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病理学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于琳华 任淑婷 +3 位作者 李恒力 国荣 赵文宝 冯学亮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74-2275,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renal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renal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者的肾穿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查。先分别由肾内科和病理科高级职称医生背对背诊断,最后结合临床统一诊断。结果:43例糖尿病肾穿组织NDRD占65.1%(28/43)。与DN比较,NDRD病变有以下特点:①显示多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类型,其中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最多、占32.14%(9/28),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7.86%(5/28)。②透射电镜检查见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s,GBM)不均匀性增厚,这与DN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性增厚明显不同。③免疫荧光检查发现71.43%(20/28)NDRD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有两种以上呈颗粒或团块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较高的NDRD发生率,其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和超微结构均与DN有显著不同,提示NDRD与DN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早期诊断和介入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提供病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损害 发病机制 病理学 超微结构 诊断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肾肝心损害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琳华 张富军 +3 位作者 张增铁 赵文宝 李恒力 郭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过量氟对实验大鼠肾、心、肝脏的损害作用。方法 用光镜观察摄入不同过量氟后 3个月、5个月大鼠的肾、心、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过量氟组... 目的 探讨过量氟对实验大鼠肾、心、肝脏的损害作用。方法 用光镜观察摄入不同过量氟后 3个月、5个月大鼠的肾、心、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过量氟组大鼠肾、心、肝脏的实质细胞肿胀和单个细胞坏死。肾脏损害病变严重而复杂 ,特别是 5个月高氟组肾组织内出现多种灶状病变、肾小管阻塞和扩张 ;间质灶状纤维化、小管萎缩、上皮细胞增生伴单个核炎细胞浸润 ;肾内细胞 PCNA高表达 ;灶状坏死伴钙化 ;肉芽肿和感染灶等。结论 过量氟可损害多种内脏器官 ,以肾脏损害最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氟 肾脏 病理变化 大鼠 氟中毒 肝脏 心脏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亚莉 冯婕 +5 位作者 姜莎莎 李燕 孙吉平 王慧芳 于琳华 郭尚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糖尿病肾病组21只。糖尿病肾病组给予高...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糖尿病肾病组21只。糖尿病肾病组给予高脂饮食,产生胰岛素抵抗后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5 mg/kg;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大鼠肾组织3种因子的表达。结果 MCP-1、TGF-β1、CTGF在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主要在肾小管)有较强的表达,糖尿病肾病组大鼠3种因子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29±0.04)、(0.20±0.02)、(0.20±0.02),对照组大鼠分别为(0.21±0.02)、(0.17±0.01)、(0.16±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1、TGF-β1、CTGF在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增强,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螺内酯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张盈涛 苌新明 +1 位作者 李欣 李恒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螺内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8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45只)及螺内酯组(26只).采用复合因素造模,螺内酯从造模开始每日1mL 100mg·kg^(-1)灌胃,共7wk.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螺内酯组与肝纤维化组胶原面积比Ⅰ型胶原分别为:2.84±0.86,5.41±2.08,Ⅲ型胶原分别为:2.95±0.82,5.35±2.30.螺内酯组Ⅰ/Ⅲ型胶原增生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螺内酯可使肝组织Ⅰ/Ⅲ型胶原沉积明显减轻,提示螺内酯可明显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ALD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药物疗法 病理学 胶原 生物合成 螺内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林琳 贺大林 +4 位作者 李翔 李磊 罗勇 于琳华 Hsieh JT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和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AR的表达。结果:12例正常肾组织全部表达CAR,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31例无CAR表达。不同分级CAR表达率分别... 目的:研究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和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AR的表达。结果:12例正常肾组织全部表达CAR,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31例无CAR表达。不同分级CAR表达率分别为Ⅰ级54.5%(12/22)、Ⅱ级23.5%(4/17)、Ⅲ级11.1%(1/9);不同分期CAR表达率分别为Ⅰ期57.9%(11/19)、Ⅱ期30.8%(4/13)、Ⅲ期18.2%(2/11)、Ⅳ期0(0/5)。