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嫦娥探月工程之路回眸 被引量:4
1
作者 庞之浩 《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2-16,共5页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其中一项是世界"首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圆满完成,也为我国探月工程&...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顺利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其中一项是世界"首次"。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圆满完成,也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映照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探月嫦娥工程 月球探测器 科学载荷
下载PDF
北方民歌中的民间星座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超 刘宗迪 +1 位作者 孙媛媛 徐刚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3年第4期90-102,共13页
各地民歌、谚语、戏曲之中经常提到一些星名,这些星名大多不同于通行的星座名称或古代星座名称,因此,辨识这些民间星座名称所指为哪些星座,就是了解民间传统天文知识的前提。我国北方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民歌、谚语、戏曲中有三十多个民间... 各地民歌、谚语、戏曲之中经常提到一些星名,这些星名大多不同于通行的星座名称或古代星座名称,因此,辨识这些民间星座名称所指为哪些星座,就是了解民间传统天文知识的前提。我国北方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民歌、谚语、戏曲中有三十多个民间星座名称,中国民间星座调查团队对这些民间星座相对应的现代天文学星座进行证认,并着重对昴星团相关星座、银河中的特殊星座进行了阐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民间传统对银河及其周边星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星座 传统知识 民歌 昴星团
下载PDF
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媛媛 刘宗迪 +1 位作者 吴蕴豪 张超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民间星座是指世界各地不以天文为职业内容的人群,尤其是非知识阶层对于星群的划分,是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志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访谈和网络问卷两种途径,对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民间星座名称以及相关口头传统进行调查... 民间星座是指世界各地不以天文为职业内容的人群,尤其是非知识阶层对于星群的划分,是地方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志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访谈和网络问卷两种途径,对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民间星座名称以及相关口头传统进行调查,共搜集到数十个民间星座名称,表明尽管现代天文历法知识早已普及,但传统的民间天文星象知识仍不绝如缕地流传于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星座 地方性知识 民族天文学
下载PDF
嫦娥五号月球“挖土”归来 被引量:5
4
作者 庞之浩 《科学》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了嫦餓五号月球采祥返回器在闯过月面采祥封装,上升器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超高速再人返回等一系列唯关后,嫦哦五号返回器在2020年12月17日携带1731克月球祥品顺利返回地球圆满... 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发射了嫦餓五号月球采祥返回器在闯过月面采祥封装,上升器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超高速再人返回等一系列唯关后,嫦哦五号返回器在2020年12月17日携带1731克月球祥品顺利返回地球圆满芫成探月任务,也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月工程 轨道交会对接 嫦娥五号 上升器 长征五号 返回器 月球 超高速
下载PDF
《流浪地球2》:中国式的科幻电影
5
作者 苟利军 《中国国家天文》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科学顾问讲述科幻电影幕后故事。中国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了。此次,笔者和其他十多位老师一起,担任了《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团队,机会难得,很是荣幸。在电影正式上映的前两天,我们也有机会提前观看了电影的... 科学顾问讲述科幻电影幕后故事。中国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在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了。此次,笔者和其他十多位老师一起,担任了《流浪地球2》的科学顾问团队,机会难得,很是荣幸。在电影正式上映的前两天,我们也有机会提前观看了电影的内部放映,我很是兴奋,既是开心自己的参与,更是因为自己看到了一部高质量的科幻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科幻片 机会难得 流浪 幕后故事 中国式 地球
原文传递
2023年,天文学10大进展
6
作者 苟利军 戴昱 《中国国家天文》 2023年第12期14-37,共24页
随着2023年的惟幕逐渐落下,我们即将从兔年跨入充满活力的龙年。回顾这一年,人们探索浩瀚宇宙的热情依然高涨,天文领域探索取得的成就亦令人振奋。在此,让我们从众多天文成就中挑选几项颇具代表性的事件,来庆祝收获丰硕的这一年。今年,... 随着2023年的惟幕逐渐落下,我们即将从兔年跨入充满活力的龙年。回顾这一年,人们探索浩瀚宇宙的热情依然高涨,天文领域探索取得的成就亦令人振奋。在此,让我们从众多天文成就中挑选几项颇具代表性的事件,来庆祝收获丰硕的这一年。今年,天文学界迎来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 充满活力 成就
