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调——舆论导向的试金石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毅伟 《青年记者》 2002年第9期28-28,共1页
格调高雅与庸俗是考验报纸生命力的试金石,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格调更是显示出其决定报纸导向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一些生活类和都市化的报纸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不惜版面,渲染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完全背离了"... 格调高雅与庸俗是考验报纸生命力的试金石,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格调更是显示出其决定报纸导向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一些生活类和都市化的报纸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不惜版面,渲染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完全背离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调 舆论导向 报纸 文化品位 讲政治 形象塑造
下载PDF
有“思”有“想”有编辑
2
作者 原小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15-116,共2页
一个报纸的编辑是否有“思想”,将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决定读者的多寡。有“思想”的编辑应让思想体现在选题策划能力、撰写观点独特言论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等三种能力上。
关键词 报纸编辑 思想 新闻报道
下载PDF
不可遗忘的一环
3
作者 火星 《编辑之友》 1985年第3期102-102,共1页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编辑的人,真正的文章大家并非如此.列宁在编辑《火星报》期间,常常亲自校对,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音节、标点都要反复核实。他在关于出版《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的一封信中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在他看来,校对是出版的第一条件。鲁迅一生化在校对上的精力几乎不亚于编著,许广平先生回忆道:“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往往多是经过鲁迅先生和我共同校对。……有时甚至六七校,平时的所谓初校,在我们已经是二校、四校了。”《鲁迅日记》中就有不少“通夜校《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对人员 校对工作 编辑 报刊图书 资本主义 遗忘 出版部门 出版条件 鲁迅日记 出差错
下载PDF
行业报要“行业”还是甩“行业”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培忠 昝江波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5,共1页
寻找行业报的定位,首先要从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上考虑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是需要人云亦云的“都市新闻”吗?他们需要真正能够对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本行业的新闻。创刊已经25年的《山西工人报》是山西省总工会的机关报,这张报纸... 寻找行业报的定位,首先要从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上考虑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是需要人云亦云的“都市新闻”吗?他们需要真正能够对工作、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本行业的新闻。创刊已经25年的《山西工人报》是山西省总工会的机关报,这张报纸从“小”(周二、周四,四开四版)到“大”(日报,对开四版、部分周刊为对开八版),是一张发展态势良好、发行状况稳定、经营收入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报 《山西工人报》 都市新闻 发行状况 经营收入 读者群 机关报 总工会
原文传递
青年记者需要努力完成的必修课
5
作者 杨培忠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14,共2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交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广大青年记者需要努力完成的一门必修课。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是要让青年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目前活跃在各种媒体一线的广大青年记者牢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交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广大青年记者需要努力完成的一门必修课。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是要让青年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目前活跃在各种媒体一线的广大青年记者牢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所需要,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所需要,同时也是青年记者健康成长所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记者 必修课 新闻工作者 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事业发展 作风 文风 媒体
原文传递
“三贴近”需要先进性的引领
6
作者 杨培忠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宣传 “三贴近” 群众利益 党员先进性
原文传递
实现“走转改”长效化的关键是什么?
7
作者 杨培忠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1,共2页
“省城部分公共汽电车总站秩序情况记者目击”“打工仔、打工妹:乡音浓浓评说《劳动法》”“为农民工讨工钱”“走进困难职工家庭”“三伏天:农民工宿舍、工地看暑期劳动保护”……自1984年创刊以来,《山西工人报》每年部专为记者深... “省城部分公共汽电车总站秩序情况记者目击”“打工仔、打工妹:乡音浓浓评说《劳动法》”“为农民工讨工钱”“走进困难职工家庭”“三伏天:农民工宿舍、工地看暑期劳动保护”……自1984年创刊以来,《山西工人报》每年部专为记者深入基层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开设专栏。梳理和总结近30年的实践可发现,实现“走转改”常态化的三个关键之处是:机制保障,职业自觉,受众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工人报》 《劳动法》 困难职工 劳动保护 采访活动 深入基层 机制保障 受众需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