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丹壘 郭静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101-4103,共3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由于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常常引发致命性出血,早期死亡率极高,尤其见于AP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血以不同形式发生于不同部位。研究〔1〕对APL患者接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伊达比星治疗期间发生致命...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由于伴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常常引发致命性出血,早期死亡率极高,尤其见于APL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血以不同形式发生于不同部位。研究〔1〕对APL患者接受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伊达比星治疗期间发生致命性出血部位的统计发现,颅内出血是出血性死亡最主要原因,并且致命性出血通常发生在诱导治疗的早期。APL患者并发出血,与APL病期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 出血
下载PD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合并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冉昌丽 郭静明 +2 位作者 刘红艳 王海燕 叶松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3939-3940,共2页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属于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原因不明,以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伴髓外造血为特点。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在2008年版的世界卫生...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属于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原因不明,以骨髓纤维组织增生伴髓外造血为特点。老年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在2008年版的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被作为新的类型单独列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B病毒 治疗
下载PDF
NOD2信号增强对负载白血病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韩丹壘 王海燕 +3 位作者 郭静明 易虹 曾一芹 艾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1-159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胞壁酰二肽(muramyldipeptide,MDP)激活NOD2信号通路对白血病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免疫调控影响。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体外给予... 本研究旨在探讨胞壁酰二肽(muramyldipeptide,MDP)激活NOD2信号通路对白血病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免疫调控影响。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体外给予3种细胞因子诱导培养7 d,第5 d给予白血病细胞株HL-60冻融抗原致敏DC,DC诱导成熟后,给予MDP(2000 ng/ml,24 h)刺激各组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OD2 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DC表面分子,ELISA法检测各组DC培养上清中IL-12和p40表达。结果显示:MDP作用于经不同方式处理的DC后,可以刺激NO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以负载白血病细胞株HL-60冻融抗原并给予MDP刺激DC组(致敏DC+MDP组)最高,其显著高于仅给予MDP刺激无负载抗原DC组(DC+MDP组)和无MDP刺激致敏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表面分子(HLA-DR、CD80、CD83、CD86、CD40)在致敏DC+MDP组表达明显高于DC+MDP组和致敏DC组,未处理DC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地发现,致敏DC+MDP组分泌细胞因子IL-12 p40最高为(898.30±61.08)pg/ml,显著高于DC+MDP组(573.86±32.09)pg/ml和致敏DC组(365.03±28.8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P可明显上调致敏DC中NOD2 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促进致敏DC表面HLA-DR、协同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表达及炎性因子IL-12和p40分泌。本研究有望为DC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胞壁酰二肽 NOD2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肉瘤中miR-17-92基因簇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勃霏 姜晓玲 +2 位作者 卢斌 蔡惠丽 陈海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35-638,共4页
骨肉瘤是一种原发于骨的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以来5年生存率不到70%。目前,骨肉瘤的治疗已到达一个平台期,进一步的预后改善可能依赖于新的生物学疗法。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其中miR-17-92基因簇作为致癌基因... 骨肉瘤是一种原发于骨的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长期以来5年生存率不到70%。目前,骨肉瘤的治疗已到达一个平台期,进一步的预后改善可能依赖于新的生物学疗法。miRNA在肿瘤中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其中miR-17-92基因簇作为致癌基因,在骨肉瘤中的作用也被广泛研究。本文综述mi R-17-92基因簇在骨肉瘤中的功能和机制,以期为骨肉瘤带来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7-92基因簇 致癌基因
下载PDF
尼罗替尼治疗慢性髓样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5
作者 韩丹壘 郭静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尼罗替尼,主要用于新诊断为慢性髓样白血病(CML)的患者和大多数对于伊马替尼抵抗的CML患者。尼罗替尼作用优于伊马替尼,其最优剂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选择仍然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众多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尼洛替尼治疗CML... 尼罗替尼,主要用于新诊断为慢性髓样白血病(CML)的患者和大多数对于伊马替尼抵抗的CML患者。尼罗替尼作用优于伊马替尼,其最优剂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选择仍然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众多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尼洛替尼治疗CML,主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心脏毒性等,本文就尼罗替尼治疗CML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替尼 白血病 髓样 慢性期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45-45,47,共2页
观察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 观察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例血液肿瘤PICC置管后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250u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肢平面周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的血栓效果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消炎软膏 低分子肝素钠 PICC 上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脊髓损伤中RhoA/ROCK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勃霏 姜晓玲 +3 位作者 卢斌 赵红卫 蔡惠丽 陈海丹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88-593,共6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导致患者瘫痪或死亡,预后差。脊髓损伤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多种信号通路被激活,在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RhoA/Rho信号通路在脊髓变性和...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导致患者瘫痪或死亡,预后差。脊髓损伤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多种信号通路被激活,在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RhoA/Rho信号通路在脊髓变性和再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讨论RhoA/Rho激酶信号介导的脊髓发病机制,以及针对RhoA/ROCK通路靶向药物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RHOA ROCK
原文传递
骨肉瘤肺转移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勃霏 姜晓玲 +4 位作者 卢斌 赵红卫 肖运祥 蔡惠丽 陈海丹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94-599,共6页
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疾病,其预后差。肿瘤肺转移是导致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骨肉瘤肺转移标记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尽管近年来针对骨肉瘤肺转移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其临床应用仍然很少。随着... 骨肉瘤是一种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疾病,其预后差。肿瘤肺转移是导致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骨肉瘤肺转移标记物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尽管近年来针对骨肉瘤肺转移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其临床应用仍然很少。随着液体活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新的筛选技术的出现,研究者们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发现了一系列很有前景的生物标记物,它们在骨肉瘤肺转移的预测和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为骨肉瘤肺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最近发现的骨肉瘤肺转移的新型转移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肺转移 生物标记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