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同种异体输血对外科手术的影响
1
作者 沈元红 孟妍 王从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810-812,共3页
输血是一种医疗行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也是外科手术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对受血者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Opelz等在1973年对肾移植者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多次接受输血,可以提高移植... 输血是一种医疗行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也是外科手术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它在治疗的同时,也会对受血者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Opelz等在1973年对肾移植者的一项回顾性分析发现,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多次接受输血,可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这一现象使人们开始关注输血所诱发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输血 感染 伤口愈合障碍 免疫抑制
下载PDF
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国荣 张辉 +1 位作者 陈国涵 王从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至2008年收治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多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滤泡性甲状腺瘤2例,复发性甲状腺肿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至2008年收治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多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滤泡性甲状腺瘤2例,复发性甲状腺肿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28例手术可以通过颈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完成,2例需要劈开胸骨。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18例,吞咽困难5例,多汗症2例;术后并发症包括4例暂时的喉返神经损伤,血肿2例,短暂的低钙血症2例,2例声音嘶哑。结论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完全可以选择用颈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术中辨明并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甲状腺切除 低位领形切口 喉返神经 并发症
下载PDF
介入封堵及外科结扎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飞 魏国荣 +2 位作者 李保军 肖亦敏 肖明第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与外科结扎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T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9年6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应用介入封堵与外科结扎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TOF共185例。其中144例患者行体肺侧支介入封堵术联合外科手术(介...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与外科结扎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TO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9年6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应用介入封堵与外科结扎治疗伴有体肺侧支的TOF共185例。其中144例患者行体肺侧支介入封堵术联合外科手术(介入封堵组),41例术中外科结扎体肺侧支血管后行外科矫治术(外科结扎组)。结果外科结扎组总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滞留时间[7.3(0.6,126.0)d比4.7(0.5,8.8)d,P=0.027]、总的气管内插管时间[129(10,2398)h比19(5,113)h,P=0.009]以及总的住院时间[38(17,140)d比23(7,54)d,P=0.012],并发症发生率(9.8%比5.6%,P<0.001)和死亡率(9.8%比0,P<0.001)明显高于介入封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介入封堵组144例患者主动脉造影发现425支广泛的体肺侧支血管,对其中的390支进行封堵治疗,封堵成功率为91.7%,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重大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咯血,5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二次体肺侧支封堵术。外科结扎组41例患者共结扎体肺侧支74支;其中重大并发症包括2例延迟关胸,2例二次开胸止血,4例死亡(死因分别是左下肺实变、呼吸功能衰竭、低心排综合征、心功能衰竭)。结论相对于外科手术结扎处理体肺侧支血管,介入封堵手术可简化广泛的体肺侧支血管患者的手术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介入封堵 外科结扎 体肺侧支
下载PDF
治心衰外科有了新办法
4
作者 范慧敏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年第5期21-21,共1页
近年来,心衰外科治疗出现许多新技术和新进展,心脏功能减退已经不是外科手术的禁区,像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瓣膜修复、置换手术等治疗,在目前已经和心脏移植处于相同的地位,成为心力衰竭的一线外科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外科治疗 心衰 冠状动脉搭桥技术 心脏移植 外科手术 功能减退 瓣膜修复 置换手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定位穿刺技术及导航辅助设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凡 李新华 +4 位作者 韩应超 张云帆 胡舟扬 闫帅峰 谭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局麻下操作等优点。安全准确的定位穿刺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决定手术难度和术后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局麻下操作等优点。安全准确的定位穿刺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核心步骤,是决定手术难度和术后临床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穿刺,不能提供准确的穿刺深度及穿刺旁开角等参数,定位穿刺过程中需要术者将有限的信息进行整合,对术者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手术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学习曲线陡峭,年轻医生往往因缺乏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和临床穿刺操作经验,导致定位穿刺困难、手术时间延长、多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且增加术者和患者的辐射暴露量、增大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甚至造成手术失败的后果。如何快速、准确、安全的定位穿刺仍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探索安全精确且简便易行的定位穿刺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为便于更多脊柱外科医生掌握这项技术,笔者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经皮椎间孔镜定位穿刺技术及导航辅助设备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技术 辅助设备 椎间孔 导航 脊柱微创外科 定位穿刺 C型臂X线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成人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胆囊黏膜病理形态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钟明安 赵中辛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胆囊黏膜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照观察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与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胆囊疾病患者中的胆囊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切片,以比较其病理形态的差别。结果3年内通过术中胆道造影及内镜逆行胰... 目的探讨成人胰胆管合流异常患者胆囊黏膜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照观察伴有胰胆管合流异常与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胆囊疾病患者中的胆囊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切片,以比较其病理形态的差别。结果3年内通过术中胆道造影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检出13例胆囊疾病患者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与随机抽取的13例经以上检查明确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胆囊疾病患者比较,胰胆管合流异常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为(31.13±4.22)%;而对照组则为(23.78±6.57)%;精确卡方检验显示胰胆管合流异常组与对照组之间胆囊黏膜增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胆囊疾病患者胆囊黏膜增殖性高于不伴胰胆管合流异常之成人胆囊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成人 胆囊黏膜增殖性
