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进路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强 侯凤芝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迎来研究热潮。在一流学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者们从出版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视角,围绕出版学的“三大体系”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文章在梳理2023年度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 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迎来研究热潮。在一流学科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者们从出版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的视角,围绕出版学的“三大体系”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文章在梳理2023年度重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紧迫性、主要研究成果、现存问题及趋势展望,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出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概念体系 理论体系 方法体系
下载PDF
基于绿电和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园区低碳电力运营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秋华 刘鑫 +1 位作者 郑亚先 杨圣城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保证园区电力运营经济性,提高清洁电能的使用比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绿电和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园区低碳电力运营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绿电和火电的购电成本、光伏发电成本及自愿减排量收益,以总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随机... 为保证园区电力运营经济性,提高清洁电能的使用比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绿电和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园区低碳电力运营优化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绿电和火电的购电成本、光伏发电成本及自愿减排量收益,以总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结合随机概率约束,分中长期、日前和实时三阶段对绿电、火电电量以及光伏发电量进行优化。以南京市某企业园区的数据为基础,在自愿减排量价格合理的前提下,该优化模型可小幅降低园区总运营成本,并且显著提高了清洁电能的使用比例和园区应对扰动的能力。另外,就自愿减排量价格以及置信度取值对优化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 自愿减排量 低碳电力运营 随机概率约束
下载PDF
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循环迟滞模型研究
3
作者 段誉 周储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了模拟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s)在受到疲劳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不同循环次数、不同疲劳峰值载荷的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迟滞回线理论模型。将加载过程分为4个阶段且脱粘区域由新正向滑移区域、... 为了模拟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CMCs)在受到疲劳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不同循环次数、不同疲劳峰值载荷的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疲劳迟滞回线理论模型。将加载过程分为4个阶段且脱粘区域由新正向滑移区域、旧正向滑移区域和反向滑移区域组成,卸载过程滑移区域分为新正向滑移区域和反向滑移区域。分析了加载和卸载各个区域纤维轴向应力分布,推导了4个加载阶段和卸载对应的疲劳应力应变关系。预测了单向陶瓷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峰值应力和不同循环的疲劳迟滞曲线,发现预测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陶瓷 复合材料 循环 失效
下载PDF
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解析
4
作者 石虹远 梅超 +5 位作者 刘家宏 王佳 栾清华 宋天旭 董莉榕 李玉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4,共10页
【目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复杂化,其中显著特征是不透水面与透水面之间形成复杂的空间关系,对城市地表径流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探索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机理,有利于深化城市水文效应科学认知。【方... 【目的】城市化导致城市下垫面空间特征复杂化,其中显著特征是不透水面与透水面之间形成复杂的空间关系,对城市地表径流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探索降雨径流过程对不透水面空间分布的响应机理,有利于深化城市水文效应科学认知。【方法】开展了降雨径流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对二维水动力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并基于所得参数构建了区域大小为1 km×1 km的降雨径流模型,开展了3场真实降雨情景和4类(不透水面上、中、下游和随机分布)城市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情景下的地表径流过程模拟,对不同情景下的地表径流过程和径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降雨情景A(降雨量10.0 mm)和20%不透水率情景下,上游分布和随机分布之间的径流系数差值占比最大,可达59.9%;在降雨情景B下(降雨量51.8 mm),最大径流流量差值占比为67%。【结论】在同一不透水率下,不透水面空间分布对地表径流过程和径流特征值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通常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降雨和不透水率下,在设置的4类不透水面空间分布情景中,不透水面随机分布对径流过程的影响相对其他分布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径流管控与洪涝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城市内涝 降雨 径流过程 不透水面 城市化
下载PDF
松墨天牛热激蛋白MaltHSP40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5
