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以三明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庆鹤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0-73,共4页
优秀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其挖掘并充分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责任。三明地区拥有丰富的优秀地方文化,如闽学文化的“推己及人、崇... 优秀地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其挖掘并充分运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责任。三明地区拥有丰富的优秀地方文化,如闽学文化的“推己及人、崇德向善”、红色文化的“舍己为人、勇于奉献”、工业文化的“不甘后人、开拓创新”和生态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共赢”,要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多方协同联动等路径的有效实施,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地方文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石雪梅 《高教学刊》 2017年第22期180-182,共3页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任务及灵魂所在。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欠...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关系着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任务及灵魂所在。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着教育欠缺或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枯燥等现象,导致教育效果不显著。当前应结合我国时代特点,改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及特点,帮助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范连生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于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形成了...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于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进行“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领导和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这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数字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4
作者 范文文 范连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
数字时代,我们必须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机制与其消极危害,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引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牢牢掌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导权,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 数字时代,我们必须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机制与其消极危害,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引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牢牢掌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导权,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历史虚无主义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及应对策略
5
作者 廖海花 《科技传播》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在传播上呈现传播形式多样化、娱乐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细节化,传播手段隐蔽性、诱导性,传播效果放大化、裂变化。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侵蚀民众的历史认同和价值共识。... 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在传播上呈现传播形式多样化、娱乐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细节化,传播手段隐蔽性、诱导性,传播效果放大化、裂变化。自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侵蚀民众的历史认同和价值共识。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应占领自媒体平台的舆论高地,牢牢把握网络传播的话语权,营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媒介环境;善于运用自媒体,用唯物史观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荒谬论调,提升民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鉴别力;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提升民众媒介素养,增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历史虚无主义 传播特点 主流意识形态
下载PDF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化创造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6
作者 欧阳秀敏 邹晓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化创造思想蕴含着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科学转变的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阐明在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过程中,唯有通过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性斗争,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精神解放。面对新时代的新...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化创造思想蕴含着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科学转变的理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阐明在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过程中,唯有通过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性斗争,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精神解放。面对新时代的新境遇与新问题,我们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创造思想的科学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强领导,坚持推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发展共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与恩格斯 文化创造思想 新时代
下载PDF
合作化时期土地制度变革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7
作者 范连生 王勤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土地制度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基本制度,又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合作化时期,党利用土地找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关键,通过土地制度变革推进工业化建设。土地制度变革不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始终与国家工业化总战... 土地制度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基本制度,又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合作化时期,党利用土地找到发展工业生产的关键,通过土地制度变革推进工业化建设。土地制度变革不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始终与国家工业化总战略密切联系着,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影响。深层透视中国共产党在合作化时期主导的土地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当前我国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社会主义 工业化 土地制度
下载PDF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的形成发展、历史贡献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芦佩玉 邹晓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是红色文化资源中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形成期、系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土地革命时期为宣传党和红军性质、政策纲领、武装群众、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苏区红色...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是红色文化资源中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初步形成期、系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土地革命时期为宣传党和红军性质、政策纲领、武装群众、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苏区红色标语作为革命精神的物质成果,凝结着人的解放的价值旨归,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鲜活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红色标语 形成发展 历史贡献 价值意蕴
下载PDF
三明红色文化的发掘、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9
9
作者 苗圃 《三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三明红色文化是指三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红色文化。三明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应在文化的多维视角下,从文化记忆、文化传播... 三明红色文化是指三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红色文化。三明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红色器物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应在文化的多维视角下,从文化记忆、文化传播与文化衍生等方面来发掘、保护与传承三明红色文化。三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主要是构建体制、政策上的基础保障,红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合理借鉴其他成功的红色文化发展模式,鼓励社会积极参与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 红色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基本规律探析
10
作者 欧阳秀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在理论内涵、基本特征、谱系类型、价值意义、弘扬路径等方面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教育规律尚未有系统论析。以唯物辩证法审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内在关... 当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研究,在理论内涵、基本特征、谱系类型、价值意义、弘扬路径等方面已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教育规律尚未有系统论析。以唯物辩证法审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内在关联,是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方法。以此为认识依据,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内蕴着政治符号与党史符号交互转化的融合促进律、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螺旋递升的情理内化律、精神发展与自信实干循序外化的有机统一律。科学掌握这三大基本规律,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高质量成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教育规律
下载PDF