下载PDF
乳酸菌对IL-10^(-/-)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忠锐 陈红旗 杨俊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1期845-850,共6页
目的 :评价乳酸菌对IL-10基因敲除(IL-10^(-/-))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IL-10^(-/-)小鼠为模型,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LP),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IL-10^(-/-)组、IL-10^(-/-)+LP组,分别灌饲Ringer液(WT组... 目的 :评价乳酸菌对IL-10基因敲除(IL-10^(-/-))小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以IL-10^(-/-)小鼠为模型,益生菌为植物乳杆菌(LP),随机分成对照组(WT组)、IL-10^(-/-)组、IL-10^(-/-)+LP组,分别灌饲Ringer液(WT组和IL-10^(-/-)组)和LP菌液(IL-10^(-/-)+LP组)4周。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腹泻及直肠脱垂情况,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小鼠结肠组织标本,用于炎症程度的病理评分、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ELISA检测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的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并利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估各组小鼠结肠黏膜的电生理及对大分子物质(Inulin-FITC)的通透性影响。结果:与IL-10^(-/-)组相比,IL-10^(-/-)+LP组小鼠腹泻和直肠脱垂的发生率显著降低(40%vs 80%,P<0.05;10%vs 30%,P<0.05),体重增加[(21.6±1.5)g vs(19.3±2.4)g,P<0.05],结肠组织炎症评分降低(4.5±1.1 vs 6.0±1.4,P<0.05),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表达下调(P<0.05),结肠黏膜上皮对Inulin-FITC的通透性降低(P<0.05),跨膜电阻值增加(P<0.05),Grp78表达降低(P<0.05)。结论:乳酸菌能明显改善IL-10^(-/-)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黏膜屏障 内质网应激 炎症性肠病 IL-10基因敲除
下载PDF
肝脏肝X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α表达与女性胆石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蕾 蒋兆彦 +5 位作者 胡海 所广军 袁耀宗 江石湖 张圣道 韩天权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肝脏肝X受体α(liverXreceptorα,LXRα)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表达与女性胆石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11例女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和10例胆囊息肉患者肝脏LXRα、ERα以及胆小管侧膜ABC基因... 目的:研究肝脏肝X受体α(liverXreceptorα,LXRα)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表达与女性胆石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11例女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和10例胆囊息肉患者肝脏LXRα、ERα以及胆小管侧膜ABC基因(ABCG5,ABCG8,ABCB11,ABCB4)的表达差异。结果:胆石病组患者LXRα基因表达较对照组增加31%,差异显著(P<0.05);ERα表达增加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CG5和ABCG8分别增加53%和64%,差异显著(P<0.05)。ABCB11和ABCB4表达无差异。结论:肝脏LXRα表达增加刺激ABCG5和ABCG8表达增加,从而促进胆汁胆固醇分泌是女性胆石病发生因素之一。ERα增加也可能参与了女性胆石病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病 肝脏肝X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Α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蒋兆彦 姜翀弋 +8 位作者 胡海 所广军 Paolo Parini Gsta Eggertsen Matthew A Davis Lawrence L Rudel Curt Einarsson 韩天权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5期414-421,共8页
目的:研究导致胆石病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的肝脏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途径中的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收集22例胆石病人和13例无胆石病的对照病人肝脏活检组织、胆囊胆汁和血浆。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蛋... 目的:研究导致胆石病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的肝脏胆固醇和胆汁酸代谢途径中的分子生物学改变。方法:收集22例胆石病人和13例无胆石病的对照病人肝脏活检组织、胆囊胆汁和血浆。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胆石病人较对照组ABCG5/ABCG8和LXR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51%、59%和102%。肝脏SRBI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增加。结论:胆石病人ABCG5/ABCG8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LXRα表达增加促进相关,这些异常是导致胆汁胆固醇过饱和的原因。此外,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可能来源于经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的摄取,而不是由于肝脏合成和酯化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 基因表达 载脂蛋白类 脂质累积病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Rh阴性患者临床输血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东甫 孟妍 +1 位作者 王从俊 钱开诚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753-754,共2页
我国Rh阴性的献血者较为稀缺,采供血机构的Rh阴性血库存量较低,缓冲能力相对较弱,在出现临床Rh阴性患者用血较为集中或用量较大时就可能出现Rh阴性血供应紧张的状况,也常常引起媒体及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Rh血型相关的输血基础理... 我国Rh阴性的献血者较为稀缺,采供血机构的Rh阴性血库存量较低,缓冲能力相对较弱,在出现临床Rh阴性患者用血较为集中或用量较大时就可能出现Rh阴性血供应紧张的状况,也常常引起媒体及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Rh血型相关的输血基础理论与循证医学研究对于Rh阴性患者临床用血的保障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阴性 输血
下载PDF
颅内皮样囊肿术后残留致长期发热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劲松 王驹 +1 位作者 卢亦成 姜正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1-471,474,共2页
1资料 男,31岁,因头痛、头晕、性格改变5年于2000年11月28日入院.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治疗 颅内皮样囊肿 术后 发热
下载PDF