作者 杨华磊 李慧 +3 位作者 赵培渊 许丹雯仪 李长燕 郝德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0-940,共11页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的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探究热激蛋白HSP40在松墨天牛抵御高温胁迫中的功能,基于松墨天牛转录组数据(GenBank...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的蛀干害虫,也是我国重大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探究热激蛋白HSP40在松墨天牛抵御高温胁迫中的功能,基于松墨天牛转录组数据(GenBank登录号:PRJNA548205),通过RT-PCR技术克隆两条松墨天牛HSP40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松墨天牛HSP40系统进化树;利用RT-qPCR技术检测16日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各组织HSP40基因在不同温度与时间处理条件(35℃、37℃、40℃、42.5℃和45℃;0 h、1 h、2 h和3 h)下和高温42.5℃处理3 h后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松墨天牛两条HSP40基因MaltHSP40-1(GenBank登录号:MW690168)和MaltHSP40-2(GenBank登录号:MW690169),其ORF长度分别为1206 bp和1059 bp,分别编码401个和352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分别约为45.24 kDa和39.25 kDa,等电点分别为6.73和9.07;两条序列中均存在含有保守的HPD基序以及DNA-J结构域;蛋白三维结构中均由N端的4个α螺旋和C端的底物结合域构成。系统进化树显示:MaltHSP40-1和MaltHSP40-2分别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AglaHSP40-1和AglaHSP40-2遗传距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高温胁迫可诱导松墨天牛HSP40基因的转录表达,雌雄成虫的MaltHSP40-1和MaltHSP40-2分别在35℃和37.5℃的条件下开始表达上调,在40℃或42.5℃时到达峰值,雄虫HSP40的相对表达量和上调倍数均高于雌虫;MaltHSP40-1及MaltHSP40-2在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42.5℃处理3 h后,MaltHSP40-1及MaltHSP40-2在各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精巢和卵巢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本研究表明MaltHSP40-1和MaltHSP40-2作为辅助分子伴侣,参与松墨天牛抵御高温胁迫。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热激蛋白在松墨天牛应对高温胁迫中的作用,也为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病的流行成灾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高温胁迫 热激蛋白40 耐热性 辅助分子伴侣
下载PDF
UAV-assisted cooperative offloading energy efficiency system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被引量:1
6
作者 Xue-Yong Yu Wen-Jin Niu +1 位作者 Ye Zhu Hong-Bo Zhu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Reliable communication and intensive computing power cannot be provided effectively by temporary hot spots in disaster areas and complex terrain ground infrastructure.Mitigating this has greatly developed the applicat... Reliable communication and intensive computing power cannot be provided effectively by temporary hot spots in disaster areas and complex terrain ground infrastructure.Mitigating this has greatly developed the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AV and Mobile Edge Computing(MEC)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loT).However,problems such as multi-user and huge data flow in large areas,which contradict the reality that a single UAV is constrained by limited computing power,still exist.Due to allowing UAV collaboration to accomplish complex tasks,cooperative task offloading between multiple UAVs must meet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asks and realize parallel processing,which reduces the comput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endurance pressure of terminals.Considering the computing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 terminal,delay constraint of a computing task,energy constraint,and safe distance of UAV,we constructed a UAV-Assisted cooperative offloading energy efficiency system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to minimize user terminal energy consumption.However,the result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originally nonconvex and thus,difficult to solve optimally.To tackle this problem,we developed an energ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using 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that decomposes the problem into three convex subproblems.Furthermore,we jointly optimized the number of local computing tasks,number of computing offloaded tasks,trajectories of UAV,and offloading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UAVs and multiuser terminals.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channel conditions and significantly saves the user terminal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benchmark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 offloading Internet of things(IoT) Mobile edge computing(MEC) 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结合三代测序在阻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中的成功应用
7
作者 齐淇 周征 +2 位作者 马金召 姚兵 陈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4-2191,共8页
