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学批评
1
作者 李静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F0002,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派文学批评崛起,取得丰硕成果。我自己正是在学院建制与培养方案的规定下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初步了解何为批评与批评何为的。但身处“学术”与“思想”分野的漫长余波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批评实践中的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院派文学批评崛起,取得丰硕成果。我自己正是在学院建制与培养方案的规定下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初步了解何为批评与批评何为的。但身处“学术”与“思想”分野的漫长余波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批评实践中的撕裂感,亦即“经典的”与“社会的”、“知识的”与“生活的”之间存在明显的区隔。这种隔膜同样横亘于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实践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实践 文学史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的文学 学院派
原文传递
从“纯文学”到“底层文学”——李云雷访谈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云雷 徐志伟 《艺术广角》 2010年第3期23-27,共5页
徐志伟:在7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中,你是最为集中地以文学批评的方式关注“底层”问题的一位。但同样是关注“底层”也还有不同的立场,你对于“底层”的立场是什么?
关键词 底层文学 访谈录 纯文学 70年代 文学批评 批评家
下载PDF
华丽而苍白——评《生死疲劳》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云雷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读来令人失望。一部小说的形式足够花哨,但内容却很苍白、浅薄,让人读后感觉并无新意,或者并没有多大意思,这应该是致命伤。《生死疲劳》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手法,比如章回体,比如驴、牛、猪、狗、猴的六道... 莫言的新作《生死疲劳》,读来令人失望。一部小说的形式足够花哨,但内容却很苍白、浅薄,让人读后感觉并无新意,或者并没有多大意思,这应该是致命伤。《生死疲劳》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手法,比如章回体,比如驴、牛、猪、狗、猴的六道轮回,有人称之为“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理解与把握世界的方式。同样,小说以蓝解放、大头儿和莫言三个人来叙述,在叙述中拼贴小说中“莫言”的一些作品,以及“莫言”作为小说人物的出现,也为新潮的批评家提供了理论阐释的广阔空间,但也仅此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生死 古典小说 六道轮回 小说人物 理论阐释 莫言 致命伤 章回体 批评家
下载PDF
虚构的“故乡”及其精神隐秘--从大陆看《复岛》
4
作者 李云雷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台湾文学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映真、黄春明、王文兴、白先勇、张大春、骆以军等老一代作家,对于青年一代的创作,虽然也很有兴趣,但平常较少有机会阅读。之所以对台湾青年作家的创作感兴趣,其实也是想了解青年一代的情感... 台湾文学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映真、黄春明、王文兴、白先勇、张大春、骆以军等老一代作家,对于青年一代的创作,虽然也很有兴趣,但平常较少有机会阅读。之所以对台湾青年作家的创作感兴趣,其实也是想了解青年一代的情感结构与内心世界。可以说,陈映真等前辈作家虽然处在台湾,但他们的情感结构、问题意识、美学趣味与大陆作家并无太大的差异,台湾文学一九六。年代以降对西方现代主义极为推崇,大陆在一九八。年代以后也以相似的轨迹发展,台湾有关于乡土文学的论争,大陆也有关于寻根文学、新乡土文学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文学 新乡土文学 青年作家 精神 故乡 虚构 西方现代主义
下载PDF
要建立讲求科学、立足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导向的文艺批评
5
作者 陈飞龙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8,共2页
大家上午好,东力昨天跟我说要我发言。让我发言,那就讲讲过去吧。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稿,为节省时间,就念一下。 2011年文章部长批准我们所成立“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开办“青年文艺论坛”。2011年6月28日,召开了第一期“青年文艺论坛”... 大家上午好,东力昨天跟我说要我发言。让我发言,那就讲讲过去吧。我准备了一个发言稿,为节省时间,就念一下。 2011年文章部长批准我们所成立“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开办“青年文艺论坛”。2011年6月28日,召开了第一期“青年文艺论坛”。时间过得好快呀,到后天这个青年文艺论坛就要3周岁了。在这3年时间里,青年文艺论坛,已经举办了36期。1—21期是我负责实施。2013年3月我不当所长了,由东力接替我,从22期到现在一直由东力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论坛 当代文艺 文艺创作 传统批评 底层叙事 史论结合 《白鹿原》 文艺理论 四大古典名著 生活美学
原文传递
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文学”论纲 被引量:62
6
作者 李云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3,共9页
一、何谓“底层文学”? 2004年以来,“底层文学”逐渐成为文艺界关注的一个中心。“底层文学”是在新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它与中国现实的变化,与思想界、文学界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中国文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是“人民文... 一、何谓“底层文学”? 2004年以来,“底层文学”逐渐成为文艺界关注的一个中心。“底层文学”是在新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的文艺思潮,它与中国现实的变化,与思想界、文学界的变化紧密相关,是中国文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也是“人民文艺”或文艺的“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学 新世纪文学 中国文艺 文艺思潮 人民文艺 文艺界 思想界 文学界
原文传递
我们能否理解这个世界?——“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云雷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2,共5页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发表了一系列作品,“非虚构”这一新的文体也开始为文学界所瞩目,此后伴随着《人民文学》“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人民大地”写作计划的公开招募,“非虚构”更... 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发表了一系列作品,“非虚构”这一新的文体也开始为文学界所瞩目,此后伴随着《人民文学》“非虚构与文学的可能性”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人民大地”写作计划的公开招募,“非虚构”更是成为了文学界的一个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文学》 可能性 虚构 世界 2010年 写作计划 文学界
