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6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IMAGIS快速制作城市三维景观图的方法——以西北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万青 石云 刘勃利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4,共4页
目的解决城市小区的三维建模及虚拟景观快速生成问题。方法以IMA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地基图等常规平面数据实施建模,生成虚拟现实景观图。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虚拟城市解决方案。结论该解决方案设计简... 目的解决城市小区的三维建模及虚拟景观快速生成问题。方法以IMA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地基图等常规平面数据实施建模,生成虚拟现实景观图。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虚拟城市解决方案。结论该解决方案设计简洁,可操作性强,适应面广,成本低,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S平台 三维景观图 虚拟城市小区 解决方案
下载PDF
基于生态策略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沈丽娜 魏安龙 张建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文章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对比不同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结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自身特点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全面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布局形式为单一功能分区,未来应向复合功能分区转变,基... 文章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生态规划设计研究。对比不同空间格局的生态效应,结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自身特点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全面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布局形式为单一功能分区,未来应向复合功能分区转变,基本符合簇群结构设计模式,未来向5个集群式建筑空间布局方式发展。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土地嵌合体种类少,校园目前已建造部分自然环境与知识信息相交融的生态空间。由于校园仍在建设中,因此设计中绿化景观未形成一定体系结构,未来应充分考虑景观的多样与交叉组合,形成较合理的斑块、廊道、基质有机结合的生态景观空间构型,校园内交通走向合理基本符合圈层交通模式,此外校园还应加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加强环卫及便利座椅的生态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规划 生态规划 持续发展
下载PDF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校园雨水资源化利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瑞霞 陈醇 尹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110-7113,共4页
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校园为例,对降雨期水质进行分析,结合水质分析结果提出不同功能区雨水的利用方案,进行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以期为实现校园雨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
关键词 校园 雨水资源化 利用方案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高校碳足迹指标体系核算及减排策略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欣 刘熠娜 +1 位作者 任宜欣 臧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87-193,共7页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高校碳足迹产生的影响因素,绘制西北大学碳足迹清单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作对应的减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生活轨迹和校园运营形式共同组成碳足迹的分布结构,影响碳足迹的产生,其中高耗能的个人交通出行和校园电力... 通过数据分析研究高校碳足迹产生的影响因素,绘制西北大学碳足迹清单并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作对应的减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生活轨迹和校园运营形式共同组成碳足迹的分布结构,影响碳足迹的产生,其中高耗能的个人交通出行和校园电力能源消耗是碳足迹产生的主要组成因素。而指标评价体系反映每项具体因素的碳消耗程度及减排潜力,其中校区用电和个人交通出行虽是消耗程度最大的影响因素,但减排可调控度却也最高。并且明确低碳校园建设的总体策略方向,针对性地调控校园资源或能源使用量,修缮改进耗能建筑,优化交通出行方式,管理个人碳足迹信息,可自上而下地有效改善校园低碳水平。该研究可为低碳校园建设提供了实际的指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核算指标评价体系 减排策略
下载PDF
基于雨水收集利用的高校景观设计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吴欣 崔鹏 《地下水》 2015年第5期162-165,共4页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未来校园也必定会朝着"低碳、节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的方式与途径,以西北大学作为雨水收集利用与高校...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未来校园也必定会朝着"低碳、节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雨水收集利用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过程中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的方式与途径,以西北大学作为雨水收集利用与高校景观结合的实践场地,提出合理的校园教学区景观改造建议,探索雨水资源收集利用在高校校园规划中的景观化途径,总结适用于校园景观设计的雨水利用系统,为今后的校园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收集利用 景观设计 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西北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海军 张玉柱 +2 位作者 李书恒 曹明明 何艳芬 《西部素质教育》 2022年第2期80-82,共3页
文章以西北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自然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接着说明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点,最后总结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 文章以西北大学为例,首先阐述了自然地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接着说明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创新点,最后总结了“三位一体”自然地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自然地理专业 “三位一体”
下载PDF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表现——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欢 吴戈 张阳生 《中国园艺文摘》 2013年第12期111-112,197,共3页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的新校区建设也如火如荼。植物景观设计作为校园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软建筑"的重要角色。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优美校园环境,还可以突出校园自身的文化特色。文章就大学校园中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的新校区建设也如火如荼。植物景观设计作为校园规划中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软建筑"的重要角色。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优美校园环境,还可以突出校园自身的文化特色。文章就大学校园中植物景观对校园文化的表达和体现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 植物景观 文化表现
