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质酸钠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容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明质酸钠。测定血浆炎症介质(IL-1β、TNF-α、Hs-CRP及IL-18)及...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明质酸钠。测定血浆炎症介质(IL-1β、TNF-α、Hs-CRP及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含量,测定关节液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血浆炎症介质及MMP含量显著降低(P<0.05);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关节液VEGF含量明显降低(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降低KOA血浆炎症介质及MMP水平,降低关节液VEGF含量,减少氧化应激,对KOA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膝骨性关节炎 炎性介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携带感觉神经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容 王建华 吴毓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例合并跟骨结节缺损(缺损长度小于1 cm)。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 目的探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2例合并跟骨结节缺损(缺损长度小于1 cm)。采用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创面,创面面积(扩创后面积)为3 cm×4 cm^10 cm×6 cm,切取皮瓣面积为3.5 cm×4.5 cm^11 cm×7 cm。通过观察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及两点辨别觉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12例皮瓣完全成活。10例患者获随访6~14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无臃肿,弹性佳,两点辨别觉5~9 mm。8例无骨缺损患者穿鞋、行走不受限;2例合并骨缺损患者需穿软底带跟鞋且持续行走半小时感觉局部刺痛。结论携带感觉神经的足底内侧动脉皮瓣能较好的重建足跟外观、感觉及功能,是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足底内侧动脉 软组织缺损 足跟
下载PDF
胸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建华 肖容 +1 位作者 徐家余 周亮贤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下采用胸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9.4...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下采用胸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7例,女性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9.4岁。软组织缺损部位:足背部14例,足踝部40例(内踝15例、外踝20例、后踝5例),足跟部26例。创伤缺损面积8.2cm×4.9cm^11.6cm×11.7 cm,合并创面感染30例。所有患者均在显微外科技术下采用胸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的皮瓣存活率、足踝部功能、移植皮瓣的感觉功能。结果 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72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存活,创面达到I级愈合标准;8例患者出现皮瓣移植术后青紫、皮温过低(<26℃),其中7例经手术医生及时处理静脉危象后皮瓣存活,1例移植失败,出现皮瓣广泛性坏死。79例存活皮瓣中有76例获得随访,3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8个月。术后3个月感觉功能评价:S1级11例(14.47%),S2级18例(23.69%),S3级40例(52.63%),S4级7例(9.21%);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67~92分,其中优23例(30.26%),良37例(48.69%),可11例(14.47%),差5例(6.58%)。结论显微外科技术下采用胸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术后皮瓣存活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 穿支皮瓣 移植
下载PDF
尺动脉腕上穿支下行支flow-through皮瓣在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指创面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容 王建华 吴毓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7-459,462,共4页
目的报道应用尺动脉腕上穿支下行支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6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患者。创面面积(清创后面积)为2.0cm×1.... 目的报道应用尺动脉腕上穿支下行支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6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患者。创面面积(清创后面积)为2.0cm×1.0cm^3.5cm×2.4cm,动脉缺损0.8~2.2cm,神经缺损0.8~2.7cm。急诊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下行支flow-through皮瓣修复创面,切取皮瓣面积为2.3cm×1.2cm^4.3cm×2.8cm。结果6例手指及皮瓣完全成活。5例患者获随访8~2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满意,质地柔软,稍臃肿,弹性佳。手指感觉恢复S2~S3+,两点辨别觉5~11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指,良2指,功能恢复满意。所有患者供区仅可见一线形瘢痕,腕关节屈伸活动、肌力及感觉均正常。结论尺动脉腕上穿支下行支flow-through皮瓣可用于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软组织缺损,能较好地重建手指血运,恢复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穿支 flow-through皮瓣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手指
下载PDF
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美娟 林贝 刘凯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284例断肢再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2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142...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收治的284例断肢再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将2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2例)和对照组(142例)。两组均行断肢再植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简单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敷料维持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护理期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敷料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方式和健康教育方面满意度以及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2%低于对照组的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面护理在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创面愈合,并缓解患者疼痛,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断肢再植手术 全面护理 创面修复 并发症 愈合时间
