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信息时代外语教师的素质结构
1
作者 杜映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53-55,共3页
信息社会对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英语专业素质、教育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等,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外语教师 素质结构
下载PDF
Burzio内论元说证伪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彦春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本文论证了Burzio内论元说推导过程的伪相关性,认为在存现动词没有受抑的外论元,所以不同于其主语为内论元(受V统制)的被动词所构成的句子。明显的证据是被动词句可以通过介词短语(PP)显化其受抑的外论元,而存现句中诸如arrivare之类的... 本文论证了Burzio内论元说推导过程的伪相关性,认为在存现动词没有受抑的外论元,所以不同于其主语为内论元(受V统制)的被动词所构成的句子。明显的证据是被动词句可以通过介词短语(PP)显化其受抑的外论元,而存现句中诸如arrivare之类的存现动词则不可以。所以仅仅因为其形式上的相似性就将两者归为一类是错误的。通过对Burzio论证过程的分析,作者得出结论:Burzio原则实际上不过是作格动词的词汇变化规则,对普遍语法意义上的存现句等语言现象没有解释力,其以类比被动词并根据ne语素化因素而推导出来的有关移动和状态变化动词(即存现动词)的内论元说是不成立的。本文在证伪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说,并希望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探讨,以给出更全面、辩证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zio 内论元说 存现句 类比被动词 生成语言学
下载PDF
副词位置变化与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彦春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文探讨了“幸亏你来了”与“你幸亏来了”的句法机制和语义表征 ,认为“幸亏”是句修副词 ,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后 ,但位置的变化并不改变句子的语法实质和意思 ,其与后面结果小句的配置问题是语篇层次上的衔接问题 ,... 本文探讨了“幸亏你来了”与“你幸亏来了”的句法机制和语义表征 ,认为“幸亏”是句修副词 ,可以放在主语之前 ,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后 ,但位置的变化并不改变句子的语法实质和意思 ,其与后面结果小句的配置问题是语篇层次上的衔接问题 ,而不是合不合语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修副词 动修副词 句法机制 语义表征
下载PDF
语用学研究的复合性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冉永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共1页
提倡语言使用与理解的界面研究,强调研究方法及理论视野下的跨学科性,已是当代语言学发展所体现的新特点,也是外语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在新的21世纪,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外语研究... 提倡语言使用与理解的界面研究,强调研究方法及理论视野下的跨学科性,已是当代语言学发展所体现的新特点,也是外语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在新的21世纪,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外语研究与外语实践必须寻求新发展与新突破,为此我们应当重视界面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才能出现新议题、新方法、构建新理论等,外语研究尤其应该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研究 复合性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外语学科 外语研究 当代语言学 跨学科研究 语言使用
下载PDF
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谈语言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霍永寿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5,共8页
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哲学眼光作为理性化的哲学智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之思"在认识元思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四个过程,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定义问题的性质、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表征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哲学眼光作为理性化的哲学智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之思"在认识元思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四个过程,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定义问题的性质、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表征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通过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和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建构过程的分析论证,语言学作为经验性科学可以从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入手,然后经由上述四个元思维过程,逐步走向学科理论的建构,并进而对世界语言学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是哲学眼光指引下的取舍、抽象、深入、系统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事实 哲学眼光 语言研究 认识论基础
下载PDF
