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隆乳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海清 向才锦 +1 位作者 陈明松 郭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不同取出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 5年12月对126例注射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开放式切开清除,随访并评估术后效果。结果:71例患者接受经乳晕切...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不同取出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 5年12月对126例注射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切口进行开放式切开清除,随访并评估术后效果。结果:71例患者接受经乳晕切口开放式清除术治疗,55例患者接受经腋窝切口开放式清除术治疗。两组术后切口Ⅰ期愈合差异不显著(P〉0.05),对手术效果是否满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明显残留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乳晕内乳头两侧及绕乳头根部下缘切口清除彻底,瘢痕不明显,适用于各种注射隆乳情况,应作为首选术式。对于有强烈要求,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可同期作假体隆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乳术 假体 取出
下载PDF
咬肌前间隙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岩 杨柠泽 +3 位作者 王志军 谢尚生 马晓艳 聂丽丽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 通过咬肌前间隙的解剖学研究,进一步完善解剖学知识,并探讨咬肌前间隙在除皱术中的应用,以避免术中损伤面神经.方法 选取12具24侧新鲜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并于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切片观察,同时对810例患者的SMAS下... 目的 通过咬肌前间隙的解剖学研究,进一步完善解剖学知识,并探讨咬肌前间隙在除皱术中的应用,以避免术中损伤面神经.方法 选取12具24侧新鲜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并于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切片观察,同时对810例患者的SMAS下除皱手术进行术中观察.结果 ①咬肌浅面存在多个软组织间隙,其周边有支持韧带形成并加强,SMAS和咬肌筋膜之间有多个薄弱的纤维隔分隔间隙.②咬肌前间隙进一步可分成SMAS颈阔肌下间隙和SMAS腱膜下间隙,颈阔肌下间隙较SMAS腱膜下间隙容易辨别和分离.③间隙的松弛、扩张、滑动是下面部老化的重要原因,将之命名为层状松弛理论.结论 咬肌浅面存在2种性质的软组织间隙,间隙性质的不同易使分离平面发生错误,是增加除皱术中面神经损伤风险的重要解剖学因素.层状松弛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老化过程.面部间隙内分离提紧是治疗老化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肌前间隙 表浅肌肉腱膜系统 解剖学 局部 韧带
原文传递
直视下剪除联合电灼汗腺与盲视下剪除汗腺治疗腋臭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海清 向才锦 郭华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680-68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直视下剪除并用电灼汗腺法和盲视下剪除汗腺法治疗腋臭症,以主观评价进行疗效分级.结果 98例患者采用直视下剪除并用电灼汗腺法治疗,有效率为97.96%,并发症发生率为5.10%.74例采用...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直视下剪除并用电灼汗腺法和盲视下剪除汗腺法治疗腋臭症,以主观评价进行疗效分级.结果 98例患者采用直视下剪除并用电灼汗腺法治疗,有效率为97.96%,并发症发生率为5.10%.74例采用盲视下剪除汗腺法治疗,有效率为93.24%,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结论 直视下剪除并用电灼汗腺法手术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剪除汗腺 电灼汗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