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汉族和黎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1
作者 陈林 潘闽 +1 位作者 刘月丽 姚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为不同种族人群心肌梗死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0例(黎族104例,汉族10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群223名(黎族110名,汉... 目的研究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为不同种族人群心肌梗死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基础依据。方法选取海南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0例(黎族104例,汉族106例)为实验组、健康人群223名(黎族110名,汉族113名)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inke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PCSK9基因E670G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心肌梗死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TG、TC、LDL-C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患者PCSK9基因AG、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汉族心肌梗死组患者AG、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心肌梗死组患者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汉族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族、汉族健康对照组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中GG基因型患者的TG、TC、LDL-C浓度高于AA基因型;AG与AA、GG与AG基因型患者间TG、TC、HDL-C、LDL-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A基因型相比,G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TG、TC、LDL-C浓度趋势。结论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及血脂浓度密切相关;海南地区黎、汉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 黎族 种族差异
下载PDF
三亚市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爱华 姚震 +4 位作者 冯伯荣 谢建伟 韩正贵 谭蓝 苏碧林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2747-2749,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疾病构成,以便做好老年疾病的预防工作,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15年老年人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采用软件Excel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前三位分...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疾病构成,以便做好老年疾病的预防工作,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对15年老年人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采用软件Excel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前三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占死亡人数的69.62%。结论掌握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为今后疾病预防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死亡病因 分析
下载PDF
三亚市住院患者死亡病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爱华 姚震 +4 位作者 冯伯荣 谢建伟 韩正贵 谭蓝 苏碧林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了解三亚市的疾病发展动态,为防病治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三亚市15年住院死亡2 180份病案进行疾病构成分析,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所有数据采用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五位死因:(1)损伤与中毒;(2)循环系统疾病;(3... 目的了解三亚市的疾病发展动态,为防病治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三亚市15年住院死亡2 180份病案进行疾病构成分析,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所有数据采用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五位死因:(1)损伤与中毒;(2)循环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肿瘤;(5)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为190例,约占8.7%;前五位为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白血病、胃恶性肿瘤、胰恶性肿瘤。结论应重点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死亡病因 恶性肿瘤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SYNTAX积分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何喜民 陈林 +3 位作者 张云波 冯旭霞 罗江宾 王天松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f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诊断为ICM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i2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左心室射...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f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住院诊断为ICM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的i2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心力衰竭又称收缩性心力衰竭(HF—REF)和LVEF保留的心力衰竭又称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其中HF—PEF53例,HF—FIEF75例。分析两组临床特点、血浆BNP、超声改变以及冠状动脉SYNTAX积分的差异。结果HF—REF组病程长短、陈旧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纽约心功能分级、多支血管病变、血浆BNP、SYNTAX积分等均显著高于HF—PEF组(P〈0.05)。多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病程、心功能分级、血浆BNP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7、0.443、0.513(P〈0.05),而LVEDD、LVESD、LVEF值与SYNTAX积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HF—REF患者比较,HF—PEF患者病程较短,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轻,预后相对较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及复杂程度是ICM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ICM) 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 SYNTAX积分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5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华 吉晓理 晏君 张明哲 魏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监测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量、血尿酸、血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第4天和第5天心排血量、治疗第5天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间[(0.52±0.08)%比(0.46±0.16)%、(3.24±0.44)L/min比(2.72±0.38)L/min、(3.36±0.45)L/min比(2.68±0.34)L/min、(2.8±0.6)L/(min·m^2)比(2.2±0.5)L/(min·m^2)],治疗第4天和第5天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1 652±325)DS/cm^5比(1 546±320)DS/cm^5、(1 654±324)DS/cm^5比(1 510±310)DS/cm^5、(2 796±421)DS/(min^2·m^5)比(2 052±418) DS/(min^2·m^5)、(2 624±419)DS/(min^2·m^5)比(2 045±404)DS/(min^2·m^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无创心排血量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方面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其敬 张云波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059-1061,共3页
