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的三峡库区城市消落带修复设计与评估
1
作者 杨柳青 陈鸿飞 +2 位作者 游奉溢 钱深华 袁嘉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 微地形与植物的协同作用是自然河岸带生态系统维持结构稳定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三峡库区蓄水后,其沿岸城市的原有河岸带转变为周期性淹没且水位落差极大的消落带,内部地形与植被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快速衰退,对库区城市的生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选取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北岸的乌杨坝消落带,首次基于“微地形—植物”协同提出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技术框架,并对修复后的消落带微地形、植物群落和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分析,评估修复设计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丰富的微地形类型及其组合有效促进了乌杨坝消落带的植物多样性恢复;二者耦合作用,在不同水位条件下维持了鸟类生境异质性,使鸟类多样性得到提升。因此,“微地形—植物”协同设计有助于维持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保障及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微地形 植物群落 生境修复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对水淹强度的响应
2
作者 程莅登 袁兴中 +2 位作者 孙阔 唐婷 袁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95-4807,共13页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 植物功能性状能表征其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水淹强度的不同使得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高程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不同水淹梯度下消落带植物群落生态策略及功能性状差异的研究,对全面理解植物对消落带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受三峡水库水位变化影响的澎溪河流域,沿高程梯度对不同水淹强度下的植物群落及其功能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消落带植物群落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不同水淹梯度下的植物群落存在显著分化;(2)环境胁迫是决定消落带植物生态策略的主要因素,总体呈现较为集中的耐压策略,随着高程升高有逐渐向杂草策略转移的趋势;(3)随着高程升高,植物的高度、主茎干物质量、比根长及叶组织密度都有增大的趋势,比叶面积则相反。(4)各功能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并通过形成不同的性状组合以适应不同强度水淹干扰的生境。消落带下部更倾向于投资于叶片使植物在出露期能快速获取资源和完成生活史,而消落带上部则更倾向于投资防御组织及根系以抵御干旱,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水淹强度 植物群落 功能性状 竞争-耐压-杂草生态策略
下载PDF
适应水位变化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碳汇提升设计及效益评估
3
作者 张展菲 袁嘉 +1 位作者 唐婷 陈鸿飞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7,共9页
【目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受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及冬季长时间深水淹没影响,碳汇能力遭受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并充分发挥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成为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关键议题。【方法】针对复杂水位变化挑战,提出以林塘模式修复消落带... 【目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受周期性的水位涨落及冬季长时间深水淹没影响,碳汇能力遭受严重破坏。如何恢复并充分发挥消落带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成为三峡库区生态治理的关键议题。【方法】针对复杂水位变化挑战,提出以林塘模式修复消落带生态系统并提升碳汇能力的技术框架,选取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大浪坝消落带开展实证研究。运用CASA模型测算修复前后大浪坝消落带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基于植被生物量数据计算修复后大浪坝消落带与未修复对照组内不同高程带的碳汇能力,评估林塘碳汇系统的可持续效益。【结果】修复后大浪坝消落带的碳汇能力随时间推移明显提升,NPP由2012年的154.4 g C·m^(2)·a^(-1)增长至2016年的182.5 g C·m^(2)·a^(-1);各高程带的碳汇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现出随海拔降低而减弱的趋势,170~175 m高程带碳汇能力达到1.827 kg C/m^(2),160~165 m高程带碳汇能力仅为0.830 kg C/m^(2)。林塘系统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复原力,形成了适应水位变化的立体固碳模式并有效提升了碳汇效率。【结论】林塘碳汇系统是应对三峡库区复杂水位变化和长时间深水淹没挑战的适应性探索,显示出景观优化、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与碳汇协同耦合的关键特征。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大型工程型水库消落带的治理及碳增汇提供科学依据与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修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碳汇系统设计 碳汇评估
下载PDF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4