原文传递
1970—一小型施密特摄星仪的出现
7
作者 陈亮亮 张超 《中国国家天文》 2024年第8期80-83,共4页
一种新型的专业天文望远镜结构,需要多久才会下沉到业余天文层级,让天文爱好者也能享受到福利?在二十世纪,这个答案可能是三四十年。其中的例证之一,便是施密特摄星仪的普及化过程。
关键词 天文望远镜 施密特 普及化 天文爱好者 二十世纪
原文传递
人彼星夜,我心太阳专访太阳物理学家汪景院士
8
作者 童祎璐 孙媛媛 《中国国家天文》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汪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太阳物理学家,从1978年踏入太阳研究领域,至今已深耕了近半个世纪。近日,本刊记者有幸走进汪院士的办公室,一起畅聊近五十年的“追日”生涯。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景 国家天文台 物理学家 太阳 五十年
原文传递
2022年天文学10大进展
9
作者 李海宁 苟利军 《中国国家天文》 2022年第12期10-39,共30页
时值岁末,我们即将告别虎年,迎来新的一岁。回望2022,虽仍旧饱受疫情的影响,但我们探索宇宙的初心没有改变,依然火热。按惯例,我们从2022年发生的众多天文事件中,述选出我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十件,以飨读者。历时五年,银河系中心黑洞的... 时值岁末,我们即将告别虎年,迎来新的一岁。回望2022,虽仍旧饱受疫情的影响,但我们探索宇宙的初心没有改变,依然火热。按惯例,我们从2022年发生的众多天文事件中,述选出我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十件,以飨读者。历时五年,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照片终与世人相见。在2021年底发射的韦布空间望远镜,也已经达到遥远而寂静的L2点,于2022年7月开启正式观测,助力我们探索更古早的天体,揭示更精细的宇宙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天文学 银河系 探索宇宙
原文传递
2021年天文学10大进展
10
作者 苟利军 邓舒夏 《中国国家天文》 2021年第12期10-43,共34页
2021年又是艰难的年,疫情四处蔓延,出行受限。不过即使如此,疫情也没有阻挡住人们探索太空和宇宙的热情和雄心。天文发现让人应接不暇,中国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让世界瞩目。历经半年左右的时间,三个火星探测器均已成功抵达火星,中国首个... 2021年又是艰难的年,疫情四处蔓延,出行受限。不过即使如此,疫情也没有阻挡住人们探索太空和宇宙的热情和雄心。天文发现让人应接不暇,中国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让世界瞩目。历经半年左右的时间,三个火星探测器均已成功抵达火星,中国首个灾星车克服了黑色七分钟实现了软着陆,并且发回了自拍照,让国人惊喜;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已经开建,到2022年底建成,中国人终于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家;2020年年底成功取样返回的嫦娥五号样本分析刷新了我们对于月球的认知;中国的大国重器中国天眼和郭守敬望远镜不负众望,做出了一系列让世人瞩目的天文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样本分析 天文学 软着陆 自拍照
原文传递
2019年10大天文故事
11
作者 苟利军 郝方甲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12期16-33,共18页
2019年过去了,地球围绕太阳又转了一圈。于浩瀚宇宙而言,这是多小的一圈,又是多短暂的一瞬。但对人类来说,斗转星移从来都是一件不平凡的事,它包含着所有已知与未知,象征着未来与无穷。吾生有涯,而知无涯。2019年,天文领域取得了一些令... 2019年过去了,地球围绕太阳又转了一圈。于浩瀚宇宙而言,这是多小的一圈,又是多短暂的一瞬。但对人类来说,斗转星移从来都是一件不平凡的事,它包含着所有已知与未知,象征着未来与无穷。吾生有涯,而知无涯。2019年,天文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激动的突破。比如,在等待了100多年后,我们终于在照片上看到了黑洞的模样。同一年间,科学家还发现了银河系内的最小和最重的恒星级黒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知与未知 黑洞 斗转星移
原文传递
谁为黑洞拍下第一张照片?
12
作者 苟利军 黄月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4期20-22,共3页
如今,人类终于为黑洞拍下第一张图像。2017年4月5日到10日之间,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第一次观测到黑洞的视界面。这个... 如今,人类终于为黑洞拍下第一张图像。2017年4月5日到10日之间,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庞大观测计划,利用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阵列,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网络,第一次观测到黑洞的视界面。这个虚拟的望远镜网络被称为“视界面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射电望远镜 虚拟望远镜 照片 观测计划 视界面 科学家 研究所
原文传递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为何高糊?——关于黑洞照片的八个问题
13
作者 苟利军 黄月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4期14-19,共6页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点,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全球六地的视界面望远镜发布会上同步发布"经过漫长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之下,第一张黑洞照片终于新鲜出炉长久以来在电脑上模拟得到的黑洞形象,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的眼...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点,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全球六地的视界面望远镜发布会上同步发布"经过漫长的等待,在全球200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之下,第一张黑洞照片终于新鲜出炉长久以来在电脑上模拟得到的黑洞形象,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张来自视界面望远镜的照片里,M87中心黑洞如同电影《指环王》中索伦的魔眼.炽热而神秘的红色光环中间,是一片深黑的无底之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黑洞 照片 人类 《指环王》 北京时间 望远镜 视界面 科学家
