间 ,均反复出现头晕、卒中和痴呆 ,症状呈阶梯性加重。结果  MRI检查显示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及脑室旁白质出现多发腔隙性低密度灶 ,白质疏松 ,累及双侧颞极。腓肠神经活检发现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变性 ,其表面出现大量的颗粒样嗜锇性物质沉积。Notch3基因检查显示 R60 7C突变。结论  CADASIL可以主要表现为椎 -基底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和痴呆 ,其病理改变主要累及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含有小动脉的腓肠神经超微病理检查可能更有利于此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 临床表现 CADASIL家族 脑血管病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高永健 钱家鸣 +2 位作者 朱峰 徐颖 赖雅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974-1976,共3页
目的应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72例门诊及住院IBD患者进入本研究,IBD病情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参考True-Love标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克罗恩病(CD)依据Harvey和Bradshaw标准分... 目的应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价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72例门诊及住院IBD患者进入本研究,IBD病情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参考True-Love标准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克罗恩病(CD)依据Harvey和Bradshaw标准分组:积分<4分为缓解期,4~8分为中度活动期,≥9分为重度活动期。调查以面谈方式进行。营养风险评估采用NRS2002方法。结果 172例患者中UC 102例,CD 70例;男95例,女77例。患者IBDQ总分及其4个维度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1)。CD组缓解期和活动期的IB-DQ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中度活动组和重度活动组的IBDQ总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患者疾病诊断(UC或CD)、年龄、性别、医疗费用以及营养风险等因素与IBDQ评分无显著相关。结论IBDQ与IB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有效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 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下载PDF
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亚楠 周云芝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8-624,共7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肺鳞癌(squamous-cell lung cancer,SQCLC)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而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在肺鳞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迫切需...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肺鳞癌(squamous-cell lung cancer,SQCLC)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15%。而目前分子靶向治疗在肺鳞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肺鳞癌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hosphoin-3-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PIK3C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盘状结构域受体2(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2,DDR2)、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BRAF、M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等为靶点的药物,有的靶向药物正在研发,有的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随着近年来肺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分析靶向治疗在肺鳞癌中的发展及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等研究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使肺鳞癌的个体化靶向治疗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分子靶点 分子特征改变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长春 徐涛 +1 位作者 莫卫焱 郝丽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脑血流动力学中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最低血流速率(Vd)、收缩期最高血流速率(Vs)与平均血流速率(Vm);炎症因子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AOPP、MDA、SOD、IL-8、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RI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PI、Vd、Vs、Vm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且GCS评分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可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炎症与脑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心通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万继峰 宋军 +3 位作者 徐云燕 刘长春 常素杰 周卫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心通口服1.6g,3次/日,2组疗程均为12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心通口服1.6g,3次/日,2组疗程均为12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行血脂测定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形态、内径、内膜至中膜的厚度(IMT)、斑块等指标,测评其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血浆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TC、L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较对照组的斑块积分显著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脂,阻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甚至逆转、缩小斑块,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心通胶囊 血脂 颈动脉粥样斑块
下载PDF
217例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4
6