作者 袁兴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季节性波动给消落带带来了极大的环境胁迫。如何进行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落带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流域消落带为例,在阐述消落带生态...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季节性波动给消落带带来了极大的环境胁迫。如何进行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消落带复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澎溪河流域消落带为例,在阐述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设计策略和技术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持续10余年的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分析了植物物种筛选及种源库建立、近自然植物群落构建、多功能基塘修复、复合林泽修复、多维湿地修复、地形-底质-植物-动物协同修复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及其成效。结果表明,所筛选的植物耐淹性能及存活状况良好,修复后的消落带植物群落结构稳定,生物多样性提升、面源污染削减效果明显。澎溪河流域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实践解决了大幅度水位变化和冬季深水淹没的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体系,为大型湖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方法及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生态系统修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澎溪河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城市荒野生态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嘉 欧桦杰 +1 位作者 金晓东 钱深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3-1713,共11页
荒野是地球表面未受人类开发建设影响或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区域,在城市的局部人为干扰极低区域也存在荒野片段。城市荒野作为城市内部及周边区域中以自然过程主导的景观单元,其物种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处于基本不受人类活动... 荒野是地球表面未受人类开发建设影响或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区域,在城市的局部人为干扰极低区域也存在荒野片段。城市荒野作为城市内部及周边区域中以自然过程主导的景观单元,其物种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处于基本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状况,因此具有高度自我调节的生态过程,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城市荒野有别于一般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特征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等高价值服务功能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被认为是完善城市生态网络、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以及应对人类世人地矛盾激化的重要机遇。当前,国内外城市荒野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关城市荒野辨识、分类及生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滞后,制约了城市荒野的价值判断与保护决策。研究系统分析了城市荒野生态研究的进展与趋势,深入辨析了城市荒野的概念、分类与生态特征,探讨了城市荒野与人类的共存挑战和协同机遇,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保护和修复对策,并就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研究旨在阐明基于城市荒野恢复城市与自然联系的机遇和挑战,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对城市自然资本保护与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野 城市荒野 生物多样性 协同共生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春沼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兴中 李祖慧 +1 位作者 蒋启波 余先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35-5250,共16页
小微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淡水栖息地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个小微湿地,而是由多种小微湿地构成的流域小微湿地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淡水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春沼作为自然界一种独特的临时性小微湿地类型,是流域小微湿地网络的重要组成... 小微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淡水栖息地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单个小微湿地,而是由多种小微湿地构成的流域小微湿地网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淡水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春沼作为自然界一种独特的临时性小微湿地类型,是流域小微湿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但迄今为止对于春沼生态系统,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这类特殊而又重要的小微湿地生态系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阐述了春沼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对春沼生态系统干湿交替的水文特征,以及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等春沼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春沼维持流域淡水生物多样性、提供物种生境、水文调节和均化洪水、净化水质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春沼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沼 临时性湿地 小微湿地生态系统 水文特征 生物群落特征
下载PDF
滨海红树林湿地修复模式及多功能耦合设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佳琪 向羚丰 +1 位作者 袁兴中 贾恩睿 《风景园林》 2023年第5期44-53,共10页
