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情六月 四川眉山 我们共同见证良种与良法的完美结合
1
作者 黄剑锋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72-73,共2页
本刊编辑部和四川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农技免费培训大型公益活动,6月20日在东坡故里——四川眉山如期拉开帷幕。首期超级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培训班于当日隆重开班,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全省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业经... 本刊编辑部和四川科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农技免费培训大型公益活动,6月20日在东坡故里——四川眉山如期拉开帷幕。首期超级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培训班于当日隆重开班,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全省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业经销机构、种粮大户8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良法 良种 有限责任公司 农业技术推广 培训班 公益活动
下载PDF
责任、承诺、信念与事业 西部种业升起的一颗新星——记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2
作者 范莉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64-65,共2页
一名说自己只是一个农民的人,办公室放着三样东西:草帽、毛巾和西装,每年像候鸟一样从寒冷的长沙飞到温暖的海南岛,平均每天要下地两次。有人玩笑似的对他说他的身价已超过亚洲首富李嘉诚,而他所看重的只是手中的那一节稻穗。上世纪70... 一名说自己只是一个农民的人,办公室放着三样东西:草帽、毛巾和西装,每年像候鸟一样从寒冷的长沙飞到温暖的海南岛,平均每天要下地两次。有人玩笑似的对他说他的身价已超过亚洲首富李嘉诚,而他所看重的只是手中的那一节稻穗。上世纪70年代末,如一个神话的诞生,杂交水稻育种成功,在那个资源紧缺的年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育成杂交水稻的人,就是袁隆平,被誉为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2000年,随着中国《种子法》出台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顺应时代的呼唤,隆平高科中国唯——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现代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经过几年的强势扩张,在全国已形成十几家各具规模的分、子公司。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就是隆平高科在中国西部大地升起的一颗种业新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西部 种业 四川 世界贸易组织 杂交水稻
下载PDF
川种的名牌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媛媛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种业市场基本由政府所属的国有种业公司、农科所、良种场、农技站等控制,即由政府组织农业科研院所、良种场、农技站来承担种子的研发、试验示范、生产、销售及管理的责任,其他企业不允许进入这一行业...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前,中国种业市场基本由政府所属的国有种业公司、农科所、良种场、农技站等控制,即由政府组织农业科研院所、良种场、农技站来承担种子的研发、试验示范、生产、销售及管理的责任,其他企业不允许进入这一行业,整个行业处于全封闭的状态。不愁产品销路,也不考虑市场竞争,生产的品种、数量、价格及销售的区域都是由政府来定。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长驱直入,这些大腹便便的行业老大哥们,现在也不得不穿上挤脚的“红舞鞋”,在市场的舞台上抢夺聚光灯下那一席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牌战略 农业科研院所 政府组织 市场竞争 试验示范 产品销路 市场经济 良种场 农技站 农科所
下载PDF
拨开乌云现蓝天——记青年农民企业家刘光基的成功之路
4
作者 何媛媛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64-66,共3页
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在寒风萧瑟的大年三十,揣上家里仅有的1元钱上街买了些猪肉,一家人就围着这1元钱的肉吃完了年夜饭……谁也没有想到,18年后的今天,这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农民,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育种专家;他创办的种都种业有限公... 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在寒风萧瑟的大年三十,揣上家里仅有的1元钱上街买了些猪肉,一家人就围着这1元钱的肉吃完了年夜饭……谁也没有想到,18年后的今天,这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农民,竟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育种专家;他创办的种都种业有限公司被接纳为亚太种子贸易会(APSA)成员:他研制的“种都”牌种子在48个马德里协议协定书国家注册了国际商标。他也相继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他就是四川种都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 农民 青年 蔬菜种子 中国西部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种子生产 蔬菜品种 亚太地区
下载PDF
这“婚”我该怎么“离”?
5
作者 何又安(整理)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77-77,共1页
一、案例讲述 今年25岁的田春蓉(化名)是广安市武胜县的农民.2002年来到成都打工,在成都一家餐馆当服务员.在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个叫范开军(化名)的南充小伙子.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一个月后两人在成华区某居民楼租了一间小屋... 一、案例讲述 今年25岁的田春蓉(化名)是广安市武胜县的农民.2002年来到成都打工,在成都一家餐馆当服务员.在打工期间认识了一个叫范开军(化名)的南充小伙子.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一个月后两人在成华区某居民楼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同居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胜县 广安市 服务员 居民楼 农民 餐馆
下载PDF
名特果业和他们的致富“三因”——访蒲江名特果业董事长杨学明
6
作者 何媛媛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69-70,共2页
蒲江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净土,犹如一个世外桃源屹立在成都西南境.这里绿湖碧野,四季如春,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年来,蒲江以“水果之乡”享誉全国,特别是以柑桔生产为龙头,走出了一条蒲江人自己的致富路.
关键词 致富 董事长 果业 文化底蕴 柑桔生产 西南
下载PDF
川种何以俏天下 川种的品种改良之路
7
作者 范莉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1-14,共4页
“川种”大军,凭着它的品牌优势已深入人心。而它成长、改良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风雨兼程,一路走来。记者通过走访一些知名专家,为你再现川种改良的漫漫历程,继续解读“川种”优势的奥秘。
关键词 四川 品种改良 水稻 玉米 小麦 农业科技
下载PDF
2006年水果涨价原因追踪
8
作者 何媛媛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24-26,共3页
今年入春以来,一场水果涨价的狂风席卷了全国大多数地区。北方苹果产量告急,江南柑橘大幅减产,直接导致了这两种大宗水果的价格直线上涨。去冬到今夏,这两种水果一路高涨,形成居高不下之势,并引发了市场上其他水果的“跟风涨”现... 今年入春以来,一场水果涨价的狂风席卷了全国大多数地区。北方苹果产量告急,江南柑橘大幅减产,直接导致了这两种大宗水果的价格直线上涨。去冬到今夏,这两种水果一路高涨,形成居高不下之势,并引发了市场上其他水果的“跟风涨”现象。面对香甜鲜美的水果以及其坚挺的价格,老百姓开始望果兴叹,吃水果也不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水果价格的上涨也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追踪 原因 价格 上涨
下载PDF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访绵阳科兴种业有限公司
9
作者 于达西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67-68,共2页
绵阳科兴种业有限公司走过的十五年,正是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群雄逐鹿的十五年,有多少人急流勇进,就有多少人折戟沉沙…………
关键词 有限公司 种业 绵阳市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