关联·织综·对等——从《螽斯》的几种译文看翻译中对等概念的本质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彦春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螽斯》的几种译文分析、评价 ,我们试图揭示翻译中对等概念的本质 :对等是受关联和织综所制约的。关联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投射 ;织综指译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网络。关联和织综共同构成了翻译的动态对等机制 ,是翻译的主要方面——... 通过《螽斯》的几种译文分析、评价 ,我们试图揭示翻译中对等概念的本质 :对等是受关联和织综所制约的。关联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投射 ;织综指译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网络。关联和织综共同构成了翻译的动态对等机制 ,是翻译的主要方面——是翻译理论建构应考虑的基本内容、翻译活动应遵循的基本纲领 ,也是译作评价得以进行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 《螽斯》 关联 对等 翻译理论 诗歌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模糊对等 被引量:60
7
作者 赵彦春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 ,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 ,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 ,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 ,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致模糊对等。我们通过《螽斯》三种... 模糊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它体现在词、句子、语篇各个层面上 ,它使语言本身成了一个意义潜势系统 ,能够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意义 ,也给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美学调配提供了可能 ,使译文与原文能够达致模糊对等。我们通过《螽斯》三种译文的分析表明模糊处理在翻译中所产生的功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翻译 《螽斯》
下载PDF
语言变体理论及其对检察语言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件福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0,共4页
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言语民俗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三个角度探讨了语言变体理论的语言学理据,并以语言变体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检察语言的复杂多样的变体现象,并对这些检察语言变体进行了概略的功能分类。研究发现,该理论对认识和分析... 要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言语民俗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三个角度探讨了语言变体理论的语言学理据,并以语言变体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检察语言的复杂多样的变体现象,并对这些检察语言变体进行了概略的功能分类。研究发现,该理论对认识和分析检察语言、指导检察官的语言使用及检察工作中的语言应用,都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变体 检察语言
下载PDF
隐喻──认知词典学的眼睛 被引量:61
9
作者 赵彦春 黄建华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隐喻是人类共有的,而隐喻化过程是相对的。隐喻的过程就是意义构建、意义转化 的过程。由此可见,语义是流变的,而非固定的。了解语义的特性是认知词典学的 切入点。本文在阐述隐喻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认知学习词典中明示义项之... 隐喻是人类共有的,而隐喻化过程是相对的。隐喻的过程就是意义构建、意义转化 的过程。由此可见,语义是流变的,而非固定的。了解语义的特性是认知词典学的 切入点。本文在阐述隐喻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认知学习词典中明示义项之间 的隐喻关系,如何根据概念隐喻构建词汇模块,以提高语言学习者,尤其是二语习 得者的词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学 隐喻化 语义 概念隐喻 语言学习者 义项 二语习得 词汇能力 认知 意义构建
全文增补中
辞或命题:中西语言哲学基本范畴对比研究
10
作者 霍永寿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1,共6页
针对国内哲学研究中借助西方哲学概念"命题"定义先秦哲学概念"辞"的做法,通过对先秦哲学典籍和西方相关哲学论著文本的分析、考证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辞"和"命题"只是在句法述谓结构、基本... 针对国内哲学研究中借助西方哲学概念"命题"定义先秦哲学概念"辞"的做法,通过对先秦哲学典籍和西方相关哲学论著文本的分析、考证和阐释,得出以下结论:"辞"和"命题"只是在句法述谓结构、基本语义成分和某些语用特征方面存在共性,而在述谓结构的组合方式及其在各自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二者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的后果之一是,中西语言研究对句法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 先秦语言哲学 范畴 述谓
下载PDF
语言研究中的生物学提案及其最简框架探析——基于Chomsky(2014)解读音义界面间的非对称性
11
作者 马志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30-35,共6页
语言习得中的刺激贫乏论和语言本体的生物性特征是生成语言学立论的主要依据,而最简最优的语言研究理念认为解读机制和外化程序二者间并不对称:前者基于层级性结构表达式而后者其实为辅助性的线性序列。据此而生的最简递归论颠覆了亚里... 语言习得中的刺激贫乏论和语言本体的生物性特征是生成语言学立论的主要依据,而最简最优的语言研究理念认为解读机制和外化程序二者间并不对称:前者基于层级性结构表达式而后者其实为辅助性的线性序列。据此而生的最简递归论颠覆了亚里斯多德以音为语言实质的传统语言观,并认为句法推导作为优化的计算系统是以合并为原始操作的;语法的计算效率始终优先于语言的使用效率。从语言的生物性实质和有机体发展所必须遵循的第三因素的视角,阐述普遍性科学范式追求精简和优化的最简理念以及原则、例外、抽象化等研究方法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语言学 最简方案 概念意愿界面 感觉运动界面 非对称性
下载PDF
何以使用“指称”?——谈谈reference等术语的汉译
12
作者 刘礼进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67,共2页
本文论述语言学术语“指称”在语法(或语篇)层面上的用法问题。本文分析发现,时而见诸当下学术期刊上的“指称”译自英语的reference,其文字意义欠通顺,用法与相关的(英语)原词语也有出入;该术语主要包括语义学和语法学上的两种不同涵义... 本文论述语言学术语“指称”在语法(或语篇)层面上的用法问题。本文分析发现,时而见诸当下学术期刊上的“指称”译自英语的reference,其文字意义欠通顺,用法与相关的(英语)原词语也有出入;该术语主要包括语义学和语法学上的两种不同涵义,它在语法和语篇分析中对应于reference的常见而恰当的用语应为“照应”或“指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 指称 照应/指代