NF-kB和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力 赵中辛 +1 位作者 李仁志 徐国祥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k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NF-kB、MMP-9的表达,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甲状腺腺瘤18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5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k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不同甲状腺组织中NF-kB、MMP-9的表达,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48例、甲状腺腺瘤18例、腺瘤旁正常组织15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9、NF-kB的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同时两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F-kB和MMP-9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MP-9、NF-k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病情监控指标,有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同时以MMP-9和NF-kB为中心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有潜力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核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IL-24基因转移对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浪 周建华 王从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7期437-440,共4页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24 (interleukin-24,IL-24)基因转移对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TNF-α的影响.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白细胞介素24 (interleukin-24,IL-24)基因转移对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TNF-α的影响.方法 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构建IL-24腺病毒载体,并经序列分析证实.腺病毒载体在293细胞中扩增.分组培养系膜细胞:对照组为5% DMEM(dulb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Ad.Ib24组为转染携带IL-24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enovirus.interleukin-24,Ad.IL-24)后用5% DMEM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在24 h和48 h提取系膜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方法检测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TNF-α的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24 h和48 h的IL-6表达分别为(159.53±9.81) pg/ml和(125.78±4.61) pg/ml,Ad.IL-24组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24 h和48 h的IL-6表达分别为(812.56±7.21) pg/ml和(785.44±6.23) pg/ml.Ad.IL-24组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24 h和48 h的IL-6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24 h和48 h中的TNF-α表达分别为(29.37±2.43) pg/ml和(26.35±3.04) pg/ml,Ad.IL-24组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24 h和48 h的TNF-α表达分别为(30.18±2.03) pg/ml和(28.16±2.35) pg/ml.Ad.IL-24组的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24 h和48 h的TNF-α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IL-24基因转移可使系膜细胞分泌IL-6上调,而对系膜细胞分泌TNFα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白细胞介素24 肾小球系膜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柏诺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0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程伟 杨陈智 +2 位作者 周览 翟君 赵养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比较柏诺特与泽桂癃爽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的疗效及安全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南。方法 :6 0例门诊 BP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0例 ,规律用药 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相对排尿阻力、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的变化 ;并对 PSA和... 目的 :比较柏诺特与泽桂癃爽治疗前列腺增生 (BPH)的疗效及安全性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南。方法 :6 0例门诊 BP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0例 ,规律用药 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相对排尿阻力、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量的变化 ;并对 PSA和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两药疗效。结果 :治疗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 PSS)改善率 93 .3 % ,客观指标总改善率 6 3 .3 % ,优于对照组的 83 .3 %和 5 6 .6 %。其它参数如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相对排尿阻力的统计学分析也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而前列腺体积变化及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无差别。结论 :柏诺特在降低患者 I- PSS评分 ,相对排尿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肥大 诊断 药物疗法 柏诺特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消肿散瘀丸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水肿的影响
15
作者 魏社鹏 张夔鸣 +7 位作者 冯波 赵继宗 张巍峰 王琦 魏亮 杨成 张燕飞 孙志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8-872,共5页
目的观察消肿散瘀丸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Rosenberg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0)、消肿散瘀丸大剂量治疗组(n=50,消肿散瘀丸悬液40... 目的观察消肿散瘀丸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Rosenberg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50)、消肿散瘀丸大剂量治疗组(n=50,消肿散瘀丸悬液40mg/kg灌胃,2次/d)和消肿散瘀丸小剂量治疗组(n=50,消肿散瘀丸悬液20mg/kg灌胃,2次/d),后两组再随机分为术后12h及1、3、7、10d组(n=10)。比较3组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AQP4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术后3、7、1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AQ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大剂量组术后1、3、7、1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AQ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术后7、10d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术后3、7、1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Q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脑出血后早期给予消肿散瘀丸可使AQP4表达降低,从而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脑出血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心肺复苏大鼠脑红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变化
16