目的 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方面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具有心气虚证和冠心病疾病分期将患者进... 目的 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儿茶酚胺类物质水平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方面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于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具有心气虚证和冠心病疾病分期将患者进行分组,另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夹心ELISA法测定c AMP、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比较各时期冠心病患者E、NE、c AMP含量及心气虚证冠心病与非心气虚证冠心病患者E、NE、c AMP含量及其预后效果。结果 纤维化期患者E、NE、cAMP含量明显高于隐匿期、缺血期、坏死期(P〈0.05),坏死期明显高于缺血期和隐匿期(P〈0.05),缺血期明显高于隐匿期(P〈0.05);随着疾病分期不断升级,患者E、NE、cAMP水平呈上升趋势。冠心病心气虚证组患者E、NE、cAMP含量均明显高于冠心病非心气虚证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非心气虚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心气虚证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65.34±6.78),预后良好有37例(92.5%),冠心病非心气虚证组为(53.57±7.42),预后良好30例(75.0%),冠心病心气虚证组治疗预后明显优于冠心病非心气虚证组(P〈0.05)。结论 c AMP、E、NE含量与患者病情有关,且可提示患者预后效果,对于临床诊断病情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环磷酸腺苷 儿茶酚胺类物质 预后
下载PDF
CT-1C末端多肽对昆明小鼠心肌肌小节α-Actin、α-Actinin及UCP_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淑芬 张卫 +3 位作者 魏桃枝 许闽广 董战玲 张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8-452,457,共6页
目的:观察心脏营养素-1(CT-1)慢性作用所诱导的小鼠重构心肌中,肌小节收缩性蛋白α-Actin、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及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组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T-1C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polypeptide of ca... 目的:观察心脏营养素-1(CT-1)慢性作用所诱导的小鼠重构心肌中,肌小节收缩性蛋白α-Actin、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及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组昆明小鼠腹腔注射CT-1C末端肽(carboxy-terminal polypeptide of cardiotrophin-1,CT-1-CP)1、2、3、4周(每组10只,雌雄各半)后,对照组小鼠(1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周后,摘取小鼠心脏标本,石蜡包埋,切5μm厚切片,采用SABC检测肌小节结构蛋白α-Actin、α-Actinin与UCP2在小鼠心肌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3种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Actin的阳性颗粒主要集中于细胞核的周围,α-Actinin则趋于向肌节的横纹处汇聚,而UCP2则较均匀地散布于肌细胞浆中。结合Western blot相对灰度的比较分析,在对照组,α-Actin的表达水平略高于α-Actinin和UCP2,但3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WB:F=0.249,P>0.05)。注射CT-1-CP后,α-Actin的表达基本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对照组与4个注射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χ2=7.386,P>0.05);与之相反,α-Actinin的表达则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阳性细胞数的百分比和阳性颗粒的染色强度都逐渐增多,而且各组间呈现出明显差异(χ2=21.977,P<0.01);UCP2的表达则在1周后增强,2周后达最高值,随后出现降低,4周后降至接近对照组的水平。结论:CT-1-CP的慢性作用可导致肌小节不同结构蛋白的比例发生改变,α-Actin的表达减少,α-Actinin的表达增多;而线粒体UCP2的表达达到一定峰值后即开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一1c末端多肽(CT一1CP) α一肌动蛋白(d-Actin) α一辅肌动蛋白(α-Actinin) 线粒体解耦联蛋白-2(UCP )
下载PDF
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罗显云 姚震 +3 位作者 张云波 孙民增 褚丽秀 陈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福辛普利片10mg/次,1次/d,早晨口服。治疗组58例心脉通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西...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福辛普利片10mg/次,1次/d,早晨口服。治疗组58例心脉通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9.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两组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不明显(P>0.05);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3.40%低于对照组13.80%(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福辛普利降压疗效更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脉通胶囊 福辛普利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2 位作者 张华 张明哲 吉晓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5期91-94,共4页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肺静脉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环肺静脉电隔离的术后复发患者48例,经食管超声测量环肺静脉隔...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肺静脉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环肺静脉电隔离的术后复发患者48例,经食管超声测量环肺静脉隔离术前1周内、术后48 h、术后5个月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及左心房肺静脉嵴部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5个月左上、左下、右上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与术前1周内、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直径及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5个月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与术前1周内、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前1周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与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患者的肺静脉口、左房容积以及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宽度未出现增大。经食管超声能为临床医师消融心房颤动提供一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隔离术 复发
