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基”“四能”“三会”是理解课程标准的钥匙——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对话 |
王长平
陈中峰
|
《福建教育》
|
2018 |
4
|
|
2
|
小学数学课程必须坚持“混而不错”的原则——以“平行与垂直”的教材编排为例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4
|
|
3
|
数学概念教学要融入中华文化,推陈出新——谈小学数学里“方程”概念的表述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8
|
|
4
|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飞跃——谈教材里关于“图形的运动”的处理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6
|
|
5
|
教材处理宜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关于小学数学教材里“角的认识”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6
|
|
6
|
请多多关注小学数学教材的科学性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4
|
|
7
|
更多地关注数学本质与细节处理——以圆的定义为例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4
|
|
8
|
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避免数学差错——关于“找规律”及其他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4
|
|
9
|
教材编写要注意防止片面的思维定式——评小学数学教材中忽视“包含除”的倾向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4
|
|
10
|
数学概念之间需要融会贯通——评“图形与几何”中一些概念的表述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3
|
|
11
|
把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地说出来——从“文字代表数”的意义说到方程的本质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2
|
|
12
|
多多注意数学本质的揭示——剖析“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2
|
|
13
|
削枝强干,消除平庸——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测量”的编排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2
|
|
14
|
浅而不错、分而不碎,着眼于数学素质的养成——以“维度”概念为例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2
|
|
15
|
分数相等性质的数学内涵——兼及角的定义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2
|
|
16
|
数学要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以小学六年级“位置”一节为例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1
|
|
17
|
正本清源 力求准确——关于数学教材中“分类”单元的评论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5 |
0 |
|
18
|
“分数”教学中需要澄清的几个数学问题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0 |
9
|
|
19
|
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怎样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16
|
|
20
|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谈分数定义的修改 |
张奠宙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