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电子工业年鉴》创办十周年回顾
- 1
-
-
作者
曹卫海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
文摘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以下简称《电子年鉴》)创刊于1986年。十年来,《电子年鉴》与我国年鉴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新的问题和考验。回顾十年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将有利于年鉴在编纂和经营方面迈上新台阶,在新形势下得到新发展。
-
关键词
电子工业
年鉴工作
经验教训
编辑部
新形势
同步发展
实践证明
回顾
发展动态
新发展
-
分类号
F426.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办出《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的特色
- 2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3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随着中国科技进步的不断提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快速发展,中国年鉴事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年鉴的个性与特色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中国年鉴事业的名声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是一大批年鉴工作者呕心沥血的成果。
-
关键词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年鉴特色
运作模式
出版资金
规模效应
质量效益
-
分类号
G237.9
[文化科学]
TN-54
[电子电信]
-
-
题名年鉴,旋转的信息载体
- 3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
文摘
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游牧、农业、工业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将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各项活动的信息化,将大大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产生新的先导性产业结构——信息产业。根据美日等国的统计,特别是它将带动非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据饭沼光夫等著《信息经济论》(1987年日本有斐阁丛书)揭示:"日本1985年的信息生产额,分信息产业和非信息产业,前者为11万4千亿日元,后者为15万8千亿日元,其比为4∶6;而七年前即1978年二者之比为7∶3,发生了逆转的大变化。"这是由于在整体社会企业信息化即计算机化进程中,贯彻整个企业中的一般企业内各个部门的信息化。
-
关键词
世界信息产业
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载体
年鉴
电子工业
计算机化
企业信息化
旋转
数据库
信息经济
-
分类号
Z5
[文化科学]
-
-
题名浅谈专业年鉴中数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4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
文摘
一、中国专业年鉴发展现状目前,全国编辑出版各种年鉴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7年全国出版年鉴已达1300余种。其中,中央各部委主办的各类专业年鉴就有100余种。从这几年的发展势头看,地方综合年鉴数量增长快,各类专业年鉴增长无几。本文所指专业年鉴是指中央各部委编纂出版的。它们翔实地记载着中国各个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向读者准确地描绘出中国各大产业的发展轨迹,并对今后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与预测,供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参考,也供广大读者参阅。
-
关键词
年鉴
市场经济条件
专业
数据资源
商品属性
解放思想
发展态势
分析与预测
编辑出版
发展情况
-
分类号
Z5
[文化科学]
-
-
题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年鉴编纂出版事业
- 5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6年第5期15-18,共4页
-
-
关键词
年鉴出版事业
年鉴编纂
科学发展观
《新译世界统计年鉴》
中国特色
编辑出版
中共中央
历史记载
-
分类号
C54
[社会学]
-
-
题名我眼中的专业编辑特色
- 6
-
-
作者
刘玲
-
机构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
文摘
从事编辑工作已有18个春秋了。春去秋来,随着18卷《中国电子工业年鉴》的问世,回首18载笔墨春秋,我有一些感受与收获。“编辑”这个职业在社会活动中的定义是什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中国定义:“
-
关键词
《中国电子工业年鉴》
专业编辑
素质
工作热情
责任心
学者型编辑
-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C54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