下载PDF
CT-1C末端肽慢性作用致昆明小鼠心肌重构
10
作者 陈淑芬 张卫 +3 位作者 魏桃枝 许闽广 董战玲 张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CT-1慢性作用所诱导的小鼠心肌重构及其组织学特征。方法:选取鼠CT-1C-末端16个氨基酸,合成多肽(carboxyl-terminal polypeptide of cardiotrophin-1,CT-1-CP),给实验组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2、3、4周(每组10只,雌雄各半),... 目的:观察CT-1慢性作用所诱导的小鼠心肌重构及其组织学特征。方法:选取鼠CT-1C-末端16个氨基酸,合成多肽(carboxyl-terminal polypeptide of cardiotrophin-1,CT-1-CP),给实验组昆明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2、3、4周(每组1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小鼠(1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周。分别于注射CT-1-CP 1、2、3、4周后称量小鼠的体重,摘取心脏标本称量心脏重量,石蜡包埋,切5μm厚切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动态观测小鼠心脏的形态和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的体重增加量在1、2周时高于CT-1-CP注射组小鼠;3周后,明显低于接受CT-1-CP注射的3周组(t=4.821,P<0.01)和4周组(t=4.060,P<0.01),4周后,CT-1-CP注射组的体重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2.019,P<0.05),体重也略高于对照组;注射过CT-1-CP的各组小鼠心脏重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的心脏/体重比值却无明显差异(F=1.083 3,P>0.05)。腹腔注射CT-1-CP 1周后的昆明小鼠即出现心室腔扩大,心室壁变薄,心室壁内出现点灶状分布的纤维排列紊乱、横纹模糊,肌浆染色不均匀,并逐渐出现边集凝块的病变心肌细胞;2周后,心室壁出现非均匀性肥厚,病灶增多;3、4周后,上述病变更为明显,范围逐渐扩大,严重者出现肌原纤维断裂,甚至肌小节部分或完全缺失的现象。Masson染色则显示,注射CT-1-CP 1周后,形态正常的心肌细胞外及肌原纤维间,蓝染的纤维结缔组织即开始增多,且注射时间越长,纤维结缔组织增多的情况越明显。此外,在出现肌原纤维紊乱或肌小节缺失的病变心肌细胞处,结缔组织也明显增多。结论:CT-1-CP的慢性作用可促进心脏肥大,导致昆明小鼠心室发生重构,并导致昆明小鼠的重构心肌组织中病变心肌细胞内结构损坏;促进非心肌细胞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1C末端多肽(CT-1-CP) 心肌重构 组织增生
下载PDF
冠状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3 位作者 何喜民 陈其敬 晏君 吉晓理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1148-1150,共3页
冠状静脉窦(冠状窦)是心房间传导通路之一,在心房下部间的电传导中占重要地位。近年研究发现冠状窦肌肉组织传导延缓与折返倾向和房性心律失常相关。本文就冠状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冠状窦 房性心律失常 进展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PPAR-α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喜民 姚震 +3 位作者 马瑞莲 李天发 云美玲 林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 目的:检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结合临床资料明确诊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24例,Ⅱ级25例,Ⅲ级25例,Ⅳ级23例,选择冠脉造影正常、心功能正常的25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离周围血淋巴细胞,以ELISA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膜中的PPAR-α水平,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内径大小(LVD)、舒张末容积(EDV)及射血分数(EF),比较PPAR-α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PPAR-α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41.65±8.92)pg/mL vs(55.32±6.89)pg/mL)];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PAR-α的表达水平与左室内径、舒张末容积呈负相关﹙=-0.535,r=-0.672,P均<0.01﹚,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EF值无明显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α的表达下调,左室重构愈明显PPAR-α的表达下调越显著;PPAR-α的表达与纽约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射血分数无关,PPAR-α可能具有抗心肌重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a(PPAR-a) 缺血性心肌病 淋巴细胞 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邓明尧 吴国平 +1 位作者 冯旭霞 罗江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35-1636,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低剂量组4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高剂量组临床疗效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表达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上调更为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UAP安全有效,并可明显提高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明尧 吴国平 +1 位作者 冯旭霞 罗江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cetoris,UAP)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97例UA患者与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采用TIMI危险评分方法将UA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GDF-15表达水平差异。分析GDF-15与TIMI危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UA患者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IMI危险评分分组之间血清GDF-1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GDF-15表达水平与TIMI危险评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血清GDF-15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UA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生长分化因子15 TIMI危险评分
下载PDF
