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能像个好学生一样等待着“满意”——关于青年写作的“同题共答”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敬泽 何平 +5 位作者 季亚娅 杨庆祥 孙频 郑在欢 三三 李壮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48,共12页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 作为青年写作的某种起点的80后作家们,已经全面“奔四”,90后作家也纷纷步入而立之年,但青年写作仍可谓方兴未艾,传统的文学体制、文化资本和新媒介仍旧共谋性地、广泛地制造着代际焦虑,并持续不断地生产着“时髦”的青年作家形象和各类青年书写。对青年写作者和文学新人的滔滔不绝的赞美、期许,广泛持久的扶持、奖赏,在让他们充分“享用”青春红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诸如“媚少”、同质化、投机、粗糙、青年性和创作性匮乏等各种各样的质疑、批评。但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的是,某些异质性的、逃逸性的、分离性的、去中心化的青年文学力量也在悄悄崛起,他们在继承了某种反叛性、创造性传统的同时,也从不断冲击边界的隐秘而沉潜的自我之中锻造出了属于他们这个代际的新的“方法”、新的“传统”。本刊设立“青年写作的问题与方法”的研究专辑,正是着眼于正视、凝视这样一种青年写作的两面性,既不回避他们滋生的“问题”,又要尊重并有能力发现他们的“方法”,以期为我们全面、客观地理解和感知时下的青年写作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和思路。本专辑作为常设性栏目,恳切地期待能得到青年作家,以及专注于青年文学研究的学者、评论家们的支持和关注。我们鼓励直言性的批评,倡导在理性论争、真诚交锋中达成有效的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 青年文学 新媒介 文学新人 青年作家 分离性 反叛性 90后
下载PDF
《十月》创刊的那些人,那些事
2
作者 陈晓敏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第1期361-364,共4页
《十月》的创刊工作起始于1977年底,“文革”结束之后的第一年,是北京出版社文艺组组长王世敏首先提出的创意。由于当时中国的政局尚有很多不确定性,整个文学界也还处于蓄势待发、静观其变的氛围之中,所以《十月》的创刊,倒应了“工欲... 《十月》的创刊工作起始于1977年底,“文革”结束之后的第一年,是北京出版社文艺组组长王世敏首先提出的创意。由于当时中国的政局尚有很多不确定性,整个文学界也还处于蓄势待发、静观其变的氛围之中,所以《十月》的创刊,倒应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大势,很像是新时期文学界爆出的一次运载武器的试验。1977年10月份,王世敏提出创办《十月》杂志的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而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刊 不确定性 出版社 文学 杂志
下载PDF
应国运而生,为时代和人民立言——纪念《十月》创刊40周年
3
作者 陈东捷 《中国期刊年鉴》 2019年第1期300-302,共3页
一、《十月》的创刊与发展是时代与人民的需要《十月》应国运而生,恪守天职,精心办刊,汇聚名家,不薄新人。为时代和人民立言,无论四季,总有丰美收获。——铁凝1978年,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本名为《十月》的大型文学期... 一、《十月》的创刊与发展是时代与人民的需要《十月》应国运而生,恪守天职,精心办刊,汇聚名家,不薄新人。为时代和人民立言,无论四季,总有丰美收获。——铁凝1978年,北京市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本名为《十月》的大型文学期刊悄然面世。创刊号刊发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时代信号。茅盾、臧克家、杨沫等文坛大家以文学宣示,刘心武的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和“学习与借鉴”栏目中久违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无不昭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划时代的告别与开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十月》 刘心武 杨沫 经典文学作品 铁凝 文学期刊 北京市崇文区
下载PDF
生态:作为文学的方法——“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发言选编
4
作者 李敬泽 阿来 +9 位作者 沈苇 何平 陈应松 李元胜 刘华杰 陈先发 廉毅锐 刘大先 谷禾 李少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 首先是说名称,必也正名乎,我觉得这个“名”很有意思,我们现在有生态文学,有自然文学--我觉得自然文学说起来可能不太顺嘴,可以说自然写作,还有大自然文学。为什么今天是“生态文学与自然诗歌论坛”,如果让我投票,我愿意投生态文学,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我们谈到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动输出大量自己都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的、已有的那些话,那些说法,那些抒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自然写作 文学与自然 大自然文学 自动输出 论坛 诗歌 有意思
下载PDF
鼠目寸光
5
作者 周晓枫 孙初 《中国工商》 2004年第2期176-177,共2页
我们从小就被童话故事警告过不要太贪婪,可现实中还是忍不住要作渔夫的老婆。后来我才明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其实可以做出另外的解释,不仅说明贪婪要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勃大雄心,不能像那个没有见识的... 我们从小就被童话故事警告过不要太贪婪,可现实中还是忍不住要作渔夫的老婆。后来我才明白,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其实可以做出另外的解释,不仅说明贪婪要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告诫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勃大雄心,不能像那个没有见识的渔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故事 贪婪 实中