目的结合三代测序技术(TGS)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成功阻断一个由SPAST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探讨PGT-M与TGS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一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检测(WES),发现SPAST... 目的结合三代测序技术(TGS)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成功阻断一个由SPAST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探讨PGT-M与TGS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一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系进行全外显子检测(WES),发现SPAST基因c.1699G>T突变,对该家系中先证者的SPAST基因突变位点c.1699G>T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同时应用三代测序技术在该家系SPAST基因突变位点两侧选择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作为遗传连锁标记,进而构建携带基因突变的家系SNP单体型。行拮抗剂方案刺激卵巢以获取卵母细胞,并进行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及胚胎培养,对囊胚滋养层细胞进行活检。应用PGT-M技术后,选择其中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结果本周期共获取卵母细胞20枚,其中正常受精18枚,最后形成可供活检的囊胚12枚。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2枚囊胚均成功扩增,且均为整倍体,12枚囊胚中8枚不携带父源突变,4枚胚胎携带父源突变。挑选其中1枚不携带父源突变的优质整倍体胚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成功妊娠后羊水检测显示胎儿不携带父源突变后产下一健康女婴。结论对于家系不全的遗传病案例,应用三代测序及PGT-M技术可有效阻断SPAST基因突变向子代垂直传递,也可避免非整倍体胚胎妊娠导致的流产,帮助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家庭获得健康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SPAST基因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元宇宙教育:育人机遇、挑战及其进路逻辑分析以民族认同教育为个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文宝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1-43,共13页
元宇宙教育是E-leaning、MOOC等教育模式的高级发展阶段。元宇宙教育通过虚拟仿真的技术赋能,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线上教学“社交软件+MOOC”模式的一块屏幕将教、学分割的系列短板,为受教者提供“内卷式”的动力供给、为施教者提供“透明... 元宇宙教育是E-leaning、MOOC等教育模式的高级发展阶段。元宇宙教育通过虚拟仿真的技术赋能,可以有效弥补当前线上教学“社交软件+MOOC”模式的一块屏幕将教、学分割的系列短板,为受教者提供“内卷式”的动力供给、为施教者提供“透明式”的学情把控,并可有效克服现实教育受制于时空羁绊的教育掣肘,大幅提升育人的临场感、实效性。但元宇宙教育也将意识形态隐患及信息技术陷阱推至极端,因此面对元宇宙时需持有理性认知态度,既不能忽略元宇宙的教育红利又不能将之神化。元宇宙教育建构,需要将元宇宙技术共性对接学科或课程的个性需求,按照整体规划流程理性、谨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育人 机遇 挑战 进路逻辑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战术通信网络路径优选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成胜 曹康宁 +1 位作者 石怀峰 王英植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针对作战业务的异质性、链路类型的多样性以及链路状态的时变性,使得满足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端到端传输路径的决策空间指数级上升,导致业务与最优路径的匹配更加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战术通信网络路径优选算法(DRL-... 针对作战业务的异质性、链路类型的多样性以及链路状态的时变性,使得满足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端到端传输路径的决策空间指数级上升,导致业务与最优路径的匹配更加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战术通信网络路径优选算法(DRL-ST)。DRL-ST通过Dueling DQN构建了端到端传输路径决策模型,并利用SumTree存储结构对采样机制进行优化,以提升模型的收敛速度;进一步,在对传输路径端到端QoS参数进行刻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业务特征的奖励函数,实现了业务服务质量需求与传输路径的最优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DRL-ST在满足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同时,端到端时延和丢包率分别降低了16.78%和28.43%,且吞吐量最大提升了2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软件定义网络 路径优选 服务质量
下载PDF
美国西尼罗病毒的风险监测及管理
10
作者 耿庆华 裴程程 +5 位作者 林森 王永刚 李成镛 贾赟 王群 姜焱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是重要的虫媒病毒之一。美国自1999年首次在纽约市发现WNV以来,在WNV感染风险监测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建立的以蚊子、鸟类为基础的环境监测系统,不仅起到了对WNV感染早期预警的关键作用...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是重要的虫媒病毒之一。美国自1999年首次在纽约市发现WNV以来,在WNV感染风险监测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建立的以蚊子、鸟类为基础的环境监测系统,不仅起到了对WNV感染早期预警的关键作用,同时还为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采取的虫媒综合管理和分阶段风险响应管理等措施,成功控制了WNV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减轻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WNV流行情况、风险监测方法及风险管理措施,以期对我国WNV感染等虫媒传播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早期预警、口岸风险分析以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风险监测 风险管理 美国
下载PDF
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中国花鲈和大黄鱼的诱集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磊 陈栋 +6 位作者 彭建新 张建明 王磊 陈帅 全为民 蒋玫 姜亚洲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18,共6页
为研究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3种海洋鱼类的诱集效果,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测定了江苏省启东市海域黑棘鲷Sparus macrocephl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3种海洋鱼类幼鱼在3种不同构造的人工鱼礁模型(... 为研究不同人工鱼礁模型对3种海洋鱼类的诱集效果,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测定了江苏省启东市海域黑棘鲷Sparus macrocephl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3种海洋鱼类幼鱼在3种不同构造的人工鱼礁模型(箱体礁、三角形礁和框架礁)条件下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中国花鲈幼鱼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诱集效果,对大黄鱼幼鱼无明显的诱集效果;在相同试验条件下,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幼鱼的诱集效果高于中国花鲈幼鱼;3种人工鱼礁模型对黑棘鲷、中国花鲈幼鱼的诱集效果顺序均为M1(箱体礁)>M2(三角形礁)>M3(框架礁)。研究表明,人工鱼礁模型的构造差异和鱼类的生理本能区别共同影响人工鱼礁模型对3种海洋鱼类幼鱼的诱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黑棘鲷 中国花鲈 大黄鱼 诱集效果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万兴 邵菲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89-97,共9页