血尿酸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太斋 王天松 陈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心房的规律有序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且不规律的颤动波。心房快速无序的颤动使之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致使心房泵血功能受损或丧失,因此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体循环...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心房的规律有序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且不规律的颤动波。心房快速无序的颤动使之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致使心房泵血功能受损或丧失,因此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体循环血栓栓塞。既往学者对房颤电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房颤的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主要是触发因素和维持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房颤最常见触发因素是异位局灶快速冲动发放高频电刺激,而房颤得以持续存在的维持基质主要是心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32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明尧 吴国平 +1 位作者 罗桂娇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97-998,1003,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ST抬高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心肌微循环灌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32例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症状、心功能,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本组患者32例,支架置入成功率100%。32... 目的:评价急性ST抬高患者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心肌微循环灌注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32例患者共置入34枚支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症状、心功能,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本组患者32例,支架置入成功率100%。32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4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1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心电图较术前有所改善,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结论: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直PCI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
下载PDF
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左心房容积CT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明宽 张明哲 +5 位作者 张华 梁柳丹 刘浩 吉晓理 晏君 汪英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观察心房颤动(AF)环肺静脉消融(CPVA)术后复发患者肺静脉(PV)形态和左心房容积(LAV)变化。方法对60例AF患者行CPVA术,随访3~6个月。根据术后AF有无复发,分为未复发组(n=32)和复发组(n=28)。采用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测量CPVA术前后PV口直径、截面积和LAV,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平均随访(5.2±0.8)个月,早期复发20例(71.4%),晚期复发8例(28.6%)。未复发组手术前后右上PV口最大径(RSPVdmax)、最小径(RSPVdmin),右下PV口最大径(RIPVdmax)、最小径(RIPVdmin),左上PV口最大径(LSPVdmax),4个PV口截面积(CSA)及L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下PV口最大径(LIPVdmax)、最小径(LIPVdmin),左上PV口最小径(LSPVd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术后仅见RIPVdmax、RIPVCSA、LIPVCSA较术前减少(P<0.05),其它PV指标和LA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患者CPVA术后早期复发率高,复发组患者PV、LAV无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左心房容积 环肺静脉消融 复发
下载PDF
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明宽 梁柳丹 刘浩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关于AF的机制有很多学说,研究证实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PR)的缩短能促进AF的发生和维持。现就肺静脉ERP与AF的关系及其促发AF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预后与心率变异性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高青豹 戴喜明 +1 位作者 胡清甫 陈其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诊治的老年ACS患者120例,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4例)和对照组(未发生...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老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诊治的老年ACS患者120例,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34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86例)。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变异性,同时使用ROC曲线分析心率变异性对ACS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88.65±18.88)ms vs(100.28±20.94)ms,P=0.006]、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90.44±13.17)ms vs(96.79±12.77)ms,P=0.016]、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32.56±4.83)ms vs(39.67±6.23)ms,P=0.00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5.85±4.74)ms vs(30.94±5.59)ms,P=0.000]、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11.12±2.74)%vs(14.83±4.60)%,P=0.000]显著降低。观察组高频谱、低频谱显著低于对照组[(505.35±119.27)ms vs(657.17±134.15)ms,P=0.000、(1208.59±190.38)ms vs(1449.56±257.14)ms,P=0.000]。高频谱对预测ACS的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01(95%CI:0.712~0.890,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高频谱、低频谱降低是ACS患者出院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降低与ACS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以作为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率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冯旭霞 何亚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例需进行溶栓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血清中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0例需进行溶栓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血清中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结果实验组MAD、SOD水平浓度在溶栓后4,6,12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K-MB值在溶栓后4,6,12 h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cTnⅠ水平在溶栓后2,4,6,12 h,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溶栓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持续的时间以及心律失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AMI溶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