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原发性腺鳞癌6例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旭 胡余昌 +2 位作者 陈路 刘宇飞 吴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分析肝原发性腺鳞癌(ASC)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AS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肝叶切除或/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采用SP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在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为(63.0±8... 目的分析肝原发性腺鳞癌(ASC)患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AS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肝叶切除或/和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采用SP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在6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为54~75岁,平均年龄为(63.0±8.3)岁;临床均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肿瘤组织肉眼观呈灰白色、实性,边界较清晰;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或腺管状;6例肝组织腺癌区域均表达CK7、CK19、cam5.2和Ki-67,4例表达CEA,3例表达CK20,2例表达CDX-2,1例表达MUC-1;鳞癌区域均表达p40、p63和CK5/6,4例弱阳性表达CK19,3例弱阳性表达EMA;术后平均生存6个月。结论肝原发性腺鳞癌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诊断,其恶性程度较高,患者生存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腺鳞癌 组织病理学 蛋白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浅谈《病理学》教材的不足之处
2
作者 鲁华 黄益玲 黄利鸣 《医学争鸣》 CAS 2018年第3期22-24,共3页
教材乃教学之本,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选择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第8版,从教材的专业名词的统一性、插图的应用、内容的准确性、与临床的联系及网络化等方面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广大病理学教材编写和课程... 教材乃教学之本,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选择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第8版,从教材的专业名词的统一性、插图的应用、内容的准确性、与临床的联系及网络化等方面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不足,以期为广大病理学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希望有助于我国《病理学》教材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插图 专业名词
下载PDF
CIC重排肉瘤病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彭杨 郑阳鑫 刘宇飞 《巴楚医学》 202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CIC重排肉瘤(CRS)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形态类似于尤文肉瘤但具有不同分子特征的高级别小圆细胞肉瘤。该肿瘤临床少见,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其常呈高度侵袭性,术后易复发且致死率较高。本文就CRS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特征、... CIC重排肉瘤(CRS)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形态类似于尤文肉瘤但具有不同分子特征的高级别小圆细胞肉瘤。该肿瘤临床少见,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其常呈高度侵袭性,术后易复发且致死率较高。本文就CRS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重排肉瘤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宇飞 蔡玲玲 胡余昌 《巴楚医学》 202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的少见类型肾细胞癌。该肿瘤形态上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实性区域并混合多少不等的巨囊及微囊状区域。肿瘤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胞质嗜酸,...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的少见类型肾细胞癌。该肿瘤形态上多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实性区域并混合多少不等的巨囊及微囊状区域。肿瘤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胞质嗜酸,其内可见特征性颗粒状的胞质彩斑。瘤细胞间常见散在的泡沫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聚集灶。CK20阳性/CK7阴性的免疫表型对诊断ESC RCC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大部分ESC RCC的分子特征为反复和互斥的TSC基因家族体细胞双等位基因丢失或突变,提示该肿瘤与TSC基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对ESC RCC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加强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肿瘤 肾细胞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刘旭 刘娇 +4 位作者 陈路 杨玉霞 程敏 胡余昌 刘宇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6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11例上皮样肉瘤(ES)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方法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采用肉眼观察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灶。结果5例为经典型上皮样肉瘤(CES),6例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肉眼观ES组织呈不规则的结节状... 目的分析11例上皮样肉瘤(ES)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方法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采用肉眼观察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灶。结果5例为经典型上皮样肉瘤(CES),6例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肉眼观ES组织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病变,部分表面溃疡,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偶可见黏液变。光镜下见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瘤细胞,呈上皮样和梭形细胞形态,细胞核大,核深染,部分核空泡状,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胞质嗜酸性,常伴有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EMA和CKpan,偶可见CK19、CD34和GATA3表达,均存在INI1/SMARCB1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5%~80%。肿瘤细胞不表达S-100、desmin、SMA、Myogenin、MyoD1、DOG-1、CD31、CR、HMB-45、CD117。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部分患者叠加化疗及放疗。9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6例出现复发或转移,3例患者死亡。结论ES肉眼观以灰白色,实性,质中结节为主;光镜下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上皮样细胞为诊断此病的重要线索,部分细胞核变大、空泡状染色质,出现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等;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EMA、CKpan,Ki-67一般较高,INI1/SMARCB1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旭 刘娇 +2 位作者 陈路 胡余昌 刘宇飞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21-624,共4页
