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画家本色是诗人——由题画诗所想起的
1
作者 王翼奇 《中国画画刊》 2012年第6期78-80,共3页
开场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很火,很好。这是大众传播时代传播给“大众”的中国传统文化平台。艺术家不可能“大众”。中国画家现在看起来有点儿“大众”,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更需要来点“高端”,而成其为真正的“精英”——只有... 开场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很火,很好。这是大众传播时代传播给“大众”的中国传统文化平台。艺术家不可能“大众”。中国画家现在看起来有点儿“大众”,但正因为如此,所以更需要来点“高端”,而成其为真正的“精英”——只有“这样”才畿真正地“服务”好“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里,中国画家是“文人”,“文化”是他们的“身份证”。“画者,文之极也。”所以,中国画家们——特别是“现在”,需要一些不“大众”的,“小众”的高端文化传播平台。所以,我们要开《一家讲坛》。“百家”不容易,“一家”更难。司马迁所谓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几人能做到。《一家讲坛》每期“一家”,也“成一家之言”。请王翼奇先生开讲,他说:“画家本色是诗人”。这对于时下的中国画家来说,几人能做到。但至少你也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才是——这也是司马迁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家 诗人 题画诗 《百家讲坛》 传统文化结构 文化平台 中国传统 传播时代
下载PDF
竹径:书法传统的当代呈现 被引量:1
2
作者 沈语冰 寒碧 靳卫红 《诗书画》 2017年第3期177-190,180-181+184-187+270,共14页
时间:2017年8月13日地点:OCAT深圳馆靳卫红(主持人,《画刊》杂志):谢谢OCAT的邀请,我以个人的名义和代表《画刊》的名义祝贺王冬龄老师的《竹径》展览开幕。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是我非常景仰的学者。我很高兴OCAT让我做本次对谈的主... 时间:2017年8月13日地点:OCAT深圳馆靳卫红(主持人,《画刊》杂志):谢谢OCAT的邀请,我以个人的名义和代表《画刊》的名义祝贺王冬龄老师的《竹径》展览开幕。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是我非常景仰的学者。我很高兴OCAT让我做本次对谈的主持,我也盼望今天的主持能让两位嘉宾自由、放松地开谈。我先简要介绍两位嘉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冬龄 展览开幕 当代 康定斯基 波洛克 塞尚 蒙德里安 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西方
原文传递
笔墨意识与文运关切——“中西拉开距离”说的思想文化史学意义
3
作者 童中焘 潘公凯 +4 位作者 包华石 尉晓榕 孔令伟 陈永怡 寒碧 《诗书画》 2017年第3期2-38,269,共37页
时间:2017年6月26日地点:潘天寿纪念馆寒碧(《诗书画》杂志):感谢各位。这次座谈是为浙江省今年底纪念潘天寿先生的展览铺垫绎思。童中焘教授建议划断一个讨论范围,我就和潘公凯先生酌定了几条议题:1.潘天寿"中西拉开距离"说的... 时间:2017年6月26日地点:潘天寿纪念馆寒碧(《诗书画》杂志):感谢各位。这次座谈是为浙江省今年底纪念潘天寿先生的展览铺垫绎思。童中焘教授建议划断一个讨论范围,我就和潘公凯先生酌定了几条议题:1.潘天寿"中西拉开距离"说的思想文化史学意义。2.中西两大系统的理法结构异同及"中西融合论"的反思。3.潘天寿对斯文传统的历史承担,其创作的文化价值及士学的高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文化史学 笔墨 潘先生 文运 潘公凯 形式语言 绎思 毕加索 马蒂斯
原文传递
当代篆刻艺术创作蠡测——以陈国斌、刘彦湖、曾翔的陶印实践为例
4
作者 周松林 《诗书画》 2017年第4期198-214,200-203+205-206+264,共17页
传统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四绝,较之其他三门,篆刻艺术于现当代的情状显得有些“保守”了。五四以后,篆刻创作所受到的冲击远逊于诗、书、画。上世纪二十年代篆刻作为艺术进入上海美专成为“专业”;五六十年代因政治主题的浸入而创作... 传统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四绝,较之其他三门,篆刻艺术于现当代的情状显得有些“保守”了。五四以后,篆刻创作所受到的冲击远逊于诗、书、画。上世纪二十年代篆刻作为艺术进入上海美专成为“专业”;五六十年代因政治主题的浸入而创作的《养猪印谱》;八十年代篆刻艺术像书法绘画一样进入展厅,包括以象形文字、图形印进行美术化探索,以及“新概念”篆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刘彦湖 曾翔 陶印 上海美专 篆刻家 印学 印章 印面 传统诗词
原文传递
上升的一切终将汇合——现代哲学中的历史、世界和语言
5
作者 巫怀宇 《诗书画》 2016年第4期33-42,263,共10页
在概念理性降而为解释学的理性的地方,也就是在时代原则没落之处,世界理性的省思接过了第一这个位置,它作为末世的省思与技术理性相分离,但是关系到技术理性。至于现代之内的第一哲学,那里,对于哲学为本质性的承认和赞同沉沦于体验。承... 在概念理性降而为解释学的理性的地方,也就是在时代原则没落之处,世界理性的省思接过了第一这个位置,它作为末世的省思与技术理性相分离,但是关系到技术理性。至于现代之内的第一哲学,那里,对于哲学为本质性的承认和赞同沉沦于体验。承认和赞同体验,这毫无意义,一种先行或者追加的体验同样毫无意义。历史葬身于体验。末世的理性才从这种状态里解脱出来,它从概念理性那里继承了思想的品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哲学 历史 世界 技术理性 汇合 语言 第一哲学 无意义
原文传递
语言之轭——笛福与斯威夫特时代的政治、偏见与印刷文化
6
作者 巫怀宇 《诗书画》 2016年第3期2-20,268,共19页
导言 这篇关于18世纪早期的英国史论文将探究三种力量间的相互作用:其一,狭义上的政治,即权力斗争与内政外交的政策制定;其二,意识形态,即对政治的想象及由滥用语言而产生的"意义";其三,印刷业,不仅指作为一种技术的印刷术,也包括... 导言 这篇关于18世纪早期的英国史论文将探究三种力量间的相互作用:其一,狭义上的政治,即权力斗争与内政外交的政策制定;其二,意识形态,即对政治的想象及由滥用语言而产生的"意义";其三,印刷业,不仅指作为一种技术的印刷术,也包括这一时期迅速膨胀的书籍市场等经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斯威夫特 印刷文化 语言 笛福 偏见 相互作用 18世纪
原文传递
潘梦石作品欣赏
7
作者 潘梦石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4年第2期77-77,76,共2页
关键词 作品欣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