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心血管源性晕厥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红余 梁雨露 《医学综述》 2011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前诊断心血管源性晕厥的方式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外循环记录仪、植入性心电记录仪、倾斜试验及电生理试验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信息。因此,了解不同的诊断... 目前诊断心血管源性晕厥的方式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外循环记录仪、植入性心电记录仪、倾斜试验及电生理试验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信息。因此,了解不同的诊断方法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某些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心血管源性 诊断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导管射频消融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8
2
作者 肖峰 张林忠 +7 位作者 陈惠平 李小荣 居维竹 陈红武 张凤祥 杨兵 陈明龙 曹克将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将451例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按年龄段分成3组,≤50岁组(n=122)、51~60岁组(n=170)、>60岁组(n=159),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房颤类型、病史、心...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评估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方法:将451例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按年龄段分成3组,≤50岁组(n=122)、51~60岁组(n=170)、>60岁组(n=159),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房颤类型、病史、心脏结构指标、生化指标以及消融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房颤类型无明显差异,均以阵发性房颤多见;男性、有饮酒史患者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而合并高血压或脑梗死患者的占比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导管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随着房颤患者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年轻房颤患者的饮酒史可能与发病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房颤患者更多合并高血压或脑梗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可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年龄 并发症
下载PDF
脉压指数、血浆脂联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亮 梁雨露 +2 位作者 王彦丽 刘燕 武英彪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46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积分表示。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46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积分表示。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PPI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APN水平,同时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FPG)、TC、TG、LDL-C、HDL-C等。结果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而逐渐加重,冠脉狭窄积分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PPI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血浆APN水平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PPI、FPG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血浆APN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血浆APN水平与年龄、PPI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I、APN、年龄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脉压指数、血浆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APN与PPI呈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危险性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指数 血浆脂联素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以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一例
4
作者 蔡英 于萍 +1 位作者 朱琛颖 张代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50-51,共2页
人造瓣膜功能障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Vitale等报道,机械瓣置换术后14年内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63%(87/1878)。以下介绍1例以发热、咳嗽伴胸闷为首发表现,临床易误诊的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病例。
关键词 人工机械瓣 功能障碍
下载PDF
流感疫苗接种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代富 《中国处方药》 2007年第1期72-72,共1页
继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O在2006年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更新指南中首次添加了流感疫苗接种之后(Circulation 2006,113:2363),近期AHA/ACC又再次强烈建议流感疫苗接种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二级预防 疫苗接种 流感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学会 新指南 冠心病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
6
作者 于萍 张代富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9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预适应 心肌缺血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冠状动脉疾病高质量管理
7
作者 沈迎 张奇 +1 位作者 张瑞岩 沈卫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01-403,共3页
自2002年Cribier等[1]在Circulation上发表首个病例报道以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症状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高危患者治疗的“金标准”... 自2002年Cribier等[1]在Circulation上发表首个病例报道以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症状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高危患者治疗的“金标准”[2-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AVR也有望成为中、低危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一种实用的治疗选择[4]。显然,由于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易患因素具有多方面相似性(例如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运用MitraClip术行经导管二尖瓣修复一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葛均波 潘文志 +7 位作者 周达新 潘翠珍 罗红 王伟民 陈纪言 张大东 李新明 霍勇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导致的。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 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导致的。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但对功能性MR特别是缺血性MR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功能性改变 导管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叶 治疗方法 瓣膜修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冠心病斑块组织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天松 李新明 +5 位作者 庄少伟 田蓓 金灿 王圣 李斌 黄从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评价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差别,为探讨有效的易损斑块检测方法提供证据。方法入选21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CS组和SCAD组。对所...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评价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差别,为探讨有效的易损斑块检测方法提供证据。方法入选21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CS组和SCAD组。对所有直径〉2.5mm的血管内狭窄超过50%的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共评价346处原位病变。应用虚拟组织学软件分析斑块成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ACS与SCAD患者间,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组织51.2%±12.5%比52.6%±9.6%,纤维脂肪组织11.3%±10.6%比12.9%±9.4%,钙化组织15.1%±8.9%比20.5%±12.5%,坏死成分23.1%±9.8%比20.4%±6.8%,均P〉0.05)。两组间罪犯病变成分比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纤维组织49.1%±11.2%比50.3%±9.7%,纤维脂肪组织10.2%±9.5%比12.7%±9.5%,钙化组织15.4%±8.9%比17.4%±24.8%,坏死成分24.0%±11.5%比19.7%±5.3%,均P〉0.05)。ACS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者与≤1.04mmol/L者比较,斑块纤维脂肪成分较多(15.6%±9.6%比7.4%±5.9%,P〈0.05),而坏死成分较少(19.4%±8.6%比28.6%±11.2%,P〈0.05)。结论SCAD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无明显差别。因此,评价斑块的易损性不仅要看各种成分所占的比例,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同成分在斑块内的空间分布以及与血管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患者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及附加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新进展
10
作者 庄少伟 康晟 胡大一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3-726,共4页
关键词 易损斑块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征 ARTERY 脂质溢出 血小板聚集 二级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