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SCPFT/SCD34FT)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下肢皮下浅表软组织内,患者常因发现包块数年后渐进增大伴疼痛就诊,临床上无特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确诊依靠病理学。镜下表现为形态... 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SCPFT/SCD34FT)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下肢皮下浅表软组织内,患者常因发现包块数年后渐进增大伴疼痛就诊,临床上无特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确诊依靠病理学。镜下表现为形态相对温和的梭形细胞中混杂大量怪异核的多形性细胞,核仁清晰,核分裂像罕见(≤1个/50HPF),可出现核内假包涵体,部分细胞质丰富颗粒状、玻璃状嗜酸性,未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弥漫表达CD34、Vimentin、WT1及CADM3/SynCAM3,Ki-67增值指数<1%。约42%病例存在PRDM10基因重排。该肿瘤整体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出现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未见死亡病例报道。文章总结和归纳SCPFT的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肿瘤 间叶源性肿瘤 临床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PRDM10
下载PDF
CIC基因重排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赵丽娜 袁静萍 +5 位作者 陈路 黄海燕 何惠华 蒲勤学 阎红琳 刘宇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探讨CIC基因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CR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RS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行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8、27、53岁,平均32.6岁,病变分别... 目的探讨CIC基因重排肉瘤(CIC-rearranged sarcoma,CR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CRS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行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8、27、53岁,平均32.6岁,病变分别位于右侧肱骨远端后方、左侧腋下、左侧腘窝软组织内,临床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肿瘤大小分别为6.0 cm×1.9 cm×4.8 cm、6 cm×8 cm、2.5 cm×2 cm×1 cm,大体呈结节状,切面实性,灶状出血,边界尚清,局部浸润周围软组织,骨质未见侵蚀。低倍镜下见肿瘤被纤维间隔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小叶状结构,肿瘤细胞呈实片状或巢状排列为主,间质可见黏液样变性,大片状坏死常见。高倍镜下见瘤细胞由一致的圆细胞组成,胞质稀少,细胞核染色质粗糙,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局部区域由梭形细胞组成,呈席纹状排列。免疫表型:WT-1(C末端)阳性,CD99灶状阳性,其中1例CKpan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40%~50%,NKX2.2、BCOR和pan-TRK均阴性。FISH检测均见CIC基因断裂。结论CRS是尤因样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遗传学常可检测到特异性CIC-DUX4基因融合,肿瘤进展快,预后较差,尤因肉瘤治疗方案效果不佳,因此需与尤因肉瘤明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因样肉瘤 CIC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FISH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及声像图特点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宇飞 周军 +3 位作者 韩林 李爽 陈路 杨春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448-3451,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超声表现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0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73%(30/1 734)。肿瘤多位...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超声表现及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0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0例子宫腺瘤样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标本的1.73%(30/1 734)。肿瘤多位于近子宫角和宫体或宫底浆膜下,其次为子宫肌壁间。临床和超声表现无特异性。瘤细胞组成形态不一的腺样及腔隙样结构,腔隙内衬以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大多数表现为脉管样形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增生。免疫表型:CK(AE1/AE3)、vimentin、calretinin、D2-40和MC均阳性,FⅧRAg、CEA、EMA、CD31、CD34、ER及PR阴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临床并非罕见,其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均易误诊。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瘤样瘤 免疫组化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10例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艾婷 周军 +1 位作者 常俊杰 刘宇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及声像图表现。结果:10例子宫腺瘤样瘤7例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或阴道流血,3例无自觉症状。术前体检或超声检...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及声像图表现。结果:10例子宫腺瘤样瘤7例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或阴道流血,3例无自觉症状。术前体检或超声检查均误诊。超声检查病灶呈中等回声或低回声不均质结节,边界欠清。6例位于浆膜下,4例位于子宫肌壁间,直径1.1-10.0 cm。镜下见肿瘤由腺腔样结构组成,内衬扁平或低柱状上皮细胞,腔内可见淡染的黏液物,间质为疏松或致密纤维或纤维和平滑肌束的组合。免疫组化检查10例患者腺瘤样瘤肿瘤细胞CK(AE1/AE3)(+)、Vimetin(+)、广谱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CD34(-)。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其中4例伴发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需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瘤样瘤 临床病理特征 超声声像图
下载PDF
涎腺肿瘤中半乳糖凝集素-3与Wnt通路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蓉 陈路 +2 位作者 胡余昌 罗代珍 宋子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7-710,共4页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Wnt通路相关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涎腺肿瘤中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病理研究所收集的涎腺良恶性肿瘤...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与Wnt通路相关蛋白β-链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在涎腺肿瘤中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本病理研究所收集的涎腺良恶性肿瘤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以涎腺慢性炎症(38例)作为阴性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3与β-catenin、E-cadherin、Cyclin D1在107例涎腺肿瘤中(58例恶性肿瘤,49例良性肿瘤)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在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4%(42/58),显著高于在涎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42.9%(21/49)(P<0.05);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44/58)和81%(47/58),高于在涎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38.8%(19/49)和59.2%(29/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lectin-3与β-catenin两者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5)。结论:Galectin-3可能与Wn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这为临床针对Wnt通路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涎腺肿瘤 免疫组化 Β-链蛋白