下载PDF
保留锁骨上皮神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建华 肖容 +4 位作者 范小军 吴毓强 徐家余 曾唯峰 段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探究保留锁骨上皮神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留组和传统组,保留组术中游离保留锁骨上皮神经,传统组采用切断锁骨上皮神经... [目的]探究保留锁骨上皮神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锁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留组和传统组,保留组术中游离保留锁骨上皮神经,传统组采用切断锁骨上皮神经的传统手术方式,每组60例,术后随访观察两组肩部及胸外上部感觉的差异性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保留组在随访时无麻木的人数要多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木的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程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改善。[结论]保留锁骨上皮神经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麻木感,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手术室 锁骨上皮神经 疗效
原文传递
斜T形钛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华 肖容 +4 位作者 吴毓强 徐家余 周亮贤 邱俊杰 段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050-2054,共5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钛板与克氏针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组为锁定板组和普通板组。对锁定板组患者应用掌侧锁定钛板... [目的]探究对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钛板与克氏针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组为锁定板组和普通板组。对锁定板组患者应用掌侧锁定钛板联合克氏针,对普通板组患者应用普通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评估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两组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12.34±2.6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锁定板组(72.33±10.21) d,显著低于普通板组的(83.10±9.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rley的标准,锁定板组优良率为82.00%,显著高于普通板组的5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锁定板组的影像测量指标,包括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的平整度均显著优于普通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板组桡骨茎突高度优于普通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斜T型锁定钛板联合克氏针对老年患者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对比普通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其术后指标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面 锁定钢板 普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前臂屈肌病变致手指屈曲挛缩的诊断与治疗
8
作者 汤鹏 魏建伟 +3 位作者 董忠根 刘立宏 申澳 王建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总结3种前臂屈肌病变导致手指屈曲挛缩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17例手指屈曲挛缩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5~42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1.5个月~30年,中位时间13年。病因:缺血性肌挛缩6例,均为2~... 目的总结3种前臂屈肌病变导致手指屈曲挛缩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12月—2021年8月收治17例手指屈曲挛缩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5~42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1.5个月~30年,中位时间13年。病因:缺血性肌挛缩6例,均为2~5指屈曲畸形,伴拇指背伸受限3例,腕关节背伸受限3例;假性缺血性肌挛缩3例,其中中、环、小指屈曲畸形2例,环、小指屈曲畸形1例;前臂屈肌病变或解剖变异引起的尺侧手指屈曲挛缩8例,均为中、环、小指屈曲畸形。行屈肌及旋前圆肌起点滑移、异常纤维带及骨刺切除、卡压肌肉(腱)松解等手术。术后采用王海华等的手功能评级标准或改良Buck-Gramcko分型标准评价患者手功能,参照英国医学研究会(MRC)肌力分级标准评价肌力。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0年,中位时间1.5年。末次随访时,8例前臂屈肌病变或解剖变异患者及3例假性缺血性肌挛缩患者功能评级均为优,肌力M5级6例、M4级5例;1例轻度缺血性肌挛缩患者及3例不伴有严重神经损害的中度缺血性肌挛缩患者手功能评级为优2例、良2例,肌力M5级1例、M4级3例;2例伴有严重神经损害的中度或重度缺血性肌挛缩患者手功能评级为差,肌力M3级1例、M2级1例,较术前有所改善。手功能总体优良率以及肌力M4级及以上患者比例均为88.2%(15/17)。结论结合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鉴别不同病因引起的手指屈曲挛缩,通过挛缩带切除、卡压肌肉(腱)松解、屈肌起点下移等方法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肌挛缩 假性缺血性肌挛缩 屈曲挛缩 手指 前臂
原文传递
分期保肢策略在严重小腿毁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建华 肖容 吴毓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保肢策略在严重小腿毁损伤救治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9例严重胫腓骨GustiloⅢB/C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GustiloⅢB型6例,GustiloⅢC型3例,其中合并骨缺损者2例。采用... [目的]探讨分期保肢策略在严重小腿毁损伤救治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9例严重胫腓骨GustiloⅢB/C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GustiloⅢB型6例,GustiloⅢC型3例,其中合并骨缺损者2例。采用分期保肢策略治疗:初期予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血管神经吻合;待创面感染控制后,二期行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三期待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创面愈合良好后,更换外固定支架为内固定稳定骨折,必要时行植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保肢成功,其中3例经植皮覆盖创面后愈合,6例经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愈合。患者创面均未见明显感染,在创面愈合2~3周后拆除外固定,更换为内固定,其中2例骨缺损者经过同侧腓骨瓣转移,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对于严重胫腓骨GustiloⅢB/C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通过分期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保存患肢生理功能,避免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分期处理 保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