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GGT、ALP、CHE、Alb/GLb、PA、TBIL、HBV标志物定量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范和发 郑辉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0期3294-329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志物定量变化,并分析其与肝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三亚市慢性病防治中心2013-01/2014-12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肝穿刺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志物定量变化,并分析其与肝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三亚市慢性病防治中心2013-01/2014-12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肝穿刺活检,静脉采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和HBV标志物等情况,并详细的分析其各个指标、HBV定量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和肝脏炎症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炎症较轻组与炎症较重组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冏-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白蛋白(albumin,Al b)/球蛋白(globulin,G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较轻组和纤维化较重组的ALT、GGT、ALP、CHE、Alb/GLb、PA、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通过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可以直接的反映出其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且HBV DNA载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与肝脏的组织学变化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组织 病理学
下载PDF
三亚地区230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和发 卢家恺 林明珠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状况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性病门诊全年859例拟诊为NGU患者进行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及12种药物敏感试验,测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以上药物的...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测状况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对性病门诊全年859例拟诊为NGU患者进行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及12种药物敏感试验,测定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对以上药物的的敏感率及耐药率。结果 230例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阳性标本中,Uu阳性185例,Mh阳性1例,Uu和Mh同时阳性44例。敏感率最高者为交沙霉素(99.13%),其次是美满霉素(94.78%)和强力霉素(93.91%);敏感率最低者为诺氟沙星(10.00%),其次是氧氟沙星(36.96%)、四环素(46.09%)、司帕沙星(49.57%)、左氧氟沙星(54.35%)、红霉素(54.35%)、罗红霉素(73.04%)、克拉霉素(75.22%)、阿奇霉素(74.78%)。结论 Uu和Mh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其耐药性高,耐药菌株各地差异很大。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提高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地区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支原体培养 药物敏感率
下载PDF
大剂量伐昔洛韦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碧海 李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690-3692,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伐昔洛韦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4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 g,bid。两组患者均治... 目的:探讨大剂量伐昔洛韦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4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 g,bid。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P物质水平,并观察后遗神经痛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痛、止疱、皮损结痂、皮损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P物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P物质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伐昔洛韦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具有止痛、促进皮损恢复、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伐昔洛韦 大剂量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碧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92-129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患者21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73例。A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注射液和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治疗,B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C组在接受西咪替丁和氯苯那敏治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过敏性紫癜患者219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73例。A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注射液和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治疗,B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C组在接受西咪替丁和氯苯那敏治疗的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和腹痛消失的时间。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而A组、B组间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消失迅速,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过敏性紫癜 西咪替丁 川芎嗪注射液
下载PDF
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模式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建 李涛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模式和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1例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进行治疗后是否复发分为治愈组和复发组。分析两组患者HPV感染亚型以及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模式和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1例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进行治疗后是否复发分为治愈组和复发组。分析两组患者HPV感染亚型以及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情况与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关联。结果:治愈组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亚型高危型15例(28.85%),低危型37例(71.15%);复发组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亚型高危型52例(65.82%),低危型27例(34.18%)。两组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亚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52例,CD3+总T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CD8+细胞毒T细胞分别占(74.83±8.07)%、(38.92±4.22)%、(31.46±5.43)%,CD4+/CD8+比值为(1.31±0.25);复发组79例,CD3+总T细胞、CD4+辅助性T细胞、CD8+细胞毒T细胞分别占(67.62±8.65)%、(33.67±4.56)%、(39.63±4.27)%,CD4+/CD8+比值为(0.94±0.33)。两组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后复发与患者HPV感染亚型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异常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模式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娱乐场所975名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和发 张择榕 郑纪文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96-598,共3页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方法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研究》实施方案,对975名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方法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研究》实施方案,对975名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作抽血检测。结果高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33%,TRUST检测阳性率为1.80%;中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7.36%,TRUST检测阳性率2.99%;低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6.00%,TRUST检测阳性率18.00%。不同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服务小姐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未接受健康服务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等性病感染率高。结论娱乐场所各档次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梅毒感染与女性性工作者健康行为特征和安全套的使用率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场所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感染 调查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斯奇康预防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碧海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5期2302-2303,共2页