原文传递
《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云雷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底层文学”与“新左翼文学”是近来人们常提到的文学思潮,我们可以认为“新左翼文学”是从“底层文学”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文艺样式,在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上,二者是相似的,而在思想资源与文学传统上,二者则有着明显的不同,如... “底层文学”与“新左翼文学”是近来人们常提到的文学思潮,我们可以认为“新左翼文学”是从“底层文学”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文艺样式,在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上,二者是相似的,而在思想资源与文学传统上,二者则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底层文学”的思想资源是人道主义,更接近于现代文学史上以巴金、老舍、曹禺为代表的“民主主义”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底层文学 文学思潮 思想资源 现代文学史 文艺样式 文学传统 人道主义
原文传递
我们能否理解“故乡”?--读梁鸿的《梁庄》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云雷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读梁鸿的《梁庄》,让人既感动又惊讶。这部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当前农村的场景,那些人物、故事与画面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残酷,让人们不得不正视。梁鸿将人们习焉不察的农村及其20年来的变迁,以一种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 读梁鸿的《梁庄》,让人既感动又惊讶。这部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当前农村的场景,那些人物、故事与画面是如此真实,又如此残酷,让人们不得不正视。梁鸿将人们习焉不察的农村及其20年来的变迁,以一种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诸种问题,以及人们在情感、精神、内心深处的变化,读之令人触目惊心,也可以启发人们更为深广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鸿 故乡 农村 故事
原文传递
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简评《钢的琴》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2,共3页
张猛导演的《钢的琴》有一个巧妙的构思: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在离婚时挽留住女儿,需要一架钢琴,但是他既没有钱买,去偷又搬不动,最后他决定自己制造一架钢琴。于是他一一寻找铸造厂下岗的旧日同事,杀猪的、修锁的、打麻将的、做小... 张猛导演的《钢的琴》有一个巧妙的构思: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在离婚时挽留住女儿,需要一架钢琴,但是他既没有钱买,去偷又搬不动,最后他决定自己制造一架钢琴。于是他一一寻找铸造厂下岗的旧日同事,杀猪的、修锁的、打麻将的、做小买卖的,以及退休的“汪工”等,他将这些人联合起来,在废弃的工厂开始铸造一架“钢的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 工人生活 历史转折 可能性 简评 下岗工人 铸造厂 导演
原文传递
我们为什么而讲故事?——从《疯狂的赛车》说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近年的中国电影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部影片无法讲述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在《英雄》、《无极》等“中国式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叙事的破碎与不知所云。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创作者对“现代主义”艺术方式的迷恋,而且... 近年的中国电影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部影片无法讲述一个完整精彩的故事,在《英雄》、《无极》等“中国式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叙事的破碎与不知所云。之所以如此,不仅在于创作者对“现代主义”艺术方式的迷恋,而且在于他们没有办法讲述一个完整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故事 赛车 疯狂 中国电影 《英雄》 《无极》 艺术方式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建国大业》:新“模式”及其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文从"主旋律影片"与"中国式大片"的不同模式入手,分析了《建国大业》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制作与发行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以文化研... 本文从"主旋律影片"与"中国式大片"的不同模式入手,分析了《建国大业》如何将这两种不同的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制作与发行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影片制作方式对影片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叙述中国革命史、围绕"外籍演员"身份的争论,如何理解民族主义与民主政治等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影片 制作方式 中国革命史 发行模式 文化研究 艺术风格 影片内容 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肯·洛奇的双重挑战与超越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00,共5页
本文通过对肯·洛奇新世纪主要作品的分析,试图探讨他在思想与艺术上新的突破与挑战,这既包括他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挑战,也包括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以及"自我"的挑战,文章认为他的"双重挑战",不仅为当代电影艺术的发... 本文通过对肯·洛奇新世纪主要作品的分析,试图探讨他在思想与艺术上新的突破与挑战,这既包括他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挑战,也包括他对无产阶级艺术以及"自我"的挑战,文章认为他的"双重挑战",不仅为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也为改变不平等的世界格局与阶级关系提供了一种方向与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世界 电影艺术 无产阶级 阶级关系 世界格局
原文传递
“新文学的终结”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云雷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30,共6页
