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海一家:历史与考古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边疆”学术笔谈
1
作者 金旭东 李大龙 +8 位作者 范恩实 丛德新 杨博 华玉冰 赵俊杰 赵晓刚 孙昊 王飞峰 王美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7-149,共23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考古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推动边疆历史研究与考古研究的融合发展,2023年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考古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推动边疆历史研究与考古研究的融合发展,2023年8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等共同主办的“四海一家:历史与考古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边疆”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以及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物考古所、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新时代边疆考古的使命与担当以及发挥文物考古工作在边疆治理、东北边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等专题进行研讨,共识于挖掘和有效利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积极引导研究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在新时代更好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以此为契机,辽宁大学学报于开年第一期,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笔谈文稿形式刊发,希冀展示学术研讨会之学术成果,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考古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国家文物局 暨南大学 历史史实 辽宁大学
下载PDF
立足历代治边理论与实践,推动中国边疆话语体系构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百期感言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大龙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2016年第2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正式出版的100期。虽然杂志刊期(季刊)没有变化,但容量却不断增加,由最初的118页增加到了182页,同时被国内几个评价体系列为核心期刊,并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200家期刊之一。自2001年第1... 2016年第2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正式出版的100期。虽然杂志刊期(季刊)没有变化,但容量却不断增加,由最初的118页增加到了182页,同时被国内几个评价体系列为核心期刊,并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200家期刊之一。自2001年第1期至今的62期是由我主持编辑的,一晃担任主编已有16年,编辑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自然可闲暇时私下细细品味,不过利用“百期笔谈”的机会将自己的办刊思路和感悟提供给学界,于方兴未艾的中国边疆学研究、日益壮大的学者队伍以及办好该领域内唯一学术理论刊物而言,应该是有益的,故而就刊物定位、重点办刊方向及作者队伍等问题谈些感悟,求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史地研究 中国边疆 理论与实践 话语体系 百期 治边 历代 感言
原文传递
中国边疆学研究
3
作者 李大龙 《新华月报》 2023年第18期92-96,共5页
中国古人对边疆的关注由来已久,先秦典籍《左传》中就多次出现有关“边疆”的记载,而司马迁的《史记》为边疆政权和族群立传更是开启了所谓“正史”记录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历代王朝治理边疆历程的先河,定位了中国边疆学研究的史鉴功能。
关键词 先秦典籍 中国边疆学 历代王朝 史鉴功能 《左传》 《史记》 边疆 司马迁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大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6,共10页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体存在换位和涵盖范围变化的情况,但追求“大一统”“因俗而治”“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却是历代王... 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尽管“华”与“夷”在中国历史上所指的两大群体存在换位和涵盖范围变化的情况,但追求“大一统”“因俗而治”“华夷之辨”和“用夏变夷”却是历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和治理体系的显著特点。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乃至中华文明的持续灿烂的深层次原因或许就深藏其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朝国家 国家治理 大一统 因俗而治 华夷之辨 用夏变夷
下载PDF
试论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多民族国家构建视角下游牧和农耕族群互动研究
5
作者 李大龙 《中国边疆学》 2014年第1期171-199,共29页
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 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的阶段及其特点做了探讨,认为按照依据游牧行国的兴衰历程、游牧族群的聚散转变,以及其与王朝藩属、农耕族群互动的轨迹,可以将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的互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至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匈奴游牧行国的出现及与汉王朝藩属体系的碰撞、对峙和交融。(2)从“匈奴遁逃”到北魏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间大致从永元三年(91)到永熙三年(534)。(3)从北魏分裂至唐朝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时间大致从东魏太平元年(534)到后梁开平元年(907)。(4)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明朝建立(1368),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四个时期。(5)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的“大一统”,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五个时期,时间是洪武元年(1368)至191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行国 王朝藩属 族群互动 阶段划分
下载PDF
第三届中国边疆史地学术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清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边疆少数民族 云南大学 专家学者 专题综述
原文传递
60年来中国历史疆域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清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73,共10页
关键词 历史疆域 中国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爱国主义 顾颉刚 史念海 国土 国人
原文传递
“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挑战与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清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74,共3页
2013年12月5日至6日,“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挑战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云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云南大学政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云南大学... 2013年12月5日至6日,“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的挑战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云南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云南大学政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云南大学历史系共同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学术研讨会 边疆治理 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云南大学 综述 政治学系
原文传递
为什么说“新清史观”是错误的?
9
作者 李大龙 《中国民族》 2024年第5期15-16,共2页
个别美国学者对中国清代历史的研究,自称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他们试图用所谓“征服王朝论”来阐述清代历史,故有“新清史”说。他们视清朝是对外殖民的扩张型内亚帝国,鼓吹所谓“中国不过是清帝国的一部分”“中国人只是汉人,满人、蒙古... 个别美国学者对中国清代历史的研究,自称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他们试图用所谓“征服王朝论”来阐述清代历史,故有“新清史”说。他们视清朝是对外殖民的扩张型内亚帝国,鼓吹所谓“中国不过是清帝国的一部分”“中国人只是汉人,满人、蒙古人、西藏人都不是中国人”等。这种观点遭到质疑进而被普遍否定,已经成为我国学界的共识。为什么说“新清史观”是错误的?因为其说法不仅完全不符合清代历史实际,而且更不能客观诠释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清史 统一多民族国家 蒙古人 错误 形成与发展 扩张型 清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