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视阈中新发展理念的理论与时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乔海波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2期8-14,共7页
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底层逻辑与演进动力,是各个民族国家不约而同的共识和各种革命、改革的中远期目标,因此发展问题也成为思想史、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任何思辨的、形而上的、解构的理论话语体系,最终都不会回避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问... 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底层逻辑与演进动力,是各个民族国家不约而同的共识和各种革命、改革的中远期目标,因此发展问题也成为思想史、哲学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任何思辨的、形而上的、解构的理论话语体系,最终都不会回避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而以实践品格与革命精神著称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严谨的科学理想还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也都是在阐释人类社会将如何发展的问题。无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世界运行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深层必然性,还是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地剖析资本主义带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所埋下的非良性的、不可持续的失衡发展危机,更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所预期和构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能够充分说明发展无论是作为理论问题还是理论视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理论视阈梳理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理论特征与价值,并结合新时代新阶段的国情形势与发展诉求,归纳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发展理念 唯物史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高度契合”到“有机结合”的研究
2
作者 姜震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24期126-127,共2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的奥秘所在。内在“契合”才能更好地“结合”,要将“结合”放在一个哲学的高度、历史的进程中整体把握,深入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的奥秘所在。内在“契合”才能更好地“结合”,要将“结合”放在一个哲学的高度、历史的进程中整体把握,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内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高度契合性。并在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植根传统文化沃土、坚定理想信念目标,实现由“高度契合”向“有机结合”的飞跃,最终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 结合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休闲状况调查分析——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庞桂美 王鸿祥 林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6,共5页
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休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休闲观念的认识有误区,休闲方式单一、不科学,高校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和指导不足。因此,应多方举措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道德观,对他们进... 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休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休闲观念的认识有误区,休闲方式单一、不科学,高校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和指导不足。因此,应多方举措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和休闲道德观,对他们进行休闲教育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休闲 休闲教育 调查分析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路径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8-71,共4页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当中最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其对马克思一手文本资料的占有上;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上;对马克思思想本真精神的把握、及其发展命运和历史价值的感受上,与我们相比更具比较...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当中最主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其对马克思一手文本资料的占有上;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上;对马克思思想本真精神的把握、及其发展命运和历史价值的感受上,与我们相比更具比较优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文本追溯+时代拷问+包容对话"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对我们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研究路径 启示
下载PDF
乌托邦与教育:“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5
作者 庞桂美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
对理性的普遍坚信是20世纪人类乌托邦的核心。科技理性对人的精神空间的挤占,物质生活的富裕对人的诱惑,导致了人在精神上的危机甚至沦落。乌托邦的隐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贫乏的精神画面。在人类痛感精神家园失落的时代,布洛赫在&q... 对理性的普遍坚信是20世纪人类乌托邦的核心。科技理性对人的精神空间的挤占,物质生活的富裕对人的诱惑,导致了人在精神上的危机甚至沦落。乌托邦的隐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贫乏的精神画面。在人类痛感精神家园失落的时代,布洛赫在"希望"的理念之上构建了他的乌托邦哲学。弗洛姆高举着"让人成为主人"的大旗,哈贝马斯则提出了交往范式,构建了他的交往社会的乌托邦。教育,因其表现着对"不在场"的未来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因而具有鲜明的乌托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乌托邦精神 教育理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文化自信教育——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刚 杨胜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01-105,共5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孕育,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领会和外宣国家大战略是对中华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孕育,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领会和外宣国家大战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延伸。基于此,青岛科技大学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接国家大战略,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加强师生文化自信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高校思政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内蕴 被引量:2
7
作者 宋彦葵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人民本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接续、价值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能量、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点三个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蕴,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人民本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接续、价值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生能量、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点三个层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蕴,力求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本位 价值理想 社会实践
下载PDF
论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联系
8
作者 刘宝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6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源于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开启了人类文化思想史的崭新篇章,在"改变世界"的征程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正稳步前行。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 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源于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开启了人类文化思想史的崭新篇章,在"改变世界"的征程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正稳步前行。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逻辑展开,推动和引领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胜利征程。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领导者需要在探索中国实践道路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形式,处理好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凝聚更广泛的价值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 价值共识
下载PDF
论齐文化的变革观及传承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
9
作者 孙德菁 杜裕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3-80,共8页
齐文化变革观的关键是"变",核心是"创新"。以齐文化历史上的四次社会变革的变革观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研究齐文化变革观所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所蕴含的丰富唯物史观的哲学内涵。研究结果认为... 齐文化变革观的关键是"变",核心是"创新"。以齐文化历史上的四次社会变革的变革观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视角,分析、研究齐文化变革观所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所蕴含的丰富唯物史观的哲学内涵。研究结果认为,吸取和传承齐文化变革观的思想精华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对当今山东所面临的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善于开拓创新,才能自觉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增强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而推动社会发展,而这也是中国社会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变革观 唯物史观 创新 与时俱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10