平台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平台为核心的企业间组织形式,涉及平台所有者、需求方以及供给方三个主体。平台分为三类,即需求侧主导的社区型平台,供给侧主导的创新型平台,供需匹配主导的交易型平台。相比其他组织形式,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 平台生态系统是一种以平台为核心的企业间组织形式,涉及平台所有者、需求方以及供给方三个主体。平台分为三类,即需求侧主导的社区型平台,供给侧主导的创新型平台,供需匹配主导的交易型平台。相比其他组织形式,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具有如下特点:需求方在价值共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价值共创具有更大范围与更深程度的合作;互补性是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基础;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依赖架构设计与平台治理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社区型平台 创新型平台 交易型平台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旭青 陈醒 +2 位作者 吴苏亚 骆雨璇 王楠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096-2099,共4页
目的对丹参(叶、茎、花、根)不同部位中的可利用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对丹参(叶、茎、花、根)中酚酸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丹参中不同部位中丹酚酸类... 目的对丹参(叶、茎、花、根)不同部位中的可利用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法对丹参(叶、茎、花、根)中酚酸类、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丹参中不同部位中丹酚酸类、黄酮类含量差异较大,丹参地上部分(叶、茎、花)中除了含有大量丹酚酸类成分外,相对根而言,还富含以芦丁为主的黄酮类成分,叶、茎、花中分别含有芦丁的质量分数为3.53、0.56、0.66 mg·g^(-1)。结论丹参叶、茎、花中含有大量的丹参酚酸类、黄酮类等资源性化学成分,对丹参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扩大丹参新药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分析评价 丹酚酸类 黄酮类
下载PDF
介电润湿液体透镜仿生复眼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瑞 彭超 +4 位作者 张凯 孔梅梅 陈陶 关建飞 梁忠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不能自适应变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液体透镜曲面阵列的可变焦仿生复眼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计算系统的自适应变焦能力及相应像平面可移动范围。结果表明:系统成像的视场角随着基底曲率的... 为解决仿生复眼系统不能自适应变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润湿液体透镜曲面阵列的可变焦仿生复眼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计算系统的自适应变焦能力及相应像平面可移动范围。结果表明:系统成像的视场角随着基底曲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于非均匀透镜阵列,均匀透镜阵列可明显降低系统的离焦像差。适当减小子透镜单元尺寸,也可以达到降低边缘透镜离焦像差的目的。当物距或者接收器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调整子透镜单元焦距降低系统的离焦像差。系统接收器可移动范围为1.9 mm~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介电润湿 复眼 液体透镜阵列 可变焦
下载PDF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及价值 被引量:25
15
作者 周学荣 吴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4,共6页
对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基于世情、国情需要,在深刻洞察潮流、正确研判趋势、准确评判现实、科学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全球健康新战略》提出21世... 对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基于世情、国情需要,在深刻洞察潮流、正确研判趋势、准确评判现实、科学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全球健康新战略》提出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中国梦"与体育强国的理念提出,全民健身是强民之策、强国之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政府对人类健康时代来临的积极应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全民健身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关,全民健身能促进政治稳固,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减负增利;促进文化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全民健身 国家战略
下载PDF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稀缺影响的地域差异及门槛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敏 龙开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6,共10页
一直以来,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效率被认为是缓解能源稀缺的重要手段,但能源回弹效应证明了单纯依靠技术改变能源稀缺程度的脆弱性与不可持续性。在能源要素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技术和成本约束下能源资源配置路径及差异对促进能源可... 一直以来,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效率被认为是缓解能源稀缺的重要手段,但能源回弹效应证明了单纯依靠技术改变能源稀缺程度的脆弱性与不可持续性。在能源要素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究技术和成本约束下能源资源配置路径及差异对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别检验了能源利用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对能源稀缺的影响及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该影响的门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和要素价格作为能源利用技术效率、成本效率的关键作用力,通过影响能源与非能源要素的互补和替代需求关系,改变了剩余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对能源稀缺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由于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技术能力、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稀缺的影响也呈现出地区和时间差异性。②研究时期内,全国层面能源稀缺的缓解主要源于能源成本效率的改善;区域层面,中部地区能源稀缺的缓解主要源于能源利用技术效率的提升,东西部地区能源稀缺的缓解则源于能源成本效率的改善。③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科技投入水平以及产业发展结构的约束下,中国能源利用技术效率、成本效率对能源稀缺表现为非线性影响,在通过特定的拐点后发生结构性突变,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因此,能源利用中要充分发挥能源价格的作用,重视能源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以促进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技术效率 能源成本效率 能源稀缺 地区差异 门槛回归