作者 杨伟宪 杨铮 +5 位作者 窦克非 李一平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方法:选取2006-07至2006-12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年龄≤4... 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年冠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比较,为探索早发冠心病机制提供方向与思路。方法:选取2006-07至2006-12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青年(年龄≤40岁)患者217例为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60岁的冠心病患者220例作为老年组。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诊断,以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和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男性比例更高(94.0%比73.7%,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更多(31.8%比12.5%,P=0.01),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56.2%比20.9%,P=0.01),三支病变少(23.5%比45.5%,P=0.01);并且病变主要累及前降支(48.2%比34.9%,P=0.01)。青年组传统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44.2%比76.4%,P<0.001)和2型糖尿病患者(9.2%比26.3%,P<0.001)比例显著低于老年组。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体重指数[(26.6±3.4)kg/m2比(23.5±5.8)kg/m2,P=0.03],甘油三酯[(2.15±1.84)mmol/L比(1.49±0.97)mmol/L,P<0.001]和血尿酸[(359.9±100.1)μmol/L比(337.8±118.2)μmol/L,P<0.001],高敏C反应蛋白[(3.42±4.39)mg/L比(2.80±3.50)mg/L,P<0.001]和内皮素-1水平[(1.41±1.50)fmol/ml比(0.31±0.22)fmol/ml),P<0.001],青年组均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ACS比例高、男性多、超重、吸烟、脂代谢异常、血尿酸高,以及与炎症相关的指标明显升高,而传统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不如老年患者。提示炎症反应、代谢异常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青年冠心病的发病以及多表现为ACS更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难治性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屈丰雪 张剑梅 +1 位作者 张筠婷 余振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818-822,共5页
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3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H 208例、NRH 9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生化指标... 目的 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3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H 208例、NRH 96例.所有患者均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肾素活性、醛固酮等,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RH与NRH组间各生化指标、肾素活性、醛固酮、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结果 ①RH患者与NRH患者相比,血糖、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ARR)、病程、BMI、eGFR、尿酸、左房和室间隔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后退法显示,肾素活性(OR=1.251,P=0.001)、血糖(OR=1.223,P=0.061)、BMI(OR=1.106,P=0.008)、病程(OR=1.045,P=0.001)与难治性高血压独立相关.③在RH患者中,不同年龄组别间病程、BMI、血糖、吸烟、肾素活性、eGFR、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gPRA与年龄呈负相关(r=-0.303,P=0.000);LgPRA与eGFR呈负相关(r=-0.164,P=0.018);LgPRA与肌酐无明显相关.结论 RH患者存在多重相关危险因素.青年RH患者靶器官损害与高肾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年龄 肾素活性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李茂亭 吕健 +2 位作者 柳景华 马娜 杨俐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36例心房纤颤心室率大于 10 0次 /min者 ,10min静脉推注胺碘酮 15 0mg ,观察 10min ,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 10min推注 15 0mg ,仍未转复者则以每分钟 0 .5mg~ 1.0mg静...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的疗效。方法 :36例心房纤颤心室率大于 10 0次 /min者 ,10min静脉推注胺碘酮 15 0mg ,观察 10min ,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 10min推注 15 0mg ,仍未转复者则以每分钟 0 .5mg~ 1.0mg静脉滴注2 4h ,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结果 :2 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33人 (92 % )。转为窦性心律时间 10min~ 2 3h ,平均 6 .9h。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药物剂量 15 0mg~ 90 0mg ,平均为 40 6mg。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 ,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房纤颤 快速心室率 静脉注射 并发症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亚楠 王洪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 肺癌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主要为鳞癌和腺癌两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抑癌基因PTEN 癌相关性 恶性肿瘤 人类健康 世界范围 CELL LUNG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继峰 徐云燕 +3 位作者 任歆 徐涛 郝丽梅 付国庆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乐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帕罗西汀组58例给予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组48例,在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治疗,2次/...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乐友)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患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帕罗西汀组58例给予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组48例,在口服帕罗西汀20mg.d-1基础上,同时给予心理治疗,2次/周,每次40~60min。共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分别采用HAMD量表和临床卒中残疾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测定。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HAMD评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BI评分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帕罗西汀 心理治疗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NF-κB、NOS与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奇 陈姝君 +3 位作者 刘凤华 王晓菁 史振伟 陈海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3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肾小球内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正...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肾小球内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各16只,各组分别于4周、8周处死半数大鼠,测定血糖、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UAE);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内皮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中NF-κB、i NOS、e NOS和VEGF,并用Image-pro plus 6.0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肾组织i NOS、e NOS和VEGF的mRNA表达。结果 1糖尿病组SCr、BUN、UAE较正常组升高,8周时更为明显;与糖尿病组比较,4周时雷公藤甲素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8周时有明显下降;2糖尿病组肾小球NF-κB、i NOS、e NOS、VEGF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8周时明显;4周、8周时雷公藤甲素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糖尿病组明显下降;38周时肾小球内NF-κB与i NOS、VEGF与e NOS、NF-κB与VEGF的表达呈正性相关;4透射电镜观察下,三组肾小球内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组织内NF-κB、i NOS、e NOS及VEGF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间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 雷公藤甲素 肾小球 内皮细胞
