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光煊 王辉宇 焦鹏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讨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1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心电图异常。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 ,但其异常的心电图是造成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 目的 :讨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对 1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人心电图异常。结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 ,但其异常的心电图是造成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病人误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异常 误诊 结论 目的 方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泉 任小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248-1249,共2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22%)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HDL-C及LD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心病
下载PDF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泉 张勇 +1 位作者 刘海亮 袁义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旨在分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 目的:旨在分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替格瑞洛组予以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成本-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替格瑞洛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氯吡格雷组(81.48%),有统计学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成本-效果比(33.08)低于氯吡格雷组(40.4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更好,成本-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
下载PDF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新指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清波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一直是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12年10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2013年1月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分别发表了STEMI处理的最新指南,在此前后也相继公布了一些关于STEMI患者急诊经...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一直是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2012年10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2013年1月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分别发表了STEMI处理的最新指南,在此前后也相继公布了一些关于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研究结果,这些指南和研究进展无疑将对STEMI患者急诊PCI的临床实践产生较大影响,现将STEMI急诊PCI的最新指南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下载PDF
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强 王辉宇 张海勤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5期103-104,共2页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诊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4例,均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该组患者用... 目的观察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诊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4例,均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改善情况,观察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组患者治疗后血压SDP(100.41±18.23)mm Hg、DBP(61.26±13.47)mm Hg及心率(89.31±15.47)次/min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心电图即T-R间期(159.36±17.23)ms、QRS波时限(80.59±9.25)ms、QTc间期(425.36±40.17)m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发生有血压下降、静脉炎等,经相应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心率,且未发生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 胺碘酮 疗效 观察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海勤 赵强 《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 目的:探究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经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普罗帕酮,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血清HS-CRP水平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及对颈动脉斑块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卫国 姬富才 罗玉荣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4期337-338,共2页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脂代谢、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晚,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疗程6个月,... 目的了解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脂代谢、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晚,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晚,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别为(3.96±0.73)mmol/L、(3.22±0.6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2±0.66)mmol/L、(4.14±0.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无斑块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10 mg/d)具有更好的血脂调节作用,可改善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异常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海勤 王辉宇 赵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血压正常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血压正常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组(92例)和左心室正常组(108例)两组,比较两组NLR和PLR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PLR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在T2DM患者中,左心室肥厚组NLR和PLR均显著高于左心室正常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在T2DM患者中,LVMI与NLR(r=0.369,P<0.001)和PLR(r=0.357,P<0.001)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收缩压和血糖等危险因素后,NLR(OR=2.694,95%CI:2.089-3.159,P=0.006)和PLR(OR=2.013,95%CI:1.574-2.533,P=0.011)仍然是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NLR和PLR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T2DM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风险。结论在T2DM患者中,NLR和PLR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左心室肥厚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清波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3期339-341,共3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需要同时接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及口服抗凝药...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冠心病患病率的不断升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越来越多。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需要同时接受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内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治疗及口服抗凝药以预防支架血栓形成和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栓塞。全面评估这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血栓栓塞风险和抗栓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并选择恰当的抗栓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现将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抗栓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地高辛 倍他乐克 维拉帕米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光煊 乔瑞云 赵强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第15期5-5,7,共2页
目的研究地高辛、倍他乐克、维拉帕米对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永久性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96例,随机分成3组(地高辛组、倍他乐克组、维拉帕米组),观察3组静息及运动后的心室率。结果三种药物均能有效地控制房颤患者静息时心... 目的研究地高辛、倍他乐克、维拉帕米对心房纤颤患者心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永久性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96例,随机分成3组(地高辛组、倍他乐克组、维拉帕米组),观察3组静息及运动后的心室率。结果三种药物均能有效地控制房颤患者静息时心室率(P>0.05),倍他乐克、维拉帕米较地高辛更能有效地控制运动时的心室率(P<0.01)。结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均能控制房颤患者静息心室率,但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更有利于运动时心室率的控制。若与洋地黄类联用,可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倍他乐克 维拉帕米 心房纤颤 静息 运动 心室率