下载PDF
新视野中的世界与文学——青年作家座谈会
6
作者 李云雷 陈东捷 +4 位作者 石一枫 吴君 哲贵 龙仁青 张鲁镭 《西湖》 2015年第9期93-103,共11页
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今天的主题是"新视野下的世界与文学",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主题?我们觉得,新世纪以来到现在,不只是文学,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学有一些什么样的观... 李云雷(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今天的主题是"新视野下的世界与文学",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主题?我们觉得,新世纪以来到现在,不只是文学,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学有一些什么样的观察和思考?尤其是青年作家,这样一个变化他们在文学中有什么体现?石一枫(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杂志社):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青年作家 世界 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当代》 研究所
原文传递
艺术作为世界的“代理人”——大卫·乔斯利特访谈录 被引量:2
7
作者 大卫·乔斯利特 鲁明军 《世界美术》 2022年第2期34-40,共7页
访谈时间为2018年5月10日,访谈地点为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纽约曼哈顿办公室。标题为采访者所加。鲁明军(以下简称鲁):您好!乔斯利特教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还记得第一次在《十月》(OCTOBER)发表论文是什么时候?是哪篇文章?那个时... 访谈时间为2018年5月10日,访谈地点为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纽约曼哈顿办公室。标题为采访者所加。鲁明军(以下简称鲁):您好!乔斯利特教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还记得第一次在《十月》(OCTOBER)发表论文是什么时候?是哪篇文章?那个时候《十月》在美国当代艺术界和学术界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或扮演着何种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 采访者 当代艺术界 纽约曼哈顿 大卫 斯利特 访谈时间 代理人
原文传递
大地的歌者——苇岸
8
作者 张守仁 《星火》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一 我第一次见到苇岸,是1994年6月在京东北怀柔雁栖湖畔召开的"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上。那次盛会,名家云集,发言精彩。刘锡庆博导、楼肇明先生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散文文体的特征。林斤澜畅谈了鲁迅《野草》中的梦幻散文和周作人《乌篷... 一 我第一次见到苇岸,是1994年6月在京东北怀柔雁栖湖畔召开的"当代散文创作研讨会"上。那次盛会,名家云集,发言精彩。刘锡庆博导、楼肇明先生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散文文体的特征。林斤澜畅谈了鲁迅《野草》中的梦幻散文和周作人《乌篷船》等篇章中的聊天散文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锡庆 明先生 张同吾 顾骧 张锲 赵玫 《野草》 创作研讨会 林斤澜 张颐武
原文传递
自然的圣徒--《深山已晚》序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守仁 《绿叶》 2020年第7期84-87,共4页
一最近傅菲从江西上饶寄来一部书稿《深山已晚》,嘱我看看。这是一部自然文学的新作。在这之前,我已结识三位专门从事生态、自然写作且卓有成就的好友——他们是苇岸、胡冬林、徐刚。我发现包括傅菲在内的这四位作家,虽然都以大自然作... 一最近傅菲从江西上饶寄来一部书稿《深山已晚》,嘱我看看。这是一部自然文学的新作。在这之前,我已结识三位专门从事生态、自然写作且卓有成就的好友——他们是苇岸、胡冬林、徐刚。我发现包括傅菲在内的这四位作家,虽然都以大自然作为写作对象,但由于性格、经历、学养不同,因而他们作品的侧重面,呈现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对象 江西上饶 自然写作 侧重面 苇岸 学养 书稿
原文传递
生态文学先驱者——徐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守仁 《星火》 2018年第4期23-29,共7页
青春岁月爱诗篇徐刚和笔者是同乡。他的出生地崇明岛保安镇西北乡村,与笔者庙镇的家,相距仅四五公里。我俩上过同一所母校——崇西中学,都是17岁参军,退役后都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都留京做文学编辑,且都热爱写作。
关键词 生态文学 徐刚 先驱者 文学编辑 崇明岛 出生地
原文传递
性别议题还能给当代文学带来什么
11
作者 季亚娅 张屏瑾 +2 位作者 戴潍娜 何同彬 徐晨亮 《时代文学》 2021年第2期56-71,共16页
徐晨亮:近年来女性写作与性别议题在文坛又有升温之势,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策划了关于作家性别观的大规模调查,成果已陆续发布,《十月》《钟山》等重要文学期刊2020年相继推出女性专辑,还有一些性别意识较为鲜明的作品在不同范围内引... 徐晨亮:近年来女性写作与性别议题在文坛又有升温之势,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策划了关于作家性别观的大规模调查,成果已陆续发布,《十月》《钟山》等重要文学期刊2020年相继推出女性专辑,还有一些性别意识较为鲜明的作品在不同范围内引发了讨论。然而,性别平等、性别自觉等理念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被接纳为国内文学界的共识,仍值得继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性别自觉 女性写作 《十月》 《钟山》 文学期刊 性别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大周庄(七首)
12
作者 谷禾 《江南(诗)》 2016年第2期28-31,共4页