原文传递
星空下的丝路
14
作者 戴建峰(文/摄)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5期76-81,共6页
从古都长安到河西走廊,翻越天山,走过炎热的戈壁与荒漠,再去感受帕米尔高原的严寒,一路来到古代波斯,再进入地中海到达欧洲。这是一条绵延万里、横跨欧亚、贯穿古今的贸易通道。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 从古都长安到河西走廊,翻越天山,走过炎热的戈壁与荒漠,再去感受帕米尔高原的严寒,一路来到古代波斯,再进入地中海到达欧洲。这是一条绵延万里、横跨欧亚、贯穿古今的贸易通道。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们的故事都与这条通道密不可分。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一条东西方古代贸易的货运之路以其重要的交易品“丝绸”来命名。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被永远铭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 星空 帕米尔高原 马可.波罗 河西走廊 地理学家 地中海 旅行家
原文传递
月球的多光谱摄影
15
作者 张超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7期78-81,共4页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拍摄月球表面的细节时只能得到类似黑白的图像,而近些年的一些技术可以让爱好者也拍出彩色的月球,并揭示出月球表面的一些矿物学特性。1967年,法国天文学家鲁道绘制了一张月面图,与以往月面图不同的是,这张图是有颜色...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拍摄月球表面的细节时只能得到类似黑白的图像,而近些年的一些技术可以让爱好者也拍出彩色的月球,并揭示出月球表面的一些矿物学特性。1967年,法国天文学家鲁道绘制了一张月面图,与以往月面图不同的是,这张图是有颜色的。鲁道细致观察了月球上不同位置的颜色,并将这种颜色差异放大着色。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张真彩色的月球手绘图。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月球上几个颜色相对丰富的区域,比如静海和澄海存在显著的差异,柏拉图环形山和虹湾附近也比较复杂,再有就是阿里斯塔克斯撞击坑周围的颜色比较显著。月球真的可以有颜色吗?为何我们看上去月球总是黑白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表面 多光谱 颜色差异 摄影 矿物学特性 天文学家 月面图 手绘图
原文传递
蓝色马头星云IC4592的拍摄技巧
16
作者 支辉 杨铭森 《中国国家天文》 2019年第5期82-85,共4页
小而美的蓝色天体说起马头星云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曾在各种图片中看到过参宿一旁边明亮的火焰星云和有着马头形状、以暗云气为主的“大红大紫”的马头星云IC434o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IC 434,在夜空另一段的天蝎座还有一个“马头”,... 小而美的蓝色天体说起马头星云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曾在各种图片中看到过参宿一旁边明亮的火焰星云和有着马头形状、以暗云气为主的“大红大紫”的马头星云IC434o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IC 434,在夜空另一段的天蝎座还有一个“马头”,也就是“蓝马头星云”——IC4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星云 拍摄技巧 天蝎座 天体 夜空
原文传递
黑洞14问
17
作者 苟利军 《中国国家天文》 2022年第8期50-55,共6页
第1问:黑洞的另一端会是什么样呢?答:按照现有的一些看法,黑洞的另外一端可以连接着白洞,也意味着掉入到黑洞的东西,会沿着黑洞的另外一头出去。也有些看法认为,黑洞是连接另外一个宇宙或者星系的通道,到目前有不同的说法,因为我们没法... 第1问:黑洞的另一端会是什么样呢?答:按照现有的一些看法,黑洞的另外一端可以连接着白洞,也意味着掉入到黑洞的东西,会沿着黑洞的另外一头出去。也有些看法认为,黑洞是连接另外一个宇宙或者星系的通道,到目前有不同的说法,因为我们没法进行验证,所以究竟哪一种说法对,我们还不知道。第2问:两个黑洞相遇的话,是不是会融合成为更大的黑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 白洞 星系 宇宙 连接 看法
原文传递
下一个圏是星辰大海
18
作者 麻钰薇 刘孜铭 《中国国家天文》 2020年第9期80-83,共4页
游戏是什么?是娱乐方式?还是第九艺术?抑或是通过虚拟的手段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每一个雄心勃勃的游戏工作者或许都有着这样的野心—让游戏不再只是游戏。当我走进《和平精英》的地图中,仰望那一轮被月影蚕食的太阳,我开始相信,在这个... 游戏是什么?是娱乐方式?还是第九艺术?抑或是通过虚拟的手段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每一个雄心勃勃的游戏工作者或许都有着这样的野心—让游戏不再只是游戏。当我走进《和平精英》的地图中,仰望那一轮被月影蚕食的太阳,我开始相信,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中,科学普及并非高天孤月,游戏,也可以抵达比以往更加高远的天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娱乐方式 第九艺术 游戏
原文传递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参宿四会爆炸吗?
19
作者 苟利军 《中国国家天文》 2020年第2期16-21,共6页
自从2019年12月起,隶属于猎户座的参宿四正在持续变暗,即将爆发为超新量的消息藏甚嚣上,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一睹壮观的超新星爆发吗?如果爆发,又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科学发现?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参宿四 爆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