下载PDF
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伟宪 杨铮 +3 位作者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陈纪林 《中国医药》 2014年第9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2例青年患者(≤40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病组(75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分... 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7-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92例青年患者(≤40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冠心病组(217例)和非冠心病组(75例)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292例青年患者中体重指数>24 kg/m^2者占78.8%(230/292),吸烟者71.6%(209/292);饮食习惯中喜油腻饮食者55.5%(162/292)。冠心病组严重吸烟者(吸烟史超过1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比例高[207.%(45/217)比9.2%(7/75),P=0.015]。与代谢和炎症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表明,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尿酸、红细胞沉降率以及大内皮素1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血浆总胆固醇:(4.6±1.5)mmol/L比(4.1±1.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1.1)mmol/L比(2.1±0.6)mmol/L,脂蛋白a:(135±110)mg/L比(102±58)mg/L,尿酸:(360±100)μmol/L比(337±94)μmol/L,5(2,13)mm/1 h比2(36,)mm/1 h;0.450(0.290,2.510)pmol/L比0.320(0.208,04.75)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敏C 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0(0.738,3.755) mg/L比12.80(0.550,2.71)mg/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比值比(OR)=1.89,95%置信区间(CI):17.4~2.05],高血压(O R=1.56,95% CI:1.48~1.65),2型糖尿病(O R=1.37,95%CI:1.25~15.0),高脂饮食(OR=1.35,95%CI:1.28~1.43)和体重指数>24 kg/m^2(OR=1.09,95% CI:1.03~1.17)和有饮酒史(OR=1.37,95% CI:1.30~1.46)的年轻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在被调查的年龄≤40岁的青年患者中体重指数>24 kg/m^2,吸烟,饮食习惯中喜油腻饮食比例非常高。青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浆血脂、尿酸水平明显异常,反映炎性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高敏C反应蛋白和大内皮素1明显升高。吸烟过多、高血压、2型糖尿病、喜油腻饮食和体重指数>24 kg/m^2和饮酒为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青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戴培胜 韩亚岩 +2 位作者 崔娟敏 王岩 李学奇 《医学综述》 2014年第4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DAACH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DAA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给予吸氧、强...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DAACH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DAA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给予吸氧、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联合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rhBNP,抗心力衰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运动耐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②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4.3%vs 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1,P=0.016);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14.2±3.2)d vs(17.4±4.4)d](t=3.413,P=0.001)。③联合治疗组出现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比例低于常规治疗组(14.7%vs 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1,P=0.007)。结论在对DAACHF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hBNP能显著地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同时能减缓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重组人B型利钠肽 心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史立军 王菁华 +6 位作者 徐克达 曹振远 孙博 王广友 王丹丹 孔庆飞 李呼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CF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MSCs、CFSCs和大鼠肝细胞系BRL,并双层共培养CFSCs与BMSCs。用ELISA方法检测BMSCs培养上清中NGF、HGF和TGF-β1的浓度;RT-PCR检测与BMSCs共培养的CFSC...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纤维化细胞(CFSCs)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MSCs、CFSCs和大鼠肝细胞系BRL,并双层共培养CFSCs与BMSCs。用ELISA方法检测BMSCs培养上清中NGF、HGF和TGF-β1的浓度;RT-PCR检测与BMSCs共培养的CFSCs及BRL的p75表达;TUNEL法检测BMSCs分泌的细胞因子封闭后对CFSCs凋亡的影响。结果BMSCs可分泌NGF、HGF、TGF-β1等细胞因子,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其分泌量逐渐增多;BRL不表达p75,CFSCs表达p75,且与BMSCs共培养后,其表达量增高;分别用p75的阻断剂TAT-Pep5、HGF的中和抗体和JNK的阻滞剂sp600125作用后,BMSCs诱导CFSCs凋亡的比例均明显降低;封闭TGF-β1后,BMSCs诱导CFSCs凋亡的比例增高。结论BMSCs能够通过分泌NGF和HGF促进CFSCs的凋亡,这种凋亡诱导作用依赖于JNK的活性,并且在封闭TGF-β1后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肝纤维化细胞 细胞因子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通塞脉片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继峰 程玉娟 +3 位作者 徐云燕 杨芳 郝丽梅 周卫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2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通塞脉片联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24例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治疗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通塞脉片联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24例仅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肢静脉血管再通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塞脉片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通塞脉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吕昀 曾亚莉 +5 位作者 郭晔炳 柳景华 赵东晖 黄方炯 王盛宇 谢进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指标、心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共入选Euro Score评分中低危的患者223例,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29例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94例... 