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平 倪时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 ,对 1 999~ 2 0 0 1年住院病例中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发生医院真菌感染 1 0 3例 ,感染构成比由 1 999年的 8.4 7%...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 ,对 1 999~ 2 0 0 1年住院病例中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发生医院真菌感染 1 0 3例 ,感染构成比由 1 999年的 8.4 7%上升到 2 0 0 1年的 1 8.6 8% ,3年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 0 .99,P <0 .0 1 )。引起医院感染的真菌有 7个种 ,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占 5 8.2 5 % ;热带念珠菌次之 ,占 2 9.1 3%。医院真菌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高 ,占全部医院真菌感染的 2 6 .2 1 % ,其次为泌尿道 ,占 2 0 .39%。被检出的医院内感染真菌抗药模式为 :对 5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 ,而对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耐药。医院真菌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 ,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和年龄老龄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医院真菌感染有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医院感染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医院感染真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调查 耐药性 危险因素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凝血参数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婵 潘连连 +2 位作者 蒋雷 袁武锋 费鲜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从而使患者有发生血栓的风险[1-2]。因此,及时评估患者高凝状态程度,对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血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有关已得到公认[3],而炎症与凝血机制异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从而使患者有发生血栓的风险[1-2]。因此,及时评估患者高凝状态程度,对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血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有关已得到公认[3],而炎症与凝血机制异常之间存在密切联系[4];因此,炎症标志物如CRP等对评价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有重要价值[5]。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可作为炎症指标[6],但其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是否有价值并不清楚。因此,笔者通过比较NLR与相关指标在恶性肿瘤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凝血参数 高凝状态 诊断
下载PDF
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对Ⅱ~Ⅲ期结肠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雪丹 杨天兴 陶志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背景与目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约有1/3出现复发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该研究旨在评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背景与目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约有1/3出现复发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该研究旨在评估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对Ⅱ~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收治的168例Ⅱ~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均接受根治术,根据术前和术后血清CEA和CA19-9结果将患者分成3组。结果:CEA(H)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CEA(HN)组和CEA(N)组(7.4%vs 52.5%vs 75.0%,P=0.000),CA19-9(H)组的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CA19-9(HN)组和CA19-9(N)组(7.1%vs 50.0%vs 61.9%,P=0.00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CEA(H)组、CEA(HN)组、CA19-9(H)组及淋巴结转移是Ⅱ~Ⅲ期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EA和CA19-9可以作为Ⅱ~Ⅲ期结肠癌患者预测复发、协助TNM分期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复发 危险因素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下载PDF
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芮燕文 郑彤彤 +1 位作者 戴婵娟 朱文娇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不孕症患者(月经正常组38例,月经异常组80例)与78例健康对照组个体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将病因明确的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不孕症患者(月经正常组38例,月经异常组80例)与78例健康对照组个体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将病因明确的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月经正常不孕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SH、LH、PRL、T、E2和P水平均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SH、LH、PRL和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与月经正常不孕症患者相比,FSH、LH、PRL和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将病因明确的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比较,发现催乳素血症患者和垂体微腺瘤患者在FSH、LH、PRL和P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卵巢功能异常患者在LH、T和P水平上均显著升高(P<0.05);黄体功能异常患者在LH和P水平上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而月经正常的不孕症患者不完全是内分泌紊乱引起,其他病因也可能参与其中。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可以为女性月经异常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性激素 月经紊乱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凤娇 潘连连 +1 位作者 王传捷 叶军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观察并比较两组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CD3^+、CD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辅助性T淋巴细胞减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加,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能为临床诊断肺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腺苷脱氨酶及T细胞亚群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凤娇 潘连连 +1 位作者 王传捷 叶军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6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腺苷脱氨酶(ADA)及T细胞亚群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0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腺苷脱氨酶(ADA)及T细胞亚群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0例肺结核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ADA及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泡灌洗液AD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ADA及T淋巴细胞亚群能为临床诊断肺癌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腺苷脱氨酶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合并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及IL-1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俞赛芳 韩珊珊 《健康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白细胞介素-1(IL-1)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伴贫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68例风湿系统疾病患者分为无贫血组、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组、慢性病贫血(an...