【目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干扰导致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消失,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创新模式亟待研究。【方法】以海口三江湾红树林湿地为例,在分析其退化状况及修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功能耦合设计为核心的滨海红树林生态修... 【目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干扰导致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消失,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创新模式亟待研究。【方法】以海口三江湾红树林湿地为例,在分析其退化状况及修复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功能耦合设计为核心的滨海红树林生态修复策略框架。【结果】从红树林群落修复、红树林-基塘修复、红树林潮沟网络构建及修复3个方面总结了滨海红树林湿地修复模式。【结论】探讨了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多功能耦合设计路径,包括底栖动物-鱼类-红树植物-鸟类多功能生境耦合设计、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滨海蓝碳功能提升和海岸防护功能强化耦合设计、生物多样性保育与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耦合设计,可为滨海红树林湿地修复及多功能耦合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红树林湿地 生态修复 多功能耦合 三江湾 海口市
下载PDF
适应水位变化的鸟类生境修复研究——以三峡水库澎溪河大浪坝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鸿飞 袁嘉 +2 位作者 唐婷 张展菲 袁兴中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37,共6页
蓄水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剧烈水位变化与反季节水淹,导致鸟类生境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衰退,并引发鸟类群落组成与空间分布的显著变化。针对适应水位变化并恢复鸟类多样性这一三峡水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科学问题,选取澎溪河大浪坝消落带... 蓄水后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剧烈水位变化与反季节水淹,导致鸟类生境数量与质量的双重衰退,并引发鸟类群落组成与空间分布的显著变化。针对适应水位变化并恢复鸟类多样性这一三峡水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科学问题,选取澎溪河大浪坝消落带为研究区域,基于栖息、觅食、繁殖及庇护等鸟类生境综合需求,提出以“环境要素-生物要素-空间结构”协同设计为核心的鸟类生境修复技术框架。对修复后大浪坝消落带鸟类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鸟类生境质量显著改善,在不同季节及水位条件下均能维持良好的鸟类生境异质性,鸟类多样性得到持续提升。研究成果可为复杂水位变化影响下大型水库消落带的鸟类生境修复与多样性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可参考的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位变化 消落带 鸟类生境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基于鸟类生境需求的城市湖岸带设计与修复评估——以梁平双桂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璐 袁嘉 +2 位作者 伍叶丹 徐秋华 游奉溢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过度开发和休闲游憩等人类干扰导致湖岸带生境的均质化和退化,影响鸟类生存并制约湖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2019年实施“环境-生物-结构”协同设计的湖岸带修复工程4年后的鸟类群落及生... 过度开发和休闲游憩等人类干扰导致湖岸带生境的均质化和退化,影响鸟类生存并制约湖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2019年实施“环境-生物-结构”协同设计的湖岸带修复工程4年后的鸟类群落及生境进行调查,结合生境制图法量化生境特征。结果表明:双桂湖湖岸带共有鸟类49种、实验区45种、对照区22种;实验区鸟类香农-威纳指数(北岸2.665、西岸2.984)高于东岸对照区(2.563),其中,西岸新增小微湿地面积较北岸更多,水鸟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增加更为显著。鸟类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鸟类数量与生境丰富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可知,修复工程有效促进了鸟类生境单元多样性的增加;构建湖岸带小微湿地和“林-草-湿”复合生境格局能使生境异质性和鸟类多样性得到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湿地 湖岸带 鸟类生境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跨越界面的生态设计——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兴中 向羚丰 +8 位作者 扈玉兴 程威 黄亚洲 熊森 袁嘉 王芳 田乐(翻译) 周佳怡(翻译) 肖杰(翻译)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12-27,共16页
河岸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是联系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界面,环境胁迫最易富集,河流自然调节也最为活跃,故而也是河流与景观环境耦合的核心部位。然而,水坝的建设及因此形成的水库的运行调节方式使得多数河段单一的河岸界面变成河/... 河岸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是联系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界面,环境胁迫最易富集,河流自然调节也最为活跃,故而也是河流与景观环境耦合的核心部位。然而,水坝的建设及因此形成的水库的运行调节方式使得多数河段单一的河岸界面变成河/库交替的界面,由此对流域水文及水环境,以及流域整体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在探讨河岸带界面概念、界面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库岸带界面生态设计策略及基本技术框架,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为例,探讨了河/库岸带界面生态系统修复设计实践。该项目从综合要素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与过程设计4个方面,进行了适应水位变化的河/库岸界面生态系统修复设计与实践研究。生态绩效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后的乌杨坝河/库岸界面生态系统生境类型多样性增加明显,生物多样性提升效果显著,植物群落适应水位变化能力强,对面源污染具有明显的净化功能,实现了界面生态修复与滨水空间景观建设和优化协同共生。该项目是河/库岸带界面生态系统修复设计和实践的创新探索,其设计策略及模式可应用于受水位调节影响的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生态系统修复 河/库岸带生态界面 澎溪河流域 三峡库区 季节性水位变化