下载PDF
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学生公寓建筑设计中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娟 张阳生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4期31-32,共2页
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学生公寓为例,通过切身感受,提出现代化学生公寓中存在的几个细节问题,以完善学生公寓设计,从而为安全防范、人性关怀和节约能源做贡献。
关键词 学生公寓 西北大学 建筑设计
下载PDF
第五立面视角下小区域色彩景观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春留 程德强 刘科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0-776,共7页
色彩是影响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色彩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因此色彩景观的研究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鉴于现有色彩研究主观性强而客观性相对缺乏的现状,引入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景观分析方... 色彩是影响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色彩环境有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因此色彩景观的研究对于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鉴于现有色彩研究主观性强而客观性相对缺乏的现状,引入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及景观分析方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色彩研究数据源,"第五立面"作为研究视角,同时使用标准色卡进行实地色彩调查取证,完成了对研究区色彩景观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将遥感及景观分析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色彩景观的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可降低色彩研究的主观性;2)第五立面视角下,研究对象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主色调偏冷色系,进一步分析后可获得13种主色系及多种辅助色系,校区色彩景观具有多样性,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团簇现象.该研究在推动"第五立面"色彩研究的同时,也可为色彩研究中新方法的引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景观 第五立面 景观分析 聚类
下载PDF
基于文化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秀武 黄雨泽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7期185-189,共5页
本文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入手,以景观改造为落脚点,系统解决“高校热”后,校园环境在空间结构、文化、绿地建设方面的问题。通过构建校训文化—精神衍生—物质映射的传导机制,挖掘梳理文化要素;通过织绿、植文、焕活,... 本文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入手,以景观改造为落脚点,系统解决“高校热”后,校园环境在空间结构、文化、绿地建设方面的问题。通过构建校训文化—精神衍生—物质映射的传导机制,挖掘梳理文化要素;通过织绿、植文、焕活,在尊重现状环境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文化体系,重构景观结构;通过设计语言、景观小品、构筑物、配套设施、植物等,将文化要素融入具体空间的改造设计中,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高校热 校园景观改造 校园文化 文化塑造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大学生校园行为特征研究——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
11
作者 毛子晨 郭怿昕 +3 位作者 解天骄 邵柳 王浩 王纬伟 《城市地理》 2017年第3X期42-43,共2页
通过智能手机GPS定位功能搜集学生日常行为的时空数据,结合ArcGIS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为例,探究大学生在校园内的日常行为特征,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学生行为特征规律,为校园规划更新及改造提供针对性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GPS 校园 行为特征
下载PDF
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来雪慧 王小文 徐杰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6-211,共6页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 根据大量基础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阐述了该区域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绿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矛盾,局部环境污染和城市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西北地区东部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增加生态用地比例,以及保护水源地和合理配置水资源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东部 中小城市 生态环境问题
下载PDF
基于MGWR的街道尺度下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空间分异影响机制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13
作者 王恩旭 周江 +3 位作者 杨俊 王以诚 杨品雁 王雪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2-1331,共10页
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关系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本文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建筑轮廓数据、路网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POI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模型),... 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关系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点研究议题,本文以街道为研究单元,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运用百度热力图数据、建筑轮廓数据、路网数据、遥感影像数据与POI数据等多源大数据,应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模型),探讨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与交通站点距离5个维度的建成环境指标对城市活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活力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弱的圈层式结构,建成环境对于城市活力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②商业服务中心性、路网密度、建筑密度、功能混合度、地铁站点密度5个指标对各街道城市活力均呈较强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③绿化率、公交站点密度对于城市活力在所有街道上均表现为负向影响,且绿化率的影响强度高于公交站点密度;④人口密度对城市活力影响除马官桥街道外均呈负向影响,影响系数均较小,影响程度微弱。⑤道路交叉口密度对于中心城区西部的12个街道城市活力呈正向影响,影响系数较小,影响程度微弱,而对于其余街道均呈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程度明显强于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城市活力 街道尺度 城市中心区 MGWR模型 多源大数据
下载PDF
技术环境对西北传统农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分析——基于三种不同属性农业技术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满明俊 李同昇 +1 位作者 李树奎 李普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74,共9页