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白细胞介素-1(IL-1)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伴贫血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68例风湿系统疾病患者分为无贫血组、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组、慢性病贫血(anaemic of chronic disease,ACD)组,检测患者血清Epo、IL-1、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铁蛋白(SF)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血清Epo、IL-1水平与HGB、ESR、SF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不同浓度Epo、IL-1培养体对BFU-E、CFU-E集落形成率的影响。结果IDA组、ACD组血清IL-1、Epo水平高于无贫血、健康对照组,IDA组IL-1水平低于ACD组、Epo水平高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ACD组的HGB、SF水平低于无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IDA组、ACD组ESR水平高于无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IDA组SF、ESR水平低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与SF(r=-0.63)、HGB(r=-0.43)呈负相关(P<0.05),与ESR呈正相关(r=0.79,P<0.05)。随着加入到培养体中rhIL-1β浓度的增加,BFU-E、CFU-E集落形成率依次降低;随着加入到培养体中rhEpo浓度的增加,BFU-E、CFU-E集落形成率依次增加。结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伴贫血患者的IL-1水平升高,IL-1可通过抑制BFU-E及CFU-E的形成引发贫血,rhEpo可以对此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贫血 IL-1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社交恐惧症患者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林子江 林海西 +4 位作者 林雪丹 杨天兴 王常绿 杜松妹 杨闯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面部表情强度识别测试分别对3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进行测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 目的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面部表情强度识别测试分别对3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进行测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用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社交恐惧组在面部识别正确数上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组在面部正确反应时比对照组反应时要短(P<0.05);同类表情强度识别在2组间的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被试对"高兴"的正确数要多于其他表情的正确数(P<0.05),其他表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对"高兴"的正确数同样要多于其他表情正确数(P<0.05),对"害怕"的准确数除了与"鄙视"的表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正确数要少于其他4种表情(P<0.05);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三者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可得:表情强度识别与社交焦虑程度相关系数(r=0.24,P=0.32)、表情强度识别与惧怕否定的相关系数(r=-0.10,P=0.68),2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59,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无下降,不存在面部表情的注意加工偏向;社交焦虑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惧怕否定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 惧怕否定评价 面部表情识别
原文传递
1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叶惠英 韩珊珊 柯琴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三门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 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总Ig E和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s Ig E)检测。结果 1 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 E阳性率为8... 目的通过对三门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1 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总Ig E和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s Ig E)检测。结果 1 2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总Ig E阳性率为86.1%,s Ig E阳性率为59.6%;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户尘螨(37.1%)、蟑螂(17.6%)和屋尘(13.7%);食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前3位分别为:牛奶(8.1%)、腰果(8.0%)和芒果(7.3%);过敏原s Ig E阳性率以哮喘最高81.3%;儿童组和成人组s Ig E阳性率分别为55.5%和61.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5.1%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只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14.5%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两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20.0%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对三种及三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结论三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户尘螨为主,食入性过敏原以牛奶、腰果、芒果为主,通过过敏原筛查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过敏原 特异性IGE 体外检测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与血白细胞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俞松山 韩珊珊 +2 位作者 朱立飞 叶惠英 柯琴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049-4050,4053,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白细胞(WBC)计数诊断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呼吸道感染患儿264例,所有患儿均经过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分别实施血CRP及WBC检测,对比分析诊断吻合率及两种诊...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白细胞(WBC)计数诊断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呼吸道感染患儿264例,所有患儿均经过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分别实施血CRP及WBC检测,对比分析诊断吻合率及两种诊断方式相关性。结果 264例感染患儿采用CRP检测,诊断符合率为62.12%;采用WBC检测,诊断符合率为60.23%;采用CRP联合WBC检测,诊断符合率为75.00%;联合检测符合率与CRP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2,P<0.05),联合检测符合率与WBC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4,P<0.05);WBC计数与CRP水平表现为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CRP检测快速方便,与血WBC检测联合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呼吸道感染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糖类抗原19-9对Ⅳ期结直肠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雪丹 邵建力 杨天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评价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糖类抗原19-9(CA19-9)对该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就诊的265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Log... 目的评价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糖类抗原19-9(CA19-9)对该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就诊的265例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法进行患者总生存率的比较,分析有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水平、是否接受手术和转移时期是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异时性转移组中,CA19-9升高患者发生多器官转移高于CA19-9正常患者(24.0%vs4.3%,P<0.01);同时性转移组中,CA19-9升高患者发生KRAS突变者高于CA19-9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7.1%vs10.0%,P<0.05)。结论血清CA19-9水平是影响Ⅳ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Ⅳ期结直肠癌CA19-9升高患者的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Ⅳ期 糖类抗原19-9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