目的观察采取CO2激光联合斯奇康治疗预防尖锐湿疣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8例尖锐湿疣患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CO2激光烧灼法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采取CO2激光联合斯奇康治疗预防尖锐湿疣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8例尖锐湿疣患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采取CO2激光烧灼法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斯奇康治疗。对两组患者追踪随访6个月,记录其治愈率及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激光联合斯奇康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显著,且能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激光治疗 斯奇康 治愈率 复发率
下载PDF
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碧海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28例为此次分析研究对象,将早期胎传梅毒年龄在出生1岁以内设定为A组,将早期胎传梅毒患者年龄为1—2岁设定为B组,根...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诊断方法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早期胎传梅毒28例为此次分析研究对象,将早期胎传梅毒年龄在出生1岁以内设定为A组,将早期胎传梅毒患者年龄为1—2岁设定为B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诊断,然后对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皮肤损伤、肝脾肿大以及骨骼受损的临床症状,A组和B组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不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前经过实验室检查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各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通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早期胎传梅毒患者,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都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胎传梅毒 临床诊断方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皮敏消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建 张择榕 周碧海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皮敏消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三亚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接受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皮敏消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三亚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接受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皮敏消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免疫球蛋白E(Ig E)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9%、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DLQI评分和Ig E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内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3.08%、5.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敏消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降低Ig E的水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敏消胶囊 复方甘草酸苷片 慢性荨麻疹 DLQI评分
原文传递
2011-2012年海南省淋球菌耐药性监测及基因分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娜 刘巧 +5 位作者 乔凤 郑文爱 王芳乾 王黎明 吴碧玉 范和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B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13内酰胺酶质粒... 目的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B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13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分型。结果2011-2012年共检测214株淋球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率7.94%(17/214),耐药率为92.06%(197/214);头孢曲松敏感率24.30%(52/214),中度敏感率为75.70%(162/214);未发现耐大观霉素的菌株。多重耐药情况:对四环素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39株(18.22%),对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菌株66株(30.84%),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91株(42.52%),对四环素、青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37株(17.29%)。检出TRNG101株(47.20%),TetM基因分型结果99株(98.02%)荷兰型,2株(1.98%)美国型。检出PPNG65株(30.37%),TEM-1基因分型结果55株(84.62%)亚州型,10株(15.38%)非州型,未见多伦多型、里约型。结论海南省淋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高,应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PPNG以亚州型为主,非州型次之;TRNG以荷兰型为主,偶见美国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球菌 淋病 抗药性 基因 TetM 基因 TEM一1 基因型
原文传递
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6
11
作者 林永通 麦世康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对肺结核诊断和耐利福平肺结核筛查的效果,为筛选最佳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三亚市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2015年5月—2016年12月243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痰培养和Ge...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对肺结核诊断和耐利福平肺结核筛查的效果,为筛选最佳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三亚市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2015年5月—2016年12月243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痰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分析三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比例法药敏为标准,分析Gene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涂片镜检与GeneXpert Mtb/RIF对比,GeneXpert Mtb/RIF检测结核菌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28.9%,GeneXpert Mtb/RIF检测与涂片镜检一致率为83.5%。痰培养与GeneXpert Mtb/RIF对比,GeneXpert检测结核菌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56.6%,GeneXpert检测与痰培养的一致率为91.8%。利福平耐药大多与rpoB基因突变有关,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与比例法药敏一致率为98.1%,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8.9%,并且可检测出利福平耐药基因位点。结论 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筛查,在痰涂片和痰培养上补充GeneXpert Mtb/RIF检测可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尽早发现耐多药病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建 李涛 +2 位作者 陈光茂 张择榕 周碧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有效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收治的皮肤轻中度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菌药物...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选择有效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收治的皮肤轻中度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患处,每日3次,连续使用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病原菌清除率,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0例皮肤感染患者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2株、大肠埃希菌43株、铜绿假单胞菌1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溶血链球菌9株、其他8株;外科创伤55例占36.66%、蜂窝织炎46例占30.67%、动物咬伤21例占14.00%、糖尿病皮肤溃疡15例占10.00%、其他13例占8.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6.00%、对照组为85.33%,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皮肤感染临床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皮肤感染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