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开低走,让主题报道生动鲜活——《浙中新报》“赶超发展,两富先锋”系列报道解读
1
作者 张益晓 《传播与版权》 2014年第1期21-21,24,共2页
解读《浙中新报》"赶超发展,两富先锋"系列报道,分析如何让主题报道更加生动鲜活。
关键词 主题报道 系列报道 《浙中新报》
下载PDF
让图片在版面上有最好的表现——如何做好地市级都市报“三合一”编辑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晓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5,共3页
《浙中新报》作为一家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其刊发的摄影作品和推出的摄影专版《此情此景》,近年来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比中,获得14个奖项,其中3组新闻摄影作品荣获“年度图片奖”,占中国地市报新闻... 《浙中新报》作为一家地市级都市类报纸,其刊发的摄影作品和推出的摄影专版《此情此景》,近年来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在2013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比中,获得14个奖项,其中3组新闻摄影作品荣获“年度图片奖”,占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年度图片奖”总获奖量的1/8,位居全国地市报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 图片 中国地市报新闻奖 都市报 新闻摄影作品 编辑 版面 都市类报纸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如何做不一样的经济报道
3
作者 金晓 《传媒评论》 2016年第7期75-76,共2页
"新闻"——这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在全媒体时代已从高、大、上进入平民化。当下,人们对新闻报道特别是对经济新闻报道的需求不是低落了,而是更多、更迫切了。如何将"手段"与"内容"更好地融合起来,诠释自己的特色已是纸媒面临的又一... "新闻"——这种特殊的信息产品,在全媒体时代已从高、大、上进入平民化。当下,人们对新闻报道特别是对经济新闻报道的需求不是低落了,而是更多、更迫切了。如何将"手段"与"内容"更好地融合起来,诠释自己的特色已是纸媒面临的又一课题。那么,都市报的经济报道如何做到鲜活生动、可读可用?《浙中新报》通过自身转型,放大优势,精准发力,杀出一条"新路",推出的经济报道既精准又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时代 淘宝 世界电子商务 网络模特 电子商务领域 百姓日常生活 人物典型 网商 发展指数 线下
下载PDF
经营好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浙中新报》做好外来建设者新闻的“义乌试点”
4
作者 俞平 吴卫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76,共2页
一张报纸对外来建设者的态度,体现了其在这个问题上的站位和运行模式,也体现了媒体的责任担当。《浙中新报》立足义乌这个中国特有的县报市场,将外来建设者作为最重要的受众,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形成了自己的“义乌试点”。
关键词 建设者 义乌 试点 浙中 新闻 经营 责任担当 报纸
原文传递
地方报纸:如何讲好民心相通的丝路故事——以《浙中新报》实践为例
5
作者 孙成平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秋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民相亲""心相通"不但成为这项伟大构想的重要内容,更为其落地实施、顺利推进提供了人文基础与关键保障。作为地...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秋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民相亲""心相通"不但成为这项伟大构想的重要内容,更为其落地实施、顺利推进提供了人文基础与关键保障。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近年来,深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浙江义乌的《浙中新报》在努力讲好新时期"民相亲""心相通"丝路故事上从三个方面做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讲故事 浙中新报
原文传递
社区报——地市报纸发展新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厚盛 童飚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9-89,共1页
《浙中新报》是金华日报社主办的地市级都市类报纸,2006年10月把编辑部搬人义乌,收缩战线,聚焦社区,把它当作一份地道的义乌社区报来办,为当地社区市民提供贴心服务,初步在义乌站稳了脚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社区报 报纸发展 都市类报纸 地市级 日报社 义乌 编辑部 主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