原文传递
刍议人居环境类学科研究的科学范式——从提出科学问题到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嘉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具有影响机制复杂、理论与实践错位或滞后等特点。学科研究的科学范式构建,关系着人居环境类学科适应未来变革并向其他领域拓展的潜力。从科学问题的内涵、科研与实践的融合、创新路径的探索,以及“选题... 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具有影响机制复杂、理论与实践错位或滞后等特点。学科研究的科学范式构建,关系着人居环境类学科适应未来变革并向其他领域拓展的潜力。从科学问题的内涵、科研与实践的融合、创新路径的探索,以及“选题—循证”关联的研究流程等方面,展开对人居环境类学科研究的科学范式的思辨。而后,以重庆市主城中心区“两江四岸”景观研究为案例,展示从提出科学问题到设计实践的研究思维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类学科 学科发展 科学范式 科学问题 研究创新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阔 袁兴中 +3 位作者 王晓锋 袁嘉 候春丽 魏丽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4,共12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有研究多关注于三峡库区中某一段消落带或某一支流消落带的土壤环境变化,而缺乏对全库区消落带进行研究。以全库区尺度(8个断面)的不同海拔...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对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有研究多关注于三峡库区中某一段消落带或某一支流消落带的土壤环境变化,而缺乏对全库区消落带进行研究。以全库区尺度(8个断面)的不同海拔消落带土壤(155~165和165~175 m)为研究对象,以断面未淹没区(175~185 m)土壤为对比,对土壤养分(土壤有机质-SOM、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及生态化学计量(C/N、C/P和N/P)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消落带SOM、TN、TP和TK的含量均低于未淹没区,而C/N、C/P和P/K的值均高于未淹没区;(2)消落带165~175 m的SOM和TN分别为21.27和1.14 g·kg^(-1),均显著低于155~165 m海拔和对照组相对应的土壤养分含量,而T/N和N/P分别为11.07和2.68,与对照组的土壤化学计量比有显著的差异性,且SOM变异性最小为6%、TP变异性最高为24%;(3)三峡库区全域内,上游(涪陵区)和中游(忠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下游(巫山县和秭归县)地区,且SOM、TN、TP和TK的最高值为忠县和万州区消落带土壤,而库区中上游的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比显著低于下游,且C/N、C/、PN/P的最低值均为涪陵区消落带土壤;(4)消落带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受到消落带的海拔及采样点环境特征的显著影响,且采样点环境特征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表明,自2010年175 m蓄水后,经历了8年季节性淹没-出露的影响,消落带的养分流失状况依旧存在,其中库区下游及165~175 m的消落带土壤养分保持能力较差,应重点加强该区域和消落带中部高程区土壤保持,以维持三峡水库消落带及水生生态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水位变化 空间分布 三峡水库
原文传递
基于乡村水塘的生态网络构建及优化调控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远珍 袁兴中 +3 位作者 王芳 周李磊 张丹 余先怀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6,共8页
鉴于乡村水塘长期得不到重视与保护而导致水塘景观逐渐丧失的现状,通过构建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调控途径,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为例,基于2019年遥感影像和高程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景... 鉴于乡村水塘长期得不到重视与保护而导致水塘景观逐渐丧失的现状,通过构建水塘景观生态网络并优化调控途径,对区域水塘景观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梁平区仁贤镇为例,基于2019年遥感影像和高程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景观格局指数、水文分析及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等方法,探讨水塘空间分布规律并构建水塘景观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水塘空间分布受海拔、坡度和聚落等因素影响,集中分布于低海拔(420.00~447.74m)、低坡度(0~6°)、邻近聚落(0~40m)区域;(2)构建水生态网络和生境网络以提供水塘连通性,水塘斑块、汇水节点、自然水系及雨水径流共同构成水生态网络体系,其中雨水径流282条,汇水节点199个,目前仅有40个水塘位于汇水节点处;生境网络体系中,潜在生态廊道351条,主要由农田与林地构成;(3)水塘景观生态优化调控途径可从空间配置、生态网络、生境质量及景观构成4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可为水塘景观保护、小微湿地建设及乡村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水塘 景观格局 生态网络 优化调控 仁贤镇
下载PDF
乡野杂草多样性特征与保护策略——以四川东北丘陵区蚕华山村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鸿飞 袁兴中 +1 位作者 李沛吾 林佳琪 《风景园林》 2023年第4期34-42,共9页