下载PDF
螺内酯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卫国 姬富才 罗玉荣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研究螺内酯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运动耐力造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建立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治疗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方法(阿司匹... 目的研究螺内酯对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与运动耐力造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建立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治疗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ACEI、常规降糖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螺内酯,对比两组血清NT-pro BNP水平、血清钾值、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伴房颤治疗基石为螺内酯,其可阻碍心房颤动患者整个心衰发展速度,从而延缓疾病进程,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体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慢性心衰 房颤 NT-pro BNP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1:1室房传导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清波 张晓萍 焦丽萍 《心电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8-159,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反复心悸半年、再次发作持续6h来诊。体检:BP135/95mmHg,HR216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电图(图lA)示各导联QRS时间0.12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极度右偏,且所有胸导联QRS波群均不呈R... 患者女性,52岁,反复心悸半年、再次发作持续6h来诊。体检:BP135/95mmHg,HR216次/min。神志清,精神可。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电图(图lA)示各导联QRS时间0.12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心电轴极度右偏,且所有胸导联QRS波群均不呈RS型,R-R间期匀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1室房传导 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时间 QRS波群 R-R间期 反复心悸 心脏听诊
下载PDF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海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 目的研究分析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疗法;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以及卧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死亡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股动脉介入疗法,经桡动脉介入疗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低,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介入疗法 经桡动脉介入疗法 高危冠心病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策略及争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清波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5期587-590,共4页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非梗死相关动脉的介入策略一直存在争议。现行指南推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仅干预梗死相关动脉,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动脉可能使临床预后恶化。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非梗死相关动脉的介入策略一直存在争议。现行指南推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仅干预梗死相关动脉,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动脉可能使临床预后恶化。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动脉可降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闭塞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海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12—2016-12收治的79例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4-12—2016-12收治的79例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吸氧、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评分(ESS)及血清Hcy、Cys-C水平,并统计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1.79%(2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对照组为7.69%(3/3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脑梗死
下载PDF
托伐普坦联合利尿剂治疗对心力衰竭(心衰)伴水潴留患者血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卫国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33-34,37,共3页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利尿剂治疗对心力衰竭伴水潴留患者血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92例心力衰竭伴水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给予托伐普坦...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联合利尿剂治疗对心力衰竭伴水潴留患者血钠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92例心力衰竭伴水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给予托伐普坦联合利尿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联合利尿剂治疗对心力衰竭伴水潴留患者,升高血钠作用明显,可纠正电解质平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利尿剂 心力衰竭 水潴留 血钠水平 预后
下载PDF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珂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病状况。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118例和同年龄段对照组112例,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进行测量,对其情绪障碍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手术后,PCI组精神抑郁率59.3%,对照组10.7%,两组...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精神抑郁的发病状况。方法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118例和同年龄段对照组112例,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进行测量,对其情绪障碍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手术后,PCI组精神抑郁率59.3%,对照组10.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CI组BDI-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结论精神抑郁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发生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冠心病 情绪障碍
下载PDF
Firebird2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强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Firebird2药物洗脱支架(DES)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行PCI术治疗的1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植入支架不同分组,DES联合氯... 目的探讨Firebird2药物洗脱支架(DES)联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行PCI术治疗的1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植入支架不同分组,DE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77例为研究组,金属裸支架(BMS)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F、CO、S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10.14%(P<0.05)。结论DES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降低其MACE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下载PDF
心尖球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清波 焦丽萍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电描记术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预测前降支闭塞部位的作用
20
作者 杨清波 张晓萍 焦丽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前降支闭塞部位的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前间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均发生于大对角支开口远端。②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在大对...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前降支闭塞部位的作用。方法:对74例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前间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均发生于大对角支开口远端。②前壁伴高侧壁AMI患者,血管闭塞部位在大对角支开口近端者占74.1%。③前壁AMI患者合并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时,73.3%为前降支优势动脉远端病变,合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前降支非优势动脉近端病变占60%,下壁导联ST段无改变组中,前降支优势动脉近端和非优势动脉远端病变所占比例近似。结论:前壁AMI时,心电图对前降支长度及闭塞部位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 前降支闭塞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