目的探讨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陈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的左心室重塑指标、心功能以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共入选Euro Score评分中低危的患者223例,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129例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94例。患者分别于血运重建术前、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36个月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接受血运重建术前,PCI组与CABG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8.12±10.01)mm比(61.75±5.85)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3.57±9.41)%比(42.98±10.98)%]、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22.47±15.36)g/m2比(126.22±16.58)g/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术后6个月较术前LVEDd[(52.32±4.23)mm比(58.12±10.01)mm,P<0.05]、LVEF[(56.56±9.65)%比(43.57±9.41)%,P<0.05]和LVMI[(107.54±15.25)g/m2比(122.47±15.36)g/m2,P<0.05]显著改善。CABG组术后6个月较术前LVEDd[(53.65±3.72)mm比(61.75±5.85)mm,P<0.05]、LVEF[(57.70±10.65)%比(42.98±10.98)%,P<0.05]和LVMI[(109.43±14.35)g/m2比(126.22±16.58)g/m2,P<0.05]也显著改善。累积36个月随访发现,PCI组主要终点事件和MACE发生率高于CAB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比12.8%,χ2=0.29,P>0.05;12.4%比6.4%,χ2=2.22,P>0.05)。结论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均显示术后6个月LVEF升高、LVMI降低,但在心功能、左心室重塑、主要终点事件以及MACE改善方面,CABG术与PCI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壁瘤 血运重建 重塑 预后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邸杰 许巧玲 +7 位作者 潘国忠 黄少华 王志远 李爱丽 王海霞 邸鸿雁 陈亚伟 张皓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研究...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心室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基础的抗心力衰竭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用药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药物疗效、血浆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大小及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更显著提高LVEF值,降低LVDd及血浆BNP水平,并能延长6min步行试验的距离,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脉隆注射液联合芪参益气滴丸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心室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隆注射液 芪参益气滴丸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38例小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继峰 徐云燕 +3 位作者 任欣 郝丽梅 刘长春 付国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主要病因是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是最主要临床症状,头颅CT和MRI对小脑梗死诊断有重要帮助...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8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主要病因是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是最主要临床症状,头颅CT和MRI对小脑梗死诊断有重要帮助,头颅MRI确诊率100%,本组总体预后好;内科保守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5例,治愈率:55.3%(21/38),好转率42.1%(16/38),总有效率97.4%(37/38),死亡率2.6%(1/3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疝。结论认识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可使患者获得正确治疗,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临床分析 MRI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陆尤 万继峰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2期264-264,266,共2页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拉西坦组)80例,给予奥拉西坦0.8g,3次/日;对照组(脑复康组)给予脑复康0.8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拉西坦组)80例,给予奥拉西坦0.8g,3次/日;对照组(脑复康组)给予脑复康0.8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MMSE测评其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MMSE评分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奥拉西坦 MMSEL量表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调节性树突细胞的免疫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轶雯 史振伟 刘庆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T)对分泌IL-10的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lowCD45RBhigh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获得C57BL/6小鼠脾脏CD11clowCD45RBhighDC和CD4+T淋巴细胞。CD11clowCD45RBhighDC分别加入1、10、20ng/ml TPT后进行培养,以不加TPT的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I-a/e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0的含量。将CD4+T淋巴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未刺激组(与未经TPT处理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组(与经20ng/ml TPT处理后的CD11clowCD45RBhighDC混合培养)、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抗IL-10抗体)组、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IL-10的同型对照抗体)组,采用MTT法测定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L-4和IFN-γ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PT能显著降低CD11clowCD45RBhighDC表面分子CD40和I-a/e的表达,增强CD86的表达及IL-10的分泌,其中IL-10的分泌水平随TPT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浓度TPT刺激组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2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而高浓度TPT刺激+抗体1组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未刺激组,IL-4分泌水平明显低于未刺激组。结论 TPT可促进CD11clowCD45RBhighDC IL-10的分泌,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Th2型分化,并可通过激活CD11clowCD45RBhighDC介导机体的免疫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树突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