依据对陕甘宁传统农区的调查数据,选择苹果新种苗技术、小麦良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技术环境因素对农户采用新技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技术软环境对农户... 依据对陕甘宁传统农区的调查数据,选择苹果新种苗技术、小麦良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技术环境因素对农户采用新技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技术软环境对农户的影响大于硬环境的影响。农户采用具有不同属性的农业新技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苹果新种苗技术容易受到果品公司、农技站服务次数、技术培训质量以及信贷条件的影响;小麦良种技术容易受到科研组织、种子公司、农技站、人际网络以及技术供给渠道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受到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技术组织、政府鼓励措施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地理因素对农户的技术行为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环境 技术采用 农户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59
15
作者 宋进喜 李怀恩 李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共4页
城市化发展 ,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超量开采 ,开发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势在必行。雨水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可通过建造雨水贮留设施、就地下渗、回灌、屋面雨水拦截、蓄集、绿化工程等多种途径实现雨水资源化。充... 城市化发展 ,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地下水超量开采 ,开发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势在必行。雨水是一种最根本、最直接、最经济的水资源。可通过建造雨水贮留设施、就地下渗、回灌、屋面雨水拦截、蓄集、绿化工程等多种途径实现雨水资源化。充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 ,而且还会带来诸如 :涵养地下水、缓解和恢复地面沉降、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强化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环境、改变城市排水系统、防治雨洪灾害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雨水资源 生态环境效应 水资源危机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克拉玛依市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李正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 在深入分析克拉玛依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年以来克拉玛依市人口、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发展最快,人口和环境系统则呈波动上升态势;2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不高,协调水平逐年上升,由2000年的0.391增加到2012年的0.616;3克拉玛依发展类型依次为人口主导经济滞后型、人口主导环境滞后型、经济主导环境滞后型。最后根据这一发展趋势,提出了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人口 经济 环境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不同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技术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佳怡 李同昇 李树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1-205,236,共6页
为了探究在不同的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地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影响,通过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37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了影响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在农技高水平区,国家扶持政策是激... 为了探究在不同的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地区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对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影响,通过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37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建立了影响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在农技高水平区,国家扶持政策是激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的主要因素;在农技中等水平地区,农户采用行为易受培训次数以及农区自然条件影响;而在农技低水平地区,主要是农户的信息便捷度、自然条件以及农户的风险意识影响着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应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农民教育与培训,改善区域信息环境等措施使农业技术扩散环境从低水平区向高水平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扩散 LOGISTIC模型 节水灌溉
下载PDF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贺建雄 李业锦 +1 位作者 郑晓伟 芮旸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目的基于主观评价方法学的大背景去讨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技术,促进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认知地图评价法、自由报告评价法和开放式问卷评价法等多种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对西安某高校校园建成环境进行评... 目的基于主观评价方法学的大背景去讨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的应用技术,促进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认知地图评价法、自由报告评价法和开放式问卷评价法等多种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对西安某高校校园建成环境进行评价。结果大学校园中,建筑能影响对环境质量的评判;轴线可以看成隐性定向元素;宿舍是学生环境意象的中心;校园环境质量评价受生活方便程度和交通便利性影响较大。结论样本的代表性尚存问题,不过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可弥补不足。使用者环境熟悉度对评价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 评价方法 大学校园
下载PDF
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天然气管线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丹 王伯铎 +1 位作者 马俊杰 林积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6-199,共4页
基于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天然气管线建设的工程实例,利用夏季陆地卫星(TM)图像为基本信息源,应用遥感解译分析、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以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为基本评价因子,对天然气管线建设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 基于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天然气管线建设的工程实例,利用夏季陆地卫星(TM)图像为基本信息源,应用遥感解译分析、野外样方调查等方法,以植被类型、土地利用、土壤侵蚀为基本评价因子,对天然气管线建设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建设天然气输送管道,必须采取积极、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可使工程对环境影响降至最小,进而达到生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生态脆弱区 天然气 管线建设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俊杰 曹明明 王伯铎 《高等理科教育》 CSSCI 2003年第S2期87-89,共3页
通过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
关键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