下载PDF
原发性骨Rosai-Dorfman病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旭 郑晓丹 +1 位作者 胡余昌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原发性骨RDD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骨RDD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71岁,平均39岁。患者均是结外病变,低倍镜下大组织...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Rosai-Dorfman病(RD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原发性骨RDD病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骨RDD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71岁,平均39岁。患者均是结外病变,低倍镜下大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弥散分布,呈典型的深浅相间带;高倍镜下,可见穿过现象。免疫组化:组织细胞S-100、CD68、CD163(+),CD1a、ALK、HPV、EBER(-);散在炎性细胞CD20、CD79 a、κ轻链、λ轻链、CD3、CD45RO、CD138和MUM1(+)。随访1~5年,其中12例无复发治愈,1例复发治愈,2例失访。结论结外Rosai-Dorfman病少见,尤其罕见发生于骨,组织形态学特征不明显,临床易误诊。弥散分布的结构、深浅相间的分布和高倍镜下的穿过现象及组织细胞CD68、S-100(+),有助于确诊。此病可复发,应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原发性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郎博娟 胡余昌 +1 位作者 周小鸽 刘宇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 目的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骨髓涂片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44~55岁,平均48岁。送检标本分别为骨髓、脾脏、肝脏及淋巴结。镜下见弥漫的组织细胞增生,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可见蓝染的细小颗粒状病原微生物,免疫组化标记组织细胞CD68阳性。骨髓涂片均找到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殊染色PAS、六胺银染色细胞壁不着色。EBER检测阴性,2例行PCR测序证实为利什曼原虫。结论VL患者多有该病流行地区接触史。活检组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是该病的诊断依据。VL需与疟原虫、马尔尼菲蓝状菌及组织胞浆菌病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利什曼原虫 黑热病 病理学
下载PDF
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宇飞 胡余昌 +4 位作者 杜婷婷 贺蔚文 黄芬 张丁 蒲勤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会诊的2例HTT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51岁。肿瘤均位于左...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会诊的2例HTT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51岁。肿瘤均位于左侧腺叶,具有完整纤维包膜。组织学形态示肿瘤具有特征性小梁状生长方式和小梁内玻璃样变物质。肿瘤的细胞学特点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高柱状,具有嗜酸或透明的胞质。细胞核呈卵圆形,具有不明显的核仁,可见核内包涵体和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常可见胞质内黄色小体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CD56均(+),降钙素、细胞角蛋白19、间皮细胞(HBME-1)、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均(-)。其中1例半乳糖凝集素-3(-)。Ki-67(克隆号MIB-1)2例均显示细胞膜着色,而另一个克隆SP6(+)且增殖指数<1%。2例BRAF V600E蛋白均(-)。遗传学证实均无BRAFV600E突变。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和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HT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MIB-1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该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化 BRAFV600E突变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数字切片库的构建及其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宇飞 汪慧娟 +3 位作者 胡余昌 鲁华 黄益玲 郎博娟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建立病理数字切片库并应于病理教学实践。方法:用数字切片扫描仪将80张典型病例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扫描,构建数字病理切片库并上传服务器。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切片和真实玻片光学显微镜下... 目的:建立病理数字切片库并应于病理教学实践。方法:用数字切片扫描仪将80张典型病例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扫描,构建数字病理切片库并上传服务器。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切片和真实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病理实验教学。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学生病理实验考试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和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对数字病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初步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病理数字切片库。期末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90.93±6.69)分优于对照组的(86.35±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24%参与数字切片教学的学生和100%的实验课教师认为数字切片教学优于传统玻璃切片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结论:数字切片丰富了教学方式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切片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病理教学改革和信息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病理学 数字切片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her-2/neu过表达临床及病理意义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郎博娟 马金阳 +2 位作者 胡余昌 胡海燕 王晓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her-2/neu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及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关于"her-2/neu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的文献资料,按照纳入...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内膜癌her-2/neu蛋白过表达与临床及病理间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4年2月关于"her-2/neu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相关性"的文献资料,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用Rev Man5.2.