下载PDF
不要用偏题怪题难为学生
13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0-70,共1页
编辑同志: 一个学生从一本新编中学英语升学辅导书中,找来这样一道选择填空题问我。原题是:
关键词 辅导书 中学英语教师 选择填空题 新编 中学生 《圣经》 词组 中学外语教学 汉语 算错
下载PDF
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2006年会在广州召开
14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会 学刊 高校 《现代外语》 广州 编辑部 开幕式
原文传递
《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述评 被引量:74
15
作者 钱冠连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1-66,80,共7页
Verschueren语言适应论提出,语用学不是和词法、句法、语义学、语音学相平行的一个学科,而是对语言功能的综观。他认为语言适应有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本文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 Verschueren语言适应论提出,语用学不是和词法、句法、语义学、语音学相平行的一个学科,而是对语言功能的综观。他认为语言适应有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本文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以及这一新论与传统语用学的关系加以讨论,并探究它对语用学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适应 综观
原文传递
对“摆布派”译论的译学反思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彦春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4,共8页
摆布派译论在翻译的多元系统内赢得了一级地位,而传统的翻译准则和规律,如“忠实”、“对等”则退居二位,且被认为是消极、机械的负面指数。本文论述了翻译的悖论属性及其归因,对换喻和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论证了摆布派的偏颇之处:... 摆布派译论在翻译的多元系统内赢得了一级地位,而传统的翻译准则和规律,如“忠实”、“对等”则退居二位,且被认为是消极、机械的负面指数。本文论述了翻译的悖论属性及其归因,对换喻和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论证了摆布派的偏颇之处:重换喻轻隐喻;重译文轻原文等。本文的结论是,摆布派译论在本体的翻译研究中应有其合理的位置,但不是决定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布派译论 译学 翻译准则 隐喻 换喻 理论定位 译文 翻译悖论
原文传递
当代语用学研究的跨学科多维视野 被引量:56
17
作者 冉永平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3-771,801,共9页
当代语用学研究及选题出现明显的多维性,包括分析视角的多维及学科的多维,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密切。本文参照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围绕其跨学科的研究主题,结合部分传统选题的深入与拓展、新兴选题的出现,重点总结语用学... 当代语用学研究及选题出现明显的多维性,包括分析视角的多维及学科的多维,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密切。本文参照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会,围绕其跨学科的研究主题,结合部分传统选题的深入与拓展、新兴选题的出现,重点总结语用学研究所凸显的多维性,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这一发展趋势。这将对我国语用学研究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二届国际语用学大学 跨学科 交叉视野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儿童最初词汇的习得及其词义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映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对一个儿童从 8至 1 8个月间的词汇发展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表明 ,儿童最初词汇的心理表征是从笼统的、模糊的整体形象开始向分化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和属性的同类对象发展的过程。在词义形成过程中 ,成人的积极反馈、强化 ,成人... 本文对一个儿童从 8至 1 8个月间的词汇发展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表明 ,儿童最初词汇的心理表征是从笼统的、模糊的整体形象开始向分化的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征和属性的同类对象发展的过程。在词义形成过程中 ,成人的积极反馈、强化 ,成人和儿童的语言交流在儿童最初词义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也参与到词义的形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词汇习得 词义分析 儿童最初词汇 心理表征 反馈 强化 成人 语言交际 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可推知照应再考——专就语篇中的照应性名词短语而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礼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3,共6页
本文根据国外语用和认知方面的研究理论专门探讨名词(短)语特别是有定名词语在语篇中的可推知照应的用法。文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意义。第一,阐述可推知照应的理据;第二,论述语境因素对照应理解和建构产生的效力;第三,在分析的... 本文根据国外语用和认知方面的研究理论专门探讨名词(短)语特别是有定名词语在语篇中的可推知照应的用法。文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意义。第一,阐述可推知照应的理据;第二,论述语境因素对照应理解和建构产生的效力;第三,在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改善了“已知性等级”模式;最后,论证通常被视为无照应作用的不定名词语在一定语境下具有照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名词短语 语篇 可推知照应理论 语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