对一个村庄的回忆我来自那儿。我出生,一如很多人出生我有早出晚归的父亲我有童年时光,原野散开。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原文传递
灾难中的游戏
13
作者 周晓枫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8年第5S期4-6,共3页
睁开眼睛,我发现灯泡在晃动,我感觉它像个很大的水滴,就要掉下来。然而它始终悬在那里,并且散发着柔和得近于昏暗的光芒,像个金色的钟摆,沿着一个既定弧度,一左,一右,一左,一右……仿佛被一双隐匿起来的手所操纵,要传达某种节奏。
关键词 跑出去 给你 伙伴们 不知道 这个世界 叶隙 上下起伏 高音区 数根 缩进
原文传递
一颗枣核支撑大坛
14
作者 艾尼斯·曼苏尔 《美文(青春写作)》 2008年第11期54-54,共1页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可曾仍在你心中激起连绵永恒的想象?其实,除却《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国家的散文和诗歌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久负盛名的。阿拉伯人的散文概念非常广泛,书信、批文、家训、演讲等一切非诗的作品皆属散文之列...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可曾仍在你心中激起连绵永恒的想象?其实,除却《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国家的散文和诗歌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久负盛名的。阿拉伯人的散文概念非常广泛,书信、批文、家训、演讲等一切非诗的作品皆属散文之列。阿拉伯民族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底蕴为散文提供了优沃的文学土壤。近代阿拉伯散文多为本国文化精英所创作,他们的散文犹如"芝麻开门"的暗语,为读者打开了智慧和思想的大门,作品中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内力不啻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奇珍异宝。阿拉伯民族的热情真诚也融入到作家创作中,散文常常流露出对生命、对自然、对爱情、对友情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本期"美文大家选"打破常例,特为阿拉伯现当代的优秀散文大家们辟出一隅,集中欣赏他们的优秀作品,从中体味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富有魅力的思想智慧和神奇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阿拉伯人 阿拉伯民族 支撑 枣核 优秀作品 智慧 文化精英 东西 阿拉伯国家
原文传递
序跋四则(随笔)
15
作者 顾建平 《边疆文学》 2010年第1期67-72,共6页
自己的水杯——《热土》寄语《热土》第四期出刊,适逢北京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喜庆,这对于已成立五周年的北京出版社青年编辑业务研究会和它的会刊,意味着一个里程碑和新起点,一个通向远大前程的"零公里处"。本期讨论的主题是&... 自己的水杯——《热土》寄语《热土》第四期出刊,适逢北京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喜庆,这对于已成立五周年的北京出版社青年编辑业务研究会和它的会刊,意味着一个里程碑和新起点,一个通向远大前程的"零公里处"。本期讨论的主题是"我与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西藏 文学作品 爱情小说 散文集 青年编辑 序跋 八十年代 作者 故乡
原文传递
祝立根近作阅读札记
16
作者 谷禾 《边疆文学》 2020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祝立根是云南诗歌群落近年来为诗坛贡献出的独具个性的青年诗人,虽然出道时间不长但作为当下汉语诗歌写作的新生力量,祝立根的写作已经在诗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祝立根已经是一位从云南边陲走向全国的诗人。在此我也... 祝立根是云南诗歌群落近年来为诗坛贡献出的独具个性的青年诗人,虽然出道时间不长但作为当下汉语诗歌写作的新生力量,祝立根的写作已经在诗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祝立根已经是一位从云南边陲走向全国的诗人。在此我也代表《十月》杂志对祝立根诗歌作品研讨会的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研讨会 青年诗人 《十月》 诗歌写作 立根 阅读札记 诗歌群落 新生力量
原文传递
我和仲锷亲如手足的友谊
17
作者 张守仁 《星火》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编辑家章仲锷离开我们快十一年了。我常常想念他,想他的时候,就在书房里放一盘经典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在女声、大提琴伴唱伴奏下,在黑管、小号的呼唤声中,回忆我和仲锷三十多年亲如手足的友谊,回忆我和他共同创...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编辑家章仲锷离开我们快十一年了。我常常想念他,想他的时候,就在书房里放一盘经典名曲《友谊地久天长》,在女声、大提琴伴唱伴奏下,在黑管、小号的呼唤声中,回忆我和仲锷三十多年亲如手足的友谊,回忆我和他共同创办、编辑《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仲锷 《十月》 文学编辑 中篇小说奖 文学刊物 《中国作家》 茅盾文学奖
原文传递
向着生态文学的广阔天地
18
作者 季亚娅 《绿叶》 2022年第6期36-37,共2页
近些年,“生态文学”“自然写作”很受关注,可以说当代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绿色”传统。2021年,《十月》杂志联合贵州“十二背后”国际旅游区,发起首届“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奖的评选,在业界引起反响。我们的奖项设计有三个目的,我用... 近些年,“生态文学”“自然写作”很受关注,可以说当代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绿色”传统。2021年,《十月》杂志联合贵州“十二背后”国际旅游区,发起首届“美丽中国”生态文学奖的评选,在业界引起反响。我们的奖项设计有三个目的,我用三句话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自然写作 当代文学 《十月》 文学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