【目的】乡野杂草是乡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要素。长期以来,乡野杂草多样性的科学价值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乡野杂草多样性特征及维持机制,并提出乡野杂草多样性保护策略,是乡村生物多样保护亟待解决... 【目的】乡野杂草是乡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乡村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要素。长期以来,乡野杂草多样性的科学价值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乡野杂草多样性特征及维持机制,并提出乡野杂草多样性保护策略,是乡村生物多样保护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选取四川东北丘陵区域典型传统村落蚕华山村为研究区域,对村落内乡野杂草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及定量调查。【结果】共记录乡野杂草65科188属263种,分布在院落、农田、水塘、沟渠、篱笆、崖壁、片林等21种不同类型的乡村生境中。分析发现,影响乡野杂草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丰富多样的乡村生境类型为乡野杂草生长提供了多样化水热组合条件,而乡村生境多样性的维持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在分析乡野杂草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础上,提出5项乡野杂草多样性保护策略:1)合理布局“三生”空间;2)修复重建“丘-田-林-塘-居”单元;3)保护乡村小微生境及构建立体生境网络;4)选用乡野杂草恢复乡村植被;5)传承传统乡村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物多样性 乡村生境 乡野杂草 维持机制 保护策略 川东北
下载PDF
基于水敏性设计的城市滨水空间既有建筑改造——以重庆汉丰湖宣教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嘉 向羚丰 +2 位作者 李祖慧 欧桦杰 熊森 《新建筑》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研究针对城市滨水空间既有建筑的水敏性问题及复杂挑战,提出既有建筑水敏性设计的四项策略:多级水敏性圈层设计、水敏性界面调控、水敏性自然植物群落设计、立体生境结构设计。基于提出的技术框架,完成重庆开州区汉丰湖宣教中心的水敏... 研究针对城市滨水空间既有建筑的水敏性问题及复杂挑战,提出既有建筑水敏性设计的四项策略:多级水敏性圈层设计、水敏性界面调控、水敏性自然植物群落设计、立体生境结构设计。基于提出的技术框架,完成重庆开州区汉丰湖宣教中心的水敏性景观建筑改造并评估其生态效益。研究表明,改造后的水敏性景观建筑能够持续发挥雨洪管理、环境美化、自然教育、生物多样性提升以及减源增汇等生态系统服务,构筑了可持续城市水岸的生命景观地标。该研究可为高密度滨水人居环境的水敏性设计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可参考的应用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性设计 滨水空间 既有建筑改造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汉丰湖和高阳湖水体氮磷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双爽 袁兴中 +1 位作者 王晓锋 周李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9-3757,共9页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及汉丰湖调节坝运行对湖库氮磷营养盐的影响,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对汉丰湖和高阳湖进行逐月水样采集.结果表明:汉丰湖TN浓度为0.78~2.38mg/L,TP浓度为0.03~0.13mg/L;高阳湖TN浓度为0.57~2.48mg/L,TP浓度为0.03~...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及汉丰湖调节坝运行对湖库氮磷营养盐的影响,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对汉丰湖和高阳湖进行逐月水样采集.结果表明:汉丰湖TN浓度为0.78~2.38mg/L,TP浓度为0.03~0.13mg/L;高阳湖TN浓度为0.57~2.48mg/L,TP浓度为0.03~0.09mg/L,两湖库全年易发生富营养化.汉丰湖和高阳湖水体氮素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水体氮污染主要来自径流污染、城市污水以及淹没土壤的释放;两湖库磷素时空差异显著,高阳湖水体磷浓度随水位的变化波动性显著,说明水位调节对磷循环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外源污染的输入、浮游植物生长以及气温变化是影响汉丰湖水体氮磷营养盐浓度的主要因素,而高阳湖水体氮磷浓度主要受水位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覆水 氮磷浓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汉丰湖 高阳湖
下载PDF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其多样性
17
作者 程威 袁兴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0期67-78,共12页
通过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调查分析,进而讨论影响其鸟类多样性的因素,以期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升和鸟类生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 通过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调查分析,进而讨论影响其鸟类多样性的因素,以期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升和鸟类生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各生境类型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12目36科70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54种.结果表明:(1)随季节更替,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及其多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秋季鸟类丰富度(58种)及多度(1 607只)最高,冬季鸟类丰富度(32种)及多度(1 094只)最低;(2)湿地公园内各季节间鸟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秋季最高,冬季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季节间群落相似性存在差异,其中冬季与春季最低(0.62),春季与夏季最高(0.81);(4)各生境类型鸟类丰富度差异明显,林地生境鸟类丰富度最高(54种),库塘生境最低(15种);(5)可通过增加湿地公园生境类型、丰富植被群落结构以及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来提升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公园绿地 鸟类群落 鸟类多样性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乡村生物多样性——变化、维持机制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羚丰 袁嘉 +1 位作者 李祖慧 袁兴中 《风景园林》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目的】生物多样性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生态基础,无论是在乡村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还是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生物多样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变化、维持机制及保护策略亟待研究。