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剧表演教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妍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0期48-50,共3页
音乐剧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演形式,它具有戏剧表演、歌舞叙事、各艺术元素高度融合、通俗与娱乐共存的特征。在音乐剧教学中,多学科的互通配合可以更好地呈现与众不同的舞台剧,然而,诸多元素的融合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中的重难... 音乐剧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演形式,它具有戏剧表演、歌舞叙事、各艺术元素高度融合、通俗与娱乐共存的特征。在音乐剧教学中,多学科的互通配合可以更好地呈现与众不同的舞台剧,然而,诸多元素的融合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因此,本文从个人角度出发,谈谈如何在音乐剧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更好地促进音乐剧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剧 多学科 融合 现状
下载PDF
镜头前的表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妍 《艺术评鉴》 2022年第5期176-178,共3页
一个合格的演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深刻理解表演艺术行为。镜头是连接演员和观众的媒介,当面对镜头时,演员要有基本的艺术人文素养,也要熟悉和适应镜头的特质和功能,懂得镜头前的艺术表演交流,掌握好镜头表演面前的速度与... 一个合格的演员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深刻理解表演艺术行为。镜头是连接演员和观众的媒介,当面对镜头时,演员要有基本的艺术人文素养,也要熟悉和适应镜头的特质和功能,懂得镜头前的艺术表演交流,掌握好镜头表演面前的速度与节奏,掌握好一定的表演尺度,注意综合表演要素,将镜头化为自身表演的一部分,充分塑造好人物形象。本文针对镜头前表演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谈谈如何进行镜头前的表演教学,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电影美学意识和审美准则的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头表演 镜头特质 表演要素
下载PDF
形体戏剧的二度创作——谈《两京十五日》(2022版)空间与表演的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淼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一、《两京十五日》剧作及演出介绍《两京十五日》是著名作家马伯庸于2020年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名舞台剧剧本由青年编剧唐夏娃创作编写。原著取材于《明史》中一段仅有40字的描述“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 一、《两京十五日》剧作及演出介绍《两京十五日》是著名作家马伯庸于2020年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名舞台剧剧本由青年编剧唐夏娃创作编写。原著取材于《明史》中一段仅有40字的描述“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而马伯庸只是依照这寥寥几字便完成了情节紧张的悬疑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两京 朱瞻基 《明史》 二度创作 舞台剧 秦淮河
原文传递
在留白中倾注思想——浅谈《罗刹国》的舞台美术创作观念
4
作者 曹璐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36,共5页
2016年年底,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秋冬演出季新创剧目,《罗刹国》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该剧是基于编剧黄维若老师的剧作进行的二度创作,目的为了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国式形体戏剧”,因此在舞台美术设计及面具设计层面选取了传统傩... 2016年年底,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秋冬演出季新创剧目,《罗刹国》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上演。该剧是基于编剧黄维若老师的剧作进行的二度创作,目的为了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国式形体戏剧”,因此在舞台美术设计及面具设计层面选取了传统傩戏、皮影戏、戏曲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本文主要通过《罗刹国》的舞台美术设计体验来论述形体戏剧的舞台美术创作观念。首先要说的是该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将舞台美术设计统一在皮影造型概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美术设计 创作观念 中国国家话剧院 留白 二度创作 中国特色 皮影造型 演出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