作者 孙江丽 孙志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中的变化规律,探讨Ngb在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诱导表达途径。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 目的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中的变化规律,探讨Ngb在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诱导表达途径。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n=8):假手术组及复苏后1h、6h、12h、24h组。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后予以心肺复苏,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RT—PCR法观察脑组织NgbmRNA、HIF-1αmRNA表达情况。结果复苏组脑组织Ngb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于损伤后12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增加(P〈0.05),且于复苏后1h、6h、12h、24h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大鼠心脏骤停后早期脑组织NgbmRNA、HIF—lotmRNA表达增加,且呈时相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缺血缺氧 脑红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24转移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和周期调节蛋白p21、p27及CyclinE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晓浪 周建华 王从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IL-24转移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p27及Cyclin E的影响。方法采用10%FBS/DMEM培养293细胞,扩增腺病毒载体,GMCs培养4~6代细胞后用于分析。1观察IL-24对LPS诱导的GMCs...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IL-24转移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p27及Cyclin E的影响。方法采用10%FBS/DMEM培养293细胞,扩增腺病毒载体,GMCs培养4~6代细胞后用于分析。1观察IL-24对LPS诱导的GMCs凋亡影响:分为对照组、Ad.IL-24组、LPS组和LPS+Ad.IL-24组,其中对照组和LPS组GMCs不转染携带IL-24腺病毒(Ad.IL-24),Ad.IL-24组和LPS+Ad.IL-24组以Ad.IL-24转染GMCs,LPS组和LPS+Ad.IL-24组加LPS培养,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后24和48 h的GMCs凋亡率;2考察IL-24对GMCs周期蛋白影响:对照组为5%FBS/DMEM培养GMCs,Ad-GFP组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对照载体(Ad.GFP)转染GMCs,Ad.IL-24+LPS组以Ad.IL-24转染GMCs,采用Western-blot检测p21、p27及Cyclin E表达。结果 1GMCs在培养后24和48 h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分别为(0.86±0.15)%和(0.98±0.4)%;IL-24组分别为(1.02±0.22)%和(1.43±0.31)%;LPS组分别为(2.19±0.81)%和(2.49±0.12)%,LPS+Ad.IL-24组分别为(18.01±1.17)%、(26.82±5.01)%;2个观察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与IL-2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Ad.IL-24组细胞凋亡率最高(P<0.05)。2Ad-GFP组p21、p27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yclin E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IL-24+LPS组p21、p27表达较Ad-GFP组显著上调(P<0.05),Cyclin E表达较Ad-GFP组下调。结论 IL-24腺病毒载体对正常GMCs无影响,但可使LPS诱导增生的GMCs凋亡增加,其可能机制是上调关键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1、p27及下调Cyclin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IL-24 系膜细胞 脂多糖 凋亡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下载PDF
与缝隙连接43蛋白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外泌体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熊进挺 邓培刚 +6 位作者 李嘉杰 任大斌 郑平 段剑 冯九庚 邹树峰 陈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88-91,124,共5页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43(Cx43)蛋白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胎鼠以原代培养法获取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建立共培养(Co-Culture)模型,给予神经元过氧化氢(H_(2)O_(2))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给予C...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43(Cx43)蛋白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胎鼠以原代培养法获取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建立共培养(Co-Culture)模型,给予神经元过氧化氢(H_(2)O_(2))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给予Cx43特异性阻断剂Gap26,分别建立(Co-Culture+H_(2)O_(2))组及(Co-Culture+H_(2)O_(2)+Gap26)组,同时设单纯神经元损伤(Neuron+H_(2)O_(2))组,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B)法,测定神经元骨架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ZO-1)、α-肌动蛋白(α-actin)、谷氨酸转运蛋白-1(GLT-1)、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和凋亡相关的Bax/Bcl-2比例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观察神经元谷氨酸(Glu),采用ELF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PDH)氧化酶活性。结果:与(Neuron+H_(2)O_(2))组相比,(Co-Culture+H_(2)O_(2))组的神经元ZO-1、α-actin、GLT-1和CD63的表达明显上调,而Bax/Bcl-2比例、NAPDH氧化酶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在给予Gap26后,可明显抑制以上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此种作用(P<0.05)。结论:Cx43蛋白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外泌体被神经元吸收,可产生稳定细胞形态结构、加强兴奋性氨基酸转运及降低神经元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等神经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43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外泌体 脑损伤
下载PDF
NFAT分子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悦 梁春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48,共5页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一类重要因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NFAT的活化主要通过钙离子信号启动,进而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结合,通过与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一类重要因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NFAT的活化主要通过钙离子信号启动,进而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结合,通过与其他共转录因子的相互协同,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不同亚型的NFAT在肿瘤细胞转化和生长中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或迁移。进一步了解NFAT在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为肿瘤临床治疗中有效靶点的寻找带来更多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肿瘤 细胞转化 血管生成 浸润 迁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亮 葛海燕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0期3777-3779,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L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了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免气腹装置辅助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的脾切除术各自...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LS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了全腹腔镜、手助腹腔镜、免气腹装置辅助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的脾切除术各自的适应证及优缺点,并详细分析了LS的适应证、禁忌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手助腹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