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波 刘建浩 +1 位作者 王天磊 谭春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 目的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神经节苷脂、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神庭、百会、风府),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PCA和MCA的Vm、PI)、炎症因子(NSE、MBP、IL-6、IL-17)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炎症因子降低(P<0.05),Barthel指数、Vm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通络汤 督脉三针 常规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5-HT、NGF、IL-23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波 王天磊 +2 位作者 谭春凤 黄建福 徐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 目的分析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5-羟色胺(5-HT)、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23(IL-23)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醒神启闭针刺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12.04±2.16)分、NIHSS评分(6.12±1.21)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细胞因子、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HT(46.85±6.02)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42.98±5.97)ng/mL、NGF(12.77±1.30)ng/L水平高于对照组,IL-23(69.58±9.53)ng/L、IL-1β(18.15±2.14)ng/L、IL-2(42.63±8.15)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神经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神启闭针刺法 脑卒中后抑郁 5-羟色胺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23
下载PDF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天磊 刘建浩 +2 位作者 徐琼 谭春凤 樊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初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加用电针疗法,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4周。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肢体功能,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降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hs-CRP、IL-6、IL-10水平较低(P<0.01),FMA量表评分、FAC量表评分较高(P<0.01),NIHSS评分较低(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能够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电针 补阳还五汤 炎症因子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天磊 刘建浩 +1 位作者 徐琼 樊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采用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背痛疾病... 目的探讨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采用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和后伸的活动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明显降低,腰椎前屈和腰椎后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比对照组低,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MMP-3比对照组低,TIMP-1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MMP-3比对照组低,TIMP-1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加减联合针刺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的疗效,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汤加减 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证
下载PDF
头穴透刺治疗原发性耳鸣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莫燕丽 樊伟 +3 位作者 褚江海 陈书俞 东贵荣 刘建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589-1591,共3页
原发性耳鸣的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笔者团队将头穴透刺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百会透太阳配合耳周三穴治疗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经验。本针法以少阳论治为基础,通过促进头部气血运行和调畅情志,从而有效缓解耳鸣及失眠、抑郁等伴随... 原发性耳鸣的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笔者团队将头穴透刺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百会透太阳配合耳周三穴治疗原发性耳鸣的临床经验。本针法以少阳论治为基础,通过促进头部气血运行和调畅情志,从而有效缓解耳鸣及失眠、抑郁等伴随症状。从现代医学机理来看,该针刺疗法主要通过调节听觉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和改善耳部微循环,促进听觉传导通路恢复正常。本针法对肝胆火热型疗效更为显著,在慢性耳鸣患者(病程≥6个月)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耳鸣 头穴透刺 百会透太阳 耳周三穴 少阳经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应用东贵荣针刺五脏俞理论经验浅谈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书俞 褚江海 +2 位作者 莫燕丽 彭亚婷 刘建浩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887-889,共3页
介绍应用东贵荣教授针刺五脏俞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东贵荣教授认为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气血衰少、脏腑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阻滞脉络。故治疗应从本论治,补脏腑之虚。五脏俞穴位于膀胱经,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 介绍应用东贵荣教授针刺五脏俞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东贵荣教授认为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气血衰少、脏腑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阻滞脉络。故治疗应从本论治,补脏腑之虚。五脏俞穴位于膀胱经,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采用针刺五脏俞穴的方法,通过五脏根本上调节气血津液,从而达到治疗中风之目的。失眠病作为一种情志病,与脑的功能有关,更主要与五脏功能有关,脑与五脏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脑虽对五脏及全身具有主宰作用,但脑功能正常发挥必须靠五脏、六腑濡养、温煦、推动作用,五脏功能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影响脑的功能而致病。病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为失眠病的病因病机,故五脏诸神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治疗。顽固性面瘫病为临床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为面肌痉挛及面肌倒错,病情缠绵难愈,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肝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调心俞能宽胸里气,通络安神,以荣面肌;肝俞能熄风止痉补益肝血,腰阳关能主一身之阳气。痿病主要指症状表现为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的统称,根据《素问·痿论篇》中的五痿及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中医理论提出取五脏俞治疗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贵荣 五脏俞 中风 失眠 面瘫 五脏萎
下载PDF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血脂紊乱29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莫燕丽 褚江海 +2 位作者 陈书俞 彭亚婷 刘建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对围绝经期血脂紊乱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工作优选间隔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灸。2组穴位均选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血海...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对围绝经期血脂紊乱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工作优选间隔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灸。2组穴位均选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每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间接灸法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治疗组总体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Apo-B水平方面,隔药饼灸优于隔姜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血脂紊乱 隔药饼灸 隔姜灸
下载PDF
《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思想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天磊 刘建浩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31-33,共3页
通过梳理和探讨各类文献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进行了理论以及临床的深入分析。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中的三阳三阴提纲证结合针灸各个穴位的功效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三阴的里寒虚证和三阳的... 通过梳理和探讨各类文献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进行了理论以及临床的深入分析。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方法中的三阳三阴提纲证结合针灸各个穴位的功效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三阴的里寒虚证和三阳的外热实证,选取扶正或祛邪等不同的治疗方向。结合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不同的症状做出准确的判断,给出最佳的针刺方法和配穴治疗方案,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并结合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证明了伤寒论针灸辨证论治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伤寒论 三阴三阳 配穴 外邪
下载PDF
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符海燕 刘建浩 +1 位作者 郑全成 朱金莉 《四川中医》 2021年第7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留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肩痛穴平衡针法... 目的:观察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TGF-β1、PGE2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运动留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肩痛穴平衡针法,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MBI指数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及血清TGF-β1、PGE2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TGF-β1、PGE2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PGE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肌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后伸、前屈、外展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多(P<0.05);两组治疗前MBI指数评分、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BI指数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结论:采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TGF-β1、PGE2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穴平衡针法 运动留针法 寒湿痹阻型肩周炎 临床疗效 血清TGF-β1、PGE2水平
下载PDF
电针背俞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海燕 刘建浩 +2 位作者 郑全成 朱金莉 褚雪菲 《四川中医》 2022年第6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7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水飞蓟宾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组38例[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背俞穴(肝俞穴、脾...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7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水飞蓟宾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组38例[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背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电针],共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肝功能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肝脏脂肪指标[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肝脏硬度(LSM)]差异。结果:(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OMA-IR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ALT、AST、GGT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AP、LSM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背俞穴可有效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肝脏脂肪含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背俞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