1.引于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新文学的终结”已有不少学者论及,虽然他们的看法与态度大不相同,但都认识到了“新文学”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在我看来,“新文学的终结”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问题,这主要... 1.引于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新文学的终结”已有不少学者论及,虽然他们的看法与态度大不相同,但都认识到了“新文学”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在我看来,“新文学的终结”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我们置身其中的现实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新文学”的观念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种严肃的、精英的、先锋的文学观念,正在被一种娱乐化或消费主义式的文学观念所取代,或者说,在整体的大文学格局中,“新文学”的传统与地位正在被严重弱化;(2)“新文学”的体制也处于瓦解或边缘化的过程中,在新文学发展中形成的“文学共同体”也正趋于衰落或消散;(3)“新文学”的媒体也在发生变化,以往以报纸、期刊为核心的“新文学”的传播媒介,正在被网络化、电子化、数字化的新媒体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 文学观念 主要表现 消费主义 文学格局 文学发展 传播媒介 新媒体
原文传递
我们能否重建一个新的价值世界?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从近年影响颇大的电影与电视剧切入,通过"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与重建"、"如何重新讲述革命的故事"、"现实中的精神与道德困境"等不同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具体分... 本文从近年影响颇大的电影与电视剧切入,通过"传统价值观的瓦解与重建"、"如何重新讲述革命的故事"、"现实中的精神与道德困境"等不同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具体分析,呈现出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现状的复杂性及其历史与社会根源,并探讨重建一种新的价值观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世界 传统价值观 当代中国人 道德困境 影视作品 社会根源 电视剧 复杂性
原文传递
看不到的“铁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铁人》是一部关于工人阶级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消失已久的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我们的银幕明显带有精英化的色彩,并且似乎形成了一种“价值观”上的偏见,凡是具有工人阶级立场的电影一... 《铁人》是一部关于工人阶级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消失已久的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力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我们的银幕明显带有精英化的色彩,并且似乎形成了一种“价值观”上的偏见,凡是具有工人阶级立场的电影一定不好看。但是,《铁人》的出现,让我们发现,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我们同样可以拍出好看的电影,或许这是《铁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 市场经济 阶级立场 电影 精英化 价值观 银幕
原文传递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云雷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3,共6页
1 我很早就想读赛珍珠的书,但一直没有买到。这一次,我托了人文社的朋友,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套《大地》三部曲。书的装帧印刷很精致,但印数只有3000册,难怪要买一套有这么难呢。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故事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人的“世界想象”及其最新变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云雷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1-52,共2页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具有多重性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奥运会上各国政要与运动员"万国来朝"的盛大场面,不仅在象征层面上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的愿望,而且作为"世界中心"的自我感觉与意识,也让我... 对于中国人来说,2008年具有多重性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奥运会上各国政要与运动员"万国来朝"的盛大场面,不仅在象征层面上实现了20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的愿望,而且作为"世界中心"的自我感觉与意识,也让我们看到了"天朝大国"的历史遗韵与隐秘的内心渴望。对于中国来说,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未成为追求的目标,它所要追求的是成为世界性大国,这一隐秘的渴望既来自于传统中国的"帝国"心态,也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所有段落,在这个意义上,2008年的奥运会在象征层面上实现了这一愿望,这可以视为中国人"世界想象"的一大转折,当然这已经处于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 奥运会 现代资本主义 世界格局 冲突 中国近现代史 变迁 走向世界 中国经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原文传递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忧思
19
作者 刘藩 唐宏峰 +13 位作者 林琳 刘涛 李云雷 冯巍 鲁太光 崔柯 祝东力 石一枫 李玥阳 张慧瑜 练春海 孙佳山 何吉贤 王磊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42,共8页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佳山给大家呈现了新世纪以来我们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全景和现状。慧瑜紧密地结合个人的成长和观影经验,生动地为我们回忆了过去20多年文化的变迁。李胡阳结合影片案例对大片的权力叙事进... 刘藩(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佳山给大家呈现了新世纪以来我们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全景和现状。慧瑜紧密地结合个人的成长和观影经验,生动地为我们回忆了过去20多年文化的变迁。李胡阳结合影片案例对大片的权力叙事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下面请宏峰来做一个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 忧思 繁荣 文化发展战略 产业发展 人的成长 年文化
原文传递
《一九四二》:温故与知新
20
作者 李云雷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自1997 年,冯小刚先后以《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影片锻造了中国电影中独特的“冯氏喜剧”,并成功开拓了“贺岁”档期。2004 ~ 2005 年,以《天下无贼》、《夜宴》为标志,冯小刚开始转向“正剧”的尝试,并以《... 自1997 年,冯小刚先后以《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影片锻造了中国电影中独特的“冯氏喜剧”,并成功开拓了“贺岁”档期。2004 ~ 2005 年,以《天下无贼》、《夜宴》为标志,冯小刚开始转向“正剧”的尝试,并以《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作品形成了成熟的“冯氏正剧”,而《一九四二》可以说是这一系列中的最新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 《甲方乙方》 《不见不散》 《没完没了》 《天下无贼》 《集结号》 中国电影 《夜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