结论:在多数肾细胞癌组织中CAR基因表达丧失;CAR表达变化与肾癌的分级、分期相关,可以作为肾癌分化、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多聚体超声造影剂微泡携带DNA能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亮 李丽君 +2 位作者 程永清 张雪娇 王一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 研究自行研制的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UCA)微泡携带DNA片段的能力。方法 以乳液共聚法制备多聚体UCA;以人血细胞提取人类基因组DNA,并用超声将其破碎为DNA片段;将多聚体UCA与PI染色的DNA片段共孵育30、60、90、120分钟后,在荧光... 目的 研究自行研制的新型多聚体超声造影剂(UCA)微泡携带DNA片段的能力。方法 以乳液共聚法制备多聚体UCA;以人血细胞提取人类基因组DNA,并用超声将其破碎为DNA片段;将多聚体UCA与PI染色的DNA片段共孵育30、60、90、120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泡与DNA片段结合情况;将多聚体UCA与PI染色的DNA片段共孵育30分钟,经不同转速离心后观察微泡与DNA片段结合情况。结果 多聚体UCA与PI染色的DNA片段共孵育30分钟后,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带有红色荧光物质的微泡分布,没有发现由于孵育时间延长,微泡表面荧光增强或减弱的现象,不同离心转速对微泡表面荧光强度没有影响。结论 自行研制的新型多聚体UCA微泡与DNA片段在30分钟以内即可结合,并经过高速离心仍然保持与DNA片段结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剂 微泡 DNA
下载PDF
脑膜瘤生物学行为与预后评估中PCNA及nm23-H1蛋白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仲林 刘楚伟 +2 位作者 张晓东 鲍刚 韩水平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9期6405-6407,i006,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脑膜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9例人脑膜瘤石蜡切片标本中PCNA和nm23-H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脑膜瘤中PCNA标记指数PCNALI)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t=5.55,P<0.05)和... 目的:研究人脑膜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9例人脑膜瘤石蜡切片标本中PCNA和nm23-H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恶性脑膜瘤中PCNA标记指数PCNALI)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t=5.55,P<0.05)和非典型性脑膜瘤(t=2.96,P<0.05),恶性脑膜瘤nm23-H1表达明显低于非典型性脑膜瘤P<0.05)和良性脑膜(瘤P<0.05)。复发组脑膜瘤PCNALI显著高于未复发组脑膜瘤((t=5.40,P<0.05);而复发组脑膜瘤nm23-H1蛋白显著低于未复发组脑膜瘤(χ=4.71,P<0.05)。2结论:PCNA高表达与nm23-H1蛋白低表达同脑膜瘤的病理学分级相关。标计指数PCNALInm23-H1蛋白对预测脑膜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23-H1蛋白 恶性脑膜瘤 PCNA 复发 预后评估 良性 非典型性脑膜瘤 结论 情况 目的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表达上调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新凤 高广道 +6 位作者 杨予白 周娟 王亚文 苏兴利 王琰 韩锋产 白玉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3-647,共5页
为了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后上调基因表达 谱进行筛选及分析,以受Ang Ⅱ刺激CF为实验方,未刺激CF为驱动方,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 为了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后上调基因表达 谱进行筛选及分析,以受Ang Ⅱ刺激CF为实验方,未刺激CF为驱动方,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建立消减cDNA文库。经斑点杂交筛选文库后将表达变化显著的部分阳性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共 获得19个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与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胞内信号转导、细胞骨架及细胞代谢等功能相关,并克隆 到7个新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我们的数据证实了SSH可以有效地克隆成年大鼠CF受Ang Ⅱ 刺激后上调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心肌重塑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 血管紧张素Ⅱ 成纤维细胞 抑制消减杂交
下载PDF
有机锗GeM10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其与内皮细胞粘连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静宏 杨占田 +2 位作者 张健 陈高平 王万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锗 Ge M1 0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及其对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连的影响。方法 :用 3H- Td R掺入实验检测了 Ge M1 0对 A375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细胞粘连抑制实验测定了 Ge M1 0对内皮细胞和 A375黑... 目的 :探讨锗 Ge M1 0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及其对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连的影响。方法 :用 3H- Td R掺入实验检测了 Ge M1 0对 A375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用细胞粘连抑制实验测定了 Ge M1 0对内皮细胞和 A375黑色素瘤细粘连的影响。结果 :Ge M1 0能抑制 A375黑色素瘤细胞 DNA合成 ,浓度为 1 80~ 30 0 μg/ml时抑制率最大 ,可达 73% ,作用时间 2 4 h各浓度 Ge M1 0抑制效果最强。Ge M1 0能部分阻断由L PS和 TNF刺激的内皮细胞和 A375的粘连 ,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e M1 0抗癌活性不仅表现在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增殖作用 ,而且可以抑制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粘连 内皮细胞 增殖作用 抑制率 转移性 影响 有机锗 DNA合成 刺激
下载PDF
