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N型含氟聚硅氧烷/PP疏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金竹 邹守顺 +1 位作者 周昌林 汪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2-718,共7页
以1,3,5-三甲基-1,3,5(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_(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为功能单体,在碱胶催化下制备了乙烯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FSI),再以注塑级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以全氟己基乙烯(... 以1,3,5-三甲基-1,3,5(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_(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_(4))、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_(4)Vi)为功能单体,在碱胶催化下制备了乙烯基封端含氟聚硅氧烷(FSI),再以注塑级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以全氟己基乙烯(TE-6)为二次疏水改性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马来酸酐接枝PP(MAH-g-PP)为增容剂,高温熔融聚合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PN)FSI/PP复合疏水材料。采用FTIR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拉力试验机、接触角测量仪、SEM、AFM和TG-DSC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D_(4)Vi用量为FSI总质量的0.05%,TE-6添加量为FSI/PP总质量的5%,MAH-g-PP用量为FSI/PP总质量的6%,TMPTA添加量为FSI/PP总质量的3%时,改性后FSI/PP疏水接触角达到138.3°,疏油接触角达到46.1°,相比于纯PP分别提高55.56%、15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 含氟聚硅氧烷 聚丙烯 熔融聚合 疏水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