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国际互认
1
《船舶物资与市场》 1998年第1期40-40,共1页
2月1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副局长朱明遏宣布,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国际互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已于1月22日首批签署了国际多边承认协议和区域性多边承认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 2月1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副局长朱明遏宣布,我国质量体系认证国际互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已于1月22日首批签署了国际多边承认协议和区域性多边承认协议。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质量认证与国家认可制度已达到国际水平。也就是说,只要企业取得 CNACR(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认证体系 国际多边承认协议 国际互认 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证机构 认可制度 国际贸易 发展中国家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下载PDF
向市场经济“快车道”疾驶——物资流通产业的危机和生机
2
作者 顾小宇 《中国储运》 1993年第1期10-11,共2页
物资流通重入震荡期 在经历了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革后,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又把我国物资流通领域卷入了新旧交替、内外交叉、中西交融的剧烈变动的漩涡。而多种经济成份、价值观念、权益主体、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冲... 物资流通重入震荡期 在经历了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革后,汹涌澎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又把我国物资流通领域卷入了新旧交替、内外交叉、中西交融的剧烈变动的漩涡。而多种经济成份、价值观念、权益主体、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冲击碰撞所迸发出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流通 震荡期 多种经济成份 外交叉 物资系统 冲击碰撞 中西交融 管理模式 经营方式 融通资金
下载PDF
西储腾鲲图
3
作者 刘知正 王西圣 《中国储运》 1992年第2期23-26,共4页
西储人经历了二十年风风雨雨,当他们振作精神,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工作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拂去祖国大江南北沉重封闭的幕布。传统的计划经济,已被“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取而代之。 长期干惯了单一储运计划物资的储运人。
关键词 计划物资 振作精神 物资企业管理 铁路专用线 借贷记帐法 企业融通资金 基层单位 中国物资储运 财务工作 货运代理
下载PDF
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
4
作者 张勇 《经贸导刊》 2000年第5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美元 美国风险投资 公司 升值 投资收益率 富裕 规模 代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创始人
下载PDF
赵丽印象
5
作者 陈丽 《中国储运》 1993年第1期29-29,共1页
第一次知道赵丽的名字,是在《中国储运》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专稿上。我一下便牢牢记住了她:一个性格鲜明,执拗倔强,有着太多敏感、太多泪水的女人。 二月九日,当晚点的火车慢悠悠晃荡了三个小时终于抵达天津站后,我... 第一次知道赵丽的名字,是在《中国储运》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专稿上。我一下便牢牢记住了她:一个性格鲜明,执拗倔强,有着太多敏感、太多泪水的女人。 二月九日,当晚点的火车慢悠悠晃荡了三个小时终于抵达天津站后,我顾不上伫足观赏这离别了十几年的城市,便急着去见赵丽。 “今晚能采访赵丽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丽 中国储运 天津站 陷人 武成
下载PDF
建立股份制流通企业的若干问题
6
作者 戴为民 李卫东 《粮食问题研究》 1994年第4期11-18,共8页
建立股份制流通企业的若干问题戴为民,李卫东股份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实行,这已被全国3220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所证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股份制成了"宠儿",然而部分流通企业及一些主管部门,缺乏对股分... 建立股份制流通企业的若干问题戴为民,李卫东股份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实行,这已被全国3220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所证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股份制成了"宠儿",然而部分流通企业及一些主管部门,缺乏对股分制的深刻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企业 商业企业 经营机制
下载PDF
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中的物资企业
7
作者 李树桥 《中国物资流通》 1999年第1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物资企业 国有经济 经济布局 战略调整
原文传递
看似寻常最奇崛——评《聊斋志异·地震》的新闻叙述语言
8
作者 康乐 《当代劳模》 1994年第10期36-36,共1页
我国古代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酷似现代新闻文体并以叙述语言精到而倾倒读者的名篇《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 我国古代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酷似现代新闻文体并以叙述语言精到而倾倒读者的名篇《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语言 聊斋志异 大地震 蒲松龄 我国古代 新闻文体 新闻记者 有声 寻常 康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