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诱导因子核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小红 赵永利 +4 位作者 徐曼 王燕 李明 周熙惠 李正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核转移的影响,以揭示HBO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42只7日...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核转移的影响,以揭示HBO治疗的分子机制。【方法】42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HBO干预组。HBO干预组在HIBD后2 h给予单次HBO治疗(2.5ATA,1.5 h)。然后于规定时间点取脑进行Nissl染色、TUNEL染色进行皮质区、海马CA1区以及丘脑区凋亡神经细胞定量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IF核转移的情况。【结果】在HIBD后48 h皮质区、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明显丢失,而HBO干预组相应脑区的神经元丢失不明显。HIBD后12、24、48 h皮质区和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随时间逐渐增加;HBO干预组两个脑区在不同的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均比HIBD组减少,其中两组在24 h和48 h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HBO干预组各观察脑区在不同的时间点AI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与HIBD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次HBO(100%,2.5ATA)治疗可以有效抑制HIBD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的机制是抑制HIBD后AIF的核转移以阻断其介导的非Caspase依赖性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凋亡 凋亡诱导因子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对Ang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永勤 牛小麟 +3 位作者 王聪霞 魏瑾 王世捷 周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Ang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并与AngⅡⅠ型受体(AT1R)拮抗剂losartan相对照,即从细胞水平进一步揭示PPAR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对Ang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并与AngⅡⅠ型受体(AT1R)拮抗剂losartan相对照,即从细胞水平进一步揭示PPAR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PPARγ激动troglitazone对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1(ET-1)和NO的影响,及其对AngⅡ刺激内皮细胞分泌ET-1和NO的影响,并与losartan相对照。结果10μmol/L和50μmol/Ltroglitazone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ET-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NO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50μmol/Ltroglitazone可明显抑制AngⅡ(1×10-6mol/L)刺激的ET的分泌(P<0.05);两种浓度troglitazone均能抑制AngⅡ对内皮细胞生成NO的减低作用(P<0.05);losartan抑制AngⅡ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ET-1增加和抑制AngⅡ减弱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NO的作用比troglitazone更为明显(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troglitazone可抑制AngⅡ刺激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ET-1的增加和NO的减少,但其作用并没有losartan明显,提示troglitazone通过影响血管活性因子的分泌而调节血压的作用并非完全是通过AT1R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高血压病 血管内皮细胞 AngⅡ 血管活性因子
下载PDF
压力超负荷致心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周期素D1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心肌肥大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进军 王晓虹 +4 位作者 苏兴利 周娟 刘瑞 林元喜 高广道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观察压力超负荷所致肥大心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周期素D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心肌肥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大模型,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用颈总动脉插管法动态测定心功能并观察左心室体重比及心肌细胞横径... 目的观察压力超负荷所致肥大心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周期素D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心肌肥大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大模型,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用颈总动脉插管法动态测定心功能并观察左心室体重比及心肌细胞横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周期素D1表达变化,分别计算其阳性细胞占总心肌细胞数的比率。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体重比及心肌细胞横径进行性增高(P<0.05),同时心功能也进行性增强(P<0.05)。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周期素D1阳性率术后1周时显著增高(P<0.01),随后逐步回降,6周时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肌肥大中不仅有心肌细胞体积的增大而且早期伴有增殖指标高表达,这种增殖指标的高表达随着心脏对负荷的适应逐步回降至正常水平,而心肌细胞体积仍进行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心肌细胞增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压力负荷 增殖细胞核抗原 周期素D1 心肌肥大
下载PDF
