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文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36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PANSS评分比较,... 目的分析利培酮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36例(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尤其是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肝功能异常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比利培酮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喹硫平
下载PDF
CCRT分别联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薛峰 贾丽 胡亚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分别联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分别联合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予以CCRT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奥氮平片,观察组予以口服利培酮,持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阴性症状和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与6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RT联合奥氮平、利培酮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利培酮更有利于降低患者阴性症状,但影响患者内分泌水平,用药时应引起临床医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 奥氮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调查探析
3
作者 刘文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进行调查,总结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和对其入院方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科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调查结果,分析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 目的对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进行调查,总结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和对其入院方式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三门峡市康复医院精神科2013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调查结果,分析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结果共收到调查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8份。其中,男52例,女66例。自愿入院者21例,占17.5%,医疗保护入院者68例,占56.7%,强制入院者31例,占25.8%。非自愿入院患者比例与自愿入院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社会危害、自杀自伤、暴力攻击、生活不能自理等占比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入院方式主要是非自愿,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方式由患者疾病性质和病情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分析 精神障碍患者 影响因素 入院方式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非自愿入院相关问题分析
4
作者 朱爱军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0期217-217,共1页
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非自愿入院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愿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37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非自愿入院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相关病情及反应。结果观察... 目的:探析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非自愿入院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自愿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37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非自愿入院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的相关病情及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I评分、PANSS评分、P分、G分以及攻击性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非自愿入院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配合的消极情绪,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强制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发作期 非自愿入院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方敏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疗法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重度抑郁症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实验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运动疗法对重度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重度抑郁症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实验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抑郁量表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后实验组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错误应答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rTMS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疗法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峰 李云珍 李引涛 《内科》 2021年第5期596-598,60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抑郁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电休克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抑郁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电休克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改良电休克治疗,每例患者治疗6~12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评分和血浆犬尿氨酸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GI-S评分、犬尿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CGI-S评分以及犬尿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91%)显著低于对照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电休克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犬尿氨酸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电休克 改良电休克疗法 效果
下载PDF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敏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探究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PBD)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PBD住院患者109例,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父母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评估其社交回... 目的探究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PBD)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三门峡市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PBD住院患者109例,采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父母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MBU)评估其社交回避、苦恼状态以及家庭教养方式。根据SAD得分将其分为两组,85例患者SAD≥8分计为观察组,其余24例SAD<8分患者计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EMBU情况,探究其相关性。结果109例PBD患者的SAD得分为(13.96±4.06)分,普遍高于中国健康人SAD总分常模分数(8.03±4.64)分,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居住农村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及母亲/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专及以上的PBD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EMBU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以及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偏爱被试"评分较高(P<0.05),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EMBU中父亲"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以及母亲"偏爱被试"得分较高是PBD患者SAD≥8分的危险因素(P<0.05),父母亲教育程度较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BD患者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母亲偏爱被试态度得分与患者的EMBU呈正相关(P<0.05)。结论PBD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态与其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以及母亲偏爱被试对患者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态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社交回避及苦恼 家庭教养方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