论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贯通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绍西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2-65,共4页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必然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似的大众化社会基础,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必然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似的大众化社会基础,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和践行模式是二者的贯通与互动的基础。我们应该重视朱子理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建设的独特价值,通过有效途径促进朱子理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互动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动贯通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价值、风险与优化路径
12
作者 范余波 范连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4-141,共8页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引发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新变革。面对技术革命的时代浪潮,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对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赋权增能,通过打造“以数提质”“以数增效”“以数聚能”的...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引发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新变革。面对技术革命的时代浪潮,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对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赋权增能,通过打造“以数提质”“以数增效”“以数聚能”的发展方案,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内容的优化升级、育人方法的改革创新,育人效果的精准提升。同时,数字技术赋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滋生“技术依赖”“去中心化”“信息茧房”等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育人主体自觉性、淡化了育人价值引导力、分化了育人叙事的整体性,严重阻碍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稳定高效开展。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注重价值引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数字修养,不断夯实数字赋能基础、完善数字赋能保障、增强数字赋能动力,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打造高校数字化红色文化育人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红色文化育人 高等教育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下乡”及社会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范连生 黄兴文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将婚姻制度作为打破传统的突破口,“婚姻法下乡”使西南地区农村在法律上和形式上建立起了新婚姻制度,唤醒了民众的婚姻自主意识,遏制了妇女因婚姻问题被杀和自杀的现象,形成了新的、平等的男女婚姻关系。“婚...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将婚姻制度作为打破传统的突破口,“婚姻法下乡”使西南地区农村在法律上和形式上建立起了新婚姻制度,唤醒了民众的婚姻自主意识,遏制了妇女因婚姻问题被杀和自杀的现象,形成了新的、平等的男女婚姻关系。“婚姻法下乡”促进了妇女从旧式家庭中的解放,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重构了农村的婚姻家庭、社会关系,建构起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西南地区 婚姻法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反思
14
作者 芦佩玉 邹晓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6-121,共6页
近些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热点话题。高校运用混合式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行动自觉,同时也是构建多元化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但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近些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热点话题。高校运用混合式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行动自觉,同时也是构建多元化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但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仍存在对技术平台不适应、教学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个体与学习环境交互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技术培训投入,强化教学平台建设;改善资源结构短缺,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加强双主体互动,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混合式教学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管理——以包工包产为视角的分析
15
作者 范连生 杨伯淳 《古今农业》 2024年第3期92-103,47,共13页
合作化时期,根据中央的指示和部署,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积极推行包工包产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实行包工包产制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是一项极其复杂、艰苦的工作,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一些地方也过早过急地采用高... 合作化时期,根据中央的指示和部署,各地农业生产合作社积极推行包工包产制度,逐步确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实行包工包产制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是一项极其复杂、艰苦的工作,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一些地方也过早过急地采用高级的劳动组织形式。但不可否认,包工包产制度的推行改进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管理,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巩固了合作社,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推行劳动定额管理及包工包产制度是社会主义集体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和小农经济的个体生产即“单干”有本质上的不同,不会使农村产生资本主义,使新的生产关系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化时期 农业生产合作社 包工包产 生产责任制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与发展绩效
16
作者 范连生 黄宝玖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6,56,共8页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共同富裕视域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利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共同富裕视域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从不均衡到均衡的科学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晚清书院教育中的师生交往——以谢章铤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戴红宇 徐桂兰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师生之情是乐教爱生的根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于教学活动,还体现在师生交往。谢章铤任教区域广泛,其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在晚清书院教育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谢章铤集》的考察可以发现,谢章铤与学生的交往... 中国传统教育文化中的师生之情是乐教爱生的根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体现于教学活动,还体现在师生交往。谢章铤任教区域广泛,其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在晚清书院教育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谢章铤集》的考察可以发现,谢章铤与学生的交往活动主要包括教学问答、学术交流、日常交往等方面。谢章铤的师生交往活动呈现出长久性、平等性、生活性等主要特征,师生在彼此相继离开书院之后仍然保持着联系,既有学术交流也有人情往来。这启发我们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师生情感的单纯诚挚以及师生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交往 谢章铤 书院教育
下载PDF
宋元时期汀州书院探析
18
作者 王立端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宋元时期汀州共有21所书院,其中2所仅有祭祀功能,实际有治学授业功能的书院只有17所及2处读书处(堂),且书院教育早于官办州学,连城冠豸山的仰止亭是汀州境域最早的书院。从时间分布来看,大部分书院创办于南宋,这与南宋汀州人口的大量增... 宋元时期汀州共有21所书院,其中2所仅有祭祀功能,实际有治学授业功能的书院只有17所及2处读书处(堂),且书院教育早于官办州学,连城冠豸山的仰止亭是汀州境域最早的书院。从时间分布来看,大部分书院创办于南宋,这与南宋汀州人口的大量增加密切相关;从地域分布来看,大部分书院集中在汀州中部地区,州署所在地长汀是宋代汀州官员和官府创办书院教育的重镇,冠豸山是汀州书院教育播衍理学的先导;私人或家族书院的兴起是日后汀州乡村书院兴盛的发端。宋元时期,汀州书院教育发轫是由于有冠豸山秀美清幽的环境,加之地方官员高度重视以及汀州毗邻闽学发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汀州 宋元时期 书院教育 理学播衍
下载PDF
第五届“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19
作者 胡凌鑫 邹晓芟 欧阳秀敏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存在价值指向与研究指向的逻辑关系。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在理论遵循、困境破局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发展,红色文化多维度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活用红色文化激发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动能,相关... 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存在价值指向与研究指向的逻辑关系。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在理论遵循、困境破局与实践育人的融合发展,红色文化多维度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活用红色文化激发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动能,相关探讨有助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深化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逻辑、作用、功能与路径研究,助力中国红色文化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红色文化 思政教育
下载PDF
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20
作者 钟卫华 石雪梅 黄文义 《三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6,共12页
革命老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但目前革命老区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障碍,主要表现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乡村产业衔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乡村振兴人才依然匮乏,乡村产业发展建设... 革命老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但目前革命老区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障碍,主要表现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乡村产业衔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乡村振兴人才依然匮乏,乡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捉襟见肘,以及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薄弱等。要解决这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以县域为区域布局好农业主导产业,统筹规划以县为区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化解农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矛盾;落实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人才政策并完善配套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队伍中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参考借鉴条件相似且做得好的乡村振兴模式,助推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革命老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