心肌梗塞不同时期心肌Ⅰ、Ⅲ型胶原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宇彬 雷立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对心肌梗塞不同时期心脏各部位胶原重建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自动图象分析方法观察Ⅰ、Ⅲ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肌梗塞后坏死区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 Ⅲ比值均增加 ,以Ⅰ型胶原为主 ... 目的 :对心肌梗塞不同时期心脏各部位胶原重建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研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自动图象分析方法观察Ⅰ、Ⅲ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心肌梗塞后坏死区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 Ⅲ比值均增加 ,以Ⅰ型胶原为主 ,急性期胶原仍交织成网状 ,至恢复期坏死心肌全部被胶原取代 ,呈致密束状与心腔表面平行排列。室间隔 (未梗塞区 )两型胶原含量及比值均增加 ,急性期以Ⅲ型胶原增加明显 ,恢复期以Ⅰ型胶原增加为主。右室在急性期胶原含量无明显改变 ,恢复期变化同室间隔 ,也以Ⅰ型胶原为主。结论 :心肌梗塞后胶原重建 ,梗塞区呈修复性纤维化 ,非梗塞区呈反应性纤维化 ,右室纤维化较左室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肌胶原 大鼠 Ⅰ型 Ⅲ型目的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单核细胞CD3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瑞 马爱群 +2 位作者 郝春媛 刘进军 高广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1-353,共3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单核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抗原表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使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形成不同的培养条件,通过ABC-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巨...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对单核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抗原表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细胞因子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使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单独培养及混合培养的方法形成不同的培养条件,通过ABC-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含量,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CD36抗原的表达程度。结果:单核细胞单独培养条件下CD36的表达量较低,在和内皮细胞混合培养后CD36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M-CS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在单核细胞CD36表达增高的调节中起着一定的介导作用,但不占主要地位。结论: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可通过多种环节上调单核细胞CD36的表达,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单核细胞 内皮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抗原 CD36
下载PDF
鸭肝组织中DHBcAg表达水平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亚文 刘希 +7 位作者 惠凌云 巩辉 张琳 马列婷 韩水平 王全颖 杨广笑 刘正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建立鸭肝组织中鸭乙肝病毒核心抗原(DHBcAg)表达水平定量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方法比较热修复、微波修复、胃蛋白酶修复和不修复四种不同抗原修复方法的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建立 DHBcAg抗原修复的最佳方案。采用Image-Pro Plus ... 目的:建立鸭肝组织中鸭乙肝病毒核心抗原(DHBcAg)表达水平定量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方法比较热修复、微波修复、胃蛋白酶修复和不修复四种不同抗原修复方法的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建立 DHBcAg抗原修复的最佳方案。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设置优化图像采集参数,通过扣除空白区域的面积计算二氨基联苯胺(DAB)黄染的平均光密度(MD),客观评价不同切片中阳性表达的程度。采用该方法对 DHBV感染的鸭肝组织中 DHBcAg表达水平进行定量,评价DHBcMAb-TAT PTD穿膜抗体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抗原不修复的方式进行 DHBcAg免疫组化染色优于其他三种抗原修复的方法。建立优化的图像采集参数,进行DHBcAg抗原表达的 MD值计算。比较受试麻鸭治疗前后肝组织中DHBcAg的 MD差值,结果显示随着DHBcMAb-TAT PTD穿膜抗体给药剂量的增加,鸭肝细胞内 DHBcAg的表达逐渐降低,存在明显剂量依赖关系。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价药物对DHBcAg的影响。结论建立DHBcAg抗原不修复的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DHBcAg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Image-Pro PLUS 6.0软件 定量检测
下载PDF
用垂直转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快速分级分离多聚核糖体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元喜 马志义 +2 位作者 尚宁宽 周娟 刘进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 :测定多聚核糖体含量及多聚程度的分布。方法 :采用PRV - 5 0T垂直转头 40PA离心管 ,梯度为 15 % - 5 5 %连续蔗糖梯度。离心条件 :温度 10℃ ,转速 40 0 0 0r/min ,时间 9min。DGF -U型梯度仪液面跟踪法收集 ,同时与TH6 41摆平转... 目的 :测定多聚核糖体含量及多聚程度的分布。方法 :采用PRV - 5 0T垂直转头 40PA离心管 ,梯度为 15 % - 5 5 %连续蔗糖梯度。离心条件 :温度 10℃ ,转速 40 0 0 0r/min ,时间 9min。DGF -U型梯度仪液面跟踪法收集 ,同时与TH6 41摆平转头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垂直转头具有分离效果好 ,重现性强 ,操作简单 ,特别是离心管体积大 ,离心过程中产生的重定向作用使梯度容量大大增加 ,分离路径大大缩短 ,时间相应减少。结论 :为快速和大量制备、分析多种多聚核糖体提供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糖体 梯密度离心法 PRV50T垂直转头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
