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30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董丽华 杨鹏春 戴迟兵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VTD 方案)与传统长春新碱联合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VAD 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采用 VTD 和 VAD 方案治疗的5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VTD 方案)与传统长春新碱联合多柔比星和地塞米松(VAD 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采用 VTD 和 VAD 方案治疗的56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VTD 组患者采用 VTD 方案治疗,硼替佐米1.3 mg·(m2)-1,快速静脉注射,第1,4,8,11天;沙利度胺100-200 mg·d-1,每晚口服;地塞米松20-40 mg·d-1,第1-4,8,11天,静脉注射。每21 d 为1个疗程。 VAD 组患者采用传统 VAD 方案化疗,即长春新碱0.5 mg·d-1,多柔比星9 mg·(m2)-1,地塞米松40 mg·d-1,第1-4 天静脉滴注,每28 d 为1个疗程。所有入组患者治疗2-8个疗程,平均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判定疗效,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 CTCAEv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VTD 组总有效率为96.7%,VAD 组总有效率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VTD 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36.7%和43.3%)、乏力(53.3%)、胃肠道反应(83.3%)、周围神经病变(33.3%)及带状疱疹病毒感染(6.7%),VAD 组分别为65.4%,73.4%,80.8%,96.2%,34.6%,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D 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显著优于 VAD 方案,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易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 骨髓瘤 多发性
下载PDF
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点点 胡以利 +3 位作者 杨全军 望晓波 董丽华 程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28-4030,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的疗效和患者预后因素。方法:56例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根据一线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氟尿嘧啶类单药组(A组),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组(B组),氟尿嘧啶类联合伊立替康组(C组),吉西... 目的:评价不同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的疗效和患者预后因素。方法:56例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患者根据一线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氟尿嘧啶类单药组(A组),氟尿嘧啶类联合奥沙利铂组(B组),氟尿嘧啶类联合伊立替康组(C组),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D组),观察各组患者化疗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有效率(ORR)为16.7%,无病生存时间(PFS)4.9个月,总生存时间(OS)10.6个月;B组ORR为36.8%,PFS 6.3个月,OS 13.2个月;C组ORR为20%,PFS 4.1个月,OS 10.4个月;D组ORR为38.1%,PFS 7.5个月,OS 15.3个月。各组间ORR、PFS、OS比较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COG评分、基线CA199水平和化疗近期疗效间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ECOG评分、既往有无手术治疗及基线CEA和CA199水平间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方案似乎更具优势。ECOG评分、CA199和化疗近期疗效为PFS独立预后因素,而ECOG评分、CEA、CA199及既往有无手术治疗为OS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十二指肠腺癌 化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大肝癌患者行TACE序贯射频消融的疗效及复发因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朴 李红 黎海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32-243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序贯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肿瘤外科中晚期原发性大肝癌患者110例并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序贯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复发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肿瘤外科中晚期原发性大肝癌患者110例并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序贯经皮射频消融术组(TACE+RFA组)各55例,TACE组患者行一次或多次单一肝动脉化疗治疗;TACE+RFA组在肝动脉化疗治疗结束后1~2周再行序贯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TACE组与TACE+RF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35/55)、94.54%(52/55)。TACE+RFA组1年生存率为72.7%(40/55),2年生存率为20.0%(11/55),而TACE组分别为56.36%(31/55)、7.27%(4/5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数量、分期、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等为大肝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与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中晚期大肝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肿瘤数量、直径、分期等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疗效 复发
下载PDF
茶多酚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董丽华 杨鹏春 戴迟兵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2.5、25、50、100μmol/L)的茶多酚对其进行干预,MTT法检测Caco-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Caco-2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aco-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2.5、25、50、100μmol/L)的茶多酚对其进行干预,MTT法检测Caco-2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Caco-2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茶多酚能抑制Caco-2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茶多酚能诱导Caco-2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茶多酚能将Caco-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的Caco-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结肠癌 CACO-2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以利 望晓波 +2 位作者 陈点点 彭纲 程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疗效,为血液病真菌感染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120例血液病疑似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分析真菌分布...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治疗疗效,为血液病真菌感染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120例血液病疑似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分析真菌分布及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共分离出真菌86株,以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为主,分别占54.7%、45.3%,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伊特拉康唑、制霉菌素的药敏率较高;经治疗,试验组患者确诊病例的总有效率为58.6%,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对症联合伊曲康唑的联合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真菌感染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过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关系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望晓波 胡以利 望妮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82-1388,共7页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细胞应对缺氧时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本研究系统评价HIF-1α蛋白过表达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中所起的作用...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细胞应对缺氧时的关键转录因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本研究系统评价HIF-1α蛋白过表达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中所起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至2016-07,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关于HIF-1α蛋白表达与HCC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比值比(odds ratio,OR)或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评价结局指标,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及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研究,共计1 1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IF-1α蛋白表达在HCC伴包膜侵犯组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组(OR=1.48,95%CI为1.07~2.05,P=0.018);在HCC伴微血管浸润组明显高于无血管浸润组(OR=2.40,95%CI为1.16~5.00,P=0.019);在TNM临床分期Ⅰ~Ⅱ期组明显低于Ⅲ~Ⅳ期组(OR=0.43,95%CI为0.31~0.61,P<0.001);但在年龄≥50岁组与<50岁组(OR=0.79,95%CI为0.33~1.89,P=0.602)、男性组与女性组(OR=1.33,95%CI为0.70~2.50,P=0.38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F-1α过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HR=1.73,95%CI为1.47~2.04,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HR=1.88,95%CI为1.29~2.73,P=0.001)均较短,HIF-1α过表达可促进HCC患者术后复发,增加术后死亡风险,可能是HCC的预后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HIF-1α蛋白与HCC包膜侵犯、微血管浸润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HIF-1α过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预后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