【方法... 【目的】生物多样性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生态基础,无论是在乡村自然景观、生产景观,还是在乡村聚落景观中,生物多样性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乡村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变化、维持机制及保护策略亟待研究。【方法】通过综述国内外乡村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乡村生物多样性概念构架,探讨乡村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特征,分析乡村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结果】乡村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既包括由非生物因子调节和生物因子调节的自然机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协同调节机制。【结论】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策略,并以重庆梁平区印屏村为例,进行乡村景观营建及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案例分析。最后,对乡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乡村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乡村生物多样性 协同共生 乡村生境网络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辨识—解构—保护”的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探索——以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为例
19
作者 金晓东 冯黎 +1 位作者 游奉溢 袁嘉 《风景园林》 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
【目的】城市再野化旨在通过限制人类干扰,将城市生态系统逐步归还自然,以恢复其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识别由自然过程主导、具备野性保育或创造新野性潜力的再野化机遇空间,是启动城市再野化过程的关键;而理解这些空间的分布规律... 【目的】城市再野化旨在通过限制人类干扰,将城市生态系统逐步归还自然,以恢复其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识别由自然过程主导、具备野性保育或创造新野性潜力的再野化机遇空间,是启动城市再野化过程的关键;而理解这些空间的分布规律与生态特征则成为当前城市再野化研究的核心挑战。【方法】整合土地利用、地形、人口密度等多源数据,提取空间异质性、生物多样性及人类干扰等关键因子,采用熵权法计算城市再野化机遇指数(urban rewilding opportunity index,UROI),并结合ArcGIS 10.8软件构建区域尺度的定量分析框架,以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为例,识别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urban rewilding opportunity spaces,UROS)并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生态特征。【结果】研究区内超半数的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为面积小于900 m2的小微空间。UROI高值空间集中于空间异质性高、保留原生植被的龙泉山山地和生态修复后的兴隆湖湿地等区域。UROI较高值空间位于受城镇开发和农业活动影响的浅丘地带,呈农田-林地-湿地复合特征。UROI中值空间多为闲置未利用地,尽管生物多样性水平不及UROI高值空间,但因人类干扰少,具备重要的生态缓冲功能和野性提升潜力。【结论】城市再野化机遇空间通常空间异质性较高,以自生植物为主,具备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建立UROI高值空间的分级保护区,合理干预和提升UROI较高值和中值空间的异质性,并采取“善意忽视策略”,减少人类干扰,有助于促进城市野性恢复与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野化 再野化机遇空间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态特征 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废弃养殖塘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组成特征
20
作者 张丹 张冠雄 +4 位作者 王可洪 王芳 刘双爽 潘远珍 袁兴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5-1142,共8页
随着农业活动的持续,一些原本用于农业生活生产的鱼塘被废弃,成为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的废弃塘系统。本研究调查了重庆市梁平区4个废弃塘系统与4个鱼塘(对照组)的生境结构、水质与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了解废弃塘系统的生境与群落结... 随着农业活动的持续,一些原本用于农业生活生产的鱼塘被废弃,成为适宜水生生物栖息的废弃塘系统。本研究调查了重庆市梁平区4个废弃塘系统与4个鱼塘(对照组)的生境结构、水质与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以了解废弃塘系统的生境与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鱼塘的水产养殖行为引起了水体营养盐浓度升高,水生植物盖度降低,从而降低了无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度与密度。废弃塘系统在无人为干扰条件下,呈现营养盐浓度较低、捕食与竞争压力更小、水生植物更丰富等特点,支持着更多的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物种丰度与密度。本研究共收集到39种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其中废弃水塘中33种,鱼塘中19种,群落结构以水生昆虫为主,其次是腹足类。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中,腹足类和蜻蜓目对水生植物盖度产生了正相关响应,而对营养盐浓度产生了负相关响应。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 废弃塘系统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