17
作者 孙颖 刘明 +4 位作者 李恒力 韩水平 徐长福 周党侠 雷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状况及其与凋亡相关因子bcl 2 ,bax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抗CD6 8(MΦ标记物 )、bcl 2和baxmAb分别对 4 1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使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癌癌巢及...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浸润状况及其与凋亡相关因子bcl 2 ,bax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抗CD6 8(MΦ标记物 )、bcl 2和baxmAb分别对 4 1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使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乳腺癌癌巢及间质中均有CD6 8+ 细胞浸润 ,CD6 8+ 细胞数与bcl 2表达强度显著负相关 (rS=- 0 .4 4 1,P =0 .0 0 4 ) ,与bax表达强度正相关 (rS=0 .348,P =0 .0 2 6 ) .CD6 8+ 细胞数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学类型无关 (P值均 >0 .0 5 ) .结论 :巨噬细胞的浸润与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形成和清除关系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巨噬细胞 BCL-2基因 BAX基因 细胞凋亡 乳腺癌
下载PDF
淋巴管生长因子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李建辉 吕毅 +1 位作者 侯东祥 雷霆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长因子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C的表达,应用CD34标记肿瘤内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对VEGF-C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内MV...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长因子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参数、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C的表达,应用CD34标记肿瘤内微血管,计数微血管密度,对VEGF-C与临床病理参数、肿瘤内MVD以及预后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和MVD明显增高;VEGF-C阳性组和高MV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以及3年、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组。VEGF-C与MVD呈正相关。结论: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C可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VEGF-C阳性、MVD增高可作为食管鳞癌淋巴转移增加以及预后差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心肌成纤维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表达下调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19
作者 王新凤 高广道 +7 位作者 刘健 林元喜 国荣 楚雍烈 苏兴利 韩锋产 张文红 白玉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后下调基因表达谱进行筛选及分析。方法:以受AngⅡ刺激CF为驱动方,未刺激CF为实验方,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建立消减cDNA文库。经斑点杂交筛选文库后将部分阳性克隆测序及... 目的: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后下调基因表达谱进行筛选及分析。方法:以受AngⅡ刺激CF为驱动方,未刺激CF为实验方,进行抑制消减杂交(SSH)建立消减cDNA文库。经斑点杂交筛选文库后将部分阳性克隆测序及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共获得17条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与胞内信号转导、转录抑制、纤维沉积和细胞骨架重构相关,并克隆到4条新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结论:SSH有效地克隆了成年大鼠CF受AngⅡ刺激后下调表达基因,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心肌改建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 成纤维细胞 抑制性消减杂交 基因表达 表达下调基因
下载PDF
孕期脉冲电磁场与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巢蛋白的表达(英文)
20
作者 李霞 陈蕊 +2 位作者 贾宁 李晖 朱忠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7588-7592,共5页
背景:电磁场能对机体产生影响,尤其对于神经系统。研究已发现了脉冲电磁场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观察产前脉冲电磁场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240~260g SD雌性大鼠为母鼠,随机分为2组。对... 背景:电磁场能对机体产生影响,尤其对于神经系统。研究已发现了脉冲电磁场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目的:观察产前脉冲电磁场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240~260g SD雌性大鼠为母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孕期不给任何干预;产前脉冲电磁场组于怀孕14~20d,给予脉冲电磁场刺激,3次/d,10min/次。于雌、雄仔鼠1月龄时每组随机各组6只行脑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中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产前脉冲电磁场组雌雄子代海马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对照组多(P<0.001),且产前脉冲电磁场组雌性子代海马Nestin蛋白和Brdu阳性细胞表达较雄性子代的多,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对照组雌雄子代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产前脉冲磁场能引起子代海马神经干细胞数增多及增殖能力增加,这可能是机体对产前脉冲电磁场所致脑损伤的代偿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孕期 神经干细胞 巢蛋白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