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群体性事件之上看下看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赵金
叶匡政
张修智
曹轶宁
-
机构
不详
《瞭望》周刊社
-
出处
《青年记者》
2009年第13期35-37,共3页
-
文摘
主持人:最近,《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提出“网络内外群体性事件有交织放大之势”。据百度百科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简称网群事件,指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的事件。由于此类事件中,较多涉及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新闻炒作的焦点。
-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网络
《瞭望》
公职人员
新闻炒作
主持人
互联网
公权力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河南:耕地保护催生三重效应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任得成
袁可林
-
机构
《瞭望》周刊记者
《国土资源导刊》记者
-
出处
《资源导刊》
2008年第10期4-6,共3页
-
文摘
放眼今日神州大地,各地城镇化、工业化浪潮可谓高歌猛进。在人们为之兴奋的同时,也不免为18亿亩耕地红线能否守住而担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会不会因此坐失发展良机?这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
-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河南
保护制度
城镇化
工业化
-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供销合作社的社会责任
- 3
-
-
作者
陈大斌
-
机构
新华社《瞭望》周刊
-
出处
《中国合作经济》
2012年第12期47-47,共1页
-
文摘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近年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成效显著,但一些地方偏重于经济属性,忽略了社会属性,偏离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有些人对供销合作社目前的服务范围提出质疑,这充分体现了外界及系统内部分工作人员对供销合作社的社会责任不够重视。
-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改革
社会责任
合作经济组织
为农服务
社会属性
农民群众
党和政府
经济属性
-
分类号
F72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持续深耕城镇化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 4
-
-
作者
李松
-
机构
《瞭望》周刊经济室
-
出处
《中国记者》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
文摘
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之一,不仅对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关重要,也是中国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本文强调了深耕城镇化这一报道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瞭望》新闻周刊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系列专题报道策划,展现了周刊编辑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对信息的筛选、重构和增值,创造性地整合信息资源,探讨如何持续深度挖掘同一领域的报道形成强大的话语影响力。
-
关键词
城镇化报道
国家战略
瞭望新闻周刊
-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东亚鲁迅研究批判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春勇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
中国鲁迅研究会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
新华社《瞭望》周刊智库
-
出处
《东吴学术》
2021年第1期15-35,共2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鲁迅与中国传统“文章”的创造性转究(项目号:16BZW133)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将"鲁迅"放置在东亚现代史整体变动的长历史时段中予以整体考察,从而将鲁迅在整个东亚的传播、研究及其影响同东亚整体史的动态关系予以澄清。一方面描述"鲁迅"作为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符号是如何参与到整个东亚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去的,另一方面,则梳理东亚知识分子在各自民族国家建构及其文化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是如何主动选择"鲁迅"的某个侧面作为其重点阐释的对象并使其阐释的结果为其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建设服务,并且,这样一些阐释在东亚文化互动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
-
关键词
东亚
鲁迅研究
东-欧亚帝国
近代的超克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韩剧热播说开去
- 6
-
-
作者
戴廉
-
机构
《瞭望》周刊社记者
-
出处
《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
文摘
文化产业已经被公认为引领国家发展的“软实力”。然而和文化产业强国相比,我们的差距相当明显。为此,夯实文化产业这一“软实力”的硬基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
关键词
韩国
文化产业
文化建设
文化市场
文化体制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31.26
-
-
题名民族独立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爱沙尼亚新闻传播业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陈力丹
张康喆
-
机构
四川大学
新华社《瞭望》周刊
-
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94,共8页
-
基金
四川大学共建新闻学院专项课题。
-
文摘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丹麦、瑞典、德国尤其是沙俄等外族统治,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缓慢。爱沙尼亚新闻传播业伴随其民族独立斗争的发展,过程极为曲折。1991年苏联解体,爱沙尼亚宣告独立,其新闻传播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爱沙尼亚将“使用网络”写入宪法,成为人民的基本权利,并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得益于此,著名即时通信工具Skype在这里诞生,爱沙尼亚成为最早实现政府办公完全电子化的几个国家之一,并成为全球首个开放“电子公民”身份服务的国家.
-
关键词
爱沙尼亚
《邮差报》
ERRETV
波罗的海通讯社
Delfi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日本:安倍的算盘
- 8
-
-
作者
沈红辉
-
机构
《瞭望》周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17,共1页
-
文摘
早在去年夏天,俄罗斯方面就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出了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仪式邀请函。照理,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必然不愿出席战胜国的纪念活动,但由于日俄北方领土问题悬而未决,日本政府不希望和俄罗斯搞僵,因此安倍一度对出席仪式持保留态度。
-
关键词
安倍晋三
日本首相
算盘
周年纪念
卫国战争
纪念活动
领土问题
日本政府
-
分类号
D731.3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农村改革如何突破“农业学大寨”模式
- 9
-
-
作者
陈大斌
-
机构
《瞭望》周刊
-
出处
《新华月报》
2016年第4期97-100,共4页
-
文摘
农村改革是中国当代史的重要一页。多年来,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不断深入,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述、专著,亲历者的专题回顾,可谓硕果累累。但作为亲历了这场改革全过程并一直关注着这段历史研究的一名记者,也感到有一些明显的不足。改革起始期的一些重大矛盾斗争,特别是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斗争被忽视了。走在改革前列的万里同志说,“农村改革的历史过程就是同‘左’倾错误做斗争的过程”,这个斗争“大体有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就是突破‘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阻力”。
-
关键词
“农业学大寨”
农村改革
历史研究
中国当代史
矛盾斗争
名记者
运动
回合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问题村干部”影响农村稳定
- 10
-
-
作者
赵仁伟
李钧德
李俊义
-
机构
《瞭望》周刊
-
出处
《长安》
2006年第11期58-59,共2页
-
文摘
村干部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官”。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老百姓眼皮底下,其每一个“问题行为”也都最直接地撞击着老百姓的敏感神经。《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河北、山东等地采访时了解到。村干部腐败成为农民关心的焦点问题,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
关键词
地区经济发展
老百姓
新闻周刊
焦点问题
“问题村干部”
-
分类号
F325.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