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拒绝平庸 仰望高标——解析《当代传播》的成功之道
1
作者 郑瑜 《新疆新闻出版》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1985年5月20日,西部,乌鲁木齐市。当这里的新闻从业者在为一本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问世而欣喜时,他们并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这本期刊会冲出西部,成为全国有较大知名度,并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全国新闻核心期刊"。由新疆记协... 1985年5月20日,西部,乌鲁木齐市。当这里的新闻从业者在为一本新闻传播理论期刊的问世而欣喜时,他们并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这本期刊会冲出西部,成为全国有较大知名度,并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全国新闻核心期刊"。由新疆记协、新疆日报主办,深圳特区报合办的《当代传播》杂志(前身为《新疆新闻界》),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十几年来,《当代传播》以探讨新闻学术理论、关注新闻实践为己任,坚持理论性、实用性、指导性、可读性相结合的办刊方向,以改革和创新统揽全局,追逐研究前沿的新闻理论,探索新闻媒体发展规律,研讨新闻传播业内的新现象、新成果,读者面已扩大至全国的新闻单位、高等院校、图书馆、研究院所,在新闻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和广泛知名度。特别是近年来,《当代传播》杂志社在主编亢平的带领下,致力于办刊改革实践,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为期刊参与更大范围和更广阔领域内的竞争积聚力量,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传播 新闻传播业 新闻从业者 新疆日报 深圳特区报 新闻学术 新闻理论 读者面 传播学研究 一本
下载PDF
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 被引量:18
2
作者 邵培仁 范红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分析了媒介象征性权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在中国这种象征性权力转移的路径和过程。作为一种话语权力,象征性权力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媒介象征性权力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媒介给社会带来的... 本文分析了媒介象征性权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在中国这种象征性权力转移的路径和过程。作为一种话语权力,象征性权力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媒介象征性权力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媒介给社会带来的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性权力 话语民主 舆论生态 转移
下载PDF
解释·建构·变迁·反思:危机中的风险传播与媒体使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范红霞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中国是否进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如果从中国2003年以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来看,似乎如此。据中国公安部颁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7万起,到2007年群体性事件已达8万起,2009年则超过... 中国是否进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如果从中国2003年以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来看,似乎如此。据中国公安部颁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7万起,到2007年群体性事件已达8万起,2009年则超过十万起。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肇始,中国连续几年来突发事件频起(包括群体性事件),大多涉及公众利益,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些事件甚至酿成较大社会冲突,影响波及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社会责任 研讨会综述 大众传媒 新闻报道 风险传播 群体性事件 媒体
下载PDF
女性问题、大众媒介与公共议程的互动——以家庭暴力立法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范红霞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7,共3页
一、李阳殴妻———名人家暴风波使家暴议题进入话语中心 2011年8月31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在微博中曝光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并上传了伤情照片。这条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此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切和谴责。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女性问题 大众媒介 立法 话语中心 疯狂英语 创始人 李阳
下载PDF
简析媒介文本中的符号暴力与权力编码——以剩女话语为例
5
作者 孙金波 范红霞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6-160,共5页
"剩女话语"是由媒介制造出来的,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下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剩女"话语刻画出的女性刻板印象和污名化想象,体现了男性中心的性别视角,因而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的标示意义。根据福柯的观点,话语既... "剩女话语"是由媒介制造出来的,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下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剩女"话语刻画出的女性刻板印象和污名化想象,体现了男性中心的性别视角,因而具有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的标示意义。根据福柯的观点,话语既生产了知识,同时也生产了权力。通过对"剩女"的命名和定义,这一话语旨在贬低女性的性别形象和社会价值,并将其整合进官方认定的正式话语体系中,从而构成一种既定的话语秩序,以迎合传统观念中男性主导的性别霸权,因而成为一种符号暴力。关于"剩女"标签的制造和权力编码,以及在此称谓上附加的形象建构、道德想象和社会评价,反映了男性对现代独立女性的恐惧和排斥,以及女性自身在传统角色规范和现代身份认知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女 编码/解码 符号权力 刻板印象 性别秩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