下载PDF
定点式横向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泉荣 谢运山 +3 位作者 王萍 王志保 姚允龙 谢悦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4,共6页
介绍了应用定点式横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进行实时流量在线监测方面的比测率定研究工作。主要从设备选型、安装位置、代表流速计算、单元流速区间选择、关系率定、精度评定、测点流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设备选型、安装位置、... 介绍了应用定点式横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进行实时流量在线监测方面的比测率定研究工作。主要从设备选型、安装位置、代表流速计算、单元流速区间选择、关系率定、精度评定、测点流速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设备选型、安装位置、单元流速区间选择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比测分析,率定出代表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重点对设备安装位置、单元流速区间的选择、流速横向分布等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其他测站的类似H-ADCP监测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区间 安装位置 率定 精度评定
下载PDF
正电荷载基因纳米微泡的超声成像及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玲 李嘉 +4 位作者 卢航青 高启 丁粉干 袁晨燕 张东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67-1673,1700,共8页
目的:制备载基因纳米微泡并探讨其体内外超声成像和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机械震荡法制备磷脂为壳膜、六氟化硫(suphurhexafluoride,SF6)气体为核心的正电荷纳米微泡,再偶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启动... 目的:制备载基因纳米微泡并探讨其体内外超声成像和靶向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机械震荡法制备磷脂为壳膜、六氟化硫(suphurhexafluoride,SF6)气体为核心的正电荷纳米微泡,再偶联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启动子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simplex herpes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质粒DNA制备载基因纳泡。对其形态、平均粒径、zeta电位、DNA结合力、基因转染进行检测;然后对其体内外超声成像特性进行考察;最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FCM)分析检测载基因纳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击破(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技术对BEL-7402和SMC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电镜显示纳泡呈圆球形壳核结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667 nm,带正电;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质量比≥5时,纳泡可有效结合质粒DNA;体内外超声显示载基因纳泡具有良好的超声对比增强特性;RT-PCR检测显示纳泡联合UTMD能使HSV-TK在AFP阳性肝癌细胞内表达。CCK-8和FCM分析显示载基因纳泡+UTMD组能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具有良好超声成像功能的载基因纳泡能够高效靶向杀伤AFP阳性的肝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泡 超声成像 甲胎蛋白 基因治疗 超声靶向微泡击破
下载PDF
研究性教学在“GIS原理与应用”中的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先华 张远 《测绘工程》 CSCD 2019年第4期77-80,共4页
在研究型大学中,以研究性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共识。研究性课堂内外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方法,文中对研究性课堂教学法在"GI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进行研究。在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 在研究型大学中,以研究性教学法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共识。研究性课堂内外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方法,文中对研究性课堂教学法在"GIS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应用进行研究。在对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策划与组织安排,设计了文献综述、逻辑推理和实验3种研究教学法,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课程涉及的基本原理,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法 GIS 文献综述 逻辑推理 实验
下载PDF
早期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小敏 陈娟 +2 位作者 常芸 程咏 王秋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700-1704,1709,共6页
目的:研究早期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为术后12~24 h下床活动,对照组为术后24~48 h下床活动。... 目的:研究早期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为术后12~24 h下床活动,对照组为术后24~48 h下床活动。根据早期活动纳入标准对病人进行评估,按首次下床活动规范流程分别对2组病人指导进行下床活动,同时2组均按照下床活动计划表进行功能锻炼。比较2组术后1~7 d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1~7 d的深吸气量,术后第2、4、7天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第1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7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深吸气量术后第1~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氧分压术后第2、4、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二氧化碳分压术后第4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2、7天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下床活动时间越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越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下床活动 冠状动脉动脉搭桥术 呼吸功能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