作者 刘庆 魏青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38-141,共4页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二者在辩证思维、解放途径、实践观点以及群众观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进而成为我国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二者在辩证思维、解放途径、实践观点以及群众观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进而成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我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免遭断裂,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民族表达形式,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在当前多元化思想交融冲锋的情况下,厘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将二者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契合 统一
下载PDF
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红卫 张亚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但当前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文化引导作用、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但当前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因此,需要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教师的文化引导作用、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步德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43,共3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运用新媒体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微信是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运用新媒体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微信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机遇和挑战,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树立微教育先导的理念,打造微信公众平台,组建微信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微信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霞 谭春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3-60,共8页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形而上学困境以本体论困境为内在核心,以认识论困境为逻辑前提,以思维方式困境为底层基础。马克思揭示出知识论哲学是导致形而上学困境的根源,因为知识论哲学颠倒了本体世界与现象世...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克服的困境,形而上学困境以本体论困境为内在核心,以认识论困境为逻辑前提,以思维方式困境为底层基础。马克思揭示出知识论哲学是导致形而上学困境的根源,因为知识论哲学颠倒了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单一的认识关系,把同一性思维方式推向了极端抽象化。马克思以实践哲学超越了知识论哲学,在此基础上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取代了同一性的思维方式,把主客体之间单一的认识关系拓展为人与世界之间丰富的实践关系,并把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的抽象关系还原为哲学与历史的真实关系。马克思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把哲学从知识论时代推进到了实践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 本体论 实践哲学 知识论哲学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青岛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联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对青岛地区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存在矛盾性、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兼容性、在政治认同上存在弱化性、在权利与义务认同上存在浅表性等特点。为此,学校应充分开展传统文化、国情民情与法制教育,政府应... 对青岛地区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存在矛盾性、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兼容性、在政治认同上存在弱化性、在权利与义务认同上存在浅表性等特点。为此,学校应充分开展传统文化、国情民情与法制教育,政府应以善治为目标完善治理能力,社会应宣传、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公共价值,共同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水平奠定牢固的认知框架、提供坚实的土壤和良性的公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家认同 调查
下载PDF
出场与在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逻辑 被引量:1
15
作者 宗芳 张迪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要创造性思考,是对新时代所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还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要创造性思考,是对新时代所面临新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还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诸多有机契合点。这使二者在中国大地结合能够成为必然。在“第二个结合”正式提出的新语境下,要保持其持续在场并绽放异彩,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不动摇,努力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因子,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场逻辑 在场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基于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霞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共6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实然层面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阐释了异化劳动的产生过程,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二者之间不公正的现实: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分配结果的不公正)、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异化(过程的不公正)、工人同...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实然层面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阐释了异化劳动的产生过程,揭示了资本与劳动二者之间不公正的现实: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异化(分配结果的不公正)、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过程异化(过程的不公正)、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异化(发展机会的不公正)、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发展起点的不公正);从应然层面表达了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起点公正、过程公正、结果公正的价值追求。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异化现象的消除,需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马克思所追求的发展起点的公正、发展过程的公正以及发展结果的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公正正义 市场经济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育研究——基于七所高校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慧敏 唐俊娇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否坚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调研七所高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认同、践行和培育情况可知,必须从理论、实践、环境三方面多措并举,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否坚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调研七所高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认同、践行和培育情况可知,必须从理论、实践、环境三方面多措并举,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凝练和现代性转化、中国革命文化精神谱系的总结传承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话语体系的创新,是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源泉和基石。高校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应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和课程思政潜移默化作用。要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的文化引领作用,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文化自信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历史超越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雪静 李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1-4,共4页
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和内在尺度。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超越性就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虚伪性,阐明了在共产主义社会权利... 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和内在尺度。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超越性就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虚伪性,阐明了在共产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为我国的公正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义务 马克思 社会公正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维度探析
19
作者 刘宝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对以往哲学家的批判开启了以实践为主旨的新的世界观的探索。本文围绕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前提批判,探讨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立场、价值...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通过对以往哲学家的批判开启了以实践为主旨的新的世界观的探索。本文围绕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前提批判,探讨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价值立场、价值旨归等问题,得出马克思哲学是人类自由解放的学问。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变革 价值维度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研究
20
作者 鲍翠萍 武同骁 《魅力中国》 2014年第9期183-183,共1页
面对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突出、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现实。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环境,高校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方向,抵制错误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科学的世... 面对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突出、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现实。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环境,高校只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方向,抵制错误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科学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理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多方面入手,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