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60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根据her-2/neu表达的阳性率,her-2在子宫内膜癌与非癌内膜组[RR=3.61(95%CI:1.99,6.57),P<0.0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RR=1.97(95%CI:1.47,2.63),P<0.00001]、子宫内膜癌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RR=0.51(95%CI:0.27,0.99),P=0.05]以及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RR=0.64(95%CI:0.48,0.86),P=0.003]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浸润深度>1/2和浸润深度≤1/2组[RR=0.71(95%CI:0.33,1.56),P=0.4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er-2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及组织学中低分化等特征密切相关,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META分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肺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
16
作者 刘宇飞 代文莉 +3 位作者 鲁际 夏道奎 熊晓琦 胡余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2-1655,共4页
肺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eiomyomatosis,PL)是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肺内的一种少见良性肿瘤性疾病,以双肺多发平滑肌性结节为特点,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经过。该病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百余例。本文报道2例肺平滑肌瘤病,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 肺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eiomyomatosis,PL)是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肺内的一种少见良性肿瘤性疾病,以双肺多发平滑肌性结节为特点,生物学行为呈惰性经过。该病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百余例。本文报道2例肺平滑肌瘤病,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组织起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材料与方法1.1临床病例资料患者1,女性,46岁。3年前因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行肌瘤剔除术,1年前体检时CT发现双肺界限清楚、密度均匀、无分叶及毛刺的实性小结节,较大者位于右肺下叶基底段,大小约1.5 cm×1.3 cm(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平滑肌瘤 肌瘤剔除术 临床病例资料 育龄期妇女 小结节 右肺 影像特征 组织起源
下载PDF
具有显著脂肪成分的肾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17
作者 刘宇飞 何梦溪 +5 位作者 代文莉 黄鑫 郎博娟 吴琪 张丁 胡余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767-770,共4页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是一种上皮和间质成分形态多样的少见肿瘤。最早由Pawade等[1]于1993年首次报道,Michal和Syrucek[2]根据其形态学特征于1998年正式命名为MESTK。本... 肾脏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是一种上皮和间质成分形态多样的少见肿瘤。最早由Pawade等[1]于1993年首次报道,Michal和Syrucek[2]根据其形态学特征于1998年正式命名为MESTK。本病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余例,较少见[3-5]。本文报道1例具有显著脂肪成分的MESTK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混合性上皮和间质肿瘤 脂肪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18
作者 王飞 蔡玲玲 +3 位作者 何钒 刘静 戴颂阳 胡余昌 《巴楚医学》 2018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经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并由组织病理确诊的334例病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镜下形态特征可归纳为11项,针吸细胞学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检查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经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并由组织病理确诊的334例病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针吸细胞学镜下形态特征可归纳为11项,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敏感性约为97.6%。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特征性的镜下形态学特点,是临床术前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针吸细胞学 诊断
下载PDF
超声组织处理仪与水浴锅加热法对真菌六胺银染色效果的对比研究
19
作者 宋子华 万维松 +1 位作者 杨春蓉 王晓璐 《巴楚医学》 2021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处理仪与水浴锅加热两种不同孵育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对真菌六胺银染色的影响,探寻其最佳的染色方法和时间。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真菌感染病例标本7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后分...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处理仪与水浴锅加热两种不同孵育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对真菌六胺银染色的影响,探寻其最佳的染色方法和时间。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病理科确诊的真菌感染病例标本7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后分5个时间段处理:分别在62℃孵育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30 min。每个时间段又分别采用超声组织处理仪与水浴锅加热行六胺银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方法在不同孵育时间的染色效果及差异。结果:共收集78例真菌感染的组织标本,超声组织处理仪组的六胺银染色得分为(9.23±0.25)分,显著高于水浴锅组(7.68±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超声组织处理仪62℃孵育15 min六胺银的显色最佳,而水浴锅达到相同的染色效果需要孵育20 min。结论:62℃环境下真菌六胺银染色,超声组织处理仪的效果优于水浴锅,且孵育15 min即可达最佳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胺银染色 水浴 超声组织处理仪
下载PDF
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研究进展
20
作者 彭杨 刘宇飞 胡余昌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5-57,共3页
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positive fibroblastic tumor,ESFT)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该肿瘤临床罕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治疗上主要以手术切除为... 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EWSR1-SMAD3-positive fibroblastic tumor,ESFT)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该肿瘤临床罕见,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治疗上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其常呈浸润性生长而切除不净导致术后局部易复发。本文就ESFT临床病理特点、分子遗传学、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二代测序 ERG EWSR1-SMAD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