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政府的言论控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尾西康充 张博 《日本研究》 2017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以日本战时著名的笔祸事件,石川达三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丑行的小说《活着的士兵》被控"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为例,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研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与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政府出版审查方法异同的基础上,阐明了当... 本文以日本战时著名的笔祸事件,石川达三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丑行的小说《活着的士兵》被控"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为例,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在研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与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政府出版审查方法异同的基础上,阐明了当时日本出版审查制度的特征。虽然从形式上看,日本的出版审查更为"温和",但这种温情主义的做戏实质是日本政府为欺骗民众而设计的奸计。从战前到战中、战后,日本媒体谄媚权威的自主审查、自主限制并未改变。尽管经过了战后民主化改革的洗礼,这种自主规训的天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天的言论控制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活着的士兵》 南京大屠杀 言论控制 出版审查 教育审查
下载PDF
目取真俊《水滴》论——超越冲绳语与标准语的区隔
2
作者 尾西康充 张博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8年第4期9-15,共7页
《水滴》是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以1945年冲绳战经历者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是第177届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本文从"战争记忆如何经由体验者的证言而再现"这一问题入手,探讨了《水滴》作为冲绳文学的独创性。小说主人公德正在... 《水滴》是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以1945年冲绳战经历者的记忆为主题创作的小说,是第177届芥川文学奖获奖作品。本文从"战争记忆如何经由体验者的证言而再现"这一问题入手,探讨了《水滴》作为冲绳文学的独创性。小说主人公德正在战斗中抛弃了受伤的战友而任其死亡,战争结束后他又被战争记忆折磨了50年。当他因当年的罪行而患病时,旧日战友的亡灵纷纷到来,亡灵以他患处流出的水滴解渴。德正希望能对战友诉说冲绳战以来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然而这些充满苦涩的记忆是用标准语无法表达、用冲绳语也无从描述的。作品通过这个寓言式的故事,展现了参加冲绳战的冲绳人被撕裂的、充满矛盾的自我。他们既是被日本人裹挟入战场的被害者,对冲绳当地人来说又是加害者。他们作为经历过残酷战斗的既不是日本人又不是冲绳人的"残余",患有永远无法痊愈的精神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取真俊 《水滴》 冲绳文学 战争文学 冲绳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